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甘肃省灵台县梁原中心小学地处偏远的农村,教学设备及各方面的软件设施都很落后,尤其在语文教学方面,更是问题百出,学生不是被动的背书就是无休止的反复抄写,极大地损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本文对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百科之母,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教学的效率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但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能经常会遇到课文篇幅长、课时短的问题,也会遇到课文段落并列,无轻重之分等各种问题,那么,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从教多年,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及长时间的思考,总结了以下几方面:就是在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率为重,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巧妙地抓住课文重点,灵活地设计教学亮点,多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扫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
一、抓住文中的重点词
有些篇幅长的课文使我们难以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如能准确地把握课文的知识点,直击要点,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这种“点”往往集中在个别词语上。抓住这些重要的关键词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表达中心,还可能帮我们理清课文思路,抑或是帮助我们概括课文内容。如教学《老人与海鸥》一文时, 只需抓住“亲人”一词,便可使学生对课文的思路豁然贯通,通过阅读课文他们会很容易明白课文所讲的两部分内容是“老人爱海鸥”与“海鸥爱老人”,与此同时也把读书的 “金钥匙”交给了学生,学生只需找出描写表现他们亲情的句子,谈出体会,再经过老师点拨,学会《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一篇长长的课文就这样让学生融会贯通了。以点及面,以一词带全篇,巧设如此亮点,自然课文全篇皆活了。
二、抓住文中重点语句
语文课文中总有起到点睛作用的句子,它们或能统领一段或一篇课文,或能使课文衔接得自然流畅,或能总结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如果能巧妙利用重点句子,以一“线”提起全文,就可删繁就简,直达教学目标。如丰子恺老先生的《白鹅》一文中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直接点明了这篇课文要写的内容,在全文中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学时,扣住这句话设计问题进行读、议,提问“从哪些地方看出白鹅的叫声高傲?”引导学生学习,谈体会,之后再抛出 “从哪些句子看出白鹅的步态、吃相高傲?”这个问题让学生小组内学习解决,这样有扶有放,教师教路和学生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给学生的印象也深刻,学生学习起来自会事半功倍。并且学生熟悉了这种学习方法,对他们进行阅读分析练习、习作练习都很有帮助,如此,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更是学会了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三、抓住课文重点段,推及全文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段落结构类似,表达方式一致的课文,遇到这类课文时,如果一一赘讲,不仅老师会觉得乏味失去激情,更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失去学习兴趣,这样的阅读教学注定会是失败的。如果我们提炼出其中一段重点讲解,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后让他们自主合作学习,那课堂会立马变得灵动起来。
四、抓住课文差异问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一,这注定了他们认识理解能力会有所差异,他们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常出现不同意见,甚至各执一词,无法达成最终的统一。对此可抓住时机,提挈矛盾,引导学生各执己见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深入体会文章内含。如学习《给予树》这篇课文时,在理解金吉娅做法是否正确时,有的同学认为她做得对,把爱给了陌生人很伟大,但也有同学认为她对家人不够重视,不顾家庭实际情况……此时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辩论,教师仅仅适时引导,就可将课文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不仅解决了课文重点,还使课文学习提高一个层次,更是升华了学生的思想认识。
五、抓住课文对比,加深学生感想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方法最重要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在语文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课文内容的前后对比,可以深化理解,使学生的思维、认识都能达到更高境界。像《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圆明园昔日辉煌与毁灭后残垣断壁的对比,加深了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痛心、惋惜之情;《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小作者与父亲满是幸福的时光与失去爸爸后的描写,加深了同学们对小作者心中悲痛的感触;《穷人》一课,贫苦的生活环境与安娜夫妇的无私对比,更让学生体会到了安娜夫妇的善良……抓住了对比这一亮点,学生也就自然而然的加深了感想、体会。
“巧抓重点,巧设亮点”可以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有效,也能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得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我所谈的经验、感悟还很浅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在语文教学的天地中翱翔,不断探索与积累,寻求更多的阅读教学方法,寻找更多的阅读教学亮点,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更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罗永正.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J].成功(教育),2011(5).
[2]袁春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陕西教育(教學),2010(12).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百科之母,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教学的效率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但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能经常会遇到课文篇幅长、课时短的问题,也会遇到课文段落并列,无轻重之分等各种问题,那么,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从教多年,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及长时间的思考,总结了以下几方面:就是在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率为重,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巧妙地抓住课文重点,灵活地设计教学亮点,多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扫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
一、抓住文中的重点词
有些篇幅长的课文使我们难以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如能准确地把握课文的知识点,直击要点,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这种“点”往往集中在个别词语上。抓住这些重要的关键词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表达中心,还可能帮我们理清课文思路,抑或是帮助我们概括课文内容。如教学《老人与海鸥》一文时, 只需抓住“亲人”一词,便可使学生对课文的思路豁然贯通,通过阅读课文他们会很容易明白课文所讲的两部分内容是“老人爱海鸥”与“海鸥爱老人”,与此同时也把读书的 “金钥匙”交给了学生,学生只需找出描写表现他们亲情的句子,谈出体会,再经过老师点拨,学会《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一篇长长的课文就这样让学生融会贯通了。以点及面,以一词带全篇,巧设如此亮点,自然课文全篇皆活了。
二、抓住文中重点语句
语文课文中总有起到点睛作用的句子,它们或能统领一段或一篇课文,或能使课文衔接得自然流畅,或能总结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如果能巧妙利用重点句子,以一“线”提起全文,就可删繁就简,直达教学目标。如丰子恺老先生的《白鹅》一文中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直接点明了这篇课文要写的内容,在全文中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学时,扣住这句话设计问题进行读、议,提问“从哪些地方看出白鹅的叫声高傲?”引导学生学习,谈体会,之后再抛出 “从哪些句子看出白鹅的步态、吃相高傲?”这个问题让学生小组内学习解决,这样有扶有放,教师教路和学生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给学生的印象也深刻,学生学习起来自会事半功倍。并且学生熟悉了这种学习方法,对他们进行阅读分析练习、习作练习都很有帮助,如此,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更是学会了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三、抓住课文重点段,推及全文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段落结构类似,表达方式一致的课文,遇到这类课文时,如果一一赘讲,不仅老师会觉得乏味失去激情,更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失去学习兴趣,这样的阅读教学注定会是失败的。如果我们提炼出其中一段重点讲解,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后让他们自主合作学习,那课堂会立马变得灵动起来。
四、抓住课文差异问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一,这注定了他们认识理解能力会有所差异,他们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常出现不同意见,甚至各执一词,无法达成最终的统一。对此可抓住时机,提挈矛盾,引导学生各执己见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深入体会文章内含。如学习《给予树》这篇课文时,在理解金吉娅做法是否正确时,有的同学认为她做得对,把爱给了陌生人很伟大,但也有同学认为她对家人不够重视,不顾家庭实际情况……此时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辩论,教师仅仅适时引导,就可将课文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不仅解决了课文重点,还使课文学习提高一个层次,更是升华了学生的思想认识。
五、抓住课文对比,加深学生感想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方法最重要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在语文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课文内容的前后对比,可以深化理解,使学生的思维、认识都能达到更高境界。像《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圆明园昔日辉煌与毁灭后残垣断壁的对比,加深了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痛心、惋惜之情;《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小作者与父亲满是幸福的时光与失去爸爸后的描写,加深了同学们对小作者心中悲痛的感触;《穷人》一课,贫苦的生活环境与安娜夫妇的无私对比,更让学生体会到了安娜夫妇的善良……抓住了对比这一亮点,学生也就自然而然的加深了感想、体会。
“巧抓重点,巧设亮点”可以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有效,也能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得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我所谈的经验、感悟还很浅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在语文教学的天地中翱翔,不断探索与积累,寻求更多的阅读教学方法,寻找更多的阅读教学亮点,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更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罗永正.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J].成功(教育),2011(5).
[2]袁春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陕西教育(教學),2010(12).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