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化学是高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在高考中有着重大的分数比重。高中化学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它承接着初中的化学基础,又比初中的化学难很多。很多高中生在做化学习题时,时常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把概念混淆了,化学方程式记错了,解不出实际的解答题等等,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学习化学,只会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没有真正的理解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到题目中来。
【关键词】高中化学;解题方法策略;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1.化学解题中几个重要的因素分析
1.1化学习题的内容缺乏趣味性
有趣味的东西才能够有吸引的点,很显然,学习也是这样,如果习题能够有足够多的趣味性,对学生的解题有很大的帮助。写化学方程式,填化学系数,类似的的习题都缺乏新意,没法刺激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1】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与实际相结合,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让学生更亲近化学,激发学习兴趣。
以下是一道考察电化学的化学题:
某化学老师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实验.用滤纸先用NaCl、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接在铂片上,两端通上店,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这是一个还原反应 C这是一个氧化反应
B铅笔端是正极 D 铅笔端有氯气产生
简要分析:本题目考察的是电化学方面的有关知识(电解饱和食盐水,氯气的性质两个知识点),但通过一个趣味性实验,把实验原理的考察变得更有趣味,同时也能不遗漏知识。像这样通过有趣的东西把化学知识融入其中会对学生的化学解题有很大的帮助。
1.2化学解题策略要具有思维性
高中化学的解题是对学习思维有显著提高的一个阶段,但还是因为高考的压力,很多高中老师对于化学的教学始终停留在采用死板的解题方式,就是为了尽量减少出现失误,应对高考。【2】高中化学解题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化学解题的教学中,教师应更注重于解题思路更具有思维性,让学生能够在解题的过程中促进思维能力的培养。
2.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实例分析
2.1质量守恒
质量守恒是指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例1 有种金属N和它相应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共200g,与水反应后,将得到的反应物蒸干,得到280g的无水晶体,则改碱金属可能是( )
(A) 锂 (B) 钠 (C) 钾 (D)铷
(已知4种碱金属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94,23,39,85.47)
解析:设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最后可以解得X的值介于13.5到43.5之间,再由题目所给的条件可知4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得钠是正确答案。啊
2.2得失电子守恒法
得失电子守恒是指在氧化还原的过程中氧化剂的得电子数和还原剂的失电子数相等。
例2:在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中,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离子和CLO3离子的个数比为1:2,则CL2与K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与被氧化的氯的氯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解析:这是一道很典型的氧化还原的题目,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最主要的是先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如果不能一眼看出来,不妨先把化学方程式或者离子方程式先写下来,配平,然后找到,但这个题目又是比较特殊的一种题型,即氧化剂和还原剂是是一样的,都是氯气。
其中ClO3-中Cl为+5价失去5个电子,ClO-中Cl为+1价,失去1个电子。Cl-是得到1个电子,所以 1+5×2=11,故被还原的氯和被氧化的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
2.3电荷守恒
电荷守恒是溶液三大守恒原理之一,即溶液中的阳离子的正电荷数与阴离子的负电荷数相等,整个溶液呈中性。
例4::用0.10mol/L的盐酸滴定0.10mol/L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c(NH4+) >c(Cl-),c(OH-)>c(H+) B.c(NH4+)=c(Cl-),c(OH-)=c(H+)
C.c(Cl-) > c(NH4+),c(OH-)>c(H+) D.c(Cl-) > c(NH4+),c(H+)> c(OH-)
解析:由电荷守恒原理可知:A中c(NH4+) >c(Cl-)时带正电,而c(OH-)>c(H+)时 带负电,溶液可显电中性 ;B中c(NH4+)=c(Cl-),c(OH-)=c(H+)溶液显电中性 ; C中c(Cl-) > c(NH4+)时 带负电,c(OH-)>c(H+)时 带负电 ,整个溶液不显电中性 ,显然是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 ;D中c(Cl-) > c(NH4+)时 带负电,c(H+)> (OH-)时带正电,溶液可显电中性。故答案为C。
3.高中化学解题双水解问题分析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双水解是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考纲要求中也明确的说明这是点是高考的热点和重要得分的点,所以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把握好这类型的化学试题解题方法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以实际题目简要分析次类型的題目的解题方法。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双水解,即弱酸根离子和弱碱阳离子相互促进水解,直到反应完全。发生双水解的条件是:弱酸的酸根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共同存在一个溶液中,就达到发生双水解的条件。
Na2CO3和别的强酸弱碱盐双水解 都是生成CO2吗?为什么不生成HCO3-?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双水解问题,很多学生都会遇到这类疑惑。
解析:Al3++3HCO3-=Al(OH)3↓+3CO2↑,在Na2CO3发生水解时,产生HCO3-,但是在双水解中,HCO3-会与强酸弱碱盐中的阳离子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CO2。解析这类型的题目,最要的是分析双水解相互促进反应的条件:对于解析中的方程式,因为Al3与HCO3能够相互促进水解,使得水解程度加大。对于H2CO3,它不稳定极易分解,在溶液中遇到Al3+的时候就容易沉淀,生成稳定的化合物Al(OH)3↓,因为Al(OH)3的溶解度很小不易再分解,所以反应就不会再继续。相较于Mg(OH)2↓,因为它的溶解度比较大,还能再分解,根据平衡反应的原理,反应会继续向右进行,直至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Mg(OH)2↓一般都比Al(OH)3↓难沉淀。
4.结语
化学解题是高中化学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过程,它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化学解题中注重发现问题的本质,从中结合生活实际能更好的解题,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也是化学解题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徐兴华.高中化学解题策略及方法研究[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4,11:75-76.
[2]李桢.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
【关键词】高中化学;解题方法策略;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1.化学解题中几个重要的因素分析
1.1化学习题的内容缺乏趣味性
有趣味的东西才能够有吸引的点,很显然,学习也是这样,如果习题能够有足够多的趣味性,对学生的解题有很大的帮助。写化学方程式,填化学系数,类似的的习题都缺乏新意,没法刺激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1】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与实际相结合,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让学生更亲近化学,激发学习兴趣。
以下是一道考察电化学的化学题:
某化学老师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实验.用滤纸先用NaCl、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接在铂片上,两端通上店,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这是一个还原反应 C这是一个氧化反应
B铅笔端是正极 D 铅笔端有氯气产生
简要分析:本题目考察的是电化学方面的有关知识(电解饱和食盐水,氯气的性质两个知识点),但通过一个趣味性实验,把实验原理的考察变得更有趣味,同时也能不遗漏知识。像这样通过有趣的东西把化学知识融入其中会对学生的化学解题有很大的帮助。
1.2化学解题策略要具有思维性
高中化学的解题是对学习思维有显著提高的一个阶段,但还是因为高考的压力,很多高中老师对于化学的教学始终停留在采用死板的解题方式,就是为了尽量减少出现失误,应对高考。【2】高中化学解题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化学解题的教学中,教师应更注重于解题思路更具有思维性,让学生能够在解题的过程中促进思维能力的培养。
2.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实例分析
2.1质量守恒
质量守恒是指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例1 有种金属N和它相应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共200g,与水反应后,将得到的反应物蒸干,得到280g的无水晶体,则改碱金属可能是( )
(A) 锂 (B) 钠 (C) 钾 (D)铷
(已知4种碱金属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94,23,39,85.47)
解析:设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最后可以解得X的值介于13.5到43.5之间,再由题目所给的条件可知4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得钠是正确答案。啊
2.2得失电子守恒法
得失电子守恒是指在氧化还原的过程中氧化剂的得电子数和还原剂的失电子数相等。
例2:在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中,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离子和CLO3离子的个数比为1:2,则CL2与K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与被氧化的氯的氯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解析:这是一道很典型的氧化还原的题目,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最主要的是先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如果不能一眼看出来,不妨先把化学方程式或者离子方程式先写下来,配平,然后找到,但这个题目又是比较特殊的一种题型,即氧化剂和还原剂是是一样的,都是氯气。
其中ClO3-中Cl为+5价失去5个电子,ClO-中Cl为+1价,失去1个电子。Cl-是得到1个电子,所以 1+5×2=11,故被还原的氯和被氧化的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
2.3电荷守恒
电荷守恒是溶液三大守恒原理之一,即溶液中的阳离子的正电荷数与阴离子的负电荷数相等,整个溶液呈中性。
例4::用0.10mol/L的盐酸滴定0.10mol/L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c(NH4+) >c(Cl-),c(OH-)>c(H+) B.c(NH4+)=c(Cl-),c(OH-)=c(H+)
C.c(Cl-) > c(NH4+),c(OH-)>c(H+) D.c(Cl-) > c(NH4+),c(H+)> c(OH-)
解析:由电荷守恒原理可知:A中c(NH4+) >c(Cl-)时带正电,而c(OH-)>c(H+)时 带负电,溶液可显电中性 ;B中c(NH4+)=c(Cl-),c(OH-)=c(H+)溶液显电中性 ; C中c(Cl-) > c(NH4+)时 带负电,c(OH-)>c(H+)时 带负电 ,整个溶液不显电中性 ,显然是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 ;D中c(Cl-) > c(NH4+)时 带负电,c(H+)> (OH-)时带正电,溶液可显电中性。故答案为C。
3.高中化学解题双水解问题分析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双水解是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考纲要求中也明确的说明这是点是高考的热点和重要得分的点,所以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把握好这类型的化学试题解题方法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以实际题目简要分析次类型的題目的解题方法。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双水解,即弱酸根离子和弱碱阳离子相互促进水解,直到反应完全。发生双水解的条件是:弱酸的酸根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共同存在一个溶液中,就达到发生双水解的条件。
Na2CO3和别的强酸弱碱盐双水解 都是生成CO2吗?为什么不生成HCO3-?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双水解问题,很多学生都会遇到这类疑惑。
解析:Al3++3HCO3-=Al(OH)3↓+3CO2↑,在Na2CO3发生水解时,产生HCO3-,但是在双水解中,HCO3-会与强酸弱碱盐中的阳离子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CO2。解析这类型的题目,最要的是分析双水解相互促进反应的条件:对于解析中的方程式,因为Al3与HCO3能够相互促进水解,使得水解程度加大。对于H2CO3,它不稳定极易分解,在溶液中遇到Al3+的时候就容易沉淀,生成稳定的化合物Al(OH)3↓,因为Al(OH)3的溶解度很小不易再分解,所以反应就不会再继续。相较于Mg(OH)2↓,因为它的溶解度比较大,还能再分解,根据平衡反应的原理,反应会继续向右进行,直至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Mg(OH)2↓一般都比Al(OH)3↓难沉淀。
4.结语
化学解题是高中化学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过程,它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化学解题中注重发现问题的本质,从中结合生活实际能更好的解题,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也是化学解题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徐兴华.高中化学解题策略及方法研究[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4,11:75-76.
[2]李桢.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