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溶解多少》一课是在学生建立了溶解的概念,已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探究:一杯水里能无限制地溶解某种物质吗?教材选择了两种最常见的物质(食盐和白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本文以此内容的教学作案例分析,阐述科学教学当中一些普适性却要关注的情形。
重视科学概念的建构与运用
学生在二年级《溶解》单元通过观察实验(辨识物质进入水中后溶解了吗?)建立了溶解的概念,知道了像食盐和胭脂红这些物质,放入水中后会均匀地分散,最后它们的颗粒看不见了。那么本课的教学从学生的已知开始,提出新的问题:一定量的水中溶解食盐的量有限制吗?让学生做一做,试一试。结果学生会发现加到一定量后,原本能溶解于水的食盐不再溶解了,这时教材通过“指南车小卡通人”介绍多余的盐粒,一直留在水中,不再溶解了,这种现象叫作饱和。
这时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这一概念的介绍层面,而要引导学生利用已建立的溶解概念深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学生会分析食盐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小微粒后,进入水中,可是这些小微粒如果达到一定的量后,水中可以让小微粒占据的空间就不够了,所以不再溶解。这个过程是利用已有概念来建构新的概念,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饱和,而不是停留在现象表面。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
(1)回顾二年级已经建立的溶解的概念,紧紧抓住“均匀分散”四个字,用动画演示食盐的小微粒均匀地扩散到水的各个部分,此时水中的小微粒还比较疏散;
(2)继续加食盐,新形成的小微粒再继续均匀扩散到水的各个部分,此时水中的小微粒逐渐密集;
(3)继续加食盐,食盐的表面刚形成几个小微粒,就被水中已有的密集的小微粒用“手”给推了回去,无法继续均匀扩散进入水中。
教材在介绍什么是饱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梯度地探究2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和白糖。在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数据之后,设计了一个拓展活动:4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先让学生提出猜想,很多学生会比较轻松地提出成2倍增长。教学不能停留在只要学生提出猜想数据就可以了,而应该要求学生说出预测的依据,并用溶解的原理来加以说明。水增加20毫升,水中对应的空间也增加了,所以溶解食盐的量增加到2倍。最后再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从这个教学流程我们可以看到,从最初溶解概念的建构,到利用建构的溶解概念理解“饱和”,再到推理4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根本依据,看到概念的运用与发展。分析本段教学处理,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在各学段的教学中要善于把握上位的概念,厘清每条主要概念在低、中、高年段的内在关联,教学才可以通透,科学概念才能更好地被学生理解,真正完成概念的建构与运用。
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本课教学中为了探究2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和白糖,教材用讨论场景图引导学生考虑实验如何进行。这时应充分鼓励学生探讨有哪些不同的研究方法,探明2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以此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接下来是探究2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白糖,这次教材要求学生写出实验计划,有了上轮实验的基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方法的最优化,选择操作最简单、实验结果更准确的研究方法来制订实验计划,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收敛性。最后环节让学生推理40毫升的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白糖,教学中要关注逻辑推理,要学生从溶解的原理上说出理由。分析本段教学处理,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整个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分析教材,厘清单元及课文中的思维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落实思维方法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注教学进程的调控与安排
纵观本课教学,学生先后探究2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鹽和白糖,要逐次少量地添加,直至完全溶解。在教学前,教师自己实验,发现这样的操作,每一次添加通过搅拌至全部溶解,耗时很多,如果不做处理,一节课要达成教学目标,时间上会相当吃紧。怎么解决?(20毫升水中能溶解40克左右的白糖,而逐次少量地添加小份白糖的溶解过程,就学生的操作而言,与溶解食盐的实验并无多大区别。)
依据实验的情况,我对教学进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在第二轮实验探究2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白糖时,直接提供已溶解了一定量的白糖溶液(如35克),让学生继续添加直至饱和,最后想想怎样称量和计算,才能知道最多溶解了多少克白糖。这样的处理既解决了教学时间不够的显性冲突,还将思维深度的培养巧妙融合。分析本段教学处理,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凡是没有做过的实验,教师需要亲自实验,提前发现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缜密地做好实验准备,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及需求,对教学进程进行合适的、灵活的处理,以实现合理调控、科学安排。
湖南省湘潭市九华和平小学(411100)
重视科学概念的建构与运用
学生在二年级《溶解》单元通过观察实验(辨识物质进入水中后溶解了吗?)建立了溶解的概念,知道了像食盐和胭脂红这些物质,放入水中后会均匀地分散,最后它们的颗粒看不见了。那么本课的教学从学生的已知开始,提出新的问题:一定量的水中溶解食盐的量有限制吗?让学生做一做,试一试。结果学生会发现加到一定量后,原本能溶解于水的食盐不再溶解了,这时教材通过“指南车小卡通人”介绍多余的盐粒,一直留在水中,不再溶解了,这种现象叫作饱和。
这时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这一概念的介绍层面,而要引导学生利用已建立的溶解概念深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学生会分析食盐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小微粒后,进入水中,可是这些小微粒如果达到一定的量后,水中可以让小微粒占据的空间就不够了,所以不再溶解。这个过程是利用已有概念来建构新的概念,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饱和,而不是停留在现象表面。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
(1)回顾二年级已经建立的溶解的概念,紧紧抓住“均匀分散”四个字,用动画演示食盐的小微粒均匀地扩散到水的各个部分,此时水中的小微粒还比较疏散;
(2)继续加食盐,新形成的小微粒再继续均匀扩散到水的各个部分,此时水中的小微粒逐渐密集;
(3)继续加食盐,食盐的表面刚形成几个小微粒,就被水中已有的密集的小微粒用“手”给推了回去,无法继续均匀扩散进入水中。
教材在介绍什么是饱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梯度地探究2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和白糖。在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数据之后,设计了一个拓展活动:4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先让学生提出猜想,很多学生会比较轻松地提出成2倍增长。教学不能停留在只要学生提出猜想数据就可以了,而应该要求学生说出预测的依据,并用溶解的原理来加以说明。水增加20毫升,水中对应的空间也增加了,所以溶解食盐的量增加到2倍。最后再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从这个教学流程我们可以看到,从最初溶解概念的建构,到利用建构的溶解概念理解“饱和”,再到推理4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根本依据,看到概念的运用与发展。分析本段教学处理,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在各学段的教学中要善于把握上位的概念,厘清每条主要概念在低、中、高年段的内在关联,教学才可以通透,科学概念才能更好地被学生理解,真正完成概念的建构与运用。
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本课教学中为了探究2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和白糖,教材用讨论场景图引导学生考虑实验如何进行。这时应充分鼓励学生探讨有哪些不同的研究方法,探明2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以此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接下来是探究2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白糖,这次教材要求学生写出实验计划,有了上轮实验的基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方法的最优化,选择操作最简单、实验结果更准确的研究方法来制订实验计划,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收敛性。最后环节让学生推理40毫升的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白糖,教学中要关注逻辑推理,要学生从溶解的原理上说出理由。分析本段教学处理,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整个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分析教材,厘清单元及课文中的思维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落实思维方法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注教学进程的调控与安排
纵观本课教学,学生先后探究2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鹽和白糖,要逐次少量地添加,直至完全溶解。在教学前,教师自己实验,发现这样的操作,每一次添加通过搅拌至全部溶解,耗时很多,如果不做处理,一节课要达成教学目标,时间上会相当吃紧。怎么解决?(20毫升水中能溶解40克左右的白糖,而逐次少量地添加小份白糖的溶解过程,就学生的操作而言,与溶解食盐的实验并无多大区别。)
依据实验的情况,我对教学进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在第二轮实验探究2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白糖时,直接提供已溶解了一定量的白糖溶液(如35克),让学生继续添加直至饱和,最后想想怎样称量和计算,才能知道最多溶解了多少克白糖。这样的处理既解决了教学时间不够的显性冲突,还将思维深度的培养巧妙融合。分析本段教学处理,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凡是没有做过的实验,教师需要亲自实验,提前发现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缜密地做好实验准备,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及需求,对教学进程进行合适的、灵活的处理,以实现合理调控、科学安排。
湖南省湘潭市九华和平小学(4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