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月下独酌中的意象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infeng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的人生感触。而诗人借却用外部的事物叙述是自己的悲欢离别之情。而在月下独酌这一片诗歌中,表现了诗人孤独月又不干孤独的处境和诗人虽然都饮美酒,但却不因孤独而孤独心境。诗歌也表现出来诗人极具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意象;李白;月下独酌
  国内外研究现状:
  李白是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人留下每一首诗歌的字里行间里流露着作者侠骨情长,报国之情、朋友之情、思乡之情、怀才不遇和诗人自身对这大千世界的感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们的生活和脑海中渐渐的遗忘了哪些千古流传的诗篇和诗歌中诗人在表达和宣泄自己情感时运用的写作手法。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重视研究各各时期诗人的创作手法,和诗人想要表达的内容。不少学者在前人的起基础上,也继续研究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和诗人在诗歌中通过意象写作手法表达的内容。
  一、意象的含义
  对于意象的含义,每一个学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德国著名诗人庞德认为“意象”即“一种在一刹那间表现出来的理性与感性的集合体”,“准确的意象”能使怀疑找到它的“对应物”要求观察精确。文艺理论大家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教程》也讲到: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象其实就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内心感触时,用理性和感性借助一个相同文化体系下更够熟知的客体表达情感的集合体。
  二、诗歌
  《月下独酌》共有四首,这首诗是第一首也是最广为流传的一首,这首诗中作者很好的借用了这种相同文化体系下人们都够熟知的客体,表达出了,诗人在独自已人饮酒时看似不悲的背后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悲伤之情。这首诗歌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作者在很好的把独自饮酒时,身边有没有自己可以值得信赖的人可以邀来同饮处境和,只能邀请悬挂在夜空中月和自己影子来共饮这人间的美酒时孤独心情。我们可以从“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中看到作者感性与理性结合体。诗人从感性的角度去邀请了月和自己的影子来饮酒来打破自己孤独的状态,然而也不忘理性的去接受这刚刚邀请的月其实是一个不会饮酒的无情物。诗歌的第三四句中“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很好的把诗人对这变幻无常的大千世界早已看透的心境表现淋漓尽致。诗歌中也道出了不管身处何种状况,都要懂得时间是短暂的,及时的享受现有的才是人生的真谛。
  在诗歌的最后四句中“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把喝酒时朋友之间那种无话不谈的活跃的气氛和喝醉后各自回到了各自原来的地方,这两句诗歌中表达了诗人已经看惯了这种“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世间的冷暖。诗歌中最后两句中也表达了作者用感性的角度希望能把这种友谊长永久保持。
  三、诗歌中的意象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每一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作者
  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须有一副画境或一场戏景。可以很新鲜生动地展现于眼前,使他神为之钩摄,若惊若喜。”而在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月的诗篇,从诗人的诗歌中读者也可以身临其境,尤其是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和遇见相同的场景时就会不由自主念出诗人的诗句。这一首诗《月下独酌》中诗人同样用用理性和感性借助一个相同文化体系下更够熟知的客体“月”来表达了这个时间段诗人自己情感。而在诗歌中诗人用一壶酒、独酌、月、影子、无情游、道出了当时孤独饮酒时,邀请无情物“月和影子”共同享受的转瞬即逝的时光。从字面上我们理解此时的诗人是孤独的,我们可以结合作者当时身处的历史背景再细品这首诗歌时就可以品出,也可以想象此刻作者那种内心怀才不遇和无知心友相邀的屏倾诉的状态。其实喝酒总的来说可以分三种情况,高兴、伤心、不喜不悲这三种。而诗歌中诗人却把这三种情况都展现出来了,从无有无情的悲伤到邀请明月后的欢喜,再到“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种对无常的不喜不悲的人生观。
  我們可以通过诗人的意象表达方式来了解到诗人背后不同文化的心里结构、价值观念、宗教习俗等等。而从这一首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意象表达方式中意象。
  一、月的意象
  同病相怜
  我们可以结合诗人个人的人生经历然后从诗歌中品出,诗人不愿和那些污浊的,没有共同志向的官宦同流合污的高尚的人生价值观。
  在诗歌中诗人用悬挂夜空中孤独的月,做为一个能够和自己相互倾谈的朋友,也在一个角度里衬托出作者有意识的去选择一个和自己处境相同的朋友,当诗人举头仰望浩瀚的夜空时,发现月亮和自己的境遇的一样,只能孤独的静静的品尝美酒,順势邀请月共享这一壶美酒。
  浪漫主义
  诗人在诗歌开头就给诗歌铺垫了一种孤独的美感,“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给读者的一种感觉是,虽然诗人的内心是孤独但从诗歌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美景的憧憬,然后与月和影子共舞,共饮、共曲中也衬托出来诗人的浪漫主义色彩。
  二、影子的意象
  从诗歌中,我们既发现了诗人独酌无友无亲的伤感场景,也从诗歌中看到了作者虽然化月亮和自己的影子为友,共享这花间的美酒,表现了作者豁达的心胸。从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独影随我行”和根据作者的当时的处境可以推测作者身边可推心置腹的之人之少。
  在李白的很多诗篇中作者都借用月来衬托的自己的思乡之情、悲愤之情、愉悦之情的诗歌占居了诗人诗歌的四分之一之多。我们可以通过诗人的诗歌去想象诗人生活的背景,了解和学习诗人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诗歌翻译中意象的再创造》[J]南昌陆军学院副教授赖长江
  [2]《英法双译唐诗100首》[M]谢百魁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1.5出版
  [3]《许渊冲英译李白诗选》[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4.5出版
  [4]唐诗中的隐喻及其翻译研究[J]-何雨婷2014、5、1
  [5]《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视角下的唐诗英译研究》[J]【作者】 张宏斌;四川师范大学,2009
其他文献
【摘要】:今年是母校,您六十七周年的生日,一路走来,历经坎坷、艰难、险阻,才铸就了如今的您,愈来愈强大的您。相信时光向前流走的同时,我们会逐渐成长成熟,您也会更加辉煌!祝福您,母亲!  【关键词】:辉煌;转型;壮大;培育  怀揣着报效国家献身军营的青春梦想,在炎炎夏日中,我们满怀憧憬的投入了武警警官学院的怀抱。转眼已是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四月,当校园沉浸在浓郁春色的时候,我们迎来了学院六十七年华诞
期刊
【摘要】:《灵异推拿师》是V.S.奈保尔的处女作,刻画了小人物甘涅沙的个人发展史,印度人身份为他带来成功和困扰。小说以作者自身经历为基础,真实地还原了英属殖民地人们的生活状态,以甘涅沙这个知识分子的个人生活经历来展现作者内心的困扰:生活在西方文化和本族文化夹缝中的人们又该如何寻找自己的“根”?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理论角度出发深度剖析文化冲突所引起的个人对社会的“疏离感”,以及他们在探索自我身份旅途中出
期刊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与国内经济的起伏,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变化莫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却始终存在,尤其是石油行业寒冰期的我们。虽然目前还不是一位即将大四的毕业生,但曲突徙薪、居安思危的心态还是要有的。2015-2016年是近些年中石油行业最艰难的一年,不仅影响到了企业内部的变动,也影响了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  【关键词】:石油;就业;招聘;应试  2016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十分之艰难已众所周知,油价有起
期刊
【摘要】:西游记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有着其独特的魅力。除了四大主角之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中的三大女性形象了--即女神仙,女妖精还有女凡人。她们性格迥异,各不相同,而恰恰是这些不同饱满了西游记。因此本篇论文将分别就几大典型的形象分三类对她们进行性格浅析。以此探究西游记的女性观,普世意义及其现世启发。  【关键词】:女神仙;女妖精;女凡人  作为“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小说——《西游记
期刊
在校园  一棵棵稚嫩的小树排得整整齐齐  长着同样的面孔  排着同样的姿势  一棵棵想在秋天读读落叶的树  一棵棵想在冬天扭扭腰肢的树  总会被一把锋利的剪刀剪断思想  遇到剪刀的一声吆喝  归队  然后 树们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又排成井井有条的队伍  多么自由的阳光啊  在高昂沉抑的歌声里  破浪前行  像老师们一样  他们的身影渐渐长成奔涌的河流  起伏的山巒  校园里的这些小树  是老师
期刊
【摘要】:某一宁静的夜,半盏清茶旁,那些泛黄的伤被称作“青春纪念册”。让某个冬夜里的空气暖暖的,就像一本书封面上的那块文字:记忆的洪闸打开,在这个纯粹的年代里;掬一束最温暖的感动,让所有的80后一起笑着流泪——  【关键词】:青春;记忆;感动  翘首回眸,烟云不在;蓦然转瞬,再次向终点轻迈一步!踏浪前行一程,唯留足迹,待岁月的浪花缓缓平覆或浅或深的伤。  某一宁静的夜,半盏清茶旁,那些泛黄的伤被称
期刊
关注《中国研究生》杂志很久了,每每看到学霸研究生的成功之路不禁感慨万千。我,作为一名毕业于非985、非211高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也想谈谈自己3年的研究生生涯和毕业后近一年的工作心得。  【充实:攻读硕士研究生】  大四那年,志向远大的我在填写考研志愿时,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某985学校,并且常常幻想自己进入名校后的完美生活。然而,考研成绩出来的那天,我沉默了整整3天,是的,我与理想学校的专业的面試资
期刊
【摘要】: 中英两国都具有悠久的文学历史,两国文学巨匠创作了很多影响世界文坛的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两国历史、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本文着眼于中英两国同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两部文学作品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探究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反映出的中英两国不同的婚恋观差异。  【关键词】:婚恋观;《傲慢与偏见》;《红楼梦》  一、同时代两部作品不同的
期刊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贾平凹关注中国的“三农”问题,书写了 市场经济转型中国农村的破败景象和精神迷惘,反映了我国农村改革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许多重大问题。本文以《秦腔》、《带灯》为主,分析其笔下的农村问题。  【关键词】:农村问题;《秦腔》;《带灯》  贾平凹有着浓郁的乡土情结,在时代变化,政策变化下,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作者的眼光从未离开过农村,他应对当下农村,关注“三农”问题,书写了
期刊
【摘要】:在梦的彼岸,在梦想的前方,我们要经历很多很多,有快乐与痛苦,也有成功与失败,还有磨砺、成长、蜕变……这些都离不开母校为我们提供的平台,让我们能得到锻炼,让我们能受到感染,让我们能受到熏陶,让我们能破茧成蝶。相信时光向前流走的同时,我们会逐渐成长成熟,母校也会更加辉煌!  【关键词】:军校;校训;战友情;岁月  2014年9月,我考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那是一种丰收后的喜悦。永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