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常回家看看更可贵的是什么等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un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常回家看看更可贵的是什么?是耐心!
  一只乌鸦落在窗外的树上,坐在客厅里的84岁的父亲便问正在看报纸的48岁的儿子:那是什么?儿子看了看说那是乌鸦。一会儿,父亲又问:那是什么?儿子说那是乌鸦。没多久,父亲接着问:那是什么?儿子有点不耐烦地说:“我不是告诉过你了吗?那是乌鸦!”然而,当父亲第四次问儿子窗外树上是什么的时候,儿子有点咆哮了:“你烦不烦?我都说了好几遍了,那是乌鸦,那是乌鸦!”说完儿子将报纸翻得“哗哗”地响。父亲不声不响地从卧室里拿出一本日记,上面清楚地记着:某年某月某日,3岁的儿子看到窗外的乌鸦问父亲:爸爸,那是什么?那是乌鸦,宝贝。过了一会,儿子又问爸爸那是什么。那是乌鸦。就这样,在这个下午,儿子一共问了23次。父亲觉得儿子可爱极了。然而,45年后的一天,同样的问题只问了4次,便得到了极不耐烦甚至有点粗暴的回答。
  孝心、孝道、孝奉,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与品质。因此,每到节日,总能看到怀念亲朋好友的各种文字,劝诫人们在感恩怀念与伤心追悔中应懂得如何孝待亲人。而“常回家看看”人法,则是要求子女应多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其目的,无非是要多聚少离,能够静下心来听听老年人的唠叨、他们的家长里短、他们的忧虑期盼、他们的经历感悟。因此,耐心比常回家看看更能体现子女的孝心孝顺。
  没有耐心、爱心的回家,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尽孝。即使同居一室,缺少耐心,同样是一种忤逆。能够静下心来耐心倾听老人的叨唠,那是一种从内心深处自然流露的感激、感恩之情。84岁的父亲固然没有当年3岁的儿子那么可爱,他的唠叨与啰嗦也确实让人心烦,但谁又能说父亲的唠叨中不饱含着关爱、不浸透着牵挂、不蕴含着祝福、不寄托着期望呢?静下心来,耐心地听听父母的诉说,对每个儿女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也不应该成为什么问题,关键是要懂得,而且愿意。诚如孔子所言,“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而又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则“可谓孝矣”。
  常回家看看,不是丢下礼品或金钱一走了之。对于那些偶尔与父母在一起的人来说,静下心来,耐心听听父母的唠叨,或许比常回家看看更显可贵。
  做个好长者 黄世玫
  退休了,如何做个好长者?老同志起码要掌握两点:一是想得开;二是是非面前不糊涂。
  想得开,主要是指在名利面前,不要斤斤计较,不要左右攀比。要想法过好离退休后的生活,不要再以这“长”那“长”自居了,在台上风光的那一页已经翻过去了,大可不必再为名利劳神伤身。
  再说糊涂不糊涂。这里说的是在原则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糊涂。比如,不同不三不四的人来往,不发表不负责的言论,等等。无论在位与否,凡事关国家利益、党性原则的问题,都应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对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情,都要予以关注,或反映真实情况,或直接上书建言,支持正确的措施和行动。一些晚年犯错误甚至犯法者,多是因为不学习,不注意修养,浑浑噩噩,拿着“老脸”当资本,不去分辨哪些东西是好的,哪些东西是不好的,结果自己把自己打倒了,你说这不是“老糊涂”吗?
  责编 木艮
其他文献
夏季气温较高,细菌和微生物很容易在食物上繁殖,从而导致食物腐败、变质。许多人喜欢把冰箱当成“保险箱”,将食物放在冰箱中较长时间。导致有害细菌滋生,或把食物从冰箱中拿出后,加热不透、消毒不够彻底就食用,这些都可能导致急性肠胃炎发作。此外,夏天人体体力消耗较大,许多人会选择喝冷饮降温。冷饮虽然喝着舒服,但是很容易导致消化道抵抗致病菌的能力下降,这也是急性肠胃炎发作的诱因之一。  恶心、呕吐、腹泻  暗
期刊
车子越来越接近平壤城,遇到空袭警报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而我心头也更加急迫和激动。平壤,这个名字我早就知道。朝鲜战争爆发后,这个名字几乎天天从电台听到,敌机的狂轰滥炸摧毁不了她的意志和顽强,表现出一个战地首都的英雄气概。可是我们入朝奔赴前线时,未曾经过平壤。战火中的平壤,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街口女警  在几十架敌机例行轰炸之后,我们的车子开进了平壤城。与我此前的想象不同,这里虽然有不少被炸毁的废墟,
期刊
为农民立传  少年毛泽东从识字起就爱读古典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说岳传》等。有一次,毛泽东问私塾里的小伙伴们:“我们读了这么多书,知道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为什么这些书上没有一个种田的农民呢?为什么我们农民上不了书呢?为什么书上都是文官武将的事,而没有一个农民英雄呢?”这一连串的问题,谁也回答不上来。毛泽东对小伙伴们说:“一是农民识字的少,就是识得几个字,也不会写书,因此可以断定写
期刊
这是40多年前的旧事。它就像存放已久的醇酒,年头越长越令人感到馨香飘远,暖人心扉。  1969年4月,我被江西省教育管理局借调到省中小学教材编写组工作。此后不久,省教育管理局改为省革委会政治部教育组,在“文化大革命”时受到严重冲击的原省委候补书记黄知真任这个组的副组长。  那时的黄知真已年过半百,虽历经风风雨雨,但身板依然硬朗,精力依然旺盛,才思依然敏捷。当时的教育组只有二三十个人,遇到召开全省性
期刊
大凡一个人的一生,不论其是伟人,还是平凡的人,都会有心思。但一个人的心思该放在哪里,一直就有两种迥然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说,一个人的心思要分个先后,首先应该放在大家的事上、国家的事上;再一种是,自古以来有谁不为自己?人的心思应该多为自己家里多想点,为儿女多想点。我以为,对这两种说法,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应该看什么情况,看在什么时候,看其处在什么岗位上,要因人、因职、因事和因时而论。  其实,凭自己
期刊
老屋其实不老,不过三四十年的光景,是父母在生产队的时候,靠一分一分地积攒才搭建起来的。青灰的瓦片有些黯淡了,黄土夯起的墙依然坚挺,杉木制成的门板依然咿呀有声。门前那棵夏绿冬红的柿子树特别地精神抖擞,像守护着老屋的忠实卫兵;春天的时候,柿子树花开点点,缀满枝丫,香气溢满了老屋。  那时候,姐姐没有出嫁,姐弟四人便常常在这三间低矮的瓦房里追逐打闹,笑声喊声此起彼伏,飘满狭小的老屋。特别是捉迷藏的时候,
期刊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中央各部门和各省区市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突破口,敢于动真碰硬,深入查找、积极整治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向“四风”的种种表现亮剑。  刹“四风”展新风  第十二届全运会的火炬刚刚熄灭。10多天来,给全国人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是精彩纷呈的赛事,更有贯穿盛会全过程的简朴之风。不请大腕明星、不放大型焰火、取消文艺演出、场馆建设精打细算、接待一律从简……海外媒体感叹,节俭成
期刊
昌飞公司在1969年11月建厂,“当年设计、当年建厂。到1970年,当年出飞机”(简称“三个当年”)的口号,就成为当时全体职工的行动目标和动力。建厂初期动力实验室承担全厂电力设备的试验任务,任务十分繁重,不断投入运行的变压器、控制柜、大型电动机等大量的电力设备都要一一进行试验,只有见到我们书写的试验报告并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当时急需交直流试验台和三相交流试验台,而市场上却买不到。我们决心自
期刊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能尽快过上好日子。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我的梦想已经实现了,生活幸福,知足了。一是身心健康。托共产党的福。我现在快到80岁了,还能吃、能睡、能走、能写、能为。我在县离退休干部协会担任副理事长已16年(兼秘书长12年),现在还不能脱身。在县关工委、老年体协、老年科协等组织也工作过较长的一段时间,积极发挥了自己的余热。现在我还担任
期刊
从小时候起,我就喜欢绿的色彩,喜欢大自然里的五彩斑斓,常常会从野外挖回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小草,栽种在自家的小院里。红的、黄的、白的、浅蓝的,在阳光的照射下,相互辉映,交织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傍晚,当夕阳西斜、晚风习习的时候,院子里就会闻到一股淡淡的、沁人心脾的幽香和青涩的草味。这时候,母亲会顺手摘下一朵小花,放在鼻尖上闻一闻,笑着说:“这花好香,也好看。”  后来我离开了家乡,去了学校读书,毕业后参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