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不能没有情感。”语文学科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也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情感教育应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情感教学对学生的认识活动的进行有着巨大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在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情感体验,以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教育 情感体验
情感是语文教育的生命。要让学生在对教材的学习、体验和领悟中学到知识,获得能力;同时,在情感的渗透中,潜移默化地陶冶他们的情操,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语文教材中有相当的篇幅都凝聚着主人公或作者从生活中得来的情感体验。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情感教育呢?要知道作者的情感或作者对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要反复研读仔细体味文章语言身临其境与作品中人物或作者形成共鸣,从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了解作者作品背景
由于语文阅读的对象——语言文字仅仅是一些字符的组合,某一字和词的含义不在于这些文字符号本身,而在于使用这些文字符号的人们在一定情境中对这些符号的理解。所以说,阅读活动是一种根据作者及其创作环境和文字的语法修辞特征进行“释义”的过程。只有准确地了解课文所需要的相关背景知识,才能与课文站在同一高度,才有可能理解作者或人物的情感。例如《故都的秋》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清,静,悲凉。作者的主观情感是什么?“悲凉”!所以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他整个的人生的感受。为什么呢?这需要了解作者和作品的背景。《故都的秋》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点精制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引自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杭州其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正是因为他思想苦闷,所以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和对故都的秋的向往;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因而这情感是“悲凉”。所以了解了作者和作品的的背景更易于我们体会作者的主观情感。
二、反复研读仔细体味
反复研读语言的方法大概有以下三种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例如《故都的秋》中写秋雨的一段“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秋雨这一段的描写。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看看有没有“悲凉”的标志——字、词、句?“灰沉沉”、“淅沥雨声”、“着黑色皮袄的都市闲人”今天早上起来,天气灰沉沉的,我们是感到有点凉,但有悲意吗?“淅沥雨声”能感到凉,但能感到悲吗?穿的厚就悲凉了吗?其实,在这里让大家寻找“悲凉”的标志性的字词句,真的难为了大家。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是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是啊,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凄凉、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这就要靠我们反复研读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
结语:语文教育是感性与情感的教育,而情感是文学的生命与灵魂,对于中学生来说,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 情感体验中,用心品味和感受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世界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加深对人生意义的体验和感受。语文教学既要重视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又要加强情感教学,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语文教育 情感体验
情感是语文教育的生命。要让学生在对教材的学习、体验和领悟中学到知识,获得能力;同时,在情感的渗透中,潜移默化地陶冶他们的情操,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语文教材中有相当的篇幅都凝聚着主人公或作者从生活中得来的情感体验。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情感教育呢?要知道作者的情感或作者对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要反复研读仔细体味文章语言身临其境与作品中人物或作者形成共鸣,从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了解作者作品背景
由于语文阅读的对象——语言文字仅仅是一些字符的组合,某一字和词的含义不在于这些文字符号本身,而在于使用这些文字符号的人们在一定情境中对这些符号的理解。所以说,阅读活动是一种根据作者及其创作环境和文字的语法修辞特征进行“释义”的过程。只有准确地了解课文所需要的相关背景知识,才能与课文站在同一高度,才有可能理解作者或人物的情感。例如《故都的秋》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清,静,悲凉。作者的主观情感是什么?“悲凉”!所以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他整个的人生的感受。为什么呢?这需要了解作者和作品的背景。《故都的秋》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点精制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引自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杭州其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正是因为他思想苦闷,所以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和对故都的秋的向往;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因而这情感是“悲凉”。所以了解了作者和作品的的背景更易于我们体会作者的主观情感。
二、反复研读仔细体味
反复研读语言的方法大概有以下三种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例如《故都的秋》中写秋雨的一段“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秋雨这一段的描写。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看看有没有“悲凉”的标志——字、词、句?“灰沉沉”、“淅沥雨声”、“着黑色皮袄的都市闲人”今天早上起来,天气灰沉沉的,我们是感到有点凉,但有悲意吗?“淅沥雨声”能感到凉,但能感到悲吗?穿的厚就悲凉了吗?其实,在这里让大家寻找“悲凉”的标志性的字词句,真的难为了大家。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是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是啊,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凄凉、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这就要靠我们反复研读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
结语:语文教育是感性与情感的教育,而情感是文学的生命与灵魂,对于中学生来说,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 情感体验中,用心品味和感受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世界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加深对人生意义的体验和感受。语文教学既要重视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又要加强情感教学,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