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车伊始,先看到聊城的饥荒
1961年炎夏即将过去,胡耀邦决定到灾情严重的山东、安徽、河南调查。他点名秘书李彦、团中央办公厅干部冯若赐,还有《中国青年报》记者唐非随同南下。
9月4日,一行人坐火车从北京到达德州,换乘吉普车,先去鲁西南的聊城、金乡县。到聊城后,吉普车直接向农村开去,随意地进了一个村子,走向一户人家。灾后农村的贫困一览无遗地袒露在胡耀邦面前:土坯墙干裂了,难庇风雨。
这个农户是真正的家徒四壁,墙上连一个纸片也没有。一个饿得皮包骨头的女人在炕边坐着,向来客有气无力地打招呼。屋角的灶边有几个破碗,炕上有一个权当饭桌的小木架子。炕上还躺着两个男孩,身上长满疥疮。胡耀邦问了几句,才知道这家的男主人去安徽扛活去了,或许是讨饭也未可知。见此情景,胡耀邦低下头,默然无语地退了出来。
离开这个村庄回县城的路上,开车的司机告诉北京来的“中央首长”,聊城遭了大灾!他说,距离这儿不远的水库边上,饿死者的尸骨还没有收呢!
听到这句话,胡耀邦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在聊城农村看到的情景使胡耀邦心情沉重,他不在聊城县城停留,直接驱车去了金乡县,专程看望正在金乡下放劳动、帮助工作的20余名团中央干部,其中有几人在“反右倾”运动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批评”,用后来话说,是挨了整的。胡耀邦要去看望他们,传递十分重要的信息。
原来,在几个月前的5月21日至6月12日,中央召开了工作会议,会议最后一天,毛泽东承认对农村工作有考虑不周之处,他还说1959年庐山会议后不该把“反右倾”斗争搞到县以下的基层去。他还提出,要对庐山会议后几年来批判和处分错了的人进行甄别平反。由于毛泽东提出对“反右倾”要进行甄别,党内出现了为1957年“反右”运动中搞错了的人进行改正的呼声。
胡耀邦参加了中央工作会议,得风气之先,他要把新的精神告诉在金乡县农村的团中央系统干部们。来到金乡,胡耀邦住进金乡县委大院东边第二排的平房。当晚,县委为胡耀邦组织了部分县里干部參加的座谈会。
9月5日上午,听县委书记王德光介绍情况后,胡耀邦会见来到这里的团中央工作人员。在他们中,《中国青年》杂志副总编辑董易任金乡县委副书记,《中国青年报》印刷厂人事科长张华任鸡黍公社副书记(不久即任司马公社书记)。其他人住到几个村庄劳动。董易通知所有团中央干部前来县委,与胡耀邦会面。
这些年轻人中有几位受到了“反右倾”运动的伤害,胡耀邦坦率地说,团中央的“反右”和审干运动有问题,对“反右倾”,现在批判得宽了。胡耀邦的讲话语惊四座。他说,在座的挨过批判的,我说基本上都不是事实。因此,账嘛,我主张不算了,大体上一笔勾销。没戴帽子的,将来填表就不写了。基本上都是好同志,缺点每个人都是有的。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作自我批评,同志们的包袱可以卸下来。
胡耀邦安慰大家说,在几年前的运动中,造成这么多同志犯了错误,我也是有责任的。请大家不要灰心,经受住了锻炼,我们还要回去,接着好好工作就是了。胡耀邦一番话,使工作队的年轻人感到极大的宽慰。其中就有来自《中国少年报》的刘易晏。几十年后她回忆胡耀邦在金乡的讲话,说青年人应该怎样面对“困难、挫折、委屈、风险”,使她心灵震撼,增添了生活的信心。
梁山上为村民讨要“救命粮”
离开金乡,胡耀邦于9月7日晚到达梁山县。此后几天,主要是梁山县委副书记吴觉、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林萍、菏泽团地委书记张梅林陪同胡耀邦考察。9月8日上午,胡耀邦参加梁山部分公社党委书记,县直农业、粮食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共青团干部座谈,听取粮食征购和农民生活情况汇报。
这在当时是个敏感话题,众人不敢多言。胡耀邦有感而发:“同志们还怕‘反右’吗?不要怕,说实话我保证没有人敢打棍子、扣帽子、装袋子!我告诉大家,党中央有指示,现在就要开始为错划‘右派’甄别平反摘帽!”他一边说着,一边把手头的一本书盖上头顶,随后又拿下来,会场上出现了笑声。事后看来,胡耀邦这话说得太早了。
会议气氛由此活跃起来,有人说了一声“胡书记”,要开口讲话了。胡耀邦插了一句:“请同志们不要叫我‘胡书记’,共青团不兴喊职务,大家都叫我‘耀邦’或‘耀邦同志’,彼此多亲切啊!”
接下来,胡耀邦认真听取发言。听到一个公社书记说获得了粮食高产的时候,他质疑:“你们公社的粮食产量有这么高吗?当领导要掌握实情,不要受骗,更不能骗人!”
座谈发言逐渐热烈,大家终于如实说出了此地购了过头粮,许多农民挨饿的情况。胡耀邦不时点头,时而长叹。离开梁山前,胡耀邦将调研所知当地严重缺粮的情况向省、地委负责人简要通报,希望把梁山县征购的“过头粮”尽快返还农民,他连声说:“这可是救命粮啊!”
和“包产到户”的最初接触
离开梁山,胡耀邦从山东进入安徽,来到了宿县。这里的情况比鲁西南稍好。唐非印象中特别深刻的是,进入安徽境内,胡耀邦一路和当地各级负责人讨论,如何度过饥荒、恢复生产?
这时,淮北农村纷纷出现各种形式生产经营和分配方式,其中就包括在“文革”后被肯定、发展起来的“农田承包到户”(即“大包干”的前身)。既然是着手调研,胡耀邦很快就听到了关于“承包到户”的介绍,有些介绍人的口吻中分明带有“请示”的意思。
“承包到户”岂不是分田单干吗?胡耀邦对此感到新奇,也拿不定主意。他和唐非交换意见说,觉得这办法“有些危险”,听后“心里发虚”。但他又觉得,“承包”有吸引力,是可以抵御灾荒的一个好办法,但它如若发展起来会不会导致否定农村的人民公社制度?这确实是当时胡耀邦不愿触及,也是他最担心的。和宿县地委负责人一起讨论种种度荒办法的时候,胡耀邦的主导思想还是“放开”,多给农民一些自留地,让他们自己耕作,度过灾荒。 当时的胡耀邦不主张普遍搞“承包到户”,但他明确地认为,在最贫困的地方,在交通不方便的地方,可以把土地经营自主权基本上交给农民,甚至采取“借”地给农民的办法,让农民充分利用土地,度过灾荒再说。
安徽灾情严重,农民们采用多种方式“承包”抗灾的做法,确实激活了胡耀邦的思想,是坚持人民公社原有的分配制度,还是支持“承包到户”?胡耀邦反复考虑了一路。
胡耀邦从安徽进入河南后,在鹿邑县向县委负责人传达了刘少奇的指示。胡耀邦说,少奇同志在安徽视察的时候,指示省委将土地“借”给农民,每个农民借得好地三分,叫做“救命田”,用来生产口粮救命。胡耀邦的传达正合县委之意。胡耀邦离开之后,鹿邑县委马上把这个意见传达到区、社和生产大队,要求把土地“借”给农民,把百余户农民带动起来,结果对解除饥荒产生了明显作用。
胡耀邦从河南漯河结束此行的考察调研,上火车回北京。
在邯郸下车写“察看”报告
火车开动了,胡耀邦把唐非叫进包厢,谈了这次调研的感受。胡耀邦对唐非说,他要把这一路考察的结果,写成一个上报中央和毛主席的报告。胡耀邦越说越激动,说到后来坐不住了。火车开到邯郸站,他們干脆下车住进了市委招待所。用一天时间,胡耀邦口授,唐非执笔整理,写出此行观感。
这份报告中要不要将此行看到的农村饥荒景象写出来?胡耀邦犹豫了半天,饥荒的景象一定使他内心痛苦。但是长期党内生活的理智也肯定提醒他考虑种种因素,最后,他决定不写那些惨状,他对唐非说:“把我们看到的这些记在心里吧。”
在邯郸写成调研报告初稿,大家登上火车返回北京。胡耀邦在火车上一路批阅修改,到北京后确定下一个长长的题目《二十五天三千六百里路的农村察看》。胡耀邦将这份“农村察看”送给团中央一些负责人征求意见,《中国青年报》总编辑孙轶青看后有不同看法,直言相告,走那么25天,就跑了3600里地,这样“走马观花”地剖析中国农村,行吗?胡耀邦考虑了一下,仍然认为这份报告站得住,并于10月2日上报中央办公厅,呈送毛泽东。
毛泽东很快看到了这份报告,在4天后的10月6日批示:“此件写得很好,印发各同志,值得一看。”
中央办公厅将毛泽东的批示转发到团中央,高勇见到了非常高兴,立即送到胡耀邦面前报告说:“耀邦同志,主席对你的报告作了批示,称赞写得很好。”
1961年炎夏即将过去,胡耀邦决定到灾情严重的山东、安徽、河南调查。他点名秘书李彦、团中央办公厅干部冯若赐,还有《中国青年报》记者唐非随同南下。
9月4日,一行人坐火车从北京到达德州,换乘吉普车,先去鲁西南的聊城、金乡县。到聊城后,吉普车直接向农村开去,随意地进了一个村子,走向一户人家。灾后农村的贫困一览无遗地袒露在胡耀邦面前:土坯墙干裂了,难庇风雨。
这个农户是真正的家徒四壁,墙上连一个纸片也没有。一个饿得皮包骨头的女人在炕边坐着,向来客有气无力地打招呼。屋角的灶边有几个破碗,炕上有一个权当饭桌的小木架子。炕上还躺着两个男孩,身上长满疥疮。胡耀邦问了几句,才知道这家的男主人去安徽扛活去了,或许是讨饭也未可知。见此情景,胡耀邦低下头,默然无语地退了出来。
离开这个村庄回县城的路上,开车的司机告诉北京来的“中央首长”,聊城遭了大灾!他说,距离这儿不远的水库边上,饿死者的尸骨还没有收呢!
听到这句话,胡耀邦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在聊城农村看到的情景使胡耀邦心情沉重,他不在聊城县城停留,直接驱车去了金乡县,专程看望正在金乡下放劳动、帮助工作的20余名团中央干部,其中有几人在“反右倾”运动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批评”,用后来话说,是挨了整的。胡耀邦要去看望他们,传递十分重要的信息。
原来,在几个月前的5月21日至6月12日,中央召开了工作会议,会议最后一天,毛泽东承认对农村工作有考虑不周之处,他还说1959年庐山会议后不该把“反右倾”斗争搞到县以下的基层去。他还提出,要对庐山会议后几年来批判和处分错了的人进行甄别平反。由于毛泽东提出对“反右倾”要进行甄别,党内出现了为1957年“反右”运动中搞错了的人进行改正的呼声。
胡耀邦参加了中央工作会议,得风气之先,他要把新的精神告诉在金乡县农村的团中央系统干部们。来到金乡,胡耀邦住进金乡县委大院东边第二排的平房。当晚,县委为胡耀邦组织了部分县里干部參加的座谈会。
9月5日上午,听县委书记王德光介绍情况后,胡耀邦会见来到这里的团中央工作人员。在他们中,《中国青年》杂志副总编辑董易任金乡县委副书记,《中国青年报》印刷厂人事科长张华任鸡黍公社副书记(不久即任司马公社书记)。其他人住到几个村庄劳动。董易通知所有团中央干部前来县委,与胡耀邦会面。
这些年轻人中有几位受到了“反右倾”运动的伤害,胡耀邦坦率地说,团中央的“反右”和审干运动有问题,对“反右倾”,现在批判得宽了。胡耀邦的讲话语惊四座。他说,在座的挨过批判的,我说基本上都不是事实。因此,账嘛,我主张不算了,大体上一笔勾销。没戴帽子的,将来填表就不写了。基本上都是好同志,缺点每个人都是有的。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作自我批评,同志们的包袱可以卸下来。
胡耀邦安慰大家说,在几年前的运动中,造成这么多同志犯了错误,我也是有责任的。请大家不要灰心,经受住了锻炼,我们还要回去,接着好好工作就是了。胡耀邦一番话,使工作队的年轻人感到极大的宽慰。其中就有来自《中国少年报》的刘易晏。几十年后她回忆胡耀邦在金乡的讲话,说青年人应该怎样面对“困难、挫折、委屈、风险”,使她心灵震撼,增添了生活的信心。
梁山上为村民讨要“救命粮”
离开金乡,胡耀邦于9月7日晚到达梁山县。此后几天,主要是梁山县委副书记吴觉、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林萍、菏泽团地委书记张梅林陪同胡耀邦考察。9月8日上午,胡耀邦参加梁山部分公社党委书记,县直农业、粮食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共青团干部座谈,听取粮食征购和农民生活情况汇报。
这在当时是个敏感话题,众人不敢多言。胡耀邦有感而发:“同志们还怕‘反右’吗?不要怕,说实话我保证没有人敢打棍子、扣帽子、装袋子!我告诉大家,党中央有指示,现在就要开始为错划‘右派’甄别平反摘帽!”他一边说着,一边把手头的一本书盖上头顶,随后又拿下来,会场上出现了笑声。事后看来,胡耀邦这话说得太早了。
会议气氛由此活跃起来,有人说了一声“胡书记”,要开口讲话了。胡耀邦插了一句:“请同志们不要叫我‘胡书记’,共青团不兴喊职务,大家都叫我‘耀邦’或‘耀邦同志’,彼此多亲切啊!”
接下来,胡耀邦认真听取发言。听到一个公社书记说获得了粮食高产的时候,他质疑:“你们公社的粮食产量有这么高吗?当领导要掌握实情,不要受骗,更不能骗人!”
座谈发言逐渐热烈,大家终于如实说出了此地购了过头粮,许多农民挨饿的情况。胡耀邦不时点头,时而长叹。离开梁山前,胡耀邦将调研所知当地严重缺粮的情况向省、地委负责人简要通报,希望把梁山县征购的“过头粮”尽快返还农民,他连声说:“这可是救命粮啊!”
和“包产到户”的最初接触
离开梁山,胡耀邦从山东进入安徽,来到了宿县。这里的情况比鲁西南稍好。唐非印象中特别深刻的是,进入安徽境内,胡耀邦一路和当地各级负责人讨论,如何度过饥荒、恢复生产?
这时,淮北农村纷纷出现各种形式生产经营和分配方式,其中就包括在“文革”后被肯定、发展起来的“农田承包到户”(即“大包干”的前身)。既然是着手调研,胡耀邦很快就听到了关于“承包到户”的介绍,有些介绍人的口吻中分明带有“请示”的意思。
“承包到户”岂不是分田单干吗?胡耀邦对此感到新奇,也拿不定主意。他和唐非交换意见说,觉得这办法“有些危险”,听后“心里发虚”。但他又觉得,“承包”有吸引力,是可以抵御灾荒的一个好办法,但它如若发展起来会不会导致否定农村的人民公社制度?这确实是当时胡耀邦不愿触及,也是他最担心的。和宿县地委负责人一起讨论种种度荒办法的时候,胡耀邦的主导思想还是“放开”,多给农民一些自留地,让他们自己耕作,度过灾荒。 当时的胡耀邦不主张普遍搞“承包到户”,但他明确地认为,在最贫困的地方,在交通不方便的地方,可以把土地经营自主权基本上交给农民,甚至采取“借”地给农民的办法,让农民充分利用土地,度过灾荒再说。
安徽灾情严重,农民们采用多种方式“承包”抗灾的做法,确实激活了胡耀邦的思想,是坚持人民公社原有的分配制度,还是支持“承包到户”?胡耀邦反复考虑了一路。
胡耀邦从安徽进入河南后,在鹿邑县向县委负责人传达了刘少奇的指示。胡耀邦说,少奇同志在安徽视察的时候,指示省委将土地“借”给农民,每个农民借得好地三分,叫做“救命田”,用来生产口粮救命。胡耀邦的传达正合县委之意。胡耀邦离开之后,鹿邑县委马上把这个意见传达到区、社和生产大队,要求把土地“借”给农民,把百余户农民带动起来,结果对解除饥荒产生了明显作用。
胡耀邦从河南漯河结束此行的考察调研,上火车回北京。
在邯郸下车写“察看”报告
火车开动了,胡耀邦把唐非叫进包厢,谈了这次调研的感受。胡耀邦对唐非说,他要把这一路考察的结果,写成一个上报中央和毛主席的报告。胡耀邦越说越激动,说到后来坐不住了。火车开到邯郸站,他們干脆下车住进了市委招待所。用一天时间,胡耀邦口授,唐非执笔整理,写出此行观感。
这份报告中要不要将此行看到的农村饥荒景象写出来?胡耀邦犹豫了半天,饥荒的景象一定使他内心痛苦。但是长期党内生活的理智也肯定提醒他考虑种种因素,最后,他决定不写那些惨状,他对唐非说:“把我们看到的这些记在心里吧。”
在邯郸写成调研报告初稿,大家登上火车返回北京。胡耀邦在火车上一路批阅修改,到北京后确定下一个长长的题目《二十五天三千六百里路的农村察看》。胡耀邦将这份“农村察看”送给团中央一些负责人征求意见,《中国青年报》总编辑孙轶青看后有不同看法,直言相告,走那么25天,就跑了3600里地,这样“走马观花”地剖析中国农村,行吗?胡耀邦考虑了一下,仍然认为这份报告站得住,并于10月2日上报中央办公厅,呈送毛泽东。
毛泽东很快看到了这份报告,在4天后的10月6日批示:“此件写得很好,印发各同志,值得一看。”
中央办公厅将毛泽东的批示转发到团中央,高勇见到了非常高兴,立即送到胡耀邦面前报告说:“耀邦同志,主席对你的报告作了批示,称赞写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