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的“造车野望”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汽车假想图

  智能手机“代工之王”富士康希望借助新能源车这个赛道延续辉煌,它不仅要做汽车代工,还要做“电动汽车领域的安卓”。投资宁德、小鹏、拜腾,联手吉利等,都是它切入汽车赛道的方式。它能成功“上车”吗?
  历史的车轮正在从传统能源时代向新能源时代飞奔。造车这个大事,有头有脸的公司都不想错过。
  比如苹果。它的造车,开场即顶流,一举一动都让业界和媒体为之侧目。
  最近苹果为造车业务寻找合伙人的新闻甚是热闹。有报道称,苹果与现代汽车的谈判暂停了,因为现代的高管们认为,贴上苹果 “代工厂”的标签,无益于集团打造高端品牌形象。
  不入现代眼的代工生意,却被苹果的老合作伙伴富士康视为绝佳的 “升级 ”机会。
  造车,郭台铭和富士康也不想错过。这个“代工之王 ”正在加速布局汽车制造的产能。
  过去一个月,富士康在汽车领域的重磅消息频频见诸媒体:它先是给已处于停摆状态的拜腾输血,随后又与吉利宣布以 50:50 成立合资公司,用于“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紧接着,汽车领域的老将——蔚来汽车前执行副总裁郑显聪加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担任其电动汽车平台首席执行官。
  此外,在吉利与 FF(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来)的合作官宣中,也出现了富士康的身影。
  数位业内人士向全天候科技提到,富士康的诸多举动实际上都是在向苹果 “示好”。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分析,富士康作为为苹果手机代工多年的老伙伴,将来也想在汽车领域与苹果继续合作,但没有汽车代工经验成为其致命短板。“所以它要找(拜腾),不管赚不赚钱,先找一个练练手。”
  富士康布局造车最早可追溯到 2005 年。那一年,富士康买下中国台湾四大汽车线束厂之一的安泰电业,开始制造电瓶线、倒车雷达及智能设备等车用电子用品。这被外界视为其切入汽车领域的起点。
  中国台湾北极星研究院院长梁国元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富士康的智能手机业务利润率不高,所以一直希望能入局附加值更高的业务,电动汽车是一个理想的候选。
  对于富士康来说,苹果造车带来了一个绝佳的“上车”机会。
  据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的预测,苹果造车的路径是这样的:依赖现有汽车制造商的资源,将把零部件制造和组装外包给传统汽车制造商,而苹果自身则会专注于自动驾驶、电池技术、产品设计等方面。
  富士康和苹果彼此相熟,有过很多交集。但在新能源这个火热的新赛道中,富士康却没有第一时间得到老搭档的眷顾。苹果还在筛选代工伙伴。
  多年前,马斯克曾对媒体直言,“与手机与智能手表相比,汽车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说,给我造辆车。”
  马斯克这个观点,郭台铭应该是非常不认可的。
  目前来看,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里,富士康不只要做代工,它还有更大的野望。这一次它能顺利“上车”吗?

“电动汽车领域的安卓”


  2020 年,是新能源汽车大放异彩的一年。
  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鹏,他们不仅销量大涨,还摘掉了“卖一辆亏一辆 ”的标签,纷纷实现毛利转正。同时,在资本市场,几家公司的股价也几近疯狂,去年的涨幅均超 100%,蔚来和特斯拉更是分别涨超 1200% 和 400%。
  他们不仅证明了电动汽车能赚钱,还证明了续航能力可以 PK 油车这件事。
  面对新能源汽车这个高度确定的时代浪潮,苹果,谷歌、百度、阿里等其科技巨头在过去一年纷纷入局造车。
马斯克

  燃油车时代,生产制造环节是不同车企集团之间竞争的关键之一,因而整车厂需要主导自身的生产。
  但电动车兴起后,汽车制造本身不再是最核心的环节,竞争核心开始转向技术和产品实现,代工成为部分新入局者的选择。
  这让富士康看到了新的机会。无论是与 FCA(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集团)的“联姻 ”、与中国台湾裕隆汽车的牵手、与吉利的合资,还是与拜腾的合作,富士康都希望新能源车成为它的新增长故事。
富士康工厂

  “造传统车,富士康没有机会,这两年新能源车开始起量,它要等到苹果这样规模、体量大的企业,才有机会。”参与过新能源项目投资的富士康前员工魏华告诉全天候科技。
  2020年 10 月中旬的企业科技日上,富士康一口气对外公布了多个野心勃勃的电动汽车计划,并提出 5 年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抢占 10% 的市场份额。
  乘联会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包括插混、纯电动、燃料电池在内的新能源车销量为 286 万辆。
  而根据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的估算,2025年~2027年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规模预计达到 3000 万辆。
  这意味着,到 2027 年,全球电动汽车中将有 300 万辆新车被打上富士康代工的烙印。   但在富士康的“汽车蓝图 ”中,只做代工显然是不够的。刘扬伟为富士康在汽车领域描绘的愿景是“电动汽车领域的安卓”。
  刘扬伟曾对媒体表示,特斯拉是电动汽车中的 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 Android。
  在这个宏伟蓝图中,富士康将通过电动汽车硬件开放平台 MIH 联盟,给业界提供开放的底盘平台,打造全新的电动车产业供应链。
  公开 MIH 平台后,富士康便马不停蹄为这个平台配备掌舵人。曾在苹果核心软件团队任职的魏国章,加盟鸿海集团担任 CTO,并主导 MIH 软件平台。同时,曾在福特、菲亚特中国、广汽菲亚特、蔚来等多家车企任职的郑显聪也加盟鸿海,负责 MIH 联盟规划、硬件部门兼平台规格定义。
  鸿海电动车 MIH 平台传出最新消息:MIH 联盟已经得到约 635 家左右的厂商响应,其中包括了许多国际知名大企业,而其刚刚推出的 EV Kit(电动车开发者工具平台)也将在2021年 2 月开放全球开发者预定,4 月底开始交货。
  富士康牵手吉利成立合资公司。据官方消息,这家合资公司专门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代工生产汽车服务。网传这家合资公司还将为 FF 提供代工。

造车蛰伏期


  富士康涉足汽车领域甚至比苹果还要早一些。公开报道显示,富士康造车的动作始于 2005 年。
  彼时,鸿海收购了中国台湾四大汽车线束制造商之一——安泰电业 100% 的股权。后者主要从事电瓶线、影音传输线等汽车线束制造,客户包括福特、大众、上汽通用、马自达等汽车公司。这被外界视为富士康正式进入汽车行业的起始。
  此后五年,富士康在汽车界一直“默默无闻”。直至 2010 年,它拿下特斯拉的订单,成为特斯拉中控触摸屏面板、连接器、覆盖件的供应商,事情开始起变化。
  “2010 年前后,富士康跟国内很多车企都有过对接,包括奇瑞。”参与过富士康、奇瑞项目的资深汽车界人士沈力告诉全天候科技,“当时富士康想介入到造车领域里来,而奇瑞也看中了富士康的资本和制造能力,所以大家就考虑一起做一些东西。”
  吉利也曾是富士康接洽的对象。据媒体报道,早在 2011 年,富士康就与吉利探讨共同发展新能源车与智能汽的可行性。但最终,二者并没有实现可落地合作的内容。
  奇瑞与富士康的合作也终结在可研阶段,并未进入实质性生产。
  “富士康和奇瑞对汽车的认识完全不一样,双方的诉求很难达成一致。所以当时谈了很多,但能落地的并不多。”沈力说。
  接下来的几年,富士康在造车领域的布局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的。2013 年,富士康进入奔驰、宝马等跨国车企的供应链。第二年,富士康与北汽合作,共同投资研发、生产制造新一代动力电池及其系统,获取电池技术。
  2014 年,祖籍山西晋城的郭台铭回乡参加晋商大会。在那次会议上,他宣布投资 50 亿元在山西发展电动车产业。
  此后不久,富士康旗下子公司锂科在安徽投资 20 亿元,建设高分子聚合物电芯和电池组生产项目,成立锂电池生产基地。
  2015 年 3 月,富士康搭上腾讯及和谐汽车,共同成立了“和谐富腾”,三家公司的出资比例分别为 3:3:4,富士康还参与了这家公司在同年 7 月的 Pre-A 轮融资。
  在三者的合作中,富士康聚焦在高科技移动终端与智能电动车整合的设计与生產制造技术上。但最终因发展理念分歧而导致各方撤资。
  在之后的布局中,富士康广泛使用投资与合作的方式,努力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不可或缺的角色。
  2016 年,富士康子公司鸿准宣布向滴滴出行投资 1.199 亿美元,获得滴滴 0.355% 的股份;2017 年,鸿海通过旗下子公司富泰华向宁德时代投资 10 亿元,获得对方约 1.19% 的股权;2018 年,富士康与阿里、IDG 资本联合领投小鹏汽车总额 22 亿元的 B 轮融资。
富士康历年和车企的投资合作

  从投资滴滴、宁德时代、小鹏汽车,再到二次投资拜腾、与 FCA、吉利成立合资公司等等,到今天,富士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版图”逐渐明晰。
  “我们看了不少新能源类的项目,不过这个行业标的没那么多。因为市场还没起来,投一些核心组件就好,等方向明确了,它可以再去重投。”前述参与过新能源项目投资的富士康前员工魏华介绍说,尽管如此,富士康还是投资了不少包括激光、雷达在内的汽车类项目。
  在魏华看来,目前,新能源汽车赛道里的玩家水平还没有差距很大,任何一家企业都可能实现 “弯道超车 ”,如果能抓住机会,对富士康来说也是一次转型升级。

“代工之王”的焦虑


  受益于苹果等各大手机厂商的代工订单,富士康坐上了 “全球代工之王”的宝座。
  据《财经》报道,富士康有 100 万员工,其中 60 万人在为苹果工作。苹果为富士康贡献了 80% 的收入。
  代工业务给郭台铭和富士康带来了财富和名望,但这顶帽子同时也是他多年来极力想甩掉的身份负担。
  曾有心理分析师评价称:如果将富士康看作一个人,他是选择了一种很累、很苦,但很有效率的活法。他的特质,他的文化,带有一种焦虑感,代工类企业都有类似性格。
  郭台铭和富士康的确是会焦虑的。
  富士康的代工优势来自成本管控、制造管理等方面。但新形势下,劳动力成本上行,智能手机行业增速放缓,手机厂商也有意扶持立讯精密等富士康的对手。“富士康模式”随着外围环境的变化逐渐迎来挑战。   财报数据可见,代工业务的利润在下滑。2019 财年,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净利为 1153 亿新台币,而 2016 年、2017 年,其净利分别为 1514 亿新台币、1354 亿新台币。
  2020 年上半年,集团另一核心资产—— A 股上市公司工业富联(601138)的营业收入为 1766.5 亿元,同比增长 3.60%;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0.4 亿元,同比下降 7.98%。
  郭台铭和富士康的焦虑还不限于此。
  为了获取更高、更稳定的生产体系,苹果自 2019 年起开始扶持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成为其新的代工伙伴,两者如今已是 Airpods 的主要供应商。
  2020年 11 月,立訊精密更是宣布收购纬创的苹果手机制造业务,成为苹果公司的首家中国内地代工厂商。纬创与富士康、和硕一起瓜分了苹果手机在全球的生产订单。
  为保住自身在苹果供应链中的地位,富士康去年在越南成立新公司,将部分 iPad 和 MacBook 组装线转移,希望依次降低成本。
  “在一个逐步被压缩的环境下,它想去抗争,又想去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在焦虑的富士康面前,汽车电动化转型带来的代工机会具有巨大的诱惑。
  过去很长时间里,富士康广为人知的优势,是速度、品质、成本 附加值等,这些正是其登上制造业巅峰的杀手锏。富士康本身如同一台精密机器,在代工领域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
  但眼下,这台机器的运转规则不得不开始做出调整。
  在 2018 年的鸿海股东大会上,郭台铭感叹,未来 5 年将是鸿海至关重要的转型期。
  热火朝天的新能源车自然就成了郭台铭眼中治疗焦虑的 “解药”。
  在这个市场上,苹果汽车订单成为其切入新领域的最佳机会。能否拿下苹果的汽车订单,可以说是富士康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
  在多位汽车行业人士看来,富士康要拿到这个机会并不容易。
  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认为,富士康缺乏电动汽车的生产制造经验,即便现在开始投资,也需要至少两年到四年的持续投入,才能见到初步效果;对于苹果来说,这个时间成本太高了。因而,苹果更愿意选择与现有成熟体系都齐备的其它制造商合作。
  富士康希望用以往的经验看待未来。前述资深汽车界人士沈力说,但在与手机相比更复杂的汽车来说,富士康的经验无法简单复制。
  波士顿咨询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汽车企业将分化为三类:第一,服务型车企。主动转型,拥有用户触点的服务型车企将主导终端市场;第二,代工型车企。失去用户触点的企业,则面临淘汰或沦为代工厂的命运;第三,新型代工厂。行业外的第三类玩家也将积极出击,主动谋求代工厂这个新角色。
  富士康未来不会生产整车,也不会打造自己的电动汽车品牌。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多次公开对外界承诺。
  但这个口号的背后也透露出富士康转型的无奈——想摆脱“代工”标签的富士康,最大优势还是代工。
  加工企业与创新企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外部认为富士康的机会很迷茫,但富士康自己却认为这是一个机会点。崔东树认为,富士康也会为了这个机会拼命努力。
  (综合整理报道)(编辑/小文)
其他文献
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方式多,传染性强,一旦被感染,死亡率最高可达100%亚洲出现新疫情  9月9日,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周边村庄突发非洲猪瘟疫情,至少有七个村庄的猪群出现死亡。当地官员表示,将成立一个多部门机构,以确保这种高传染疾病不会进一步蔓延。据悉,菲律宾是亚洲最新出现非洲猪瘟疫情的国家。早前,中国、日本、越南、蒙古、柬埔寨、老挝和朝鲜等国都先后出现过该疫情。  菲律宾农业部长威廉·达尔在9月9日举
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凯瑟琳·卡莉(来源:卡内基梅隆大学)  社交平台是热点信息和重大新闻的关键获取渠道之一,尤其是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时期。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出于各式各样的目的,无论是国内的微博,还是国外的推特,平台上经常会有机器人账号,也就是所谓的 “僵尸” 账号出没。不过,这些伪装成真人的虚假账号通常不会占据太大比例。  以推特为例,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凯瑟琳 ·
谢霆锋是受邀到中国香港谷歌演讲的第一人,52分钟全程英语,难不倒八岁移居加拿大的他,主题“热情与革新”,从容幽默地分享观点与人生,演讲水平不逊于知名企业家。  谢霆锋认为网络虽开启世界大门,但大家都该抬起头走出去亲身体验。大众在网上接收太多资讯,不断吸收他人的想法,不自觉地失去自己,这是危险的。当你和所有人一样,那你将不被世界需要。  谢霆锋回首人生:12岁住寄宿学校,14岁到东京受训,16岁进演
塞巴斯蒂安·布拉斯成为了业界翘楚:这位主厨开在法国南部的Le Suquet被评为米其林三星餐厅,这是一项令人羡慕不已的殊荣。  但布拉斯却在2017年因为要求米其林撤销Le Suquet的三星评级而登上媒体头条,他的理由是:当他知道,任何不够完美的菜肴都会对餐厅的声誉构成威胁时,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你每年都要接受两三次检查,而且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每一道端出去的菜都有可能被检查。这就意味
美国好莱坞明星乔治·克鲁尼亲口证实多年传闻,他送给14位曾经帮助过他的朋友每人100万美元现金作为礼物。  克鲁尼向《GQ》杂志亲口叙述起这段往事,听起来好像是好莱坞电影里面的情节,但却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而且就发生在好莱坞。  最早是在2017年,克鲁尼的好朋友和生意伙伴格伯最先透露他收到了克鲁尼送给他的一个装满现金的箱子,以表示对他的谢意。克魯尼首次证实传闻克鲁尼和人权律师艾玛2014年结
电子商务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但是最近才成为主流  最近几个月,你上网买了几次东西?随着疫情持续,我们依赖电商将所需要的东西送货上门,日常食品、书籍、美容产品、儿童充气泳池,迅速快捷而且不用与人接触。  这些货品有的是日常必需品,有些不是。今年4月在加拿大,被隔离在家的人们网上购物,买了很多鹌鹑蛋罐头,斯塔琴弦和儿童的蹦蹦床。网购的前世今生  从恐慌性扫货我们已经知道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能影响我们的正常
近日,华人学者开发出一种“真正可穿戴”的可穿戴电子设备,这是一种受人体皮肤启发的、可粘在皮肤上的“电子皮肤”,其内部主要由电路板构成。  负责该研究的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机械工程系副教授肖建亮和艺术与科学学院教授张伟,其表示相关成果以《“电子皮肤”有望成为可穿戴设备的廉价且可回收的替代品》为题,已公开发表。可在手腕上佩戴的电子皮肤  该“电子皮肤”具有卓越的延展性、自愈合性、可回收性和可重构性
对于品牌来说,创意广告的输出、品牌画册的策划以及视觉大片的呈现,都算得上是“品牌履历”上强而有力的背书,不但能够塑造品牌的风格形象,也能传达出品牌每一季乃至每一次合作企划所想要讲述的故事和主题。  而在过去,我们也见证了不少让人拍案叫绝的创意企划,比如由伦敦创意公司 werkflow 为 Nike 与 A-COLD-WALL* 联名企划所打造的视觉,由导演暨喜剧演员 Jonah Hill 演绎的
草地贪夜蛾  前有非洲蝗虫袭来,能吃又能生的沙漠蝗已经一路肆虐从东非蔓延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隔着喜马拉雅山对云南虎视眈眈。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主任石旺鹏曾表示,比起草地贪夜蛾,沙漠蝗的食性更广,移动性更强,繁殖量更大,适应性更强,危害更大。而如果两种虫害叠加爆发,将会是种植业的灾难。草地贪夜蛾的危害  没过几天,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在春季生产发布会上称,据监测,今年草地贪夜蛾虫源基
人类能够通过触摸找到周围的物体并明确其某些属性,这一技能对盲人来说尤其重要,而没有视觉障碍的人同样在日常生活中频繁用到这一点,例如在口袋中摸索并抓住一样东西。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技术研究,旨在将这种人类能力复制到机器人上,从而使其通过触摸即可了解对象的位置并可实时估计对象的姿态。该研究成果预先发表在 arXiv 上,论文着重强调了不再局限于视觉、音频处理而只需通过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