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新课导入策略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ap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开端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比如,一篇优秀的文章,往往从开头部分就能深深抓住读者的内心,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物理教学亦是如此.“物理难”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观念,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致不是很高.导入环节在整个新课讲授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导入环节抓住学生的內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新课导入提出几点建议.
  一、巧用实验,导入新课
  物理学科离不开实验.利用实验导入新课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设计实验导入前,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实验演示过程,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引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利用实验导入,能够引发学生兴奋的心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这样,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并在实验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
  例如,在讲“奇妙的物理现象”时,我拿来一个透明水杯,其中装满水.然后挑选几个学生透过水杯去观察书上的字,学生表示书上的字变大了.再让学生思考这是怎么回事,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接下来,又引入一个实验:让学生撕一长纸条,将其平放在桌面上,并把钢笔帽立在纸条的一端.然后让学生集思广益,想办法让纸条从钢笔帽下抽出来,而保持钢笔帽不倒.很多学生都参与到这个实验中,享受这个实验带给他们的乐趣.在做两个物理小实验后,我引入教学: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物理学科充满了无数有趣的小实验.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这门学科时享受物理带给你们的乐趣,感受到科学世界的神奇.这样,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这个课例中,利用有趣的物理实验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科学的大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并有效地引入新的教学内容.由此可见,初中生对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利用有趣的小实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导入新课
  在物理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大量的科学家.每个科学家探究科学的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必然会遇到很多阻碍.科学家克服科学难题,不断探究科学的故事,可以作为引入教学的有效素材.初中阶段的学生,对这些故事素材充满浓厚的兴趣.利用故事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能够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帮助他们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探究思想,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例如,在讲“力学”时,我介绍有关牛顿探究科学知识的故事,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这个在力学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并使学生受到这个科学家的启发和鼓舞.这样,学生会怀着积极的心态去学习知识.此外,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和学生息息相关的新闻时事来导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在讲“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我利用网络提前搜集了关于世博会声控球的新闻,并插播这样一段视频资料:德国馆中央有一个声控球,它随着人的声音移动,并且哪边声音大,它就往哪边移动.看到这个画面,学生都被这奇妙的科学景观所吸引.接下来,我导入教学内容,学生积极地学习.不论是科学故事,还是科技成果、新闻热点,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这些素材导入教学内容,能够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让他们展开自己的想象去学习新知识.
  三、展现语言魅力,体现导入艺术
  优秀的教师,善于利用语言的魅力.有效的教学语言,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在导入环节,教师要注重运用语言的魅力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实践表明,即使运用同样的导入方法,如果导入语言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语言的魅力,尽显导入艺术.每个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对物理知识进行导入时,教师可以利用文学导入法,利用诗歌等元素来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体现语言的魅力.同时,能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例如,在讲“物理运动的相对性”时,我利用《敦煌曲词》中“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句话来导入教学,让学生去品味这句话的意境,并让他们从中找出一些相关的物理现象.利用这样具有文学性的导入语,能够让学生对运动的相对性有更加形象直观的认识.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总之,课堂导入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积极探索课堂导入的方法,不断完善课堂导入的手段,从导入内容、导入语言、导入活动等多方面入手,提高课堂导入环节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博物志》云:“南海外有鲛人,水为如鱼,不废绩织,其眼能泣珠。”我叫荏苒,鲛人。我的出生,对于鲛族来说是一个奇迹。鲛人双眸颜色的深浅象征着她所具有的灵力。而我生来就具
物理是一门需要大量实验进行验证的学科.教师要在课堂上演示实验,给学生直观学习物理的机会,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在备课时,教师要把实验思想融入到学案中,让学生有明确的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学习的指导思想.下面就让演示实验成为初中物理教学主旋律谈点体会.  一、明确演示實验教学目标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演示实验,引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对于将要发生的物理现象有所期待,带着问号进入课堂,从而提高
期刊
新课程实施多年,“情境教学法”一直是课堂教学的追求,“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多年来,笔者一直在思考并实践如何创设行之有效的
元素观是指,在化学科学中,认为物质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一种观点.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宏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元素组合的原理,从微观的角度控制化学元素组合的变化.  一、引导学生观察元素形态的变化  在学习初中化学知识的时候,学生通常只有基础的化学常识,而没有化学观.如果学生没有化学观,就不能从宏观的角度理解物质和物质相互影响带来的化学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化学物质的变化,让学
期刊
民国时期,我国的中学实行的基本上是一种导师制。新中国成立以后,受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影响,我国开始在中小学设置班主任岗位。教育总是在不断地变革,有一种改变叫回归。  北京市十一学校就是一所在发展中不断求变的学校,它在不断地寻找教育的本真,还原学校本来的模样,让教育关注生命的成长,使人成为人。  六年前,在李希贵校长的带领下,北京市十一学校的教师们开始了转型性变革的实践,探索分层教学、走班选课,取消行
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词汇教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外语界的关注.如何使学生勤于记单词、乐于学词汇一直是一线教师所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试图从元认
新课标明确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和探究知识欲望,使学生在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中掌握和巩固知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因此,利用物理问题,能够唤醒学生的思维.  一、問题促进互动,唤醒探究思维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有效互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把问题作
期刊
语文书中的插图是课文的一部分,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色彩鲜明、绘声绘色的插图不仅补充了课文的教材,还有辅助教学的作用.低年级学生喜欢绘画,因此,在低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要
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来提高教学效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合作,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谈点体会.  一、定位好教師与学生的角色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精准地自我定位.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教学的主体,避免照本宣科的死板教学
期刊
新课改之后,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合理的应用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有助于高中数学教与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本文基于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