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所致运动性失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对照组仅给与常规治疗,训练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还系统的进行了正规语言康复训练[1]。结果:经过正规语言康复训练的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明显。结论:对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实施早期语言康复训练是必要的。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性失语;语言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02-02
脑卒中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病后除致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外,较常见的还有言语障碍,其中运动性失语最常见。这种言语障碍直接影响患者与外界的交流,患者自己不能说话,或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字且不流利,用词不当,但对别人的语言能理解,对自己的错词也知道,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对该类患者进行有效的语言康复训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临床资料 训练组30例,为2O11年3月至2O13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经头颅CT或MRI确诊,通过汉语失语检查法[1]判定为运动性失语且能够接受语言训练的患者。30例患者中,男性14 例,女性16例,年龄40-7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9例在1周内入院,1例2周后入院;训练开始时间:入院后 至1周。对照组30例,为同期入院患者,经同样方法诊断为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0-8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7例在1周内入院,3例2周后入院;
1 语言康复训练方法
运动性失语较侧重应用循序渐进教学法[1],如为完全性失语,则先从发音开始,然后学说最熟悉、最常用的单词,再依次学习双音词、短语、短句及长句,训练时常与视觉等刺激结合起来。如为不完全性失语,则直接学习双音词、短语、短句及长句等。
循序渐进教学法是指把从发出声音到形成实词之间分成若干阶段,以完成语言恢复的方法,包括:
1.1 发音前准备:是指发音器官的基本训练,运动性失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言语运动控制障碍,患者不能准确的控制发音,这时口腔发音器官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舌的运动以前伸、后缩、卷舌、向口腔两侧上下运动为主;下颌运动以张闭嘴、咀嚼为主;面颊运动以鼓腮为主;唇的运动以双唇闭合、吹口哨、双唇闭合后气流冲出为主,可以配合发唇音练习,如汉语拼音中的b、P、f等音;腭的运动可以用力叹气,鼓励患者反复发“啊“音。也可以用咳嗽或用吹灭火柴或吹动纸片诱导发音。每天训练5-10次,每次训练5-10分钟,如病人配合好或取得最小的进步要加以称赞,以增强其康复信心。
1.2 实际交流能力训练:运动性失语病人经过系统的言语治疗,言语功能仍没有明显改善,则应该进行实用交流能力训练[2]。①图片训练: 制作一些简单的反应病人生活需求的卡片,如吃饭、喝水、翻身、大小便等,当病人有所需求时可以以卡片示意或让病人自己指点取得交流。 ②体语训练:体语主要是指人体的运动所表达的信息包括人的躯体外观、姿势、步态、面部表情、目光接触、眼睛运动和手势等[3]。③绘画训练:对具有一定绘画能力的患者,可以利用图画来进行交流。
2 结果
脑卒中后接受语言康复训练的患者,通过失语症疗效评定表[1]中有关表达能力分级标准及日常生活能力(CADL)评定两种评定方法,将患者训练前后的水平分级列出,根据治疗前后级别的变化,进步一级为好转,进步两级为显效,级别不变为无效[1],综合这两种评定方法,可较客观地评定出疗效。训练组经终末(3月内)评定后与同期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失语程度对比经X2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即训练组患者语言康复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患者失语程度比较见表1、2.
3 讨论
训练组未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前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失语程度无明显差别,训练后其失语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1 失语症患者因为疾病丧失了语言的运用能力,但其智力没有受到损伤,也就是说其具有正常的思考能力。面对沟通发生的困难,患者易产生压抑、无奈、害怕、焦虑等情绪,治疗师要耐心聆听患者言语不清的表达,这样可使患者得到心里安慰,从而有利于顺利进行语言康复。另外,治疗师要注意观察病人表情的变化和细微的动作,了解患者的心里需求,及时给与恰当的帮助[4] 。还有,要帮助患者建立和巩固语言康复的信心、决心。
3.2 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康复训练重点在口语表达方面,但也要注意综合训练,包括听、说、读、写,因语言模式的改善对口语的改善有促进作用。早期训练最好多讲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使其有讲话的欲望,鼓励指导患者先用非语言方式进行沟通,运动性失语患者多能通过点头、手势、目光等体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情感。
3.3 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有明显的康复作用,且发病后训练越早开始效果越好,早期开始康复训练可以改善功能转归[5]。语言康复训练越早越有利于语言功能的重建。同时,语言训练时,口腔发音肌肉的运动也防止了舌、咽、喉部肌肉的萎缩,对已有言语肌肉萎缩的患者有明显的康复治疗作用。
总之,脑血管病致残率极高,康复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语言康复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早期有计划、有成效的实施训练,对语言障碍的恢复可起到明确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素荣主编.失语症.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北京2006.3
[2] 吕雨梅,脑血管疾病所致运动性失语康复训练的常用方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6,27(2):75
[3] 许金兰.脑卒中伴运动性失语病人语言康复训练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5,19(9):1798
[4] 邢会学,王尧,高国红.运动性失语症脑血栓病人的护理1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25.
[5] 张通,李欣.卒中的运动功能恢复[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2,10(4):243.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性失语;语言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02-02
脑卒中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病后除致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外,较常见的还有言语障碍,其中运动性失语最常见。这种言语障碍直接影响患者与外界的交流,患者自己不能说话,或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字且不流利,用词不当,但对别人的语言能理解,对自己的错词也知道,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对该类患者进行有效的语言康复训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临床资料 训练组30例,为2O11年3月至2O13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经头颅CT或MRI确诊,通过汉语失语检查法[1]判定为运动性失语且能够接受语言训练的患者。30例患者中,男性14 例,女性16例,年龄40-7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9例在1周内入院,1例2周后入院;训练开始时间:入院后 至1周。对照组30例,为同期入院患者,经同样方法诊断为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0-8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7例在1周内入院,3例2周后入院;
1 语言康复训练方法
运动性失语较侧重应用循序渐进教学法[1],如为完全性失语,则先从发音开始,然后学说最熟悉、最常用的单词,再依次学习双音词、短语、短句及长句,训练时常与视觉等刺激结合起来。如为不完全性失语,则直接学习双音词、短语、短句及长句等。
循序渐进教学法是指把从发出声音到形成实词之间分成若干阶段,以完成语言恢复的方法,包括:
1.1 发音前准备:是指发音器官的基本训练,运动性失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言语运动控制障碍,患者不能准确的控制发音,这时口腔发音器官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舌的运动以前伸、后缩、卷舌、向口腔两侧上下运动为主;下颌运动以张闭嘴、咀嚼为主;面颊运动以鼓腮为主;唇的运动以双唇闭合、吹口哨、双唇闭合后气流冲出为主,可以配合发唇音练习,如汉语拼音中的b、P、f等音;腭的运动可以用力叹气,鼓励患者反复发“啊“音。也可以用咳嗽或用吹灭火柴或吹动纸片诱导发音。每天训练5-10次,每次训练5-10分钟,如病人配合好或取得最小的进步要加以称赞,以增强其康复信心。
1.2 实际交流能力训练:运动性失语病人经过系统的言语治疗,言语功能仍没有明显改善,则应该进行实用交流能力训练[2]。①图片训练: 制作一些简单的反应病人生活需求的卡片,如吃饭、喝水、翻身、大小便等,当病人有所需求时可以以卡片示意或让病人自己指点取得交流。 ②体语训练:体语主要是指人体的运动所表达的信息包括人的躯体外观、姿势、步态、面部表情、目光接触、眼睛运动和手势等[3]。③绘画训练:对具有一定绘画能力的患者,可以利用图画来进行交流。
2 结果
脑卒中后接受语言康复训练的患者,通过失语症疗效评定表[1]中有关表达能力分级标准及日常生活能力(CADL)评定两种评定方法,将患者训练前后的水平分级列出,根据治疗前后级别的变化,进步一级为好转,进步两级为显效,级别不变为无效[1],综合这两种评定方法,可较客观地评定出疗效。训练组经终末(3月内)评定后与同期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失语程度对比经X2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即训练组患者语言康复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患者失语程度比较见表1、2.
3 讨论
训练组未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前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失语程度无明显差别,训练后其失语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1 失语症患者因为疾病丧失了语言的运用能力,但其智力没有受到损伤,也就是说其具有正常的思考能力。面对沟通发生的困难,患者易产生压抑、无奈、害怕、焦虑等情绪,治疗师要耐心聆听患者言语不清的表达,这样可使患者得到心里安慰,从而有利于顺利进行语言康复。另外,治疗师要注意观察病人表情的变化和细微的动作,了解患者的心里需求,及时给与恰当的帮助[4] 。还有,要帮助患者建立和巩固语言康复的信心、决心。
3.2 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康复训练重点在口语表达方面,但也要注意综合训练,包括听、说、读、写,因语言模式的改善对口语的改善有促进作用。早期训练最好多讲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使其有讲话的欲望,鼓励指导患者先用非语言方式进行沟通,运动性失语患者多能通过点头、手势、目光等体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情感。
3.3 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有明显的康复作用,且发病后训练越早开始效果越好,早期开始康复训练可以改善功能转归[5]。语言康复训练越早越有利于语言功能的重建。同时,语言训练时,口腔发音肌肉的运动也防止了舌、咽、喉部肌肉的萎缩,对已有言语肌肉萎缩的患者有明显的康复治疗作用。
总之,脑血管病致残率极高,康复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语言康复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早期有计划、有成效的实施训练,对语言障碍的恢复可起到明确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素荣主编.失语症.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北京2006.3
[2] 吕雨梅,脑血管疾病所致运动性失语康复训练的常用方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6,27(2):75
[3] 许金兰.脑卒中伴运动性失语病人语言康复训练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5,19(9):1798
[4] 邢会学,王尧,高国红.运动性失语症脑血栓病人的护理1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25.
[5] 张通,李欣.卒中的运动功能恢复[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2,1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