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军事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s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老子的军事哲学思想是丰富而深刻的:基于“道”本根的非战观、基于“人道”立场的战争价值观、作战有“道”的战争制胜观,这些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现代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于后世也影响深远。
  关键词:老子;军事哲学思想;战争观;制胜观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02
  
  老子身处春秋战国后期,这个时代不仅是众所周知的百家争鸣的年代,更是战乱不休,生灵涂炭的的时代,为挽救这个日益沉沦的衰败乱世,老子开出了前所未有的治世良方,即“道”,老子以大道包罗寰宇,以大道统论自然、社会、人生,尤其是呼唤统治者以大道清静无为不争的法则来处身立世,最终是要实现理想的小康社会。然而,老子身逢诸侯混战的时代,要实现理想社会的蓝图,就必须首先消除战争。论兵因之成为老子思想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
  一、基于“道”本根的非战观
  老子思想的本质是“道”本根论,老子以道来统论社会,人生,老子的“道”主要是自然之道,老子是以自然之道来重建政治、经济、文化,其根本是“道法自然”,老子不仅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政治,在战争观方面,老子同样秉持“道法自然”的理念。战争究其本质来讲是以武力来解决冲突或者问题,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历史现象,究其根源,则来自于人的贪欲和不知足,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与自然生养万物,大道无为之生生大德是根本对立的,因此老子关于战争的基本态度是非战的,提倡和平,崇尚自然。
  虽然老子基于“道本”主张非战观,不幸的是,老子生活的战国后期,是名副其实的“战”国,据史书记载,发生在春秋时代的战争是非常频繁的,如发生在周襄王二十年(前632)的城濮之战(今山东)、周定王(前589)的鞍之战(今济南)等等。战争一方面频繁发生,另一方面战争规模越打越大。越打越大的战争也必然越来越残酷,如发生在周定王十三年(前590)楚宋之战,楚庄王围宋达九个月(九月至五月),据说当时宋都城内粮食断绝,“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吕氏春秋·慎势篇》)
  老子身处其中,深刻认识到了战争的危害性,认为人类最愚昧最残酷的行为,莫过于战争。“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这两句话道尽了战争危害的结果:战争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直接影响道当地百姓的生计。一旦选择了武力解决问题,战争将是无穷无尽的。“其事好还”,用兵这件事一定会得到还报。一报还一报,战争永远无法避免,生灵涂炭,人类永远无法取得和平,这个思想即便是在今天仍有很深的借鉴意义。所以,老子警惕我们,武力横行,终将自食其果,滥施兵力武力,必定自取灭亡。老子反对霸权主义,反对以武力称王称霸,反对以武力逞强:“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用“道”辅助君主的人,是不会仗侍兵力而逞强于天下的。
  老子的这种非战思想不等同于简单的反战、拒斥战争,与绝对和平主义的战争观是有着本质不同的。反战和非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老子并不是一味的反对所有战争,当国家民族面临侵略战争、面临危难之时,必要的自卫战也是需要的,老子主张不得已用兵,同时老子也告诫我们不可恃兵逞强。老子认为善于用兵的,是为了不使侵侮残民的行为继续下去才用兵,是不得已而用兵,只求达到禁暴除乱救济危难的目的而已,不能仗恃自己的兵力去侵犯逞强。
  老子的非战观,其实质是倡导共存共活的天人相合之境界,说到天人相合之境,大家都觉得很玄乎,很难想象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境界?我们很难用语言去描述它,有幸的是我们可以借助今天的科技文明来展现它,最近热播的影片《阿凡达》为我们生动的呈现了这一境界的画面:借助3D效果,我们可以看到影片里面阿凡达和其周围的自然万物之间是一种相互沟通交流后的平等和谐相处的关系,电影里面有一个细节,女主人公为救男主人公,在杀死了攻击男主人公的猛兽之后,念了一句咒语:你们的肉体转到我们身上,你们的灵魂回到神那里。在老子“道”的观照下,每一个物种都是有价值的,都有其存在权、发展权,每个生灵的牺牲都有其意义。在老子那里,万物、自然以及人都是道生发养育的,万物都有其生存权、发展权,老子的非战观正是老子自然观、大道论的延伸。大自然相生相克、互相牵制、阴阳相长、绝非简单的你死我活,反对灭人国亡人种,老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共活、同存,前提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解,就是少欲无私合道,没有人对欲望的限制就不会同自然和解,没有人同自然的和解就没有人与人的和解,没有人与人的和解就没有国与国的和解,战争就不会和解。
  二、基于“人道”立场的战争价值观
  (一)对待兵器上,老子认为“兵者不祥之器”,兵革是不吉利的东西,不是君子使用的东西。上天有好生之德,而兵器却是杀人利器,谁都厌恶它,有道之人更是不轻易使用它。老子主张必须要慎重使用兵器,必须是不得已才能使用,而且使用的时候也要有节制。譬如在大敌犯境时,为保护国家生存,必须拿起武器,不得已而战时,作为统帅应少杀,不杀为上。本质上讲,老子是以天道讲人道,喻兵道,道贵生万物,老子对待兵器的审慎态度,很值得我们反思,每一次亮剑,每一次使用武器,其矛头指向的都是生灵,都将意味着牺牲与灾难,与古代相比,现代战争由于借助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兵器更先进更多样,也更具摧毁性,譬如:核武器、生化武器等等,这些兵革利器一旦使用,对于整个人类万物,都将是毁灭性的,老子的这种对待兵器审慎的态度,再次提醒并且告诫我们万不得已时而用兵,提醒我们尊重人,尊重生命,崇尚道。
  (二)在对待战事时,老子主张以“丧礼处之”,中国古代礼仪中,左尊右卑,左吉右凶,喜庆的事都以左边为尊上,只有遇到凶丧之事才以右边尊上。所以偏将军站在左边,而上将军站在右边,就是说用丧礼的仪式来对待出兵打仗。老子认为有道的统帅应该具有“恶杀”的战争操守,陈鼓应评价这是“以人为本的军事人道主义的有力呼声”。究其本质,老子的这一思想是从其自然生生之道出发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仍具有经久不衰的时代价值: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尽管人类文明已经高度发达,但是在战争中肆意伤害平民,虐待战俘等违背人道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三)表现在战争结束后,老子主张“胜而不美”,体现了老子对待战争胜利的基本价值态度。老子认为喜欢杀人、乐于杀人的,很难得志于天下,难使天下人归服。所以,老子主张“哀兵”,哀兵体现了慈心,无论是战争的哪一方,胜利或者失败,都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因此没有必要狂喜,只有悲哀。
  老子认为,大道无为,大道贵生,有生生之德,而战争则戕害生命,破坏自然,是不合道的。这表明了老子对于战争的人道主义立场,与当今世界的主流战争观是一致的。在老子那里,人道主义的最高境界是消除自我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中国历史上凡是非人道的战争最后都让历史更加的倒退。
  三、作战有“道”的战争制胜观
  前面我们分析了老子对于战争的基本态度以及立场,都是以道为中心展开的,在具体的作战过程中,老子对于作战规律、作战方式都有深刻的论述,有学者将老子的这些论述总结为“三律”:
  (一)“反律”以反求正,以反向的手段达到正向的目的
  (二)“柔律”,即示弱用柔战略战术
  (三)“无律”,重心是“无”,即无形,是军事理论的最高境界
  究其实质,无论正反(老子主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柔弱刚强(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有无(有生于无),都是一个逻辑概念的两面,是辩证法在不同层面的阐述和运用。但是,这些对子是老子首次提出的,无论是从战略上还是战术指挥上讲,老子的这些思想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老子从自然物理出发,根据当时战争发生的实际,结合宇宙人生,总结出独特的用兵之道,老子认为:翕与张、弱与强、废与兴、取与予,都是矛盾的对立,并能相互转化,这一辨证思想可以概括为“反其道而行之”,在军事上就是“以奇用兵”,老子主张治国应以正道,也就是自然无为之道,而用兵则以诡奇诈道而行之,战争是违反自然生生之道的,那么,作战用兵就应该反其道而行之,这一军事战略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三十六计》中美人计、反间计、笑里藏刀、骄兵之计等都是军事“反律”,其威力无比,无坚不摧;“示弱”不是真弱,不是实力上的悬殊,不是处于弱小的地位,而是一种军事谋略,恰恰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用柔”是指在战略上尽量不用军事对抗而制服敌人,是指感化友邻,麻痹和弱化敌人。体现在军事战略上,老子主张“不争而善胜”(第73章),老子认为天道(自然的规律)就是不争攘而善于得胜。老子的这一思想,对于弱小国家反抗强暴的斗争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老子军事哲学思想的独特性就在于他对战争本质的深刻理解,“三律”的总结对于把握老子军事哲学思想有一定帮助,但也存在问题:这三者是不能分开的,是一体的,正反也好,强弱也罢,归根到底,老子是非战的,主张人道主义,认为军事理论的最高境界便是无为,老子将无为观念融于其军事思想,将用兵之道上升到政治斗争的战略,崇尚自然,不重功利,因此,老子的兵家思想更具普遍意义,这是老子与其他兵家不同之处,老子以非战为要义,不得已,而战胜则乃余义,最终老子追求的是没有战争、没有你争我夺的生生不息的大道无形之境界。
  四、总结:老子军事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由上不难看出老子军事哲学思想的重要性,即便是在当代也有着重要的价值。今天,我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安全环境。可以说,世界局势总体缓和但也危机四伏,我们必须创造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斗争艺术。从总体上说,我们与世界强国相比处于弱势,如何以弱对强,如何才能富国强兵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呢?老子的军事哲学思想带给了我们以下启示:
  (一)要有忧患意识和反思精神: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西方大国在财力、物力、技术方面的巨大差距,反思自身的不足,胜不骄,败不馁,要求强烈的忧患意识,利用世界军事革命这个机遇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实施跨越发展战略,尽快将军队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要努力探索强军之道,制胜之道,积极探索军队质量建设之“道”。治国之道若大国烹小鲜,治军提出新理论,探索新途径,为新时期的军事斗争提供有力的智力也要有道,要无为而无不为,努力探索新时期军队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立足国情军情,提出新理论,探索新途径,为新时期的军事斗争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要积极提升软实力,韬光养晦,以柔克刚是一种谋略,而不是软弱,要合理运用“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以退为进”“不争而善胜”等原则。中国的国防从古至今都是防御性的。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的基石,我国的国防是保障经济建设的必要手段。因此,我们在进行建设、增强实力的过程中,要注意隐藏“利器”,不惹事、不树敌,以守为攻,以退为进。只要我们坚持与时俱进,走创新之路,“柔弱胜刚强”的古代智慧就必将发出新的光芒。
  (四)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尊重生命,对待战事要慎重,对待战争要节制,不打无准备之仗,关注官兵的合理需求,保障官兵的基本人权,激发卫国戍边热情。
  (五)要尊重生态以及文明的多样性,自然之道有生生之德,万物都是道生发养育出来的,在“大道”的系统里面,万物都是平等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同时,要学会尊重自然,尊重生态文明的多样性,万物都有其生存发展权,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M].中华书局,1984.
  [2]冯友兰.冯友兰经典文存[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制定法律的首要问题,不是法律规范的制定,而是价值取向的选择。《治安管理处罚法》体现出的价值取向即制约权力与保护权利。加强对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处罚权和强制权的配置,保障公民权益;规范公安机关权力的运用,保障公民权利。从而实现制约权力与保护权利统一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治安管理处罚法;价值取向;权力制约;权利保护  中图分类号:D035.34
期刊
摘 要:公平作为首要的善,一直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基本的伦理价值,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一个社会能够和谐发展,其根本依据在于这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中体现了公平要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域下,人们对公平内涵的反思和探询,已从多层次和多角度展开,公平的内涵得以多重维度的展开,对于公平的资源在社会中的配置也得以超越单一性和单向性。  关键词:公平;配置;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B824.5
期刊
摘 要:就目前的资料而言,关于杨朱的思想,学术界已经阐发得几近完备了。大抵而言,杨朱以“为我”为根本观念,与儒墨法三家分别构成两个极端。就儒家和杨朱的关系论,有着忠君无君的区别。孟子隶属儒家一脉,儒家一派人物中,孟子抨击杨朱方面也最为激烈。然而孟子与杨朱的抵触是否直接代表着儒家与杨朱的关系呢?其实不然。孟子对杨朱的评判毕竟是一面之词,其观点不免存在偏颇,实质上杨朱思想亦有众多可贵成分。鉴于很少有人
期刊
摘 要:随着目前高校学生自杀率、犯罪率不断上升的趋势,高校学生的生命教育成为一个方兴未艾的话题,本文作者试从高校加强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生命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期冀探索出适合我校学生生命教育的有益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命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
期刊
摘 要:由于社会实践具有立体、生动、形象等特点,是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本文分析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主体性形成的作用,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主体性体现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主体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组织形式,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清末改制为新式学堂,延绵1000余年,其别具一格的教育教学特色,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仍具有许多借鉴意义。  关键词:书院;教育特点;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
期刊
摘 要:国外教师教育研究的专业化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教师才被视为一种专业得到重视,继而对教师心理的研究也更为广泛和深入。笔者综述现已有教师研究的历程,以便了解教师心理研究的大致发展状况,从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把握趋势。  关键词:心理学;教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
期刊
摘 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法制宣传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企业法制宣传教育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立足企业实际,从首要任务、重要使命、基本要求、有效途径、根本保证等五个方面入手,提高企业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企业法制宣传;宣传教育;科学发展观 
期刊
摘 要:第三人侵害债权是债权问题,侵权问题还是法律秩序的问题,众说纷纭。比较流行的八种学说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分为两派:在法律体系内的探讨都通过债权的扩张来解释这一现象;而在法律体系外的探讨则通过开放规范的导入,最终又回到了法律自身。通过对债权性质、债权保护、债权相对性和债权不可侵性的探讨,可以发现第三人侵害债权在技术上回旋才明了其性质问题的出路。  关键词:第三人侵害债权;债权保护;道德秩序  中图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实施和推进双语教学成为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理解双语教学及有效地推进双语教学成为高校教学的焦点问题。为此,本文从双语教学的内涵、模式、目标等几个方面简单论述。以期能更好地推动双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内涵;双语教学模式;双语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