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关注日益高涨。多数家长认为幼儿教育也应像小学教育一样,有大量的学习任务,学习多种类的科目。幼儿园也顺应家长的需求,打造教学趣味浓重的幼儿园,以此来吸引生源,走上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道路,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文章对县域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做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转换教育理念、转变价值观念和衔接教育内容三方面,对幼儿园克服小学化倾向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幼儿教育去小学化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教学策略
前言
现阶段,部分幼儿园追求“教学质量”,以加大幼儿的学习强度来保证其教学质量。这样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不利于幼儿的发展与学习,高强度的学习会使幼儿对学习产生逆反情绪,扼杀了幼儿的想象能力。鉴于此,在幼儿时期,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应以活动为主,培养幼儿分享合作和集体意识,开发其智力和创造力。
一、转换教育理念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和家长对素质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逐渐偏离教育的初衷。素质教育旨在提升学生和民族的综合素质,包括创造力、自学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幼儿的教育逐渐向培养幼儿“全方位”发展靠拢,在幼儿教育中加入了钢琴、外语、书法等超出幼儿承受范围的课程,家长对此也表示支持。这样的教育理念违背了幼儿的成长规律,会对幼儿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教师与家长都应转变教育理念,重新审视幼儿教育的意义,摒弃以往“课本知识学得越多越好”的观念。幼儿时期的孩子处于刚刚认知的阶段,对周围的事物充满浓重的好奇心理,教师应抓住幼儿这一心理特点,并加以有效利用,启发幼儿的思维。例如,幼儿对跳绳游戏充满兴趣,教师可以在日常活动教学中,加入跳绳游戏这一内容,培养幼儿形成运动习惯,利于增强幼儿的体魄。此外,幼儿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对运动方式产生思考,如“单腿跳”、“双腿跳”、“两人一起跳”哪种方式跳得最快,哪种方式最有难度等等。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与运动能力,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二、转变价值观念
目前,大多数家长会对幼儿教育存在一些观念误区,具体表现为: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报的课外培训班比其他孩子少,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家长之间存在恶性攀比的现象;家长容易将自己的意志转嫁到孩子身上等等,这样的价值观念对幼儿的成长极为不利,甚至会使幼儿产生厌学心理【1】。家长应该明确,在幼儿时期,孩子的身体处于发育的初始阶段,过早的书写会影响幼儿小手肌肉的发育。此外,幼儿时期的孩子还未形成体系的语言表达,多半会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而大多数年轻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长此以往,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教师应引导家长转变价值观念,摒弃以往注重“成绩”的价值观念,将幼儿教育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幼儿的智力发育与创造力上来,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成长学习。例如,相比于为幼儿报一些特长班,家长更应该多陪伴幼儿一起游戏学习,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从幼儿的兴趣点入手,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以偏概全,更不是将做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加在幼儿身上,剥夺幼儿选择的权利。
三、衔接教育内容
教师在教授新课知识时,往往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以便增强学生的接受程度。同理,学生的学习也需要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过程。因此,从幼儿教育到小学教育内容的变化也应遵循这一客观规律【2】。现阶段,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大致被分为五个领域,包含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藝术,这五个领域的内容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从不同的角度,共同促进幼儿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而我国小学教育涉及语文、数学、外语、体育、音乐、品德、综合实践等课程,与幼儿教育内容的划分方式完全不同,但其本质又有着一定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幼小教育内容的衔接,为小学教育做准备。值得注意的是,幼小教育衔接不是在幼儿时期教授小学知识,而是在幼儿教育的五个领域中渗透小学教育的内容,其重点是培养幼儿的学习意识,为幼儿进入小学阶段之后的教育奠定基础。以语言领域为例,幼儿教育中的语言教学侧重培养幼儿倾听与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为小学教育的书写阅读做准备。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只需要培养幼儿的倾听与阅读习惯,完成幼儿学段需完成的教学任务,无需强迫幼儿学习小学阶段的知识内容。
结语
总之,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是违背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小学化”幼儿教育倾向是一种畸形的教育现象。教师与家长都应转变“面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寻找适合幼儿的教育方式,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思敏.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其解决策略[J].国际公关,2020(07):196-197.
[2]孙悦.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与有效对策[J].湖北农机化,2020(07):33.
基金项目:(本论文用于2018年度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项目立项课题。课题名称:县域幼儿园克服小学化倾向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BKT1812)。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教学策略
前言
现阶段,部分幼儿园追求“教学质量”,以加大幼儿的学习强度来保证其教学质量。这样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不利于幼儿的发展与学习,高强度的学习会使幼儿对学习产生逆反情绪,扼杀了幼儿的想象能力。鉴于此,在幼儿时期,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应以活动为主,培养幼儿分享合作和集体意识,开发其智力和创造力。
一、转换教育理念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和家长对素质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逐渐偏离教育的初衷。素质教育旨在提升学生和民族的综合素质,包括创造力、自学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幼儿的教育逐渐向培养幼儿“全方位”发展靠拢,在幼儿教育中加入了钢琴、外语、书法等超出幼儿承受范围的课程,家长对此也表示支持。这样的教育理念违背了幼儿的成长规律,会对幼儿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教师与家长都应转变教育理念,重新审视幼儿教育的意义,摒弃以往“课本知识学得越多越好”的观念。幼儿时期的孩子处于刚刚认知的阶段,对周围的事物充满浓重的好奇心理,教师应抓住幼儿这一心理特点,并加以有效利用,启发幼儿的思维。例如,幼儿对跳绳游戏充满兴趣,教师可以在日常活动教学中,加入跳绳游戏这一内容,培养幼儿形成运动习惯,利于增强幼儿的体魄。此外,幼儿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对运动方式产生思考,如“单腿跳”、“双腿跳”、“两人一起跳”哪种方式跳得最快,哪种方式最有难度等等。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与运动能力,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二、转变价值观念
目前,大多数家长会对幼儿教育存在一些观念误区,具体表现为: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报的课外培训班比其他孩子少,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家长之间存在恶性攀比的现象;家长容易将自己的意志转嫁到孩子身上等等,这样的价值观念对幼儿的成长极为不利,甚至会使幼儿产生厌学心理【1】。家长应该明确,在幼儿时期,孩子的身体处于发育的初始阶段,过早的书写会影响幼儿小手肌肉的发育。此外,幼儿时期的孩子还未形成体系的语言表达,多半会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而大多数年轻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长此以往,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教师应引导家长转变价值观念,摒弃以往注重“成绩”的价值观念,将幼儿教育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幼儿的智力发育与创造力上来,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成长学习。例如,相比于为幼儿报一些特长班,家长更应该多陪伴幼儿一起游戏学习,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从幼儿的兴趣点入手,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以偏概全,更不是将做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加在幼儿身上,剥夺幼儿选择的权利。
三、衔接教育内容
教师在教授新课知识时,往往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以便增强学生的接受程度。同理,学生的学习也需要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过程。因此,从幼儿教育到小学教育内容的变化也应遵循这一客观规律【2】。现阶段,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大致被分为五个领域,包含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藝术,这五个领域的内容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从不同的角度,共同促进幼儿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而我国小学教育涉及语文、数学、外语、体育、音乐、品德、综合实践等课程,与幼儿教育内容的划分方式完全不同,但其本质又有着一定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幼小教育内容的衔接,为小学教育做准备。值得注意的是,幼小教育衔接不是在幼儿时期教授小学知识,而是在幼儿教育的五个领域中渗透小学教育的内容,其重点是培养幼儿的学习意识,为幼儿进入小学阶段之后的教育奠定基础。以语言领域为例,幼儿教育中的语言教学侧重培养幼儿倾听与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为小学教育的书写阅读做准备。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只需要培养幼儿的倾听与阅读习惯,完成幼儿学段需完成的教学任务,无需强迫幼儿学习小学阶段的知识内容。
结语
总之,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是违背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小学化”幼儿教育倾向是一种畸形的教育现象。教师与家长都应转变“面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寻找适合幼儿的教育方式,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思敏.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其解决策略[J].国际公关,2020(07):196-197.
[2]孙悦.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与有效对策[J].湖北农机化,2020(07):33.
基金项目:(本论文用于2018年度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项目立项课题。课题名称:县域幼儿园克服小学化倾向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BKT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