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下的高中政治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cd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广大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偏颇。如何克服这些偏颇是一个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关键词:新课改
  新理念
  政治教学
  一、打破“严师出高徒”教学模式,向良好的师生关系转变
  在传统观念下,教师的角色是高高在上的严师,所谓“严师出高徒”,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只要求学生尊重老师,所谓师道尊严,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割裂了师生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学生只有被动的服从,缺乏必要的沟通。而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有些逆反心理强的学生甚至暗中和老师对抗,严重影响教学工作。新课程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即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实施者、探索者。
  教学是一种过程,是一种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机会,而不仅仅是教师教给学生东西。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都是教学的结果。因此,教师要转变以往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这就要求我们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双向互动的师生关系。这是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自觉、主动地活动,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使教师的教在对学生的学的诱发、组织、辅导、调节、反馈等方面而发挥作用,而不只见传授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样,使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在教学过程中,要使那些比较单调的认知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乐学。便接受为探究,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相统一。还要注重知识的升华和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有所得。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既包含着一定的理论观点和理论知识,又与我国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有密切联系的一门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该学科的这个特点决定在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与方法,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线,也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这一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生动活泼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书本理论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并转化为自觉行动,达到知识、能力、觉悟和行为的统一。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如果只顾观点、原理的教学,而忽视了联系生动活泼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就会使政治课失去生机和活力,成为一潭死水。不管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改革,要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三、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节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青少年的学习目的与兴趣是相辅相成的。一旦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先声夺人,则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因此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创设敢想敢问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思维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是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需要创新、发展与超越。如:教学理念创新方面,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生本”理念、民主教育理念、回归生活理念、教育生态理念、教与学并重理念等;教学手段方面,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网络环境自主学习;教学评价方面,突出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强调学生自我评价、多给予肯定性评价、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采用开放的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等;在课堂教学方面,把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更加重视生成性教学;在教师成长方面,重视教学反思等。所有这些,都是教学创新,对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新课程背景下,也存在一个错误的倾向:有的教师为了突出教改,把传统的一些有效做法看成是教改的绊脚石,全盘否定。
  总而言之,课程改革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政治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优化教学环节,合理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到对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探究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课改精神。
其他文献
本文对重庆御临河生态调节坝导流明渠交通桥利用两岸已建成的闸墩作为受力支点搭设吊模支撑体系传力机理及施工方法进行分析论述,可为类似工程的吊模支撑体系设计和施工提供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不断设疑,才能使课堂气氛跌岩起伏。有疑才能产生认知需要,才能产生积极思维。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通过质疑来引发学生思维。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问题合理,在以问题为切入口、突破处、发散点,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及探究等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最终达成对问题的理解。  关键词:高中生物 设计问题 思维  新课程提倡学生参入学习的过程,即既要重视知识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要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朝气,只有实施愉快教学。因为愉快教学能唤起能换起学生亢奋愉悦的心情,激发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使学生觉得学习“乐在其中”,这样课堂就会活起来。愉快教学对于小学阶段教学学科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来说,尤为重要,其方法也丰富多样。  一、提高兴趣  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习的潜在力量,教学中当一个小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的学习,进而不会感到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着力体现“课堂生活化”的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现状和生活经验,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进课堂,创设生活情境,解决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现实生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导致的母猪晚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和仔猪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自 19
摘要:对于高中语文,我们应着重发展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阅读与鉴赏,二是表达与交流。其中“阅读”是实现能力目标达成的前提,是基础。而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开阔阅读视野。  关键词:高中 语文 阅读能力  其实,我们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已经对这些问题作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应着重发展学生发展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
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的基因组为一条单股正链的RNA分子,含有2个开放阅读框(ORF),衣壳蛋白VP60是由位于5’端的开放阅读框(ORF1)编码,它是兔出血症病毒
摘要:字词不但是语文基础的一部分,更是提高学生素养的一个最具体、最直接的载体。通过字词的学习,学生还可积累词汇,为阅读、写作练就基本功。可以说当代中学生的文化底蕴如何,某种程度上可以从他的字、词、成语的掌握多少来衡量。字词不但是语文基础的一部分,是学生提高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学生领悟中华文化的一个最具体、最直接的载体。  关键词: 语文 字词教学 足够重视 基本功  很多教师认为初中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