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计算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前提。在小学学习中,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关键词】兴趣;意志;习惯
在我和科组的老师进行教学研讨时发现,当面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不高,甚至有部分学生经常计算水平低下,而且由于计算错误,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情况,而很多老师对此情况简单归咎于学生的粗心、马虎。但经过我的长期跟踪研究,孩子在计算上出现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的确是枯燥乏味的。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要想培养学生计算方面的兴趣,在课堂上,可采用比赛、小老师出题和解答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现今的小朋友比较早熟,都喜欢模仿老师,这样学生不仅愿意学和听,也磨练了学习能动性。除此之外,习题形式多样化也是不错的选择,如在教学环节后增加选择题、判断题等巩固知识点,在练习形式上除了单一的手写还可以进行接力比赛,抢答等充实练习的内涵。
二、加强口算训练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纵观数学领域,任何一道题都是由若干个口算题组成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直接影响到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口算能力强的学生,笔算的正确率高且速度快;口算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笔算速度慢且错误率高。我认为每天坚持5—10分钟的口算训练有助于口算能力的加强、计算速度的提高。
三、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掌握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例如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学习重点是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理清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运算性质、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例如在计算除法算式时,我要求学生遵循“一商二乘三相减”来进行每一步的除法计算;在混合计算题里,我要求学生一定要把先算的用横线画出来,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在运算顺序上思路清晰,计算就变得简单多了。
四、加强数学学习意志的培养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例如让5—10分钟的口算训练成为学生的习惯,每天坚持练一练,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单运算等题目的弱点,可以根据学生好强的心理,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数学计算小能手比赛”“解决问题小能手比赛”“综合能力小能手比赛”等,鼓励学生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五、养成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计算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前提。在小学学习中,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关键词】兴趣;意志;习惯
在我和科组的老师进行教学研讨时发现,当面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不高,甚至有部分学生经常计算水平低下,而且由于计算错误,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情况,而很多老师对此情况简单归咎于学生的粗心、马虎。但经过我的长期跟踪研究,孩子在计算上出现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的确是枯燥乏味的。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要想培养学生计算方面的兴趣,在课堂上,可采用比赛、小老师出题和解答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现今的小朋友比较早熟,都喜欢模仿老师,这样学生不仅愿意学和听,也磨练了学习能动性。除此之外,习题形式多样化也是不错的选择,如在教学环节后增加选择题、判断题等巩固知识点,在练习形式上除了单一的手写还可以进行接力比赛,抢答等充实练习的内涵。
二、加强口算训练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纵观数学领域,任何一道题都是由若干个口算题组成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直接影响到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口算能力强的学生,笔算的正确率高且速度快;口算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笔算速度慢且错误率高。我认为每天坚持5—10分钟的口算训练有助于口算能力的加强、计算速度的提高。
三、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掌握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例如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学习重点是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理清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运算性质、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例如在计算除法算式时,我要求学生遵循“一商二乘三相减”来进行每一步的除法计算;在混合计算题里,我要求学生一定要把先算的用横线画出来,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在运算顺序上思路清晰,计算就变得简单多了。 四、加强数学学习意志的培养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例如让5—10分钟的口算训练成为学生的习惯,每天坚持练一练,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单运算等题目的弱点,可以根据学生好强的心理,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数学计算小能手比赛”“解决问题小能手比赛”“综合能力小能手比赛”等,鼓励学生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五、养成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和熟练地掌握算法的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却是重要原因之一:审题习惯差,往往只看了一半就动手去做;学生书写不规范,数字、运算符号写的潦草,抄错数和符号;没有验算的习惯,题目算完便了事。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导致即使是同一次练习,同样性质的题目,也会出现有时算对,有的算错的现象。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1.养成良好审题习惯
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计算时要认真而仔细。除此之外,我还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计算的检查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条: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思。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法则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学生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就能使计算有了初步的保证。
2.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计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具有重要的价值。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格式符合规定,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等学习习惯。
示范教学中教师的板演,包括数字的书写、使用直尺画横线等,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要做到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在计算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这样几个问题:(1)这道题自己一开始是怎样计算的?现在怎样计算?(2)计算时要注意什么?(3)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
3.养成良好检验习惯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做到能口算的尽量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自觉地用草稿本,进行竖式计算,并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要给学生知道检验的方法,一般可以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关系来检验。
练习应举一反三。每讲完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应先集中练习新学内容,再练习与本节内容有联系的题目,最后把新旧知识串联起来练习。如,教学混合运算时,可先安排练习60-100÷5,让学生明确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改为(60-100)÷5,让学生体会小括号对于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良好的计算能力培养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发展小学)
【关键词】兴趣;意志;习惯
在我和科组的老师进行教学研讨时发现,当面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不高,甚至有部分学生经常计算水平低下,而且由于计算错误,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情况,而很多老师对此情况简单归咎于学生的粗心、马虎。但经过我的长期跟踪研究,孩子在计算上出现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的确是枯燥乏味的。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要想培养学生计算方面的兴趣,在课堂上,可采用比赛、小老师出题和解答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现今的小朋友比较早熟,都喜欢模仿老师,这样学生不仅愿意学和听,也磨练了学习能动性。除此之外,习题形式多样化也是不错的选择,如在教学环节后增加选择题、判断题等巩固知识点,在练习形式上除了单一的手写还可以进行接力比赛,抢答等充实练习的内涵。
二、加强口算训练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纵观数学领域,任何一道题都是由若干个口算题组成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直接影响到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口算能力强的学生,笔算的正确率高且速度快;口算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笔算速度慢且错误率高。我认为每天坚持5—10分钟的口算训练有助于口算能力的加强、计算速度的提高。
三、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掌握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例如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学习重点是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理清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运算性质、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例如在计算除法算式时,我要求学生遵循“一商二乘三相减”来进行每一步的除法计算;在混合计算题里,我要求学生一定要把先算的用横线画出来,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在运算顺序上思路清晰,计算就变得简单多了。
四、加强数学学习意志的培养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例如让5—10分钟的口算训练成为学生的习惯,每天坚持练一练,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单运算等题目的弱点,可以根据学生好强的心理,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数学计算小能手比赛”“解决问题小能手比赛”“综合能力小能手比赛”等,鼓励学生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五、养成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计算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前提。在小学学习中,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关键词】兴趣;意志;习惯
在我和科组的老师进行教学研讨时发现,当面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不高,甚至有部分学生经常计算水平低下,而且由于计算错误,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情况,而很多老师对此情况简单归咎于学生的粗心、马虎。但经过我的长期跟踪研究,孩子在计算上出现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的确是枯燥乏味的。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要想培养学生计算方面的兴趣,在课堂上,可采用比赛、小老师出题和解答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现今的小朋友比较早熟,都喜欢模仿老师,这样学生不仅愿意学和听,也磨练了学习能动性。除此之外,习题形式多样化也是不错的选择,如在教学环节后增加选择题、判断题等巩固知识点,在练习形式上除了单一的手写还可以进行接力比赛,抢答等充实练习的内涵。
二、加强口算训练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纵观数学领域,任何一道题都是由若干个口算题组成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直接影响到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口算能力强的学生,笔算的正确率高且速度快;口算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笔算速度慢且错误率高。我认为每天坚持5—10分钟的口算训练有助于口算能力的加强、计算速度的提高。
三、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掌握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例如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学习重点是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理清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运算性质、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例如在计算除法算式时,我要求学生遵循“一商二乘三相减”来进行每一步的除法计算;在混合计算题里,我要求学生一定要把先算的用横线画出来,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在运算顺序上思路清晰,计算就变得简单多了。 四、加强数学学习意志的培养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例如让5—10分钟的口算训练成为学生的习惯,每天坚持练一练,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单运算等题目的弱点,可以根据学生好强的心理,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数学计算小能手比赛”“解决问题小能手比赛”“综合能力小能手比赛”等,鼓励学生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五、养成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和熟练地掌握算法的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却是重要原因之一:审题习惯差,往往只看了一半就动手去做;学生书写不规范,数字、运算符号写的潦草,抄错数和符号;没有验算的习惯,题目算完便了事。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导致即使是同一次练习,同样性质的题目,也会出现有时算对,有的算错的现象。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1.养成良好审题习惯
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计算时要认真而仔细。除此之外,我还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计算的检查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条: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思。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法则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学生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就能使计算有了初步的保证。
2.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计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具有重要的价值。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格式符合规定,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等学习习惯。
示范教学中教师的板演,包括数字的书写、使用直尺画横线等,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要做到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在计算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这样几个问题:(1)这道题自己一开始是怎样计算的?现在怎样计算?(2)计算时要注意什么?(3)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
3.养成良好检验习惯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做到能口算的尽量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自觉地用草稿本,进行竖式计算,并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要给学生知道检验的方法,一般可以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关系来检验。
练习应举一反三。每讲完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应先集中练习新学内容,再练习与本节内容有联系的题目,最后把新旧知识串联起来练习。如,教学混合运算时,可先安排练习60-100÷5,让学生明确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改为(60-100)÷5,让学生体会小括号对于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良好的计算能力培养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发展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