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毛主席、周总理生前使用的戴月轩毛笔。2毛主席用笔出自戴月轩。 戴月轩湖笔店坐落于古老的琉璃厂文化街,以创始人戴斌的名字命名。以生产制作湖笔闻名京城,深受书画同仁的喜爱。 戴斌对制笔要求极高,不合格的产品宁可烧掉也不能售卖。凭借其做事做人的良好口碑,使得笔庄的名声很快传到了中南海。当时,中央领导均有用毛笔书写的习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真、董必武等批文件、写文章等,一刻不离毛笔。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毛主席、周总理生前使用的戴月轩毛笔。
2毛主席用笔出自戴月轩。
戴月轩湖笔店坐落于古老的琉璃厂文化街,以创始人戴斌的名字命名。以生产制作湖笔闻名京城,深受书画同仁的喜爱。
戴斌对制笔要求极高,不合格的产品宁可烧掉也不能售卖。凭借其做事做人的良好口碑,使得笔庄的名声很快传到了中南海。当时,中央领导均有用毛笔书写的习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真、董必武等批文件、写文章等,一刻不离毛笔。一天,一位叫张子明的中南海专员带着介绍信驱车来到戴月轩。恰逢戴斌外出办事,一个叫郑存宗的伙计接待了他。张子明看着满柜台各式各样的毛笔,一时犯了难,毛笔不就是用来写字嘛,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种类?给中央领导选笔,恐怕要选质量好一些的,但是他并不能分辨呀。他以为只有昂贵的毛笔,才能衬得上领导的身份。可是郑存宗告诉张子明:“不同毛笔有不同的用途,签文件和写书法不一样,同是写书法,草书楷书在用笔上也有很大差别。”他建议,要先了解各位领导的写字用笔习惯,根据习惯和用途决定毛笔种类。张子明正琢磨这小伙计为何推三阻四,哪有生意不做的道理?这时,戴斌从外面回来了,听完小伙计的安排不住地点头。戴斌领着张子明走进制笔作坊,巡视了一遍,然后两人坐在一个茶桌旁,边喝茶边交流。戴斌给他讲解各类毛笔的特点和用途,张子明将每位领导人的生活、工作习惯向戴斌一一做了说明。然后,戴斌才喊郑存宗选出几十支毛笔。为了不弄混淆,他要求郑存宗跟张子明一道去中南海送笔。他们先是到了新华门,将包装好的“纯冬狼毫小楷”送给毛主席。然后又到西华门给周总理留下“紫毫圆转如意”,给彭真送去了“鸡狼毫小楷”……在中南海两人转了很大一圈,为中央领导分别送去了适合他们的毛笔。这样的用心安排,令各位领导都特别满意。从此,整个国务院办公厅的签字笔全部采购自戴月轩。因来往文件都用毛笔签阅,用笔量相当大。毛主席每月就要用二三十支毛笔,所以每月张子明都要去一趟戴月轩。
3戴月轩老址旧照,拍摄于20世纪50年代。
4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签字仪式用笔。
5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签字仪式,用戴月轩特制的毛笔。
6戴月轩传承人们在笔坊制笔。
在戴月轩小微博物馆里陈列着两支特殊的笔。说它们特殊,是因为它们记录并见证了新中国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西藏和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就解放西藏的问题作出指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全权首席代表的和平谈判代表团抵达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指派的以李维汉为全权首席代表的代表团进行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
经过多次协商,5月23日,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双方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签订仪式由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李济深,政务院副总理陈云主持。《十七条协议》签订仪式上双方代表所用的毛笔与竹笔均为中央人民政府特制。1951年7月,文化部文物局將这批文具拨交中央革命博物馆(1960年8月更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2003年2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组建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批文具现在依然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如今,当年《十七条协议》签订仪式特制专用毛笔和竹笔的老师傅早已不在,在北京戴月轩湖笔徽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培新的记忆里,戴月轩也并未对此有所记载。
2003年前后,博物馆工作人员根据馆里的档案记载,带着签订仪式上使用过的毛笔、竹笔原件来到戴月轩,请师傅们再复制5套。陈培新对接了这项工作,才得知原来当年这批毛笔和竹笔是戴月轩特制的。
后来戴月轩笔坊的师傅们细致入微地复刻这两支完成过重大使命的毛笔和竹笔,与当年的原件如出一辙。令人意外的是,凑近看才得知毛笔笔杆的材质是红色的料器,俗称“有机玻璃”,这与传统的湖笔用料不一样,至于当时为何用这个材料,已不得而知。笔杆上刻款“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字纪念”和“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三日于北京”。笔头为羊毫,仿照当时的状态还蘸了一些墨汁。竹笔按照藏族传统竹笔的样式复制,笔杆刻有红色的款识“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字纪念”和“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三日于北京”,笔头带有一些墨膏。
和平解放西藏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永载史册。而见证了这个历史节点的戴月轩笔庄,始终坚持前店后厂的老模式,传续百年,使传统技艺在今天得以赓续绵延、生生不息。
(本文资料由戴月轩湖笔店提供)
7全部制笔工具。
其他文献
1龙马负图寺。2河图洛书。 当六七千年前,龙马跃出黄河、身负河图,神龟浮出洛水、背呈洛书时,就奠定了洛阳作为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地位。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神话为“宇宙魔方”。河图洛书及其传说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医学、美学、天文学等无不根植于它的土壤中。河图洛书开启了华夏
神农尝百草,苍生始医药。 岐黄传医理,民族医药齐。 中医是栋梁,国医百花香。 普救含灵苦,精诚为大医。 简便又俭廉,疗效口碑传。 医改解难题,健康中国计。 国医学自信,继承再创新。 国医人自强,未来有希望。 国医药发展,节日来助力。 农历三月三,乾坤生轩辕。 弘医堂倡议,国医节此日。 签名或留言,微信多多转。 民意直达天,梦想定实现。 倡议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轩辕黄帝诞生日
秦单6号由杨凌秦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院最新育成,陕西秦丰杂交玉米种子有限公司开发。 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14天左右,幼苗长势中等,叶片长势中等,叶片较平展,株型半紧凑,株高270厘米,穗位高110厘米,穗层整齐均匀、偏大,穗长20~22厘米,穗粗5.7厘米,穗行数16~20行,行粒数38~40粒,千粒重350~380克,籽粒桔黄色,马齿形,品质中上。结实性好,出籽率85%,活秆
1花丝耳环。2花丝胸针。3各式花丝首饰。 花丝工艺,又称细金工艺,是我国传统首饰制作的重要工艺之一。之所谓叫细金,那就是一个字“细”,最细甚至可以达到约0.16毫米,有多细,比一般人的头发还要细。这细都是一个孔一个孔循序渐进地拔出来的,而拔丝也只是花丝工艺的入门和准备工作之一,学徒也都是从一根一根的拔絲练起的。把粗一些的金丝或银丝穿入拔丝板的眼孔之中,从粗到细一下一下地拔,先开始可能拔不了几个孔
同春园饭庄牌楼。宫保虾球。江南一锅鲜。鲍汁三鲜。同春園饭店外景。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有一座色彩鲜丽的油漆彩绘牌楼,上写有“同春园饭庄”几个字,十分引人注目。往里走就是老字号“同春园”了,这里是新址,重新装修后的店里店外古朴华丽,餐厅的就餐环境有着江南水乡之雅。近来,喜爱江苏风味菜品或专为品淮扬菜而来的人们都会注意到这家老字号餐厅又新添了不少曾断档的老菜,有富春鸡、松子焖酥鸭、荷包鲫鱼、千张炖河蟹、
八里桥在北京通州区。此桥因在通州之西八里之处而得名,地铁八通线的八里桥站又因八里桥而得名。有心于北京古桥建筑、古桥文化、古桥历史的游人,可在此站下,去看一看通惠河上的这座明代古桥,它以结构严谨技艺精湛而著称于京师,并且晚清时两次壮烈的反外敌侵略战役在此展开,而被称为英雄桥,名垂青史。 残阳西下,被云簇围着太阳悬垂在桥上。太阳不是火红的,通身大部分还为金色,球状体也算不上大,比我多次在北京郊野见到
花椰菜又名花菜、菜花,花椰菜生产近几年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此,防止因施肥措施不当,造成花椰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及镉、铬等重金属超标,对提高花椰菜品质尤为重要。 一、施肥原则 1.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花椰菜田单施化肥比单施有机肥中的硝酸盐残留高。因此无公害花椰菜生产用肥,必须以有机肥为主,矿质化学肥料和微量元素肥为辅,大力加强配方施肥。 2.限量使用氮肥。氮素肥料是花椰菜生
旅游是一件很高兴的事,为此不少中国游客,一看到美丽的景点,就会大呼小叫;一吃到好菜,也会大呼过瘾,一喝就要敬酒,划拳行酒,声高八度,吵得一个餐馆如菜市场一样噪杂。 而在德国和英国的许多城市,无论是走在街头,还是步入商店,都会发现,每个人都把声音放得很轻,似乎生怕影响别人似的,或者说更怕因为自己弄出太大的声响而显得自己缺乏教养。 巴黎永远是那么的安谧和宁静。即使埃菲尔铁塔和卢浮宫这样人满为患的地
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当时很少有人能想到,承载这个体育盛会的亚运村,会产生超乎想象的社会影响力。它从一个普通的城市边缘区完成了发展历史上的两次质变,不仅成为北京最具规模及影响力的生活居住区,也成为北京区域价值跃升最大的地方。 亚运村的两次质变时间分别是1991年和2001年。1991年,亚运村由城市边缘区发展成为高档生活区,并有着较强的涉外功能;2001年,亚运村随着配套设施
游历河山,渐渐把关注点留在了寂寥乡村。原乡建筑依山傍水、浑然天成,田园生活悠久安稳、自给自足,是都市浮碌生存状态下渴盼的心灵憩园。桂湘黔三省相交的侗族山乡,有着建筑奇特、历史久远的风雨桥、鼓楼、寨门,乌瓦木构吊脚楼依山就势鳞次栉比,侗族大歌飘荡在清溪田头,炊烟飘升,花树掩映,远山如黛,行歌坐夜,如世外桃源,引人流连。黔东南至桂北虽已有成熟的旅游路線,但以三省坡为核心的山乡僻壤间,许多古老的寨子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