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子越来越接近平壤城,遇到空袭警报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而我心头也更加急迫和激动。平壤,这个名字我早就知道。朝鲜战争爆发后,这个名字几乎天天从电台听到,敌机的狂轰滥炸摧毁不了她的意志和顽强,表现出一个战地首都的英雄气概。可是我们入朝奔赴前线时,未曾经过平壤。战火中的平壤,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街口女警
在几十架敌机例行轰炸之后,我们的车子开进了平壤城。与我此前的想象不同,这里虽然有不少被炸毁的废墟,但老百姓的生活似乎一切如常,店门开着,车来车往,行人从容。指挥交通的女警站在木箱搭就的指挥岗上,英姿飒爽、动作敏捷、姿势优美。
但是,一件小事却让我感到无处不在的战争气氛。我们的车在一个十字路口,按照女警的手势停下了,等候通过。虽然过往车辆不多,但那位女警仍然严肃认真地做着每一个手势。忽然,有一辆载着几名人民军校级军官的吉普车,从我们车边迅速开过,径直向前驰去。女警连连急促地吹哨,又做阻止手势,可那辆军车不予理会。女警立即端起枪,略瞄一下,像是对那车的车轮开了一枪。那吉普车停了下来。女警提着枪奔过去,向车上军官敬礼,然后又说了一些什么。车上下来几名军官,把车子推到了路边。那女警又举手行了军礼,这才回到岗台上,继续指挥。
对瞬间发生的这一幕,我们既感惊讶,又对女警的坚定果敢而又漂亮利落的行动交口称赞。规则就是规则,战时更应严格!
傍晚,我们电台入驻平壤机场执行任务。电台设在一个很深的防空掩体内,把天线架到洞外,以保证联络畅通。机场是敌机袭击重点,常常有成批敌机来炸。每当此时,周围的高炮和敌机俯冲的尖啸响成一片。
电台一开,电报来回不断。我们3人轮流上机。一次,在不值机时,我钻出掩体,好奇地眺望机场。一位头戴绒军帽的年轻志愿军战士走过来,亲热地与我说话。他说知道我们是执行任务的电台工作人员,并问我的年龄、籍贯。听说我是浙江诸暨人,他高兴地说他是浙江东阳人。在国外,同省就是小同乡了。他拉我去他的小防空掩体,告诉我他是机场值警战士,就住在这里。他拿出罐头,还有饼干,盛情地招待了我。他又拿出一张小照片,那是他穿着军大衣的留影。他在背面写上了“1952年11月21日,赠给佩瑾爱兄。张芝芳弟。”这张宝贵的照片,至今我还珍藏着。
谈起我们平壤街头所见,他说,朝鲜的女警和人民军的女兵很多,机场就有不少。她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军装也很漂亮,在敌机轰炸时坚守岗位,十分沉着。言谈之间,他流露出对她们钦佩的神情。
我忽然觉得:看到这些女警,就像看到了战争中的平壤气概。
红玉一家
完成机场的联络任务后,我们转移到平壤郊外一个叫新龙里的村子。村子不大,但很分散,房舍之间隔着水田和小丘。译电组住村中间,我们电台则设在村边两户老乡家里。我和邓喜元住在一户较贫困的阿妈妮家。她男人上前线去了,身边只有女儿红玉和一个5岁的小儿子。田队长和4名摇机兵则住在一个大户人家,但那家只有阿拉爸吉和孙女青妮两人在家,院子前面耳房里,还住着一位人民军大尉:电台一开始也设在他们家,但两天后就搬到屋后大树下的一个防空洞里。
那人民军大尉姓金,是负伤治疗刚出院的。有一位姓康的穿军装的女护士常来看他,还帮着做针线活。红玉告诉我们,他俩可能在谈恋爱。摇机员兼通信员小唐听了,便鼓动我去问:朝鲜话“恋爱”怎么讲?康同志一听就笑了:“小东木,你比我弟弟还小呢,就想谈恋爱吗?”反而把我弄得不好意思。她又说:“小东木,你这么瘦,有什么不舒服,请来找我。”这么一来,我和他俩成了好朋友。金大尉有时叫我去吃苹果,有时候晚上带我去小树丛抓麻雀。用手电一照,那麻雀就不动了,有时就掉到地上,很容易捉住。回来,他就叫康同志烧给我吃,那味道很香。
红玉一家住得很挤,我和邓喜元住在一个堆满杂物的小间里。一天夜里,雪下得很大,我值机回到屋里,穿着棉军衣,盖着被子半躺着休息。隔壁,红玉姐弟一边在一个铁皮炭火盆旁取暖,一边唱着歌,我听得出,那是《游击队员之歌》。阿妈妮在一只汽油灯旁,缝补我的一件衬衣的破领子。那灯油是她们从敌机扔下的副油箱里取来的,很不安全,但也只能这样用着。果然,姐弟俩正唱着,忽然发出一声惊慌的尖叫,小弟弟还惊哭着跑到雪地里。我跳起来过去一看,只见屋里烟雾弥漫,油灯倒在炕席上,席子着了火。红玉母女扑了几下火,被浓烟呛得也跑到雪地里。我用被子扑了几下火,也被浓烟呛得受不了,情急之下,一下端起着火的油灯,连同火盆一起抛到雪地里。田队长和小唐闻声赶来,奋力把火扑灭了。幸好只有被子和席子烧坏了,别无损失。小唐在一旁骂:“美国鬼子作恶,连副油箱也会害人!”
大尉心意
火灭了,我顿感到双掌剧痛,原来是我刚才在端火盆时,双掌被火烫的铁皮灼伤了。我把双掌贴在雪堆上感到略为好受些,红玉姐弟俩却一定要站在雪地里陪着我。金大尉和康同志也来了,康同志看看我被灼得焦黄的手掌,和金大尉商量了一会儿,便对田队长说,她要送我去她所在的人民军医院。田队长便派小唐一起陪我们去。
那是个很小的战地医院。一位女军医见我掌上已布满了火泡,便用一把手术剪刀,将火泡三下两下全剪破了,又涂上药。我痛得叫起来,拼命忍住眼泪。康同志在一旁安慰说:“不要紧,不要紧,会好的,会好的!”那口气,真像个大姐姐。她还说,临来前,金大尉特别嘱咐她,“要照护好志愿军小东木”。
第二天,金大尉和田队长一起来看我。我双手缠着纱布,已无法收发电报。田队长说上级指示,已经派车来,要把我送到就近的志愿军兵站医院住院治疗,争取尽快好起来。就这样,我在志愿军兵站医院治疗了一个多星期,手伤基本上好了。
田队长把我接回新龙里后,金大尉和康同志也来看我。见我双掌皮肤鲜红,康同志笑着说:“我说了嘛,会好起来的!”金大尉拍拍我的肩:“小东木,平壤地下剧场今晚有演出,我请你去看歌舞!”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看朝鲜人民军的歌舞演出。剧院在很深的地下,舞台很小,是两辆大卡车车身对拼起来的。那晚上的演出,除了唱歌、跳舞外,还有一出歌剧。舞台上的灯光经常突然熄灭,他们就点上蜡烛继续演出。大尉指指头顶上,小声告诉我:“敌机正在轰炸呢!”那次演出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回到流动台,我马上又投入到紧张繁忙的联络丁作中。有一天,我下机休息,去看望金大尉,可是只见到康同志。她说:“小东木,我正在等你。金大尉要我转交这个给你。”说着她拿出了一副毛线手套。我说:“这不是你给金大尉织的吗?”康同志说:“大尉说,你的手负过伤,要好好保护,这个就转送给你。”我连忙问:“金大尉呢?”“他回前线去了!”康同志说,“每天看敌机炸平壤,他就说要回前线去。今天一早,他便坐车走了!”
我接过康同志手里的毛线手套,感受到那手套暖暖的,那是康同志织的,是金大尉的心意,
责编 木艮
街口女警
在几十架敌机例行轰炸之后,我们的车子开进了平壤城。与我此前的想象不同,这里虽然有不少被炸毁的废墟,但老百姓的生活似乎一切如常,店门开着,车来车往,行人从容。指挥交通的女警站在木箱搭就的指挥岗上,英姿飒爽、动作敏捷、姿势优美。
但是,一件小事却让我感到无处不在的战争气氛。我们的车在一个十字路口,按照女警的手势停下了,等候通过。虽然过往车辆不多,但那位女警仍然严肃认真地做着每一个手势。忽然,有一辆载着几名人民军校级军官的吉普车,从我们车边迅速开过,径直向前驰去。女警连连急促地吹哨,又做阻止手势,可那辆军车不予理会。女警立即端起枪,略瞄一下,像是对那车的车轮开了一枪。那吉普车停了下来。女警提着枪奔过去,向车上军官敬礼,然后又说了一些什么。车上下来几名军官,把车子推到了路边。那女警又举手行了军礼,这才回到岗台上,继续指挥。
对瞬间发生的这一幕,我们既感惊讶,又对女警的坚定果敢而又漂亮利落的行动交口称赞。规则就是规则,战时更应严格!
傍晚,我们电台入驻平壤机场执行任务。电台设在一个很深的防空掩体内,把天线架到洞外,以保证联络畅通。机场是敌机袭击重点,常常有成批敌机来炸。每当此时,周围的高炮和敌机俯冲的尖啸响成一片。
电台一开,电报来回不断。我们3人轮流上机。一次,在不值机时,我钻出掩体,好奇地眺望机场。一位头戴绒军帽的年轻志愿军战士走过来,亲热地与我说话。他说知道我们是执行任务的电台工作人员,并问我的年龄、籍贯。听说我是浙江诸暨人,他高兴地说他是浙江东阳人。在国外,同省就是小同乡了。他拉我去他的小防空掩体,告诉我他是机场值警战士,就住在这里。他拿出罐头,还有饼干,盛情地招待了我。他又拿出一张小照片,那是他穿着军大衣的留影。他在背面写上了“1952年11月21日,赠给佩瑾爱兄。张芝芳弟。”这张宝贵的照片,至今我还珍藏着。
谈起我们平壤街头所见,他说,朝鲜的女警和人民军的女兵很多,机场就有不少。她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军装也很漂亮,在敌机轰炸时坚守岗位,十分沉着。言谈之间,他流露出对她们钦佩的神情。
我忽然觉得:看到这些女警,就像看到了战争中的平壤气概。
红玉一家
完成机场的联络任务后,我们转移到平壤郊外一个叫新龙里的村子。村子不大,但很分散,房舍之间隔着水田和小丘。译电组住村中间,我们电台则设在村边两户老乡家里。我和邓喜元住在一户较贫困的阿妈妮家。她男人上前线去了,身边只有女儿红玉和一个5岁的小儿子。田队长和4名摇机兵则住在一个大户人家,但那家只有阿拉爸吉和孙女青妮两人在家,院子前面耳房里,还住着一位人民军大尉:电台一开始也设在他们家,但两天后就搬到屋后大树下的一个防空洞里。
那人民军大尉姓金,是负伤治疗刚出院的。有一位姓康的穿军装的女护士常来看他,还帮着做针线活。红玉告诉我们,他俩可能在谈恋爱。摇机员兼通信员小唐听了,便鼓动我去问:朝鲜话“恋爱”怎么讲?康同志一听就笑了:“小东木,你比我弟弟还小呢,就想谈恋爱吗?”反而把我弄得不好意思。她又说:“小东木,你这么瘦,有什么不舒服,请来找我。”这么一来,我和他俩成了好朋友。金大尉有时叫我去吃苹果,有时候晚上带我去小树丛抓麻雀。用手电一照,那麻雀就不动了,有时就掉到地上,很容易捉住。回来,他就叫康同志烧给我吃,那味道很香。
红玉一家住得很挤,我和邓喜元住在一个堆满杂物的小间里。一天夜里,雪下得很大,我值机回到屋里,穿着棉军衣,盖着被子半躺着休息。隔壁,红玉姐弟一边在一个铁皮炭火盆旁取暖,一边唱着歌,我听得出,那是《游击队员之歌》。阿妈妮在一只汽油灯旁,缝补我的一件衬衣的破领子。那灯油是她们从敌机扔下的副油箱里取来的,很不安全,但也只能这样用着。果然,姐弟俩正唱着,忽然发出一声惊慌的尖叫,小弟弟还惊哭着跑到雪地里。我跳起来过去一看,只见屋里烟雾弥漫,油灯倒在炕席上,席子着了火。红玉母女扑了几下火,被浓烟呛得也跑到雪地里。我用被子扑了几下火,也被浓烟呛得受不了,情急之下,一下端起着火的油灯,连同火盆一起抛到雪地里。田队长和小唐闻声赶来,奋力把火扑灭了。幸好只有被子和席子烧坏了,别无损失。小唐在一旁骂:“美国鬼子作恶,连副油箱也会害人!”
大尉心意
火灭了,我顿感到双掌剧痛,原来是我刚才在端火盆时,双掌被火烫的铁皮灼伤了。我把双掌贴在雪堆上感到略为好受些,红玉姐弟俩却一定要站在雪地里陪着我。金大尉和康同志也来了,康同志看看我被灼得焦黄的手掌,和金大尉商量了一会儿,便对田队长说,她要送我去她所在的人民军医院。田队长便派小唐一起陪我们去。
那是个很小的战地医院。一位女军医见我掌上已布满了火泡,便用一把手术剪刀,将火泡三下两下全剪破了,又涂上药。我痛得叫起来,拼命忍住眼泪。康同志在一旁安慰说:“不要紧,不要紧,会好的,会好的!”那口气,真像个大姐姐。她还说,临来前,金大尉特别嘱咐她,“要照护好志愿军小东木”。
第二天,金大尉和田队长一起来看我。我双手缠着纱布,已无法收发电报。田队长说上级指示,已经派车来,要把我送到就近的志愿军兵站医院住院治疗,争取尽快好起来。就这样,我在志愿军兵站医院治疗了一个多星期,手伤基本上好了。
田队长把我接回新龙里后,金大尉和康同志也来看我。见我双掌皮肤鲜红,康同志笑着说:“我说了嘛,会好起来的!”金大尉拍拍我的肩:“小东木,平壤地下剧场今晚有演出,我请你去看歌舞!”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看朝鲜人民军的歌舞演出。剧院在很深的地下,舞台很小,是两辆大卡车车身对拼起来的。那晚上的演出,除了唱歌、跳舞外,还有一出歌剧。舞台上的灯光经常突然熄灭,他们就点上蜡烛继续演出。大尉指指头顶上,小声告诉我:“敌机正在轰炸呢!”那次演出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回到流动台,我马上又投入到紧张繁忙的联络丁作中。有一天,我下机休息,去看望金大尉,可是只见到康同志。她说:“小东木,我正在等你。金大尉要我转交这个给你。”说着她拿出了一副毛线手套。我说:“这不是你给金大尉织的吗?”康同志说:“大尉说,你的手负过伤,要好好保护,这个就转送给你。”我连忙问:“金大尉呢?”“他回前线去了!”康同志说,“每天看敌机炸平壤,他就说要回前线去。今天一早,他便坐车走了!”
我接过康同志手里的毛线手套,感受到那手套暖暖的,那是康同志织的,是金大尉的心意,
责编 木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