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5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设“一带一路”,即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建设,成为我国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内容。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明确把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核心区,将泉州列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那么,面对“一带一路”的重大机遇,泉州将如何定位并发挥自己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泉州市市长郑新聪有着明确的思路。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泉州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是沿线各国多元文化交汇交融之地。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出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到泉州考察,认定中国是世界海洋文化的发祥地,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泉州是无可争议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怎样的渊源?为何谈及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总能吸引外界的关注?
郑新聪表示,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深厚的内在关联。“泉州有3个文化头衔,一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二是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三是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這3个头衔的获得都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都得益于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
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宋元时期),各种商品在泉州汇集交易,各个民族在泉州和睦相处,不同的宗教文化在泉州和谐共生,泉州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潮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
如今,中央做出“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部署,泉州立足历史优势和现实基础,充分借助历史符号做现代事情,顺势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构想,这也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先行区打下良好基础
一年多前,泉州就已经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构想,这一定位前不久得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确认。
时隔一年,先行区的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规划、总体方案及其主要内容,已经写入正在编制的福建省核心区建设实施方案中。”郑新聪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先行区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互动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中央层面的认可。”
他表示,泉州市政府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积极实践,大胆探索,一些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郑新聪认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核心要点是东西互济、陆海统筹,构建大环路的节点地区特别重要。“先行区取得的良好进展,给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要节点打下良好基础。”
在设施联通上,泉州围绕规划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枢纽港,加快拓展与国内外主要城市的互联互通,积极推进泉州港复兴,加快开拓国际航线,去年新增外贸集装箱航线5条,建成中化斗尾30万吨级码头。同时,泉州积极推进与沿线港口交流合作,与沙特阿拉伯达曼港达成缔结友好港口意向;此外,致力于把泉州建成内陆地区接驳海上丝绸之路航路的重要出海通道。
在贸易畅通方面,泉州积极扩大贸易往来,开展“品牌泉州海丝行”系列活动,全年组织256家企业参加16场海上丝绸之路展会,现场及意向成交额近8000万美元。去年,泉州市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近1000亿元。
此外,泉州还重点发展跨境贸易电商。其中,引进中兴海丝路电商已上线出口、进口、自营产品官方商城等3个平台,2014年出口平台实现交易额2亿元人民币,力争2016年3个平台交易额达100亿元人民币。
四个先行
谈及未来泉州借势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推进发展的工作重心,郑新聪告诉记者,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一带一路”列为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内容,泉州将按照中央“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和福建省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决策部署,力争到2020年把泉州建成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城市和充分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郑新聪认为,泉州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在于推动“四个先行”。
一是经贸先行,重点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深化能源、装备、文化等产业合作。
目前,泉州已经对接了一批重特大产业合作项目。例如,富德新型能源化工项目总投资约686亿元,拟开发利用东南亚国家的煤炭资源,将其运往国内或在所在地建设煤制甲醇工厂,将甲醇运输至泉州,目前这一项目已签订投资合作协议。
二是民企先行,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引导民营企业面向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深度开放;加快推动“走出去”步伐,重点推动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沿线国家投资设立产业专区、营销中心和跨境电商配送中心。
三是侨台先行,泉州在全世界有华侨750多万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与侨台港澳的全面对接与协作,充分发挥独特的侨台港澳优势,引导广大侨胞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
四是文化先行,进一步放大文化优势,办好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加快建设影响东亚、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都市。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富集区,保护华人华侨闽南文化原乡和历史文化遗产宝库,努力打造海内外3000多万泉州人的共同精神家园。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明确把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核心区,将泉州列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那么,面对“一带一路”的重大机遇,泉州将如何定位并发挥自己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泉州市市长郑新聪有着明确的思路。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泉州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是沿线各国多元文化交汇交融之地。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出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到泉州考察,认定中国是世界海洋文化的发祥地,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泉州是无可争议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怎样的渊源?为何谈及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总能吸引外界的关注?
郑新聪表示,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深厚的内在关联。“泉州有3个文化头衔,一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二是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三是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這3个头衔的获得都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都得益于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
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宋元时期),各种商品在泉州汇集交易,各个民族在泉州和睦相处,不同的宗教文化在泉州和谐共生,泉州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潮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
如今,中央做出“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部署,泉州立足历史优势和现实基础,充分借助历史符号做现代事情,顺势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构想,这也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先行区打下良好基础
一年多前,泉州就已经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构想,这一定位前不久得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确认。
时隔一年,先行区的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规划、总体方案及其主要内容,已经写入正在编制的福建省核心区建设实施方案中。”郑新聪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先行区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互动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中央层面的认可。”
他表示,泉州市政府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积极实践,大胆探索,一些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郑新聪认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核心要点是东西互济、陆海统筹,构建大环路的节点地区特别重要。“先行区取得的良好进展,给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要节点打下良好基础。”
在设施联通上,泉州围绕规划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枢纽港,加快拓展与国内外主要城市的互联互通,积极推进泉州港复兴,加快开拓国际航线,去年新增外贸集装箱航线5条,建成中化斗尾30万吨级码头。同时,泉州积极推进与沿线港口交流合作,与沙特阿拉伯达曼港达成缔结友好港口意向;此外,致力于把泉州建成内陆地区接驳海上丝绸之路航路的重要出海通道。
在贸易畅通方面,泉州积极扩大贸易往来,开展“品牌泉州海丝行”系列活动,全年组织256家企业参加16场海上丝绸之路展会,现场及意向成交额近8000万美元。去年,泉州市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近1000亿元。
此外,泉州还重点发展跨境贸易电商。其中,引进中兴海丝路电商已上线出口、进口、自营产品官方商城等3个平台,2014年出口平台实现交易额2亿元人民币,力争2016年3个平台交易额达100亿元人民币。
四个先行
谈及未来泉州借势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推进发展的工作重心,郑新聪告诉记者,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一带一路”列为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内容,泉州将按照中央“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和福建省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决策部署,力争到2020年把泉州建成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城市和充分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郑新聪认为,泉州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在于推动“四个先行”。
一是经贸先行,重点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深化能源、装备、文化等产业合作。
目前,泉州已经对接了一批重特大产业合作项目。例如,富德新型能源化工项目总投资约686亿元,拟开发利用东南亚国家的煤炭资源,将其运往国内或在所在地建设煤制甲醇工厂,将甲醇运输至泉州,目前这一项目已签订投资合作协议。
二是民企先行,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引导民营企业面向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深度开放;加快推动“走出去”步伐,重点推动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沿线国家投资设立产业专区、营销中心和跨境电商配送中心。
三是侨台先行,泉州在全世界有华侨750多万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与侨台港澳的全面对接与协作,充分发挥独特的侨台港澳优势,引导广大侨胞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
四是文化先行,进一步放大文化优势,办好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加快建设影响东亚、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都市。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富集区,保护华人华侨闽南文化原乡和历史文化遗产宝库,努力打造海内外3000多万泉州人的共同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