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突发事件不再棘手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henying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某校最近发生的真实事件。
  中午放学时间,班主任李老师带领路队下楼。学生王某和张某并排走在一起。忽然,王某搞恶作剧,伸腿绊了张某一下。张某没有防备,一个趔趄,差一点撞上楼梯的拐角。张某很生气,便向李老师告状。李老师知道后,询问王某,王某态度强硬,拒不承认。旁边的班干部和同学都作证是王某故意绊人。这时,李老师很生气,狠狠批评了王某,并推了他一下,随后让他们各自回家。
  下午,王某的家长气势汹汹闯进学校找校长,声称老师打了他的孩子。和他一起来的一帮社会青年被保安拦在校门外,有些青年还暗藏刀具,并叫嚣让班主任出来,跟班主任没完。后来,在校领导安排下班主任李老师见到了王某的家长,他首先承认自己当时情绪有些激动,并向家长道歉。可家长不依不饶,并要求学校给孩子调班。直到学校答应了家长的要求,事情最终才得以平息。
  事后,班主任李老师思想压力陡增,从此不再敢放手管理学生。其他教师也认为班主任工作无法开展,学生不听话,不能管,不敢管。
  回顾整个事件,值得我们总结的地方很多。
  首先,老师遇事要冷静。冷静、理智的心态是处理问题的第一要务。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管好自己的脾气,特别是面对有个性的学生。遇问题要多思考,处理事情要讲究策略,要合理、合法、合情。对态度强硬的学生,了解情况时,首先考虑的是对学生的尊重,处理问题时要讲究策略。即使学生的情绪再激动,老师也要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
  事情发生后,班主任应及时和家长联系,说明事情的前因后果,而不是让家长仅听信孩子的一面之词。一旦家长先入为主,教师便很难控制事态的发展。李老师可能认为,我仅仅是推了学生一把,并没有打骂他,但这推出的一把,即使很轻,也很容易被家长和学生认定为体罚。教育本身就是爱的教育。我们要充满爱心,认真履行教育职责,恰当处理发生的问题。老师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自己做出的带有体罚倾向的行为,要及时补救。李老师如果当时向学生解释清楚自己的行为,请求学生给予谅解,那么就可以避免后面事态的发展。
  其次,教师要恰当使用教育惩戒权。马卡连科曾说过:“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才能,能培养学生抵制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但是惩戒不是体罚或变相体罚。惩戒和体罚有鲜明的区别。体罚是一种明显带有暴力化倾向,摧残受教育者心灵和肉体的错误教育方式。它不考虑受教育者的心理、性格等主观因素,不讲究教育方式的科学合理,一意孤行,一味蛮干,只能给受教育者带来伤害和痛苦,造成教育的失败。而惩戒虽然也是通过处罚来警戒受教育者,但它的出发点和归宿则是出于教师强烈的责任心,来源于对受教育者深沉的爱,体现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无限关怀,追求的是教育方式的适时适度、科学合理。
  当然,惩戒是要适度的。教育家卢梭指出,“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该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我们要恰当使用教育惩戒权,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不能将其变质为体罚或变相体罚。
  再次,学校要帮教师减轻压力,给其安全感。事情发生了,学校务必安排班主任同家长解释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老师有错,就要求老师承认自己的失误,求得家长的谅解。但学校要让教师减少思想上的压力,积极协调,据理力争,明确责任,恰当处理。
  最后,也要让家长明白,学生的行为肯定有错,有可能对其他学生造成伤害。还要让这位家长明白,纠集社会人员威胁老师和学校的做法更是严重错误的,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另外也要让家长明白,这种做法会给孩子今后的成长带来不好的影响。
其他文献
名师是教育发展的榜样,名师的均衡配置在促进教育均衡的进程中起着示范性作用,解决好名师均衡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能够为顺利推进教育均衡铺平道路。研究认为,要想让名师资源产生强烈的辐射效应,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需要包括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名师个人与教师群体相关各方通力协作,共同努力,切实解决一些问题。  一、 调查概况  促进教育均衡的关键在教师。名师资源配置均衡在整个教育均衡中起着决定性作
现今,不少学校都制定了很多管理措施,走制度管理之路,这确实使得学校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然而,我们也不难看到在这种制度规范化之下的管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学校管理具有特殊性,管理要以人为本,刚柔相济,以弥补制度所不能及的缺陷,使管理更具实效性。笔者以为,学校精细化管理需要念好“三字经”。  一、 念好“活”字经,多一些宽容理解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是成功的保证,一所学校需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主张,“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帮助孩子身心自然地发展。”帮助,应成为教育最核心的词语。最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需要的帮助,最好的教师是帮助孩子生命成长,帮助孩子成为他本来可以成为的人。当今社会,人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由于社会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变动性因素的存在,追梦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和适应感
教育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样样都有。我认为,赏识就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剂”,而惩罚就是“除虫剂”。在教育过程中,鼓励、表扬与惩罚运用起来只有有法有节,才能达到预期
小A,平时主动预习,主动复习,字迹漂亮,坚持天天写日记,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有多篇作品发表,成绩优秀,是深受老师喜欢的好孩子。可是在一次评选七色花的时候,却只有寥寥几人举手投她票,这是为什么呢?这引起我的思考。  在一次家访中得知,由于父母平时比较忙,由爷爷奶奶带孩子,因此她在幼儿园就养成了自己主动学习的好习惯,现在一回到家就主动学习、练字、写日记。这样的孩子很省心,不过很多时候孩子只顾自己学习了,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把“差异”看作是“差距”,总是尽可能地减少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不同的个体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形成了全班“齐步走”、“一刀切”的局面,导致有些学生“吃不了”,有些学生“吃不饱”、“吃不好”,学生成了规格统一的“产品”,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而差异教学是一种“在班集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方式,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
教研活动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教研活动的质态直接决定着教学工作的优劣,所以教研组的建设、教研活动的优质运行是学校的重点工作。而就当下学校的教研活动,其开展情况还不尽如
近年来,有效教研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教育园地的耕耘者们对有效教研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然而,也许是由于有效教研一开始就没有得到教育管理部门的行政推动,也没有得到众多专家的大力倡导,因此,对有效教研不同的人往往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读。  一、 现象扫描  【镜头一:好友诉苦,教研问题“暴露”】  在本次活动中,首先执教的是笔者的好友——洁。她执教的《认识几分之一》,课堂一帆
一、 用教育的眼光寻找文化资源  我校是一所乡镇小学,用平常的眼光看,远离县城,交通不便。但从教育的角度看,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我校地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期间是淮北民主革命根据地,这里有着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1942年,驻守在曹庙乡朱家岗的新四军四师九旅二十六团的将士,面对突然来犯的1500名日寇,以寡敌众,顽强战斗,取得了朱家岗守备战的辉煌胜利。这片曾经被革命志士鲜血浸染的土地,就是我们开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把握学生的学习生长点,即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是否已达到或部分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凭自己的主观感觉或教学经验判断学生的这种学习生长点,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成人与儿童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