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ong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人们具有竞争意识,而且需要人际之间的合作。培养中小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相互协作精神和个人对集体责任感是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教育,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搭建了一个创设情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平台。本文通过分班对照实验、个案分析、大量的数据对比分析等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最终达到育体、育心、育人的目的。
  主题词: 合作学习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合作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人们具有竞争意识,而且需要人际之间的合作。培养中小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相互协作精神和个人对集体责任感是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在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通过三个学期来,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教育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教育,能够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最终达到育体、育心、育人的目的。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校四年级中随机抽取的两个班,共95人。实验班共48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3人。对照班共47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3人。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体育态度、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心理水平等基本相同。
  1.2 研究方法:
  1)对照实验法;2)问卷调查法;3)数据分析法;4)个案分析法。
  2.研究过程
  2.1 原始数据的建立:
  2013年2月对本校四年级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以及其他心理表现进行问卷调查,并将各种数据制成表格,建立数据库。
  2.2 改变教学模式
  实验班与对照班由同一名教师任教,但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
  实验班采用合作式教学模式。即教学实验前,教师根据合作学习的理论与方法,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合作精神、交往技能与合作学习方法的教育,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人数相等的异质小组,教学中采用小集团式(合作式)教学。
  对照班按一般常规进行教学,每次课的内容、练习时间安排、场地、设备等与实验班相同。
  2.3 问卷调查
  1)教育学生答卷时实事求是,放下思想包袱。说明问卷内容没有对错之分,并不计入学习成绩,与学业考核毫无关系。
  2)实验班与对照班同时发出问卷,学生不计名答卷。
  2.4 观测记录
  观测项目由其他教师进行评价、记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意志品质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在问卷之前,我们就做好了学生的思想工作,要求他(她)们实事求是的填写问卷的各个项目,问卷只起到了解情况的作用,没有对错之分,与学业考核、评价无关。因此,数据比较准确、可信。
  


  通过三个学期的实验,从表1——表2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各项指标通过T检验,均得到了明显提高,差别具有显著性。对照班虽然在“勇敢” 、“胆小怕事”两项中具有较显著的效果,但总体效果不具有显著性。如果把实验后的实验班与对照班作一比较,就会看出二者之间的显著差别,即使是对照班取得效果的“勇敢”选项与实验班相比也有很大差距,见表3。
  


  在三个学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班提高幅度最大的,也是他们最可喜的进步,就是他们能够面对失败。在实验班的一次“多人多足跑”的教学中,几乎每个组都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一个组因步调不一致而举步维艰,最终集体跌倒。开始同学们互相埋怨,有的同学甚至泄气了,干脆坐在地上不参加活动了。这时教师及时进行了指导、鼓励:我们组的任务是什么?个人的职责明确了吗?失败的原因在哪?我们怎能被这小小的失败吓倒?听了老师的话,组长又开始召集组员们说:别的组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同学们忘记我们的任务了吗?为了全组的荣誉,加油吧!于是他们开始总结失败原因,商量可行的办法,并做了具体分工。最后,他们又经过几次的尝试,终于可以步调一致的走了……在后来的比赛中他们还夺得了第一名。实验班的学生就这样经过多次在失败中的合作,在失败时的相互鼓励,在失败面前他们已不再气馁!
  3.2  培养“合作意识”情况调查分析
  3.2.1  “合作意识”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表4、表5反映出,通过三个学期的实验干预,实验班的“合作意识”有了明显改观。它的各项调查指标与实验前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其中,“积极相互依靠”选项比实验前提高了八十七点五个百分点,“听取别人意见”选项比实验前高出了六十点五个百分点。通过T检验,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各指标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对照班“能够承担责任”选项,实验前比较有明显差异,但总体上看效果不明显。尤其是“积极相互依靠”选项,虽然通过T检验属正常浮动范围,但指标上呈负增长态势。   实验班的一系列实验干预,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例如:有一次,实验班进行大家非常熟悉的“集体登岛”游戏。A组中有个叫李莹的女同学,特别胖,在“登岛(跳箱)”时,她在A组中最后一个准备“登岛”,尽管“岛”上的同学奋力拉、拽,但由于她太胖,几次尝试都失败了。这时,本组的同学都鼓励她:再来,一定能成功!本组
  有两名同学又跳下来在下面拖她,最后她终于“登岛”成功。她们组最后一个完成任务,但她们还是兴奋地抱成一团,庆祝共同的胜利,因为她们在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任务。这些正是造成实验班与对照班“合作意识”巨大差距的原因(见表六)。
  


  3.2.2  体育课合作与交往行为观察情况分析
  在实验中,我们对体育课上学生的合作交往行为进行了观察记录。实验期间学生平均每节体育课合作与交往行为见表七。
  


  由于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成绩作为奖励依据的,只有小组取得成功才算胜利,才可以获得奖励,至使小组成员能够同甘共苦,荣辱与共,所以出现了实验班学生在课上合作、交往行为的增多,最终形成了与对照班的显著差异。
  3.3  培养“团队精神”情况调查分析
  在“团队精神”问卷调查中,“热爱集体”和“乐于助人”两项,由于基数过高,故不可能有显著差别,可以忽略不计。实验班在余下的选项中,均有显著提高,尤其是在“宽以待人”选项中,实验后比实验前高出了三十七点五个百分点之多,说明实验班的学生在交往中能够为他人着想,具备了团结的资本。对照班在“自私”与“自觉遵守纪律”两项中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见表八——表九)。“自觉遵守纪律”选项对照班与实验班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其他选项中,确存在显著差异(见表十)。
  


  


  通过表八至表十,可以看出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良好的效果。比如,在仰卧起坐教学中,B组有个叫王永的同学,开始时一个都坐不起来,组中有的同学开始埋怨他。后经过老师的指导,同学们觉得埋怨是没有用的,大家开始鼓励和帮助他。他也觉得自己不能拖集体的后腿,于是,他不仅在课上练,回家以后还加紧练习,一周后,他可以做起十个了。正是这样的环境,激发了同学们的潜能。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得到了培养。
  3.4 其他心理表现情况调查分析
  


  实验后其他心理表现对比见表十一。实验后在其他心理表现中,除了“尊敬教师”和“有同情心”选项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选项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4 结论与建议
  1)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教育,首先要深入地学习合作教育理论,了解合作教育的内涵,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教育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3)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能够增加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
  5)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教育,能够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
  6)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合作教育正是搭建了这样一平台。
  7)合作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拥有广阔的前景,应当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慎年,许尚侠,李建周等.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87,4.
  [2] 陈及治,权德庆,施丽影等.体育统计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1991,6.
  [3] 邵宗义,刘瑞一,胡卓生.学生体质测量与评价[M].上海: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出版,1994.
  [4]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5.
  [5] 王金保,彭士媛.中小学体育科学研究[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1995,1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课堂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表现多样和复杂的情绪,并以此研究了小学生的情绪影响因素及调节。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发展,小学生的独立性日益增强和性格表现得越加突出,他们的情绪影响因素主要和气质类型、认识因素和环境有关;由于课堂环境的影响,小学生的情绪调节经历了一个由外部调节转到内部自我调节的过程,表现为随意性、迅速性和复杂性。对于家长和老师,了解小学生的情绪影响因素及调节,可以在小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离婚的家庭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作为班主任的我,有责任、有义务为这种有心理问题的孩子送去一束特殊的阳光,帮他走出阴影,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怨恨走出 心霾  孩子是家庭的产物,父母离异、家庭变化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参考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对北京市城北中心三街小学在校小学生(100人)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研究了小学生上田径耐久跑课时是否存在畏惧进行了调查,并对产生畏惧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小学生对耐久跑存在畏惧心理。理论知识不足、生理心理素质的不适应及意志品质的薄弱是产生畏惧心理的主要原因。据此探讨了消除小学生畏惧心理的策略。  关键词:耐久跑;畏惧心理;小学
期刊
摘要:新时期,由于加快农村城市化改造,随着土地的流失和房屋的拆迁改造,许多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找新的机会打工赚钱,孩子只能留给家中的老人或者亲戚照顾,导致大量的农村留守孩子出现。由于远离父母,留守孩子失去了父母的关心与疼爱,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不仅妨碍了孩子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妨害了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需全社会共同努力,综合采取各种措施来加以防治。  关键词:留守孩子;农村;心理问题;心理特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的梳理,就近二十年国内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归纳,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适应性  学习适应性是指学习者根据学习条件的变化,个人做出主动的改变,以达到自身与外部环境的平衡,并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能力。作为一种学习能力,学习适应性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条重要标准。研究和实践表明,学习适应问
期刊
摘 要:教师针对处于青春期初级阶段,小学高年级男女同学交往中,被误解的事,通过个体辅导,纠正错误;运用团体辅导,进行现场调查,表扬、鼓励善于交往的同学,并理论结合实际,阐述人际交往的意义,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好处,推荐相关的文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的素质,帮助他们顺利走出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心理障碍误区。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青春期;异性交往;心理障碍  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新概念提出了新的定义
期刊
摘 要:智障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他们需要与人交往、需要回归家庭、需要走向社会,而智障学生本身的年龄、心理、智力、语言、情绪、行为等特点,给他们与人沟通交流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障碍,但是,我们还是要着眼于智障学生的未来生活,培养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智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智障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他们需要与人交往、需要回归家庭、需要走向社会,而智障学生本身的年龄、心
期刊
摘 要:感恩,是当前积极心理学的热点课题,是指对他人、社会或自然界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产生认可、感激并意欲回馈的一种情怀或行动。培养小学生的感恩习惯,可以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使学生感悟到给予的快乐与幸福,从而获得自我和谐与人际和谐,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基。运用环境熏陶策略、言传身教策略、行动体验策略及课程策略培养小学生感恩习惯,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积极心理 ;感恩;幸福  感恩,是当
期刊
善于用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帮助孩子调节情绪,培养孩子积极阳光健康的心态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情绪体验、积极情绪、消极情绪  调节情绪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如果孩子能够从小就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那么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将会是大有裨益的。积极心理学恰恰强调以积极、阳光、正面的情绪来获得幸福生活。小学阶段,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好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念帮助孩子调节情绪,那么教育效果将是事半功倍
期刊
【摘 要】教育部新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小学阶段,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家庭教育则更加重要,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帮助家长进行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