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是高中教育不可缺少的教学活动,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目前大部分美术教学活动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影响教学效率。对此,高中美术教师在高考背景下需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促使每一名学生均能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和接受美术教育,为综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策略;高考背景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该学科核心即增强学生审美体验,陶冶学生情操,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改革。但目前高中美术存在功利性较强和教学目的模糊等现状,基于高考背景下的美术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因而教师可从多方面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推动美术学科深化改革。
1.改变教学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美术教育的核心即增强学生审美体验,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改革。其中素质教育对象是各个学段学生,要求每个学生均能以饱满的学习态度参与到学习中并有效掌握知识。学校应结合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科学合理安排课程,积极更新美术教育观念,落实美术教育培养目标,从而提高美术教育质量。当前高中生在语文、数学、英语等重点学科学习压力影响下,在美术学习中只能美产生直观体验,无法理解系统性较强的美学知识。对此,高中美术教学应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准确把握理论知识并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和能力的基础途径。再加上高中生已有了自身兴趣爱好与思想,往往会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方面投入较多的时间。但内心深处依据有着叛逆心,甚至大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对自身随处时代和环境均有着较强的敏感性。因而要求适合教育部门认真选取教材,要求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潮流,一定程度还要紧贴學生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受到趣味性。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显著标志,人们在美术教育改革方面较为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等进行培养,所以高中美术在选取教材时应紧贴新课程改革需求,由此一来才能达到育人目的。
2.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审美
一般美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多围绕教材开展,基本很少有教师为学生拓展相关内容,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积极性偏低,长期以往必然抑制审美能力提升。情境是当前课堂教学广泛应用的方式,即结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和潜在的情绪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探究知识和重构认知的乐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提高美术活动时效性。例如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教师就提前收集和美术作品相关的元素并为学生呈现,使学生融入作品氛围当中并感受其魅力。例如基于美术教材内容开展审美教学,不同形式和体裁的美术作品附有的表现力增强审美能力。美术鉴赏收录的内都具有逻辑性和选择性,重视创新和拓展,对此美术教师应基于教材和循序渐进原则开展教学,使学生明确即使不会创作也要学会欣赏美术作品,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和拓展知识。所谓深入即挖掘教材呈现美术作品传递的思想感情和体现形式,教师可为学生适当讲解美术作品作家所处社会背景和生平境遇,拓展即探究不同体裁和表现形式作品,进而从多层次理解美术内容。例如《格尔尼卡》是一副现代抽象美术作品,其中蕴含作者思想感想和价值观念,此幅作品表现手法较为特别,所以在开展鉴赏教学时有一定难度。如果美术教师直接让学生点评作品,必然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时美术教师可先拿出一副儿童绘画作品先让学生鉴赏,高中生很快被儿童纯真的心态所感染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儿童并非借助眼睛,而是用心绘画。之后教师再拿出作品《格尔尼卡》,由此一来学生就能深入理解作者表现形式,更对绘画作品中运用的“符号”产生较强的探究欲望,借助此引导方式能让学生深入理解美术作品传递思想感情。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不同于教师的观点,教师也不应急于打断,而是耐心聆听学生阐述,尊重学生独立性学习需求。
3.巧借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信息技术也在此背景下实现蓬勃发展。美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科,正朝着趣味化、人文化等方向不断前进。但事实上很多教师依旧运用灌输式教学,导致美术教学效率低下。信息技术以音乐、图像、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刺激学生多重感官,最重要将抽象复杂的美术知识生动形象化,调动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拉近学生与知识距离。以《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一课为例,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视觉环境和条件,先让学生欣赏中国古代雕塑片段,多媒体生动直观地为学生展示精微广大的古代雕塑,学生在美的氛围熏陶下深化对雕塑形象理解,也为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可放大美术作品局部,画面逼真精美,再搭配教师的讲授可拉近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交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实现预期审美教育目标。例如教师在讲解《清明上河图》时,如果单从美术教材上则很难看清作者描述的汴河、街道和都市等鳞次栉比的繁华景象,借助信息技术能放大图片局部,促使学生充分理解作者以工带写和以写润工的表现方式。
4.结语
总之,现代美术教育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且存在严重的功利化现象,无疑对新课程改革推动和发展造成影响。对此,高中美术教师在高考背景下应结合学情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审美育人价值,由此一来才能真正促使美术学科“返璞归真”。
参考文献
[1]张泽淮.浅谈高考制度下高中美术基础教学的研究探索[J].中华少年,2019(3):99-99.
[2]冯凯.高中美术课堂精准教学研究[J].新课程,2019(15):40-40.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策略;高考背景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该学科核心即增强学生审美体验,陶冶学生情操,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改革。但目前高中美术存在功利性较强和教学目的模糊等现状,基于高考背景下的美术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因而教师可从多方面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推动美术学科深化改革。
1.改变教学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美术教育的核心即增强学生审美体验,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改革。其中素质教育对象是各个学段学生,要求每个学生均能以饱满的学习态度参与到学习中并有效掌握知识。学校应结合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科学合理安排课程,积极更新美术教育观念,落实美术教育培养目标,从而提高美术教育质量。当前高中生在语文、数学、英语等重点学科学习压力影响下,在美术学习中只能美产生直观体验,无法理解系统性较强的美学知识。对此,高中美术教学应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准确把握理论知识并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和能力的基础途径。再加上高中生已有了自身兴趣爱好与思想,往往会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方面投入较多的时间。但内心深处依据有着叛逆心,甚至大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对自身随处时代和环境均有着较强的敏感性。因而要求适合教育部门认真选取教材,要求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潮流,一定程度还要紧贴學生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受到趣味性。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显著标志,人们在美术教育改革方面较为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等进行培养,所以高中美术在选取教材时应紧贴新课程改革需求,由此一来才能达到育人目的。
2.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审美
一般美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多围绕教材开展,基本很少有教师为学生拓展相关内容,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积极性偏低,长期以往必然抑制审美能力提升。情境是当前课堂教学广泛应用的方式,即结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和潜在的情绪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探究知识和重构认知的乐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提高美术活动时效性。例如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教师就提前收集和美术作品相关的元素并为学生呈现,使学生融入作品氛围当中并感受其魅力。例如基于美术教材内容开展审美教学,不同形式和体裁的美术作品附有的表现力增强审美能力。美术鉴赏收录的内都具有逻辑性和选择性,重视创新和拓展,对此美术教师应基于教材和循序渐进原则开展教学,使学生明确即使不会创作也要学会欣赏美术作品,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和拓展知识。所谓深入即挖掘教材呈现美术作品传递的思想感情和体现形式,教师可为学生适当讲解美术作品作家所处社会背景和生平境遇,拓展即探究不同体裁和表现形式作品,进而从多层次理解美术内容。例如《格尔尼卡》是一副现代抽象美术作品,其中蕴含作者思想感想和价值观念,此幅作品表现手法较为特别,所以在开展鉴赏教学时有一定难度。如果美术教师直接让学生点评作品,必然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时美术教师可先拿出一副儿童绘画作品先让学生鉴赏,高中生很快被儿童纯真的心态所感染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儿童并非借助眼睛,而是用心绘画。之后教师再拿出作品《格尔尼卡》,由此一来学生就能深入理解作者表现形式,更对绘画作品中运用的“符号”产生较强的探究欲望,借助此引导方式能让学生深入理解美术作品传递思想感情。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不同于教师的观点,教师也不应急于打断,而是耐心聆听学生阐述,尊重学生独立性学习需求。
3.巧借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信息技术也在此背景下实现蓬勃发展。美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科,正朝着趣味化、人文化等方向不断前进。但事实上很多教师依旧运用灌输式教学,导致美术教学效率低下。信息技术以音乐、图像、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刺激学生多重感官,最重要将抽象复杂的美术知识生动形象化,调动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拉近学生与知识距离。以《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一课为例,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视觉环境和条件,先让学生欣赏中国古代雕塑片段,多媒体生动直观地为学生展示精微广大的古代雕塑,学生在美的氛围熏陶下深化对雕塑形象理解,也为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可放大美术作品局部,画面逼真精美,再搭配教师的讲授可拉近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交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实现预期审美教育目标。例如教师在讲解《清明上河图》时,如果单从美术教材上则很难看清作者描述的汴河、街道和都市等鳞次栉比的繁华景象,借助信息技术能放大图片局部,促使学生充分理解作者以工带写和以写润工的表现方式。
4.结语
总之,现代美术教育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且存在严重的功利化现象,无疑对新课程改革推动和发展造成影响。对此,高中美术教师在高考背景下应结合学情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审美育人价值,由此一来才能真正促使美术学科“返璞归真”。
参考文献
[1]张泽淮.浅谈高考制度下高中美术基础教学的研究探索[J].中华少年,2019(3):99-99.
[2]冯凯.高中美术课堂精准教学研究[J].新课程,2019(15):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