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形势在不断地变化,教育要适应形势的变化,就要不断改革创新。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在这样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教育不仅要适应这种变化,而且要促进形势的变化。怎样促进?就是要培养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能应对各种危机,而且要能审时度势,促进危机的转化。所以,各国都在不断地研究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改革不仅是我们在讲,各国都在讲。
对于我国来讲,教育改革更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国家,我们要追赶发达国家,更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要认清形势的发展,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紧迫感。
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看,我们的社会从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国外引进技术、引进资本、引进管理方式,这些变化都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现在青少年生活在西方“三片”(薯片、芯片、大片)文化中,渐渐淡忘了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这是我们非常担忧的。因此,我们亟需加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把我国中华文明发扬光大,这也是我们教育改革创新的内容。
教育如何改革创新?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开放,吸收世界一切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另一方面要挖掘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中国教育是在中国的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它的核心基础。因此,中国教育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继承和发扬文化的优秀传统,批判和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我们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认为中国的文化是落后的,不如西方先进。中国传统文化有落后的一面,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是落后了。但中国文化从根本上讲是优秀的,它凝聚着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自强不息,克服天灾人祸,走向胜利的精神。今天,这种民族精神正在鼓舞着13亿人民走进新的时代。
中国教育源远流长,有许多优秀的传统。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从远古开始就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有许多创新。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下面一些重要的内容:
“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拿今天的思想来解读,就是要实施教育公平,使每个学生有学上,上好学。我们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使他们人人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道德为先的教育理念。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伦理型的社会,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中华传统美德有着丰富的、系统的内容。它包含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例如:“与人为善”,“诚信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个人自身修养的问题,例如:“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等;而且把个人、集体、国家联成一体,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种伦理价值体系,在别的国家是很少见的。中华传统美德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也有许多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例如,让孩子从小养成洒扫庭院的习惯,强调自律,自我修养,知行结合等等。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中国古代很重视因材施教,历代进步教育家都重视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今天我们倡导教育公平,只有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他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才是最公平的。
学思结合的教育方法。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国教育传统中还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元素,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今天我国教育要改革创新,走向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切不能忘记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希望大家来挖掘讨论这些传统,促进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责任编辑 潘静波)
对于我国来讲,教育改革更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国家,我们要追赶发达国家,更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要认清形势的发展,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紧迫感。
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看,我们的社会从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国外引进技术、引进资本、引进管理方式,这些变化都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现在青少年生活在西方“三片”(薯片、芯片、大片)文化中,渐渐淡忘了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这是我们非常担忧的。因此,我们亟需加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把我国中华文明发扬光大,这也是我们教育改革创新的内容。
教育如何改革创新?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开放,吸收世界一切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另一方面要挖掘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中国教育是在中国的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它的核心基础。因此,中国教育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继承和发扬文化的优秀传统,批判和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我们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认为中国的文化是落后的,不如西方先进。中国传统文化有落后的一面,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是落后了。但中国文化从根本上讲是优秀的,它凝聚着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自强不息,克服天灾人祸,走向胜利的精神。今天,这种民族精神正在鼓舞着13亿人民走进新的时代。
中国教育源远流长,有许多优秀的传统。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从远古开始就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有许多创新。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下面一些重要的内容:
“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拿今天的思想来解读,就是要实施教育公平,使每个学生有学上,上好学。我们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使他们人人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道德为先的教育理念。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伦理型的社会,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中华传统美德有着丰富的、系统的内容。它包含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例如:“与人为善”,“诚信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个人自身修养的问题,例如:“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等;而且把个人、集体、国家联成一体,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种伦理价值体系,在别的国家是很少见的。中华传统美德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也有许多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例如,让孩子从小养成洒扫庭院的习惯,强调自律,自我修养,知行结合等等。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中国古代很重视因材施教,历代进步教育家都重视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今天我们倡导教育公平,只有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他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才是最公平的。
学思结合的教育方法。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国教育传统中还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元素,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今天我国教育要改革创新,走向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切不能忘记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希望大家来挖掘讨论这些传统,促进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责任编辑 潘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