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亚当·斯密被誉为经济学之父,他的著作《国富论》被喻为西方经济学“圣经”,系统分析了国民财富产生、分配与持续运转的内在规律,蕴涵了诸多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分析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政策实施意义,举世闻名的“看不见的手”的观点便由此提出。他的另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亚当·斯密;国富论;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1723-1790)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大师,而且是一位杰出的伦理学家。他一生从事学术研究,留下了两部传世佳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前者为经济学著作,它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后者为伦理学著作,其出版使斯密享誉学术界。
提到《国富论》自然会想到“看不见的手”所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这本书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就是市场经济,奠定了资本主义的基础。斯密对于专业分工、国内通商、信用风险、产业选择、对外贸易等原理的开创性阐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
《国富论》中写道:“由于每个个人都努力把他的资本尽可能用来支持国内产业,都努力管理国内产业,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高程度,他就必然竭力使社会的年收入尽量增大起来。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由于宁愿投资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象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国富论》共分五卷,第一卷讲述了社会分工和提高生产效率。做一枚扣针需要18道工序,一个普通人一天做不了一枚扣针,一个会使用机器的人也做不了20枚,如果在一个组织好的10个勤勉努力人的工厂里,平均每人每天可以生产4800枚扣针。这个故事连同亚当·斯密的头像印在了英格兰银行20镑钞票的背面。第二卷中讲述了在社会分工的情况下,资本的分类、资本与货币的关系、资本如何在财富积累中起作用。第三卷讲述了不同地方和时间财富发展的不同。资本投资一般是农业、工业、贸易(服务业),罗马帝国崩溃后,产权的不明晰阻碍了财富积累,独立自由的城市市民使得城市蓬勃兴起,反过来促进了农业。第四卷阐述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他批判了“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一个人富有就是他拥有很多钱,很多金银,很容易联想,国家富有就是国家拥有很多金银。斯密提出一国财富不是金银,是消费商品的积累。增加财富的方法不是赋予特权或实施限制,而是确保劳动者有正当的活动领域,不给任何人以优待。第五卷是实现国家富有的手段。他认为国家支出国防、司法、教育、公共设施、维护君主的尊严等是必要的开支。国家的收入是包括土地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人头税、消费税等,斯密讨论了这些税如何与关税、补贴一起综合设定,可以使国家获得最多的税收。国家的另一个来源就是国债,可以解决像战争这种突发事件,让国家一下子筹集到很多钱,还可以通过通货膨胀来减少实际还款数。但是国家在非紧急时刻习惯于发国债可不是一件好事。这一卷真正解释了书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目的和达到该目的的手段。
斯密在《国富论》中建立的“富国裕民”的古典经济学体系,已为思想理论界所熟知,但他在《道德情操论》中阐明的以“公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思想,却很少引起思想理论界的关注;特别是这两部著作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未被人们正确理解。《道德情操论》中写道:“对自己幸福的关心,要求我们具有谨慎的美德;对别人幸福的关心,要求我们具有正义和仁慈的美德。前一种美德约束我们以免受到伤害;后一种美德敦促我们促进他人的幸福。在不去考虑他人的情感是什么、应该是什么、或者在一定的条件下会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时候,那三种美德中的第一种最初是我们的利己心向我们提出来的要求,另两种美德是我们仁慈的感情向我们提出来的要求。”
早在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就提出了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即《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相互矛盾的问题。他们认为,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把人们的行为归结于同情,而在《国富论》中却把人们的行为归结于自私。他们说,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把同情作为社会行为的基础,而在《国富论》中,由于受到法国“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影响,从利他的理论转向利己的理论。从此以后,几乎所有论及亚当·斯密著作和思想的论著,差不多都把斯密看作是伦理学上的利他主义者,经济学上的利己主义者。这种观点,似乎成了研究亚当·斯密的传统“信条”。这种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其实是出于对斯密著作的误解,尤其是对《道德情操论》的误解。
事实上,两部著作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身处急剧变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每一个普通人都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企业改革,股市非理性繁荣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身处其中又常常感到被自私、虚荣、妒嫉、仇恨、贪婪和背信弃义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围,因而更加向往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而这些不道德和道德,以及衍生出以上种种人类情感的“同情感”正是斯密在撰写《国富论》之前,甚至在写完《国富论》之后一直不厌其烦反复思考的焦点。他耗费毕生的心血把这些思考写成了这本十分罕见的,也可以说是至今唯一的一本全面、系统分析人类情感的作品,他想告诉读者——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感念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永远地种植在人的心灵里。
关键词:亚当·斯密;国富论;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1723-1790)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大师,而且是一位杰出的伦理学家。他一生从事学术研究,留下了两部传世佳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前者为经济学著作,它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后者为伦理学著作,其出版使斯密享誉学术界。
提到《国富论》自然会想到“看不见的手”所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这本书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就是市场经济,奠定了资本主义的基础。斯密对于专业分工、国内通商、信用风险、产业选择、对外贸易等原理的开创性阐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
《国富论》中写道:“由于每个个人都努力把他的资本尽可能用来支持国内产业,都努力管理国内产业,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高程度,他就必然竭力使社会的年收入尽量增大起来。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由于宁愿投资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象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国富论》共分五卷,第一卷讲述了社会分工和提高生产效率。做一枚扣针需要18道工序,一个普通人一天做不了一枚扣针,一个会使用机器的人也做不了20枚,如果在一个组织好的10个勤勉努力人的工厂里,平均每人每天可以生产4800枚扣针。这个故事连同亚当·斯密的头像印在了英格兰银行20镑钞票的背面。第二卷中讲述了在社会分工的情况下,资本的分类、资本与货币的关系、资本如何在财富积累中起作用。第三卷讲述了不同地方和时间财富发展的不同。资本投资一般是农业、工业、贸易(服务业),罗马帝国崩溃后,产权的不明晰阻碍了财富积累,独立自由的城市市民使得城市蓬勃兴起,反过来促进了农业。第四卷阐述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他批判了“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一个人富有就是他拥有很多钱,很多金银,很容易联想,国家富有就是国家拥有很多金银。斯密提出一国财富不是金银,是消费商品的积累。增加财富的方法不是赋予特权或实施限制,而是确保劳动者有正当的活动领域,不给任何人以优待。第五卷是实现国家富有的手段。他认为国家支出国防、司法、教育、公共设施、维护君主的尊严等是必要的开支。国家的收入是包括土地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人头税、消费税等,斯密讨论了这些税如何与关税、补贴一起综合设定,可以使国家获得最多的税收。国家的另一个来源就是国债,可以解决像战争这种突发事件,让国家一下子筹集到很多钱,还可以通过通货膨胀来减少实际还款数。但是国家在非紧急时刻习惯于发国债可不是一件好事。这一卷真正解释了书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目的和达到该目的的手段。
斯密在《国富论》中建立的“富国裕民”的古典经济学体系,已为思想理论界所熟知,但他在《道德情操论》中阐明的以“公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思想,却很少引起思想理论界的关注;特别是这两部著作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未被人们正确理解。《道德情操论》中写道:“对自己幸福的关心,要求我们具有谨慎的美德;对别人幸福的关心,要求我们具有正义和仁慈的美德。前一种美德约束我们以免受到伤害;后一种美德敦促我们促进他人的幸福。在不去考虑他人的情感是什么、应该是什么、或者在一定的条件下会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时候,那三种美德中的第一种最初是我们的利己心向我们提出来的要求,另两种美德是我们仁慈的感情向我们提出来的要求。”
早在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就提出了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即《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相互矛盾的问题。他们认为,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把人们的行为归结于同情,而在《国富论》中却把人们的行为归结于自私。他们说,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把同情作为社会行为的基础,而在《国富论》中,由于受到法国“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影响,从利他的理论转向利己的理论。从此以后,几乎所有论及亚当·斯密著作和思想的论著,差不多都把斯密看作是伦理学上的利他主义者,经济学上的利己主义者。这种观点,似乎成了研究亚当·斯密的传统“信条”。这种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其实是出于对斯密著作的误解,尤其是对《道德情操论》的误解。
事实上,两部著作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身处急剧变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每一个普通人都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企业改革,股市非理性繁荣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身处其中又常常感到被自私、虚荣、妒嫉、仇恨、贪婪和背信弃义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围,因而更加向往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而这些不道德和道德,以及衍生出以上种种人类情感的“同情感”正是斯密在撰写《国富论》之前,甚至在写完《国富论》之后一直不厌其烦反复思考的焦点。他耗费毕生的心血把这些思考写成了这本十分罕见的,也可以说是至今唯一的一本全面、系统分析人类情感的作品,他想告诉读者——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感念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永远地种植在人的心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