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征额变动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huitou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程度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当前我国个税的税率结构看,其调节垂直公平的特点十分明显。除了累进税率的架构之外,免征额的实施不仅能够帮助一部分收入较低的人群免除税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收入较高人群的税基。本文主要探讨免征额变动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影响,首先对免征额变动的基本原则进行简要阐述,其次详细分析了其变动带来的影响,包括社会收入较低人群、社会工薪阶层、家庭成员等方面。
  【关键词】免征额变动;个人所得税;累进性;影响
  一般来说,免征额的增加比例与税制的累进程度呈正比,而税收扣除以及税收抵扣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影响,由于具体内容不同而呈现出不稳定的特征。例如针对收入较低的个人或家庭,对其日常费用进行优惠或抵扣对税制的累进程度是有利的,易增加税制的累进性。而资本性的收入,或者抵押贷款利息的抵扣则对税收的累进程度有不利的影响,导致税收的累进性降低。
  一、免征额变动的原则
  1.贫富调节
  个人所得税法除了在财政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收入的贫富调节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免征额变动的本质是想实现对社会贫富差距的调节,按照纳税个体的经济承担能力进行免征额的确定,以实现个人所得税在收入分配上的公正和公平。同时,对贫富两极分化进行调节,不应只局限在免征额的变动给对收入个体带来的影响上,还应看到其变动对社会收入较低的个体产生的侧面影响。另外,由于侧面影响极易被忽视,对收入较低人群的影响的范围和深度都更大、更强。
  2.利益平衡
  具体免征数额的变化不仅对国家财政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社会个体之间的影响也很重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但实际上,社会财富的分配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失衡的状态,利益平衡的原则并未有效实现。免征额的变动,从微观角度说与收入较低的人群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相关;从宏观的角度说,免征额的变动影响到国家整体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在实施免征额变动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较多,受到影响的主体利益也较多。因此需始终坚持强调利益均衡的原则,以保证公民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实现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调节,以及保持国家财政与个体收入的比例适当等。
  二、免征额变动的具体内容及影响
  1.具体内容明确化
  我国自2011年实行将免征额上提到3500元的制度之后,近5年来没有再作免征额的改动。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沙振全建议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上提到5000元。针对这一提议,目前仍在讨论之中。一直以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都是通过定额扣除而施行的,主要的依据是某年度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其包括了调查对象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消费支出。但严格来说,这些具体内容在法律条文中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因此从法律上讲,这类支出并不能完全代表人们的基本生活费用。因此,在实行免征额改动的过程中,需明确个体或家庭的主要支出项目,全面、整体地对个人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进行分析,以实现对社会大众人权的保障,免征额的具体内容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2.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影响
  免征额的变动对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对社会收入较低人群个税累进性的影响。我国现行的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对全社会个体适用。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公平的,但实际上这对于收入较低的人群来说,是不公平的,不利于收入较低人群的个税累进程度的增加。但许多国家是没有实行这类“一刀切”的免征额规定的,而是根据社会个体的不同收入情况进行不同的免征额的规定,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最大程度的社会公平。因此我国的免征额的变动也可以适当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以逐渐平衡社会财富的分配。
  第二,社会工薪阶层税制累进性的影响。当前我国的个税法所包含的个人所得种类只有11类,但实际收入方式远远超过了这个数目,社会大众的收入来源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例如,除了工资所得之外,个人还可有股息、红利等收入方式。因此,免征额的变动对社会工薪阶层的个税累进性的影响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总的来说,其带来的影响对于收入较高的人群来说相对较小。但若是社会个体的主要收入来自于正常的工资收入,那么免征额的变动对其带来的影响就相对较大。免征额的变动需全方位地考虑社会各个阶层的实际收入情况。
  第三,对家庭成员的个税累进性的影响。个人的生存和基本生活要想得到长远的稳定发展,就须建立在全体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得到保证的基础之上。但实际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相同,按照3500元为起征点的标准,从一定程度上说,并没有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收入情况和综合纳税能力。而对于收入刚刚达到个税起征点的个人来说,由于其家庭负担较重,实际支出较多,例如学杂费、医疗费用等,此时免征额的变动对其个税累进程度的增长大多呈反比的影响。
  三、结束语
  免征额的变动是关系到社会民生的重大举措,不仅与国家财政有着紧密的联系,对社会各收入阶层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影响也较大。而对于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来说,免征额变动的影响由于具体纳税性质和优惠政策的不同而不同。免征额变动对个人所得税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收入水平与实际税前费用的扣除额等方面,扣除的项目越多,对其累进程度的影响自然就越小。
  参考文献:
  [1]彭海艳.我国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及累进性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1,03:11-17+136.
  [2]岳树民等.免征额变动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影响[J].财贸经济,2011,02:18-24+61.
  [3]刘元生等.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J].经济研究,2013,01:99-109.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是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模板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促进意义,尤其是服务业小微的服务性企业可以以此为契机得到较大的发展。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之一,使得“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小微企业产生了加大的影响。“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是否可以使得小微企业自身的税负降低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企业自身的核算体系和内部控制,因此,小微企业应当抓住此次机会改善内部结构从而降低
做好少数民族拾花工引入和管理工作,关系到一师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对构建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维护边疆稳定,履行屯垦戍边的使命,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
【摘 要】公民参与是近年来我国相关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该问题涉及了公共服务、社区治理、立法等多个方面内容,受到了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研究领域的专家关注。但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而,相关学者还需加强这一方面的针对性研究。本文就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公民参与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公民参与  一、前言  现
【摘 要】以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项目为例,对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且应用该指标体系对鲁甸县氟斑牙病防治项目财政支出进行了绩效评价,对于项目的推进与落实,完成既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财政支出;鲁甸县;氟斑牙病;绩效评价;绩效管理  一、引言  鲁甸县地方性氟中毒属燃煤污染型,通过对鲁甸县全县的普查,现有氟斑牙患者17万人,氟骨症患者3117人,受威胁人口达4
文章梳理了性别平等对经济增长影响方面的重要文献,概述了它的最新发展及动向,其中既包括理论方向的研究,也包括实证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