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煜有五个哥哥,他对日后执政没有丝毫念想,打心底就没存这个欲望。他向往与世无争的归隐生活,晨起伴着鸟鸣潜心于音律,扫字成詞,把盏长歌,与心爱的女子相看两不厌,这样过一生,才如神仙般逍遥。
可造化弄人,五个哥哥亡故后,连原本可即位的侄子也倒在了离皇位几步之遥的地方,天子之位非他莫属,南唐江山落在了他的手里。
不想当皇帝的人,真的当不了好皇帝。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他优柔寡断,不善权谋,而且他接的原本就是个烂摊子。南唐早已依附宋朝,只是还守着苟延残喘的国号,千秋梦是做不得了,连安稳都不可多得,似乎只能得过且过,过不下去时就该散了。
李煜生有奇表,天资聪颖,与文学艺术似乎有不解的缘分。为了避免政治斗争,也为了身心皆安,他精究六经,通晓音律,尤擅诗词书画,这片天地是自由的,他沉醉于此,把情感都倾注于此,从未想过志向旁移。
他是南唐最后的帝王,要为亡国承担责任。故国不堪回首的悲怆让他成了词坛的千古一帝,这个登临的过程,与他深深爱恋的娥皇有莫大的关系。
古人说,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他被囚在了王位上,却没有错过知己红颜。
暮色如烟,散去几多尘寰,晚钟敲开一池寂寞。对着明珠润泽的光芒,娥皇施了薄粉,朱唇细点,看着心悦的男子就坐在她面前,忍不住笑了起来,毫无遮拦。他看痴了,这个女子是老天给他的补偿,让他坐拥天下依然可得世间男女单纯的爱意。她的指尖扫过琵琶,清歌缓唱,消融了他所有烦恼,国家大事在案头累积,他在这里煮酒对红颜。他们含情共饮,酒不小心滴上罗衣,她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此时,他们是最平凡的夫妻,许下誓言,共约百年。
娶她的时候,他还不是皇帝,生活中尽是轻松畅快。他们一起看日影月色,谈诗词、论史书、话风月,江南的丝竹缠着那段不沾尘的时光。娥皇琴棋书画皆精,尤擅琵琶,和李煜一起凭借残谱修订了声闻天下的《霓裳羽衣曲》。
她还经常弹起李煜的词调,把款款深情缔结在低吟浅唱中。她不仅是李煜生活中的伴侣,也是他艺术上的知己。
有这样的人在身边,共一食一饭、一晨一昏,韶光也不算虚度。她是他填词的激情和动力,情之一脉,伏延千古。李煜此时的作品绮丽柔靡,愁亦含欢,而做了皇帝后,压力骤然放大,忧闷和哀愁填满了寂寞诗词。
作为后宫女子,娥皇独得三千宠爱。然而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娥皇突患重病,终日卧床,脸上再无妍媚光泽。
红日已高三丈,香兽里缭绕着薄烟,再无佳人着锦绣,只有窗边的帘幕随风而皱,步摇在妆台等待,琴弦也孤寂了很久。这朵摇摇欲坠的花,是李煜心里难以消融的痛,他只能加倍呵护,衣不解带地朝夕陪侍,汤药亲尝。她因病而形容枯镐,他因劳累惦念而日渐消瘦。然而这样的时日并不长久,娥皇的生命很快走到了尽头。
李煜如同命断,他忘了自己身系家国,竟欲投井殉情,和娥皇到黄泉做伴。李煜为她不惜笔墨,制诔词千言,倚杖立秋风,极尽酸楚。那个女子的一颦一笑一回眸,活在他的诗词里,丝毫不逊于生前。
情逝茫茫,却也不是爱情的末路。娥皇病重时,她的妹妹进宫陪伴她,这个和娥皇有同样血脉的女子,因为年轻而更显活泼。李煜在面对爱人将逝时,看见如此朝气青春的影子,忽生逃避之意。
李煜对娥皇的感情无需质疑,只是在她人生最后的阶段,如此深厚的感情快速地被另一个女子取代,娥皇还是有几分怨的。据说,娥皇因为知晓此事,才在生命垂危时愤而离世。
几年后,宋军攻破金陵,李煜亲自烧毁了《霓裳羽衣曲》。那份爱在他仓皇流离、性命难保时仍珍藏心头,宁可毁了这曲子,也不愿有她气息的珍藏落入他人手上。
至此,娥皇该放下那份幽怨了,她最明白此举的深意,用她的叹息换他此后深深的惦记。他们在世是夫妻,死别后仍是知己。
娥皇逝后,身边人自然不能由着他殉情。这是人生的一大劫难,纵然忧思成疾,也得一步步走下去。
娥皇的妹妹被称为小周后,她也是蕙质兰心、知书达礼的女子,而且神采较大周后更胜一筹,李煜的风流才情又有了落墨的地方。经过了娥皇的死,他已经看透了世事无常,诗词里便添了一重无助和茫然。
这茫然使他看不透,看不透便要逃离,所以他不理江山,独对美人,日日和小周后耳鬓厮磨,有一日良辰就度一时快活,六宫粉黛皆是摆设,他只要这个能和他诉尽肺腑的人。与娥皇不同,小周后是李煜打发宫中时日、躲避桎梏时的玩伴。
小周后偏爱绿色,喜以青碧色入妆,盘高髻,点红唇,行走时裙裾飘扬,逸雅韵成,飘飘然有出尘的气质。有一次,宫女把染成碧色的绢晒在苑内,夜间忘了收,被露水沾湿,未料次日一看,颜色分外鲜明。李煜与小周后见了,也觉那颜色出奇的好,便给这种绢取名“天水碧”。
小周后好焚香,喜欢亲手设计制作焚香的器具。每天垂帘焚香,满殿芬芳。但在安寝时,为防失火,帐中不能用香,她就用鹅梨蒸沉香,置于帐中,沾着人的汗气便成一股甜香,其味沁人肺腑,小周后给它取名为“帐中香”。
李煜为满足口腹之欲更是极尽其能。他将外夷出产的芳香食品汇集起来,烹炸煎制成美食,多至九十二种。每种肴馔他都亲自题名,刊入食谱,命御厨备下盛筵,召宗室大臣入宫共享,名叫“内香筵”。又将茶油花子制成花饼,大小形状各异,令宫嫔淡妆素服,缕金于面,用花饼施于额上,名为“北苑妆”。
自李煜创了北苑妆,妃嫔宫人都穿着缟衣素裳,鬓列金饰,额施花饼,行走起来衣袂飘扬,远远望去似广寒仙子般,别具风韵。
此时的李煜虽然放纵游戏,仍愈发感到命运的重压和无法挣扎的哀愁,此时他的词多写胸臆孤零。他借酒浇愁,恨无归途,这条路走下去,注定不堪回首。
果然,宋朝大军很快便兵临城下。苟安一隅的日子终于到了尽头,他被押往汴京,得了个可笑的封号—违命侯。
他不是合格的囚徒,不知此时已寄人篱下,不会曲意俯首。他还是率性的李煜,亡国之痛都融入词中,栏杆拍遍,楼头兴叹。
国家不幸词家幸,至此,他与词两相成就。那些凄凉悲壮、意蕴深远的词作,绝非金陵旧作可以比拟,使他一跃成为承前启后的词坛宗师。
李煜在生辰那日填了一首空前绝后的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他的思国之情让人心惊,当晚宋太宗命人给他送去毒酒。这天是李煜的生辰,也是个浪漫的七夕佳节。他死后被葬在洛阳,只能远远地向南望。
他像宋时月色里最孤凉的那抹箫声,飘散在旷野,恨不能收。他与这尘缘究竟谁欠了谁,不用说,也不用问。生命匆匆,来路长长可回首,前途漫漫不可期,繁花落后,只剩青苔满墙。
他也像宋代的官窑,釉色青翠如玉,釉面布满冰裂纹,如一颗零碎而无法收拾的心,紫口铁足是解不开的束缚,恰似他不得不入的尘世。
可造化弄人,五个哥哥亡故后,连原本可即位的侄子也倒在了离皇位几步之遥的地方,天子之位非他莫属,南唐江山落在了他的手里。
不想当皇帝的人,真的当不了好皇帝。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他优柔寡断,不善权谋,而且他接的原本就是个烂摊子。南唐早已依附宋朝,只是还守着苟延残喘的国号,千秋梦是做不得了,连安稳都不可多得,似乎只能得过且过,过不下去时就该散了。
李煜生有奇表,天资聪颖,与文学艺术似乎有不解的缘分。为了避免政治斗争,也为了身心皆安,他精究六经,通晓音律,尤擅诗词书画,这片天地是自由的,他沉醉于此,把情感都倾注于此,从未想过志向旁移。
他是南唐最后的帝王,要为亡国承担责任。故国不堪回首的悲怆让他成了词坛的千古一帝,这个登临的过程,与他深深爱恋的娥皇有莫大的关系。
古人说,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他被囚在了王位上,却没有错过知己红颜。
暮色如烟,散去几多尘寰,晚钟敲开一池寂寞。对着明珠润泽的光芒,娥皇施了薄粉,朱唇细点,看着心悦的男子就坐在她面前,忍不住笑了起来,毫无遮拦。他看痴了,这个女子是老天给他的补偿,让他坐拥天下依然可得世间男女单纯的爱意。她的指尖扫过琵琶,清歌缓唱,消融了他所有烦恼,国家大事在案头累积,他在这里煮酒对红颜。他们含情共饮,酒不小心滴上罗衣,她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此时,他们是最平凡的夫妻,许下誓言,共约百年。
娶她的时候,他还不是皇帝,生活中尽是轻松畅快。他们一起看日影月色,谈诗词、论史书、话风月,江南的丝竹缠着那段不沾尘的时光。娥皇琴棋书画皆精,尤擅琵琶,和李煜一起凭借残谱修订了声闻天下的《霓裳羽衣曲》。
她还经常弹起李煜的词调,把款款深情缔结在低吟浅唱中。她不仅是李煜生活中的伴侣,也是他艺术上的知己。
有这样的人在身边,共一食一饭、一晨一昏,韶光也不算虚度。她是他填词的激情和动力,情之一脉,伏延千古。李煜此时的作品绮丽柔靡,愁亦含欢,而做了皇帝后,压力骤然放大,忧闷和哀愁填满了寂寞诗词。
作为后宫女子,娥皇独得三千宠爱。然而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娥皇突患重病,终日卧床,脸上再无妍媚光泽。
红日已高三丈,香兽里缭绕着薄烟,再无佳人着锦绣,只有窗边的帘幕随风而皱,步摇在妆台等待,琴弦也孤寂了很久。这朵摇摇欲坠的花,是李煜心里难以消融的痛,他只能加倍呵护,衣不解带地朝夕陪侍,汤药亲尝。她因病而形容枯镐,他因劳累惦念而日渐消瘦。然而这样的时日并不长久,娥皇的生命很快走到了尽头。
李煜如同命断,他忘了自己身系家国,竟欲投井殉情,和娥皇到黄泉做伴。李煜为她不惜笔墨,制诔词千言,倚杖立秋风,极尽酸楚。那个女子的一颦一笑一回眸,活在他的诗词里,丝毫不逊于生前。
情逝茫茫,却也不是爱情的末路。娥皇病重时,她的妹妹进宫陪伴她,这个和娥皇有同样血脉的女子,因为年轻而更显活泼。李煜在面对爱人将逝时,看见如此朝气青春的影子,忽生逃避之意。
李煜对娥皇的感情无需质疑,只是在她人生最后的阶段,如此深厚的感情快速地被另一个女子取代,娥皇还是有几分怨的。据说,娥皇因为知晓此事,才在生命垂危时愤而离世。
几年后,宋军攻破金陵,李煜亲自烧毁了《霓裳羽衣曲》。那份爱在他仓皇流离、性命难保时仍珍藏心头,宁可毁了这曲子,也不愿有她气息的珍藏落入他人手上。
至此,娥皇该放下那份幽怨了,她最明白此举的深意,用她的叹息换他此后深深的惦记。他们在世是夫妻,死别后仍是知己。
娥皇逝后,身边人自然不能由着他殉情。这是人生的一大劫难,纵然忧思成疾,也得一步步走下去。
娥皇的妹妹被称为小周后,她也是蕙质兰心、知书达礼的女子,而且神采较大周后更胜一筹,李煜的风流才情又有了落墨的地方。经过了娥皇的死,他已经看透了世事无常,诗词里便添了一重无助和茫然。
这茫然使他看不透,看不透便要逃离,所以他不理江山,独对美人,日日和小周后耳鬓厮磨,有一日良辰就度一时快活,六宫粉黛皆是摆设,他只要这个能和他诉尽肺腑的人。与娥皇不同,小周后是李煜打发宫中时日、躲避桎梏时的玩伴。
小周后偏爱绿色,喜以青碧色入妆,盘高髻,点红唇,行走时裙裾飘扬,逸雅韵成,飘飘然有出尘的气质。有一次,宫女把染成碧色的绢晒在苑内,夜间忘了收,被露水沾湿,未料次日一看,颜色分外鲜明。李煜与小周后见了,也觉那颜色出奇的好,便给这种绢取名“天水碧”。
小周后好焚香,喜欢亲手设计制作焚香的器具。每天垂帘焚香,满殿芬芳。但在安寝时,为防失火,帐中不能用香,她就用鹅梨蒸沉香,置于帐中,沾着人的汗气便成一股甜香,其味沁人肺腑,小周后给它取名为“帐中香”。
李煜为满足口腹之欲更是极尽其能。他将外夷出产的芳香食品汇集起来,烹炸煎制成美食,多至九十二种。每种肴馔他都亲自题名,刊入食谱,命御厨备下盛筵,召宗室大臣入宫共享,名叫“内香筵”。又将茶油花子制成花饼,大小形状各异,令宫嫔淡妆素服,缕金于面,用花饼施于额上,名为“北苑妆”。
自李煜创了北苑妆,妃嫔宫人都穿着缟衣素裳,鬓列金饰,额施花饼,行走起来衣袂飘扬,远远望去似广寒仙子般,别具风韵。
此时的李煜虽然放纵游戏,仍愈发感到命运的重压和无法挣扎的哀愁,此时他的词多写胸臆孤零。他借酒浇愁,恨无归途,这条路走下去,注定不堪回首。
果然,宋朝大军很快便兵临城下。苟安一隅的日子终于到了尽头,他被押往汴京,得了个可笑的封号—违命侯。
他不是合格的囚徒,不知此时已寄人篱下,不会曲意俯首。他还是率性的李煜,亡国之痛都融入词中,栏杆拍遍,楼头兴叹。
国家不幸词家幸,至此,他与词两相成就。那些凄凉悲壮、意蕴深远的词作,绝非金陵旧作可以比拟,使他一跃成为承前启后的词坛宗师。
李煜在生辰那日填了一首空前绝后的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他的思国之情让人心惊,当晚宋太宗命人给他送去毒酒。这天是李煜的生辰,也是个浪漫的七夕佳节。他死后被葬在洛阳,只能远远地向南望。
他像宋时月色里最孤凉的那抹箫声,飘散在旷野,恨不能收。他与这尘缘究竟谁欠了谁,不用说,也不用问。生命匆匆,来路长长可回首,前途漫漫不可期,繁花落后,只剩青苔满墙。
他也像宋代的官窑,釉色青翠如玉,釉面布满冰裂纹,如一颗零碎而无法收拾的心,紫口铁足是解不开的束缚,恰似他不得不入的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