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明确提出了“落实三性任务”的要求,这也为数学“知识三性”特点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学“知识三性”主要是指将数学课程标准三维目标具体落实,通过教师的有效性策略,使数学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教学方式具有探究性、教学设计具有实践性。本文以苏教版数学为例,从初中数学知识三性特点出发,具体论述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发挥与应用。
一、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特点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更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朝着多样性、丰富性的方向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并展示给学生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通过丰富性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初中数学《图形的变化》一课时,教学目标为:对图形之间变换关系进行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观察能力;教学重点为:将平面图形通过旋转、平移、翻折等转换成新的图形;教学难点为: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和空间想象能力。此时,教师可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来完成以上的几点教学要求。首先,为学生准备纸片与剪刀(以上道具也可让学生自带),使学生渐渐走进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了解生活中各种图形是怎样获得的。学生将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等的纸片进行直线裁剪,然后观察纸片所形成的各种形状。这样,通过游戏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其次,教师利用硬币、三角尺等物品,并根据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了解以上物体在旋转后是否形成了新的图形。也可通过平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平移是否可以形成新的图形。通过以上方式,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使学生渐渐体会和感受到了图形的变化。再次,教师对教学要点进一步巩固,以图形展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思考、想象以及动手的形式,说出所展示的图形分别是怎样形成的,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体会到图形变化的乐趣,并有效培养自身的创新与想象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探究性特点
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探究性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下,充分运用探究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它是一个生动活泼、连续的、共同参与式的教学和学习过程。
例如,在苏教版数学《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一课中,教师可设置利润与利润率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正确答案。如:振华商厦服装柜在销售中发现,某品牌童装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可盈利40元。但为庆祝“六一”,商场决定采用降价促销方式来扩大销量,提高盈利。市场通过调查得知:若每件童装降价4元,则每天可多售出8件,但若是商场想销售此种童装平均每天盈利1200元,那童装应该降价至多少呢?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分析得知童装每降价1元,便可多售出2件,以上问题的等量关系为:单件盈利×每天售出总件数=每天总盈利(1200元),通过此关系,便可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解:设每件童装需降价x元,列式为:(40-x)(20 2x)=1200,整理为x2-30x 200=0,并解得x1=10,x2=20,由此可知,每件童装需降价20元,每天才可盈利1200元。
需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同时,应根据实际的情况或题意来决定方程解的取舍,避免学生列出不合题意的解。
三、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实践性特点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人们之所以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主要原因是因为其脱离了实际。”由此也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初中生之所以不愿学习数学,主要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脱节,数学实践性不强,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基于以上因素考虑,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当中,应注重实践性的设计特点。
初中數学教学设计的实践性,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教师应使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形式朝着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发展。例如,充分开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生谈话等活动,以加强学生的实践性;(2)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渐渐地学会自我控制,合理地调节学习情绪,以长期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3)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展开独立讨论或是合作前的独立思考,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性;(4)教师需应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将数学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进行应用。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行业越来越重视教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通过多种手段来完善教学过程,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使得教师也越来越重视数学的“知识三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将数学的“知识三性”特点统一起来,科学、合理、灵活地运用,才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提高兴趣,进而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黄春香)
一、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特点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更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朝着多样性、丰富性的方向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并展示给学生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通过丰富性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初中数学《图形的变化》一课时,教学目标为:对图形之间变换关系进行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观察能力;教学重点为:将平面图形通过旋转、平移、翻折等转换成新的图形;教学难点为: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和空间想象能力。此时,教师可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来完成以上的几点教学要求。首先,为学生准备纸片与剪刀(以上道具也可让学生自带),使学生渐渐走进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了解生活中各种图形是怎样获得的。学生将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等的纸片进行直线裁剪,然后观察纸片所形成的各种形状。这样,通过游戏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其次,教师利用硬币、三角尺等物品,并根据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了解以上物体在旋转后是否形成了新的图形。也可通过平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平移是否可以形成新的图形。通过以上方式,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使学生渐渐体会和感受到了图形的变化。再次,教师对教学要点进一步巩固,以图形展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思考、想象以及动手的形式,说出所展示的图形分别是怎样形成的,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体会到图形变化的乐趣,并有效培养自身的创新与想象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探究性特点
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探究性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下,充分运用探究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它是一个生动活泼、连续的、共同参与式的教学和学习过程。
例如,在苏教版数学《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一课中,教师可设置利润与利润率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正确答案。如:振华商厦服装柜在销售中发现,某品牌童装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可盈利40元。但为庆祝“六一”,商场决定采用降价促销方式来扩大销量,提高盈利。市场通过调查得知:若每件童装降价4元,则每天可多售出8件,但若是商场想销售此种童装平均每天盈利1200元,那童装应该降价至多少呢?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分析得知童装每降价1元,便可多售出2件,以上问题的等量关系为:单件盈利×每天售出总件数=每天总盈利(1200元),通过此关系,便可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解:设每件童装需降价x元,列式为:(40-x)(20 2x)=1200,整理为x2-30x 200=0,并解得x1=10,x2=20,由此可知,每件童装需降价20元,每天才可盈利1200元。
需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同时,应根据实际的情况或题意来决定方程解的取舍,避免学生列出不合题意的解。
三、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实践性特点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人们之所以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主要原因是因为其脱离了实际。”由此也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初中生之所以不愿学习数学,主要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脱节,数学实践性不强,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基于以上因素考虑,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当中,应注重实践性的设计特点。
初中數学教学设计的实践性,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教师应使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形式朝着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发展。例如,充分开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生谈话等活动,以加强学生的实践性;(2)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渐渐地学会自我控制,合理地调节学习情绪,以长期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3)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展开独立讨论或是合作前的独立思考,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性;(4)教师需应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将数学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进行应用。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行业越来越重视教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通过多种手段来完善教学过程,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使得教师也越来越重视数学的“知识三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将数学的“知识三性”特点统一起来,科学、合理、灵活地运用,才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提高兴趣,进而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