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惯性理解的几个常见误区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xun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惯性”是九年级较难理解的物理概念之一,由于同学们在对“惯性”的认识上有偏差,所以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时就容易出错,下面谈谈对“惯性”几个误区的理解。
  误区之一: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有的同学观察到行驶着的汽车或火车,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时,不能立即停止,总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停下,认识到这是汽车、火车具有惯性的表现;而静止在那儿的汽车、火车总静止在那儿,永远也不会自己突然运动起来,根本看不出它们有什么“惯性”。事实上,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静止(反抗从静到动),运动的物体总要保持运动(反抗从动到静),恰恰就是物体具有惯性的体现。
  所以说,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运动状态下都有惯性。
  误区之二: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同一个物体速度大时比速度小时更难停下来,这使许多同学产生“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的错误认识。若从这个认识进行推理,岂不要得到“速度小惯性小,速度为零惯性消失”的荒谬结论来吗?事实上,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它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如静止的篮球比静止的汽车容易运动起来;具有相同速度的篮球和汽车,篮球比汽车更容易停下来。
  误区之三:“惯性”就是“惯性定律” 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所处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是物体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具有惯性的表现;而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它跟物体受不受外力无关。
  误区之四:重力越小,惯性越小;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惯性消失 我们知道,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其质量大小成正比,质量越大的物体重力越大。有的同学就认为,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也可以说成物体的重力越大惯性越大,进而推出:物体的重力越小惯性越小,重力为零惯性消失。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推想。
  例如,月球表面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宇航员在月球上即使背上一个质量很大的背包也感不到沉重,但走起路来却要十分小心,不能突然移动或突然停止。因为背包的重力小了,但惯性并没有减小(因背包的质量没有减小),质量很大的背包具有很大的惯性,当行走的宇航员突然停下来时,背包由于具有惯性将会继续向前运动,宇航员就会像地球上脚被东西绊了一样,向前倾倒。
  误区之五:惯性是一种特殊的力 有的同学认为在水平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仍能继续向前滑行,是因为汽车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这些同学之所以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思想,就是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事实上,运动着的物体如果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物体是不会停止运动的,而是以外力消失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充分说明物体运动不需要任何外力来维持,这又是物体具有惯性的体现。
  请注意,不要说出“物体受到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诸如此类不科学的话。
  最后附带说明一下分析惯性现象的常用方法:先说明两个物体(或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原来处于什么运动状态──其中一个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从静止到运动或者从运动到静止;加速或者减速;运动方向改变等)──另一个物体(或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出现了什么结果。
  收稿日期:2009-03-31
其他文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或学生亲手操作,将化学知识变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最具魅力,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化学技能和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验的主要形式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种,不管是演示还是学生实验,都必须经过认真仔细的观察才能有所收获。  1. 要防止学生只顾着看
期刊
1. 班主任要敬业、 精业 、勤业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对学生的影响也最深,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为班主任,身教重于言教,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  所以从接班开始,我就把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我的形象作为工作的重要一环,以我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感染他们: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学生充满爱心;每天我都精神饱满、笑容满面,体现着一种积极乐
期刊
事隔好久,一直忘不了那次上国标教材第九册练习三《语文与生活》的情形。那次练习中要求听讲《红灯记》故事后,再联系剧情,领会李玉和唱词的弦外之音,听一听,学一学这个唱段,读一读,抄一抄跟戏曲有关的一些谚语。  看到这部分教学内容,我首先想到我对戏曲艺术一窍不通,再有,学生对《红灯记》也非常陌生。怎样才能富有成效地完成这次教学任务?老办法就是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读读故事,了解京剧,了解书上这段唱词的大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联系生活事例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但又
期刊
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写作成了检测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口、笔头交际能力是整个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其中“写”又是较高层次的信息系统,它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写作方面常出现以下错误:(1)时态错误: 文章中间忽视动作发生的时间。(2)用词错误:对同义词的区别、使用场合、习惯用法不熟悉。人称代词错误: 人称单复数、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与名词
期刊
学困生在学校的表现不尽人意,语言表达能力差,知识贫乏,学习成绩差,厌学,调皮捣蛋……给班级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何帮助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使他们茁壮成长。  1. 培养感情,师爱先行 “亲其师,信其道”,要真正走进弱势心灵,必须从建立感情入手,以师生之情、朋友之情对待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这种爱又必须是真诚的。“每个学生都要发展,都要提高,但不求同步的提高。”当你与学困生
期刊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力求使课堂学习方式更加生动活泼,在课堂内外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在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十一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演讲”时,尝试将口语交际拓展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一次演讲比赛。     1. 活动过程     课堂上首先了解演讲的要求,以“我最钦佩的一种行为”为主题。  根据要求第一个星期学生观察构思写演讲稿,觉得需
期刊
在美术课运用多媒体教学,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学生上机操作两种形式,这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那么电脑多媒体教学在哪些环节更能发挥作用呢?通过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美术欣赏 以往要上好美术欣赏课,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幻灯片、录像带,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不少教师把上欣赏课视为畏途,学生对乏味的欣赏课也持不欢迎的态度。将电脑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则大为
期刊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应将电教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这样可以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化学教学;电教辅助教学;教学质量    The electricity teach medium in the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of assistance function  
期刊
在文言文教学中,有一个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诵读教学。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意思是说,课文读好了,其实很多东西即使老师不讲,学生自己就理解了。所以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无疑会有很大的裨益。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诵读呢?我想根据我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 读准字音 一般说来,读音要以现代字典上的普通话标音为准,不是有特定要求的不要再读古音。至于一些异读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