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红楼梦》,当然是“看小说”,但实际更是赏诗。没有诗的眼光与“心光”,是读不了的。所谓诗,不是指那显眼的形式,平平仄仄,五言七言等等,更不指结社、联句、论诗等等场面。是指全书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诗的,所现之情与境也是诗的。我这儿用“诗”是来代表中华文化艺术的一个总的脉络与精髓。勉强为之名,叫作“境界”。
中国的诗,特别注意这个“境界”或“意境”。而《红楼》艺术的真魅力,正是由这儿产生的——并不像有人认为的只是“描写”、“刻画”、“塑造”得“圆熟”、“细致”、“逼真”。
因此,我说《红楼梦》处处是诗境美在感染打动人的灵魂,而不只是叙事手法巧妙。
只有这一点、才凸出了《红楼》与其他小说的主要不同之特色异彩。何以致此?正因雪芹同时是个大画家、大诗人。他的文字兼有诗画之美,只用“古文八大家”和“八股时文”的“文论”来赏论《红楼》,则难免买椟而还珠之失。
雪芹写景,并没有什么“刻画”之类可言,他总是化景为境,境以“诗”传,——这“诗”还与格式无涉。
我读《红楼》,常常只为他笔下的几个字、两三句话的“描写”而如身临其境,恍然置身于画中。以第十七回为例,初次向读者展示这一新建之名园,可说是全书中最为“集中写景”的一回书了吧,可是你看他写“核心”地点怡红院的“总观”却只是:粉墙环护,绿柳周垂。
八个字一副小“对句”,那境界就出来了。他写的这处院落,令局外陌生人如读宋词“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不觉神往。
你看他如何写春——第五十八回,宝玉病起,至院外闲散,见湘云等正坐山石上看婆子们修治园产,说了一回,湘云劝他这里有风,石头又凉,坐坐就去罢。他便想去看黛玉,独自起身。
从沁芳桥一带堤上走来,只见柳垂金线,桃吐丹霞。山石之后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阴翠,……
也只中间八个字对句,便了却了花时芳汛。
再看次回宝姑娘——一日清晓,宝钗春困已醒,搴帷下榻,微觉轻寒。启户视之,见园中土润苔青——原来五更时落了几点微雨。
也只这么几个四字句,就立时令人置身于春浅馀寒,细雨潜动,鼻观中似乎都能闻见北京特有的那种雨后的土香!也不禁令人想起老杜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名句——但总还没有“土润苔青”那么有神有韵。
再看他怎么写夏——开卷那甄士隐,书斋独坐,午倦抛书,伏几睡去,忽遇奇梦(石头下凡之际),正欲究其详细,巨响惊醒,抬头一望,只见窗外:烈日炎炎,芭蕉冉冉。夏境宛然在目了。
又书到后来,一日宝玉午间,“到一处,一处鸦雀无闻”,及至进得园来,只见赤日当空,树阴合地,满耳蝉声,静无人语。也只这几个四字对句,便使你“进入”了盛夏的长昼,人都午憩,只听得树上那嘶蝉拖着催眠的单音调子,像是另一个迷茫的世间。
有一次,宝玉无心认路,信步闲行,不觉来到一处院门,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原来已至潇湘馆。据脂砚斋所引,原书后回黛玉逝后,宝玉重寻这个院门时,则所见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
你看,四子的对句,是雪芹最喜用的句法语式,已然显示得至为昭晰。
这些都还不足为奇。因为这些场景人人都可能经历过,体会到。最奇的你可曾于深宵静夜进入过一所尼庵?那况味何似?只见雪芹在叙写黛、湘二人在中秋月夜联吟不睡被妙玉偷听,将她们邀入庵中小憩,当三人回到庵中时——只见龛焰犹青,炉香未烬。又是八个字,一副小对句,宛然传出了那种常人不能“体验”的特殊境界。我每读到此,就像真随她们二位诗人进了那座禅房一般,那荧荧的佛灯,那袅袅的香篆,简直就是我亲身的感受!
当迎春无可奈何地嫁与了大同府的那位“中山狼”之后,宝玉一个,走到寥风轩一带去凭吊她的故居,只见——轩窗寂寞,屏幛翛然。……那岸上的蓼花苇叶,池内的翠荇香菱,也都觉摇摇落落,似有追忆故人之态……
第七十一回鸳鸯为到园里传贾母之话,于晚上独自一个进入园来,此时此刻,景况何似?静无人迹,只有八个字——角门虚掩,微月半天。这就又活画出了一个大园子的晚夕之境界了。
请君着眼:如何“写景”?什么是“刻画”?绝对没有所谓“照搬”式的“再现”,只凭这么样——好像全不用力,信手拈来,短短两句,而满盘的境界从他的笔下便“流”了出来。
必有人问:这是因何而具此神力,答曰:不是别的,这就是汉字文学、中国诗的笔致与效果。
我以上举的,可算是一种“类型”。但《红楼》艺术的诗笔诗境,却不限于一个式样。方才举的,乃一大特色,很可能为人误解《红楼》诗境就是摘句式的词句,而不知还有“整幅式”的手法,更需一讲。今亦只举二三为例。
比较易领会的是“秋窗风雨夕”那回书文。
这回书写的是宝钗来访黛玉,因谈病药之事,勾起了黛玉的满怀心绪,二人谈说衷曲,黛玉深感宝钗的体贴、关切、慰藉(此时二人早己不是初期互有猜妒之心的那种“关系”了,书中所写,脉络很清,今不多作枝蔓)。宝钗不能久坐。告辞而去,答应一会儿给送燕窝来。黛玉依依不舍,要她晚上再来坐坐,再有话说。宝钗去后,黛玉一人,方觉倍加孤寂,十分难遣万种情怀。偏那天就阴下来了,继以秋雨——竹梢的雨滴,只有在“助写”此情时,方具有异样警人的魅力,而不是“摘句”之意义。正在百端交集之时,忽闻丫鬟报说:宝二爷来了!黛玉惊喜望外,正在秋霖阻路之时,他万无夜晚冒雨而来之理——但他竟然披蓑罩笠地到了!这比盼望宝钗再来(料无雨中再来之望了)别是一番况味。二人见面一段情景,我不必复述,如画如诗,“短幅”而情趣无限。宝玉也只能小坐,然后呢?——然后穿蓑戴笠,碧伞红灯,丫鬟陪随,出门向那沁芳亭桥而去。而恰在此际,另一边溪桥之路上,也有灯伞之迹远远而来了:那是何人?正是宝钗不忘诺言,打发人来将燕窝送至。
你看,这个“宏观”情节,这张“整幅”画面,是何等的充满了诗意!——这样说仍然落俗了,应该说:这不是什么“充满诗意”,而是它本身一切就是诗,诗的质素灵魂,而不再是“叙事”的“散文”!(可惜,画家们竟无人来画一画这回书的诗境。)
再看宝玉私祭金钏这一回书。这儿也有“诗”吗?不差,有的——在那过寿日的一片热闹声中却传出这么一段谁也意想不到的清凉之音。那日凤姐的生辰,宝玉与她,叔嫂相知,况是老太太高兴主持,人人迎奉,宝玉应该比他人更为尽情尽礼才是;但他却于头一日将茗烟吩咐齐备,当日清晨,满身素服,一言不发,上马从北门奔向城外。在荒僻冷落的郊外,小主仆二人迤逦觅到水仙庵。入庵之后,并不参拜,只瞻仰那座洛神的塑像,见那惊鸿素影,莲脸碧波,仙姿触日,不觉泪下。然后特选“井”边,施礼一祭,心有所祝,口不便言——茗烟小童知趣,跪下向那被祭的亡灵揣度心曲,陈词致悃:你若有灵,时常来望看二爷,未尝不可!
你说这是“叙事”散文?我看这“事”这“叙”,实在是诗的质素,诗的境界。
到底文与诗怎么区分?在别人别处,某家某书来说,那不是什么难题;但在雪芹的《红楼梦》,可就令人细费神思——想要研究、查阅“文论”、“诗论”的“工具书”了。
先师顾羡季先生昔年讲鲁迅小说艺术时,指出一个要义:对人物的“诗化”比对大自然的描写重要得多,后者甚且不利于前者。他在《小说家之鲁迅》中说:我说小说是人生的表现,而对于大自然的诗的描写与表现又妨害着小说的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动力。那么,在小说中,诗的描写与表现要得要不得呢?于此,我要说:在小说中,诗的描写与表现是必要的,然而却不是对于大自然。是要将那人物与动力一齐诗化了,而加以诗的描写与表现,无需乎借了大自然的帮忙与陪衬的。我因此悟到,如《红楼梦》,何尝不是如此?雪芹对自然景物,绝不肯多费笔墨,而于人物,主要也是以“诗化”那人物的一切言词、行动、作为、感发等作为首要的手段。且欣赏“素服焚香无限情”一回中的片段,为本文收尾吧——
天亮了,只见宝玉遍体纯素,从角门出来,一语不发,跨上马,一弯腰,顺着街就赶下去了。茗烟只得加鞭跟上,忙问:往那里去?宝玉道:这条路是往那里去的?茗烟道:这是出北门的大道——出去了,冷清清地,没有可玩的。宝玉道:好,正要个冷清地方。说着,加上两鞭,那马早已转了两个弯子。出了城门。
中国的诗,特别注意这个“境界”或“意境”。而《红楼》艺术的真魅力,正是由这儿产生的——并不像有人认为的只是“描写”、“刻画”、“塑造”得“圆熟”、“细致”、“逼真”。
因此,我说《红楼梦》处处是诗境美在感染打动人的灵魂,而不只是叙事手法巧妙。
只有这一点、才凸出了《红楼》与其他小说的主要不同之特色异彩。何以致此?正因雪芹同时是个大画家、大诗人。他的文字兼有诗画之美,只用“古文八大家”和“八股时文”的“文论”来赏论《红楼》,则难免买椟而还珠之失。
雪芹写景,并没有什么“刻画”之类可言,他总是化景为境,境以“诗”传,——这“诗”还与格式无涉。
我读《红楼》,常常只为他笔下的几个字、两三句话的“描写”而如身临其境,恍然置身于画中。以第十七回为例,初次向读者展示这一新建之名园,可说是全书中最为“集中写景”的一回书了吧,可是你看他写“核心”地点怡红院的“总观”却只是:粉墙环护,绿柳周垂。
八个字一副小“对句”,那境界就出来了。他写的这处院落,令局外陌生人如读宋词“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不觉神往。
你看他如何写春——第五十八回,宝玉病起,至院外闲散,见湘云等正坐山石上看婆子们修治园产,说了一回,湘云劝他这里有风,石头又凉,坐坐就去罢。他便想去看黛玉,独自起身。
从沁芳桥一带堤上走来,只见柳垂金线,桃吐丹霞。山石之后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阴翠,……
也只中间八个字对句,便了却了花时芳汛。
再看次回宝姑娘——一日清晓,宝钗春困已醒,搴帷下榻,微觉轻寒。启户视之,见园中土润苔青——原来五更时落了几点微雨。
也只这么几个四字句,就立时令人置身于春浅馀寒,细雨潜动,鼻观中似乎都能闻见北京特有的那种雨后的土香!也不禁令人想起老杜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名句——但总还没有“土润苔青”那么有神有韵。
再看他怎么写夏——开卷那甄士隐,书斋独坐,午倦抛书,伏几睡去,忽遇奇梦(石头下凡之际),正欲究其详细,巨响惊醒,抬头一望,只见窗外:烈日炎炎,芭蕉冉冉。夏境宛然在目了。
又书到后来,一日宝玉午间,“到一处,一处鸦雀无闻”,及至进得园来,只见赤日当空,树阴合地,满耳蝉声,静无人语。也只这几个四字对句,便使你“进入”了盛夏的长昼,人都午憩,只听得树上那嘶蝉拖着催眠的单音调子,像是另一个迷茫的世间。
有一次,宝玉无心认路,信步闲行,不觉来到一处院门,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原来已至潇湘馆。据脂砚斋所引,原书后回黛玉逝后,宝玉重寻这个院门时,则所见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
你看,四子的对句,是雪芹最喜用的句法语式,已然显示得至为昭晰。
这些都还不足为奇。因为这些场景人人都可能经历过,体会到。最奇的你可曾于深宵静夜进入过一所尼庵?那况味何似?只见雪芹在叙写黛、湘二人在中秋月夜联吟不睡被妙玉偷听,将她们邀入庵中小憩,当三人回到庵中时——只见龛焰犹青,炉香未烬。又是八个字,一副小对句,宛然传出了那种常人不能“体验”的特殊境界。我每读到此,就像真随她们二位诗人进了那座禅房一般,那荧荧的佛灯,那袅袅的香篆,简直就是我亲身的感受!
当迎春无可奈何地嫁与了大同府的那位“中山狼”之后,宝玉一个,走到寥风轩一带去凭吊她的故居,只见——轩窗寂寞,屏幛翛然。……那岸上的蓼花苇叶,池内的翠荇香菱,也都觉摇摇落落,似有追忆故人之态……
第七十一回鸳鸯为到园里传贾母之话,于晚上独自一个进入园来,此时此刻,景况何似?静无人迹,只有八个字——角门虚掩,微月半天。这就又活画出了一个大园子的晚夕之境界了。
请君着眼:如何“写景”?什么是“刻画”?绝对没有所谓“照搬”式的“再现”,只凭这么样——好像全不用力,信手拈来,短短两句,而满盘的境界从他的笔下便“流”了出来。
必有人问:这是因何而具此神力,答曰:不是别的,这就是汉字文学、中国诗的笔致与效果。
我以上举的,可算是一种“类型”。但《红楼》艺术的诗笔诗境,却不限于一个式样。方才举的,乃一大特色,很可能为人误解《红楼》诗境就是摘句式的词句,而不知还有“整幅式”的手法,更需一讲。今亦只举二三为例。
比较易领会的是“秋窗风雨夕”那回书文。
这回书写的是宝钗来访黛玉,因谈病药之事,勾起了黛玉的满怀心绪,二人谈说衷曲,黛玉深感宝钗的体贴、关切、慰藉(此时二人早己不是初期互有猜妒之心的那种“关系”了,书中所写,脉络很清,今不多作枝蔓)。宝钗不能久坐。告辞而去,答应一会儿给送燕窝来。黛玉依依不舍,要她晚上再来坐坐,再有话说。宝钗去后,黛玉一人,方觉倍加孤寂,十分难遣万种情怀。偏那天就阴下来了,继以秋雨——竹梢的雨滴,只有在“助写”此情时,方具有异样警人的魅力,而不是“摘句”之意义。正在百端交集之时,忽闻丫鬟报说:宝二爷来了!黛玉惊喜望外,正在秋霖阻路之时,他万无夜晚冒雨而来之理——但他竟然披蓑罩笠地到了!这比盼望宝钗再来(料无雨中再来之望了)别是一番况味。二人见面一段情景,我不必复述,如画如诗,“短幅”而情趣无限。宝玉也只能小坐,然后呢?——然后穿蓑戴笠,碧伞红灯,丫鬟陪随,出门向那沁芳亭桥而去。而恰在此际,另一边溪桥之路上,也有灯伞之迹远远而来了:那是何人?正是宝钗不忘诺言,打发人来将燕窝送至。
你看,这个“宏观”情节,这张“整幅”画面,是何等的充满了诗意!——这样说仍然落俗了,应该说:这不是什么“充满诗意”,而是它本身一切就是诗,诗的质素灵魂,而不再是“叙事”的“散文”!(可惜,画家们竟无人来画一画这回书的诗境。)
再看宝玉私祭金钏这一回书。这儿也有“诗”吗?不差,有的——在那过寿日的一片热闹声中却传出这么一段谁也意想不到的清凉之音。那日凤姐的生辰,宝玉与她,叔嫂相知,况是老太太高兴主持,人人迎奉,宝玉应该比他人更为尽情尽礼才是;但他却于头一日将茗烟吩咐齐备,当日清晨,满身素服,一言不发,上马从北门奔向城外。在荒僻冷落的郊外,小主仆二人迤逦觅到水仙庵。入庵之后,并不参拜,只瞻仰那座洛神的塑像,见那惊鸿素影,莲脸碧波,仙姿触日,不觉泪下。然后特选“井”边,施礼一祭,心有所祝,口不便言——茗烟小童知趣,跪下向那被祭的亡灵揣度心曲,陈词致悃:你若有灵,时常来望看二爷,未尝不可!
你说这是“叙事”散文?我看这“事”这“叙”,实在是诗的质素,诗的境界。
到底文与诗怎么区分?在别人别处,某家某书来说,那不是什么难题;但在雪芹的《红楼梦》,可就令人细费神思——想要研究、查阅“文论”、“诗论”的“工具书”了。
先师顾羡季先生昔年讲鲁迅小说艺术时,指出一个要义:对人物的“诗化”比对大自然的描写重要得多,后者甚且不利于前者。他在《小说家之鲁迅》中说:我说小说是人生的表现,而对于大自然的诗的描写与表现又妨害着小说的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动力。那么,在小说中,诗的描写与表现要得要不得呢?于此,我要说:在小说中,诗的描写与表现是必要的,然而却不是对于大自然。是要将那人物与动力一齐诗化了,而加以诗的描写与表现,无需乎借了大自然的帮忙与陪衬的。我因此悟到,如《红楼梦》,何尝不是如此?雪芹对自然景物,绝不肯多费笔墨,而于人物,主要也是以“诗化”那人物的一切言词、行动、作为、感发等作为首要的手段。且欣赏“素服焚香无限情”一回中的片段,为本文收尾吧——
天亮了,只见宝玉遍体纯素,从角门出来,一语不发,跨上马,一弯腰,顺着街就赶下去了。茗烟只得加鞭跟上,忙问:往那里去?宝玉道:这条路是往那里去的?茗烟道:这是出北门的大道——出去了,冷清清地,没有可玩的。宝玉道:好,正要个冷清地方。说着,加上两鞭,那马早已转了两个弯子。出了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