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医药卫生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客体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ter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医药卫生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立足服务健康中国、健康江苏战略,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医药卫生人才,永恒不变的主题则是提高医药卫生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学校、专业、课程三方面客体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教学管理改方法。
  关键词:医药卫生高职;教学质量;客体因素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覆盖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多个层面。教学活动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引领学生知识、技能发展和精神成长,承载教师专业发展和价值实现的目标[1]。同时,学校为教学活动得出实施开展提供环境,专业和课程是教学活动的客体对象,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工作的完整内涵,也成为生成教学质量的关键范畴。因此,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有针对性分析各因素发展短板与特色优势,有利于总结经验,形成扬长补短的策略,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提高医药卫生人才培养质量。
  一、学校层面——决策指挥因素
  (1)质量优势。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从事医药卫生教育已逾百年,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医学人文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主动适应医药卫生人才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深化医教协同产教融合,建设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共同体、联合体。与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等成员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建立紧密的非隶属附属医院关系,医院(企业)全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承担起加积极和独特的教育角色;为满足行业发展人才需求和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在职教集团的框架下,与本科院校、中职学校、医院药企联合贯通培养医药卫生人才,建设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卫生职业教育体系。
  (2)质量短板。在职业教育发展新时代背景之下,学情呈现复杂多元的特点,为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管理部门、教学单位、教师把握、适应以及服务新时代复杂多元的学情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构成复杂、新生代学生认知多元、学校教育与学生预期存在差距、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存在差异,导致当前学院学风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教学改革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各级各类教改课题、教学比赛、课程教材建设项目等在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学生学业等方面作用发挥不明显,缺乏典型性教学案例和教改成果,师生对教学改革的认识尚需要进一步统一,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相匹配的教学评价改革尚不到位,教学改革成果和经验总结凝练需要加强。
  (3)对策研究。加强对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卫生事业发展方针政策,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优质卫生健康服务需求等内容的学习,通过制度化、常态化的学习把思想统一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来,形成“三全育人”合力。将学风建设的立足点和落脚点统一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统一到执行落实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上来,将专业教育、课堂教学、教室、实验室作为学风建设的主阵地,全过程做好专业教育。加强学情分析、问题研究,积极进行新课题、新项目培育,延长项目实施及建设时间,项目验收时注重考查立项建设项目的成果凝练和经验推广及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教学改革方案争取在全省乃至全国进行推广应用,为教学质量提升和内涵建设积极添砖加瓦。
  以院级教学团队建设为基础,围绕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加强教学团队、教改项目负责人、项目成员理论政策培训和学习指导,做好教学改革政策咨询和服务,确保教学改革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加强对教学改革项目的过程管理,加强教改项目学情分析,尊重學生基础,因材施教,因教施改,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总结分析、改进纠偏,对优秀经验要及时总结凝练,形成典型成果、标志性成果。
  二、专业层面——资源建设因素
  (1)质量优势。学院在发展建设中,围绕地方产业和健康事业发展重点,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设置临床医学、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等18个专业。同时,为对接新时代产业发展需求和产业链特征,护理、药学、口腔医学等传统核心主干专业衍生出多个专业方向办学。各专业引入合作医院(企业)力量,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多元深度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医教协同、产教融合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符合本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为原则,通过创设“校园里有病房,病房里有课堂”的良好育人环境,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质量短板。部分专业设置面向过窄,需进一步扩大专业群建设,释放集群效应,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只针对某一专业的特定技能进行培养,将导致人才培养岗位适应能力低、职业迁移能力弱,缺乏岗位竞争力,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不利。校企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校企合作、医教协同已成为医药卫生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但是合作过程中,存在企业不愿抽出更多的时间、人力和财力与学校合作,外聘企业教师因工作繁忙,投入教学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校企合作间的约束力有待提高;医疗设备成本过高,在建立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存在校内实训室数量不足,以及由于受经济效益的影响,医药卫生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困难等情况。
  (3)对策研究。围绕行业需求,整合教学资源,构建能够体现专业特色的专业群,知识性、实用性、职业性是医药卫生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特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对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对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以工学结合的内涵要求为框架,兼顾学生的岗位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确定学习领域[2],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交流表达能力。专业基础课程上,突出医药卫生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培养方向;在顶岗实习实践过程中,综合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医教协同,深入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创建长效机制,与企业深度合作,合作组建教学团队,优化课程建设、开展技术攻关,努力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以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激励行业企业投入合作的积极性,完善校企合作相关管理机制,保证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学校教学过程的时间与精力,鼓励兼职教师参与学院专业课程建设,将行业动态发展注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使人才培养、专业教学紧跟行业发展步伐[3],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校内实训条件,拓展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共同培养满足医药卫生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现有实训室加强规划,使实训室发挥最佳的教学功能;加强实验室课外开放管理及指导,让学生有效利用现有设备,提高实践能力;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制订标准与规则,加强管理,加强校企互动、实现深入融合。
  三、课程层面——支持服务因素
  (1)质量优势。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深入开展课程建设,制定课程建设规划,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制定课程建设标准,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合格课程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相结合,全面课程建设与重点课程建设相结合。打造“实质等效”云课堂,在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背景下,创新教学改革发展,填补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满足新时代学生自主多元化学习的需求,重视在线开发课程平台建设,同时充分整合利用爱课程、学银在线、人卫慕课等校外各类在线开放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进行在线教学活动。
  (2)质量短板。精品课程存在精品课程重形式,轻内涵,重网络课件、轻教学质量的情况。部分精品课程只是将书本知识网络化,在过分追求视觉效果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创新,违背精品课程的初衷。云课堂背景下,给教学质量保障带来新的挑战,一方面,在线教学平台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提出一定要求,对网络设备操作的不熟悉,给教师们增加了压力。另一方面,线上教学的时空局限,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教师无法从学生的直观反映中得到教学反馈,教学反馈延迟,使得教师无法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影响实际教学效果,也加大了学生管理的难度。
  (3)对策研究。建设精品课程是为了获得精品的教学质量,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化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多样化教学,有效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教与学的互进互长,因此,精品课建设要始终围绕培养高素质医学卫生人才的办学宗旨,坚持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特点。真正起到示范辐射作用,将课程建设重点放在行业岗位需求的核心課程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岗位能力的培养。
  继续提高网络教学的重视度,提高教师使用现代信息化设备的技术和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资源最大限度共享,分享教学经验,线上教学质量。同时,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组织,改善线上教学课堂管理问题,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和评价机制,教学评估的各项指标体系要体现在课程建设的各个过程中,实现课程建设支持服务教学质量的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力度,根据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完善教学评价信息化平台,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四、结语
  为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满足日益发展的医药卫生人才培养要求,全面提升医药卫生人才培养质量,医药卫生高职院校需要从多角度、多层面不断改进与完善,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课程建设为抓手,全力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服务卫生健康事业的能力,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汪玲.论健康中国建设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17(2):25-31.
  [2]王婧.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7(6):8-9.
  [3]丁才成,陈炳和.高职院校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7(8):55-58.
  作者简介:蒋辉(1988— ),女,汉族,江苏盐城人,硕士,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创业动机理论和西部某财经院校的调查数据,发现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不高,且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多元创业动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将之融入专业教育;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比赛机会,以赛促创;应通过建设校内训练营增加学生的创业体验,并最终改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关键词:创业意愿;创业动机;创新创业教育  心理学的“需要—动机—行为”理论指出,人们
期刊
摘要:高职教育是国家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基于TRIZ理论科学地将企业真实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开展基于TRIZ理论的校企联动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从教师的角度将课堂教学作为创新研究的对象,从学生的角度以企业真实案例作为解决技术问题的研究对象,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TRIZ理论的校企联动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法的设计思路和步骤。在分析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现状的基础上
期刊
摘 要:伴随着全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如何培养具有创造力的物流专业本科学生,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本文立足教材建设,面向创新创业教育,本着“新思维、新理念、新能力”三个特色要求,选择《仓储管理》本科教材作为样本,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实践创新能的嵌入式设计等,构建全新的教材编写体系和模板,旨在适应新时代物流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物流教材;创新创业教育;仓储管理  习近平
期刊
摘要:半导体工艺类课程是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此类课程以半导体物理、固体物理等为基础,针对半导体类器件的制作工艺流程展开教学。半导体工艺类课程内容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以《光电子器件工艺与设计》课程为例,分析和总结该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策略,着力培养学生在半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痤疮取得的良好疗效,中医药对痤疮的研究也是越来越完善,专家学者也更加注重实验室指标,从遗传学、内分泌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不同方向进行实验室研究,研究发现中医药具有调节血清性激素、减少皮脂分泌、抗皮脂腺导管角化、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和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这与西医治疗痤疮的原理有相似之处,极大程度印证了中医药治疗痤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为中医药以后获得更全面的国际认可和更好
期刊
摘 要: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方式。为拓展高职药学专业课堂教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和品德的培养,从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学生需求、第二课堂教学方案、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等方面,探讨基于OBE理念的药学专业第二课堂建设与实施模式。  关键词:OBE;药学专业;高职;第二课堂  高职药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药品生产、管理、流通、服务等一线岗位[1],与人民的生命健康关联度高,继而对人才的
期刊
摘 要:独立学院办校历史短,难以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认可,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难度较高。2020年,对于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尤为艰难。针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自主创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为所有的独立学院和毕业生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分析;对策  1 问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2020年2月后,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开始下滑,很多大、中型企业经营困难,开始出现裁员的
期刊
摘要: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日臻完善,但传统“一刀切”的毕业设计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本文从毕业设计环节入手,介绍了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提出“由面及点”的毕业设计新模式,以工程建设全过程交易活动策划为主,同时以学生个性为中心进行专题研究,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对建筑行业全过程及整体格局的认识,促进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毕
期刊
摘要:当前传统的液压传动系统课程因为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的教学与项目实践,已无法满足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本文以燕山大学《液压传动系统》为例,提出了基于沉浸式学习产出(Immersion-Outcome based education,IM-OBE)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学生做为主,应用为本,让学生寓学于做。在项目实践方面,创建沉浸式、快乐型、开放性的团队模式,组内人
期刊
摘要: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网课教育模式逐渐兴起。为了更好地了解与分析当前大学生对网课的认识程度与使用情况,从而更好地推进与完善网课的教学模式,本文以宿迁学院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问卷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调查形式,随机调查了学校200位学生。并根据调查结果从学校的网课使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三个方面做出思考与研究,让网课在高校得到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网课;主动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