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模式选择方法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py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依据工程项目管理理论,拟定3种可行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模式;针对项目特点构建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模型;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模型中指标的相对权重和综合权重,并采用专家组打分的方法确定其指标值;通过计算各备选方案的综合得分,选出最优备选方案。通过实际应用表明,为业主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模式;模糊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S2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7-36-03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是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投资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涉及到国土资源、交通、水利、农业等有关部门。项目建成后将惠及项目区所有农户,但实施过程中农户需求的多样性和矛盾性决定了项目管理的协调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运用有限的资金,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实现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已成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关注的焦点。本文综合考虑项目的区域性、规模、技术和协调难度等各方面的因素,研究探讨最合适的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模式[1-2]的选择方法。
  1 确定备选项目管理模式
  尽管工程项目有多种管理模式,但因土地整治项目在我国起步较晚,经验和管理人才缺乏、市场化程度不高、项目管理的取费标准过低等原因,导致目前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模式单一,存在问题较多。本文依据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现实政策规定,拟定3种可行的项目管理模式:(1)以业主为主导的项目管理模式,其特点是项目法人即是县土地整治中心成立的项目管理公司;(2)以当地政府为主导的项目管理模式,该模式的显著特点是由项目法人委托项目所在地乡(镇)政府负责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并派业主代表全程参与;(3)业主和项目所在地乡(镇)政府共同主导的项目管理模式,该模式由业主和项目所在地乡(镇)政府共同组建项目管理公司。
  2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方法
  管理模式的选择属于多属性决策问题,解决该问题可采取的方法很多。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3]确定层次决策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运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备选方案最底层属性的取值,从中选择最合适的管理模式用于土地整治项目的管理工作。
  2.1 决策问题的层次模型构建 确定合理的准则因素是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关键。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项目的特点并经过专家咨询与讨论最终确定该决策问题各层次的准则因素,即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FAHP模型[4]如表1所示,以此作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依据。
  根据上述方法求得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相对权重,可以求得所有二级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综合权重。
  2.3 项目管理模式最优选择 项目管理模式选择专家组,根据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文件、项目所在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针对各备选方案的特点,各自独立地给3个备选方案在二级指标上取值进行打分。依据备选方案各二级指标专家打分平均值及其综合权重,可以计算出备选方案综合得分。3种备选方案按综合得分的大小进行排序,得分最高的即为最优方案。
  3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模式选择应用实例
  3.1 应用实例概况 舒城县棠树乡土地整治项目区地貌属丘陵,涉及寒塘、西塘、峰西等5个行政村。土地整治规模1 355.91hm2,集中连片,整理后新增耕地率可达5.91%。项目区水源条件好,但田块零碎、田间工程不配套,制约了农业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项目区所在地乡政府社会管理水平高,对土地整治的要求迫切,乡国土资源所业务能力较强。
  3.2 模糊判断矩阵构建及指标相对权重计算 从县国土、水利、农业部门选择10位专家组成专家组,根据模糊判断矩阵0.1~0.9取值标度,构建模糊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处理,得到各级指标模糊判断矩阵,并据此计算指标相对权重,如表2、表3所示。
  3.3 二级指标专家打分 依据上述打分原则,专家组各自独立地给3个备选方案在二级指标上的表现进行打分,对每个二级指标的10个打分值进行算术平均,并根据表2、表3计算二级指标综合权重,其结果见表4。
  3.4 备选项目管理模式优劣排序 依据表4各二级指标的综合权重及其打分平均值,对打分平均值按综合权重进行加权平均,从而计算出各备选方案的综合得分,方案(1)的得分为0.112,方案(2)的得分为0.121,方案(3)的得分为0.108。3种备选方案的得分排序依次为:方案(2)>方案(1)>方案(3),所以舒城县棠树乡土地整治项目应选择方案(2)作为该项目的管理模式。
  3.5 优选结果分析 由于舒城县土地整治中心的人力资源有限、土地整治项目多,土地整治中心作为业主无法亲自参与到各个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中。舒城县棠树乡土地整治项目虽然涉及的范围广,但是项目复杂程度低,棠树乡政府管理能力比较强,有一些管理人员懂施工,有一定的施工经验,且积极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业主的压力,也有利于项目目标的实现,可以保障项目的质量。再加上当地的经济条件一般,当地居民文化水平不高,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政府协调农民与业主或施工单位之间的矛盾,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棠树乡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宜选择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模式。
  4 结论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农户需求的多样性和矛盾性决定了其项目管理比一般工程项目管理的协调难度要大得多,其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实际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层次模型、模糊判断矩阵构造程序、备选项目管理模式及其指标打分取值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提高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水平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燕,叶艳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式选择[J].农村经济,2004(3):23-26.
  [2]王卓甫,简迎辉.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创新[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5-9.
  [3]曾玲,曾三云.给出方案优先序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5)23-27.
  [4]许树柏.实用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105-109.
  [5]岳超源.决策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01-203.
  (责编:陶学军)
其他文献
摘 要:该文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春季节经常发生的风灾雪灾、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总结了蔬菜生产上采取的灾前防灾、灾时减灾、灾后救灾的一套防灾减灾救灾技术措施,包括灾前抢收销售、增加覆盖防冻、加固密封大棚防风吹防雪压、增施有机肥、喷肥灌水、烟熏抗寒防寒,灾时防积雪、积水,灾后修复设施、加强覆盖管理、合理修剪植株、增施肥料、防治病害等,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的目的。  关键词:蔬
千百年来,我国中医一直把鹿茸用作一种补肾壮阳的补益药和有效的补血药.近代科学研究进一步证明,鹿茸具有调整机体新陈代谢、抗衰老、抗疲劳以及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胃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