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有中国本土特色名称的青年美术双年展,两年一届的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已经走过了它的第九个年头。继上届多伦青年艺术家群展以“后传统—放大的切片”为话题,来探讨青年创作现象的展览方式,在2012年底,多伦依然按照自己的步调,将侧重关注青年艺术创作中的日常经验,并以“日常观:一种生活实践”作为第五届上海多伦青年艺术家群展的研究主题,展开对青年艺术创作的梳理和书写。
由青年艺术家的中坚群体组成的参展名单可谓成色十足:陈维、陈勇为、郭鸿蔚、胡筱潇、金石、康海涛、廖斐、李景湖、马秋莎、石至莹、苏畅、尚一心、申亮、陶大珉、吴笛、肖江、向庆华、殷漪、于吉。他/她们或多或少地从日常的观念和理念入手创作,采用生活化的物品作为创作材料,对他们来说,艺术作品成为融入日常生活情感的“容器”,成为日常经验与艺术家的自我对话,成为现实生活的思想外延,而非孤立地呈现物质形式。这些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观念指向性不是很明确,艺术诉求主要投射出对于生活世界中那些仿佛不太重要却如此贴近自身气质和艺术言说的日常物—生活环境、居住的城市、老房子的瓦片、草坪、一只杯子,以及平凡普通的物等都成了他们关注和表达的对象,通过生活化的场景、现象和经验来探索视觉的有效可能性,“日常”同样有它的多重逻辑和表达。
在这些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中,对日常观有几种不同的视觉介入角度,对生活经验的“借用”和“修辞”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和倾向:一种是将日常物作为一种元素思考,表现为对生活空间和物的经验和迷恋,进行艺术创作;二是对生活世界和日常经验的反思和认识,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寻找艺术的力量;还有一种情况是作品气质上对日常视阈的内在书写。“日常观:一种生活实践”试图讨论这样的问题,除了艺术家挪用日常生活元素之外,艺术与生活如何彼此影响,日常生活形态艺术又如何与日常生活区别?对生活实践的私人化体验,以及日常的多重可能性汇总起来,会不会有一种共性的日常观?通过对这些艺术家进行个案式的集结和梳理,希望这些作品能够成为某种殊途同归的例证。
其中代表性的陈维的摄影作品洋溢着对于道具和场景出乎意料的摆布和深思熟虑的建构、重组中,他往往赋予尋常物件某种异常的魅惑和象征,彰显出一种戏剧化的冲突和张力,以及对寻常琐碎事物的刻画,呈现出“静物”般的画意,重返了既熟悉又陌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郭鸿蔚惯常以纸杯、卷筒纸、牙刷等工作室内常见杂物,以及矿物、鸟和植物标本等为收集、归纳、描绘创作主题;不断充满了对其所处世界中平常的、微小的、司空见惯物件的好奇。陶大珉的绘画描绘一些琐碎物品的局部场景,放大了微观的现场,以“物证”来想见与此发生关系的人,形成一种情感化的视觉空间,他留意着各种无用的、废弃的物品和自然物,如包装、纸盒、杂物、树枝、果实等,以此作为画面本身和描绘对象,在写生、涂绘与再组织后,日常生活的“形状”在这些剩余物的画面上得以诗意般呈现出来。马秋莎从不避讳自己创作中的日常性,在多种媒介游刃有余的创作中,她常以细腻、女性化的个体经验,并不断从身体经验转移到了日常生活经验与事物之间,日常材料和物的原生属性与惯常情境被架空,背后的象征和隐喻被注入其中。金石的装置作品带有浓郁的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气息,这种草根性的手法带有独特的个人体验,他使用最日常状态的材料,为底层人们制造娱乐设施与三轮车的结合体,一种廉价的奢华呈现在细节真实的物品,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显现出一幕幕的荒诞剧。李景湖的装置作品带有一贯生活化的创作经验,选取的创作对象与材料都是一些平庸寻常的东西,研究它们,再将它们的元素分解、集合、重构成它们的现实。其所思考的问题都直接来他的生活,而不是对艺术的某种策略性想象,使作品接近生活的本质。
由青年艺术家的中坚群体组成的参展名单可谓成色十足:陈维、陈勇为、郭鸿蔚、胡筱潇、金石、康海涛、廖斐、李景湖、马秋莎、石至莹、苏畅、尚一心、申亮、陶大珉、吴笛、肖江、向庆华、殷漪、于吉。他/她们或多或少地从日常的观念和理念入手创作,采用生活化的物品作为创作材料,对他们来说,艺术作品成为融入日常生活情感的“容器”,成为日常经验与艺术家的自我对话,成为现实生活的思想外延,而非孤立地呈现物质形式。这些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观念指向性不是很明确,艺术诉求主要投射出对于生活世界中那些仿佛不太重要却如此贴近自身气质和艺术言说的日常物—生活环境、居住的城市、老房子的瓦片、草坪、一只杯子,以及平凡普通的物等都成了他们关注和表达的对象,通过生活化的场景、现象和经验来探索视觉的有效可能性,“日常”同样有它的多重逻辑和表达。
在这些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中,对日常观有几种不同的视觉介入角度,对生活经验的“借用”和“修辞”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和倾向:一种是将日常物作为一种元素思考,表现为对生活空间和物的经验和迷恋,进行艺术创作;二是对生活世界和日常经验的反思和认识,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寻找艺术的力量;还有一种情况是作品气质上对日常视阈的内在书写。“日常观:一种生活实践”试图讨论这样的问题,除了艺术家挪用日常生活元素之外,艺术与生活如何彼此影响,日常生活形态艺术又如何与日常生活区别?对生活实践的私人化体验,以及日常的多重可能性汇总起来,会不会有一种共性的日常观?通过对这些艺术家进行个案式的集结和梳理,希望这些作品能够成为某种殊途同归的例证。
其中代表性的陈维的摄影作品洋溢着对于道具和场景出乎意料的摆布和深思熟虑的建构、重组中,他往往赋予尋常物件某种异常的魅惑和象征,彰显出一种戏剧化的冲突和张力,以及对寻常琐碎事物的刻画,呈现出“静物”般的画意,重返了既熟悉又陌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郭鸿蔚惯常以纸杯、卷筒纸、牙刷等工作室内常见杂物,以及矿物、鸟和植物标本等为收集、归纳、描绘创作主题;不断充满了对其所处世界中平常的、微小的、司空见惯物件的好奇。陶大珉的绘画描绘一些琐碎物品的局部场景,放大了微观的现场,以“物证”来想见与此发生关系的人,形成一种情感化的视觉空间,他留意着各种无用的、废弃的物品和自然物,如包装、纸盒、杂物、树枝、果实等,以此作为画面本身和描绘对象,在写生、涂绘与再组织后,日常生活的“形状”在这些剩余物的画面上得以诗意般呈现出来。马秋莎从不避讳自己创作中的日常性,在多种媒介游刃有余的创作中,她常以细腻、女性化的个体经验,并不断从身体经验转移到了日常生活经验与事物之间,日常材料和物的原生属性与惯常情境被架空,背后的象征和隐喻被注入其中。金石的装置作品带有浓郁的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气息,这种草根性的手法带有独特的个人体验,他使用最日常状态的材料,为底层人们制造娱乐设施与三轮车的结合体,一种廉价的奢华呈现在细节真实的物品,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显现出一幕幕的荒诞剧。李景湖的装置作品带有一贯生活化的创作经验,选取的创作对象与材料都是一些平庸寻常的东西,研究它们,再将它们的元素分解、集合、重构成它们的现实。其所思考的问题都直接来他的生活,而不是对艺术的某种策略性想象,使作品接近生活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