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疆双语培训中,悖义现象是少数民族学习者学习汉语的语法难点之一。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考察这一现象中常见的句法语义表现,悖义现象反映了人类语言思维的共性,应将汉语悖义现象的相关理论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之中。
关键词:双语培训;悖义现象;羡余否定;教学语法
中图分类号: H19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3)03007304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表达超出常规的表现形式,比如:
(1)a.中国队大败日本队
b.中国队大胜日本队
(2)a.秘密险些没被发现
b.秘密险些被发现
在这些句法结构中,同一句法结构的肯定、否定形式却表达了相同的意义,或者同一句法结构的肯定、否定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是肯定还是否定的无法从结构表面得出,必须要依靠语境才能判断,这类语言形式和语义内涵的冲突,超出一般肯、否定表达的复杂现象,我们称之为悖义现象。
这类现象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很容易从语感上区分其语义内涵,但对以汉语为第二语言对象的学习者来说非常困难。在新疆双语进行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该现象使得少数民族教师深感困惑,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他们无法以母语的语感去感知该类句法结构的内在意义,往往习惯凭借形式上的肯否定进行常规判断,结果常常不尽人意。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该类现象在语言理论研究上常被冠以“歧义现象”、“否定羡余”、“内隐性否定”等名称,且对个别句式如“差点+VP、好不+A”的论证较为深入和集中。但教学的角度看,目前相关研究尚未被引入到第二语言教学中,理论的科学性和在教学上的可操作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二、悖义现象中常见的句法语义表现
悖义现象突出地表现在某些固定词语的句式表达中。这些句式在句法语义上往往是相悖的,且大多跟否定词的变异运用有关,或为空缺否定,或为羡余否定,使得句式结构在肯定否定的表达上超出语言常规。
(一)反义词式悖义——“大胜”和“大败”
反义词是语言表达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按照常规,相同的句式结构中如果有一对反义词,那么该结构的句式意义必然相反。但在例(1)中,“大胜”和“大败”这对反义词在“中国队大……日本队”这同一句式中,却只表现出反义词肯定的单方面语义,都表示了“中国队赢了”的语义内涵。
(二)羡余否定式悖义
一般认为,羡余否定就是在一些句式结构中,某些成分前加不加“没、没有、不、未、别”等表示否定意义的词语对整个句式结构来说,句式语义基本不变。如果是动词,则其所带宾语为谓词性宾语。对于羡余否定式悖义,参加双语培训的新疆学员在语意理解和判断上非常容易出错。以例(2)中的a式和b式为例,81%的学员认为其在意义上是对立的。下面我们来看看羡余否定式悖义的一些常见形式。
1.词语或短语类: “果然”、“果不(其)然”、“弄/搞得(不)好”
举例如下:
(3)a.果然,开会他迟到了。
b.果不(其)然,开会他迟到了。
(4)a.走,我们去看看那个乌龟,弄得好真的能赚上一笔。
a.走,我们去看看那个乌龟,弄不好真的能赚上一笔。
作为意义相反的固定词语,“弄/搞得好”和“弄/搞不好”有各自的语用范围。一般来说,前者往往引出的是积极性结果,后者一般引出的是消极性结果,但当后者违反常规引出积极性结果时,两者的在语用范围上出现重合部分,“弄/搞不好”和“弄/搞得好”在语言形式上相反,在语义上却是等同的,这就产生了悖义。
2.时间表达类:“(没、未)……之前”、“(不、没)+模糊性时间词”
举例如下:
(5)a.结婚之前我一直住在杭州。
b.没结婚之前我一直住在杭州。
(6)a.刚上班才几天,他就不想上了。
b.刚上班才不几天,他就不想上了。
(7)a.她一会儿工夫就把饭菜做好了。
b.她不一会儿工夫就把饭菜做好了。
3.避免类:“当心/小心/避免/防止(别/不要)+VP”、“难免(不)”、“险些(没)”
举例如下:
(8)a.小心感冒了。
b.小心别(不要)感冒了。
(9)a.这女孩这么单纯,当心被人骗了。
b.这女孩这么单纯,当心别(不要)被人骗了。
(10)a.难免被人误解
b.难免不被人误解
a.难免被人说长道短
b.难免不被人说长道短
(11)a.险些被发现
b.险些没被发现
a.险些失败
b.险些没失败
a.初次见面,难免不熟悉
b.初次见面,难免熟悉
“难免”是形容词,表示不容易避免,不管后面的成分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表示某事不容易避免。“险些”是副词,不管后面的成分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表示后面的动作几乎实现但是实际上没实现。这两个词语后面一般只跟消极性成分,故(14)b中“难免熟悉”不成立。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可以通过不同句式里否定和肯定形式的对比,让学员从中寻找规律、发现规律,找出句式对立和意义的关联。在以上句式中, a式和b式分别是肯定和否定形式,但语义表达却相同。如例(3)中,当“果不(其)然”作为和副词“果然”平行的固定短语用时,其语言表现形式上虽然相反,但是却都表示事实和所预料的完全相符。因此,副词“不”在这里不再是否定标记和句子的焦点,否定意义虚化,从而成为羡余。 (三)复杂的悖义现象
上述悖义现象是句法形式和语义表达的单一相悖:无论语言结构形式上是肯定还是否定的,语义都只有一种结果。而这里所谓复杂的悖义现象,是指句法结构的句法形式和表达意义冲突的情况相对较为复杂,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1.“差点儿(没)”和“几乎(没)”
举例如下:
(12)a.差点赶上火车
b.差点没赶上火车
c.差点摔倒
d.差点没摔倒
(13)a.几乎赶上
b.几乎没赶上
c.几乎摔倒
d.几乎没摔倒
“差点儿”是颇受关注的一个句式。正如朱德熙所说,a、b、c式在语言结构形式和意义上的冲突存在着整齐的对应关系:如果语言结构形式上是否定的,则语义是肯定的,反之亦然。但d式的出现打乱了a、b、c式之间完美的对应关系,使得形式和意义原本就矛盾的关系更加复杂。”
朱先生曾就此提出“企望”说:凡是说话人企望发生的事情,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凡是说话人不企望发生的事情,不管形式如何,意思都是否定的。尽管“企望”说在解释力上面临一些问题,但从教学语法的角度讲,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几乎”作为一个副词,不但在语义上和“差点儿”是近义词,在句式表现上也有a、b、c和d式,这点和“差点儿”是一致的。
2.“好(不)+A”
“好+A”和“好不+A”句式内部更为复杂,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类:“好+A”≠“好不+A”
(14)a.好懂事
b.好不懂事
(15) a.好容易
b.好不容易
第二类:“好+A”=“好不+A”
(16)a.好热闹
b.好不热闹
第三类:“好+A”=“好不+A”或“好+A”≠“好不+A”
(17)a.好自在
b.好不自在
(18)a.好痛苦
b.好不痛快
第一类中,句式在形式和语义上肯、否定保持一致,这类是一般的肯、否定语言表现形式。第二类里,句式b中的否定词意义虚化,从而使得句式a和b语言形式相反,语义内涵却相同,造成了b形式和意义的相悖。第三类里,句式b形式上是否定的,但语义是肯定还是否定,要看具体语境。以“好不自在”为例:
(19)b1.这种恐惧心理使得他夜不成寐,心里好不自在,早晨五时就醒了。
b2.一家四口三代人茶余饭后围在电视机前,悦目赏心,好不自在。
在b1中,“好不自在”表示很不自在的意思,这时,a式和b式的语言形式和意义保持一致,相当于第一类。在b2中,“好不自在”表示很自在的意思,a式和b式的语言形式和意义相悖,相当于第二类。因此,第三类兼具第一类和第二类的特征。
而在第一类里,“好容易”本身也非常复杂,肯、否定意义也要看参考语境。比如:
(20)a.这道题好容易,他一会儿就做出来了。
b.记者好容易才挤进车厢,站稳了脚跟。
三、第二语言教学中悖义现象的引入
双语教育虽已在新疆全面推行,但比起对外汉语,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还显得薄弱。目前的培训又极力淡化语法知识的讲授,这种做法造成了学员语法意识薄弱,语法知识贫乏;而相应的培训教材大多着眼于实用性,语法编排显得零散且不成系统。对于悖义现象,教材只以生词的形式零散介绍过“差点儿、好不容易”等个别词,民族学员对其认识也仅仅停留在单个词语的用法上,意识不到这些表面上孤立的词语其实可能是有内在联系的,碰到“险些(没)被发现”这样的表达时判断失误也就成为常态。
而事实上,“语法绝不是一种语言学的束缚,而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灵活的体系,它可以帮助高水平语言学习者以一种与语境、与说话人期望的自我表现方式和表达角度一致的方式表意。”[1]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如果奉行拿来主义,根据学员的汉语水平和接受能力,把悖义现象研究理论作为语法研究的一个整体引入教学,通过对这类有共性的语法问题的梳理和归纳,让学生明白词语、句式之间具有的共同特性及内在联系,他们就不用仅仅机械记忆孤立单词的用法。如果能根据少数民族语法偏误,把汉语语法难点形成专题,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有效的语法教学,对于在认知、理解方面远优于儿童的成年民族学员来说,这种学习方式将更为有效和实际,也能使语法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
就悖义现象,还可以对常见句式进行分类归纳,讲明各句式的肯、否定句中存在的对应关系,让学员寻找各个句式之间的联系和共同规律,并指出对悖义现象中的否定句式来说,其表达否定的标记性成分“没、不”不是理解句子的核心所在,也不再是句子表达的焦点,这是区别于一般肯定否定句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悖义现象中的肯定和否定句式在使用频率上存在着不对称性,肯定句式出现的频率远远超过否定句式。据统计(2),“差点儿(没)VP”中,90%的句子是“差点儿VP”。在被统计的“差点儿没VP”句子里,99%的是表示否定的,只有1%的句子是表示肯定的。根据语言的经济原则,省力简洁成为下意识的或本能的语言行为原则这种简洁的语言形式是常态的或无标记的,而羡余现象则是非常态或有标记的。因此,悖义现象中的肯定形式可以看做是常态的或无标记的,否定句式是非常态的或有标记的。而学员之所以对这类现象感到迷茫,就在于他们对该类现象中非常态的否定句式缺乏认同感。
4.悖义现象引发的思考
(一)关于名称的探讨
悖义现象一直受到语法学界的关注,特别是“差点儿、好不+VP”等句式更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由于研究的出发点不同,所提及的句式和名称也不相同:有些专家学者称之为歧义现象[2];有些人认为是一种否定羡余[3];还有人称为动词内隐性否定[4]。 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在这里用“悖义现象”来指称。原因如下:
首先,该类现象中,各句式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意义在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上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作为一个语法整体,更多的是体现了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相悖和矛盾,常规和非常规,体现了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如果说是“否定羡余”,则只能指称该类现象中的部分否定形式,不能涵盖语言现象整体。另外,像“中国队大胜(大败)日本队”类句式、“好容易、差点儿+VP”的分化等这些问题也并不仅仅是否定羡余。
其次,对于悖义现象中的否定词,虽然不再是否定标记,但也并不是完全的累赘和羡余,否定功能虽弱化,但在语言表达上还是有其作用的。正如石毓智所说,纯粹的羡余否定词是没有的,它们都有一定的作用,最常见的是加强否定语气[3]。
(二) 悖义现象的语言共性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悖义现象并不是汉语特有的,在法语、英语、意大利语等许多语言中都有这样的现象。比如在法语中,ne表示否定意义,但在某些句子里,ne出现不出现都表示同样的意思。如[5]:
(21)Je crains que la police ne vienne trop tard.(我担心警察来得太晚)
(22)On va maintenant et vite avant que nos inspecteurs ne nous trouvent.(在咱们的督学找到咱们之前现在立即就去那儿。)
在以上例句中,句子形式上出现或缺失ne ,对句子的成立和表达的意义不产生影响,也造成了形式和意义的相悖。
在英语中,也有用形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相同意思的例子。例如“in和out”在词汇意义上是相反的,但在有些词组中,“in+名词”和“out of+名词”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这些现象和汉语中的悖义现象不谋而合,表现了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上的某种共性。这种语言共性的规律是什么,是否仅仅是某些学者认为的羡余性否定,如果是,那么对这些羡余信息的删除和保留会不会消弱语义内容,会不会影响句子的可接受性,特别是会对语言交际产生何种影响;如果不是,悖义现象应该涵盖更为广泛的范围,其背后的制约机制又是什么,人类思维的共性又是如何通过这种语言现象得以体现的,这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Diane LarsenFreem.语言教学:从语法到语法技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5-75.
[2]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88.
[3]石毓智.对差点儿类羡余否定句的分化[J].汉语学习,1993,(4):14-18.
[4]袁毓林.动词内隐性否定的语义层次和溢出条件[J].中国语文,2012,(2):99-113.
[5]王助.现代汉语和法语中否定赘词的比较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6):418-479.
关键词:双语培训;悖义现象;羡余否定;教学语法
中图分类号: H19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3)03007304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表达超出常规的表现形式,比如:
(1)a.中国队大败日本队
b.中国队大胜日本队
(2)a.秘密险些没被发现
b.秘密险些被发现
在这些句法结构中,同一句法结构的肯定、否定形式却表达了相同的意义,或者同一句法结构的肯定、否定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是肯定还是否定的无法从结构表面得出,必须要依靠语境才能判断,这类语言形式和语义内涵的冲突,超出一般肯、否定表达的复杂现象,我们称之为悖义现象。
这类现象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很容易从语感上区分其语义内涵,但对以汉语为第二语言对象的学习者来说非常困难。在新疆双语进行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该现象使得少数民族教师深感困惑,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他们无法以母语的语感去感知该类句法结构的内在意义,往往习惯凭借形式上的肯否定进行常规判断,结果常常不尽人意。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该类现象在语言理论研究上常被冠以“歧义现象”、“否定羡余”、“内隐性否定”等名称,且对个别句式如“差点+VP、好不+A”的论证较为深入和集中。但教学的角度看,目前相关研究尚未被引入到第二语言教学中,理论的科学性和在教学上的可操作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二、悖义现象中常见的句法语义表现
悖义现象突出地表现在某些固定词语的句式表达中。这些句式在句法语义上往往是相悖的,且大多跟否定词的变异运用有关,或为空缺否定,或为羡余否定,使得句式结构在肯定否定的表达上超出语言常规。
(一)反义词式悖义——“大胜”和“大败”
反义词是语言表达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按照常规,相同的句式结构中如果有一对反义词,那么该结构的句式意义必然相反。但在例(1)中,“大胜”和“大败”这对反义词在“中国队大……日本队”这同一句式中,却只表现出反义词肯定的单方面语义,都表示了“中国队赢了”的语义内涵。
(二)羡余否定式悖义
一般认为,羡余否定就是在一些句式结构中,某些成分前加不加“没、没有、不、未、别”等表示否定意义的词语对整个句式结构来说,句式语义基本不变。如果是动词,则其所带宾语为谓词性宾语。对于羡余否定式悖义,参加双语培训的新疆学员在语意理解和判断上非常容易出错。以例(2)中的a式和b式为例,81%的学员认为其在意义上是对立的。下面我们来看看羡余否定式悖义的一些常见形式。
1.词语或短语类: “果然”、“果不(其)然”、“弄/搞得(不)好”
举例如下:
(3)a.果然,开会他迟到了。
b.果不(其)然,开会他迟到了。
(4)a.走,我们去看看那个乌龟,弄得好真的能赚上一笔。
a.走,我们去看看那个乌龟,弄不好真的能赚上一笔。
作为意义相反的固定词语,“弄/搞得好”和“弄/搞不好”有各自的语用范围。一般来说,前者往往引出的是积极性结果,后者一般引出的是消极性结果,但当后者违反常规引出积极性结果时,两者的在语用范围上出现重合部分,“弄/搞不好”和“弄/搞得好”在语言形式上相反,在语义上却是等同的,这就产生了悖义。
2.时间表达类:“(没、未)……之前”、“(不、没)+模糊性时间词”
举例如下:
(5)a.结婚之前我一直住在杭州。
b.没结婚之前我一直住在杭州。
(6)a.刚上班才几天,他就不想上了。
b.刚上班才不几天,他就不想上了。
(7)a.她一会儿工夫就把饭菜做好了。
b.她不一会儿工夫就把饭菜做好了。
3.避免类:“当心/小心/避免/防止(别/不要)+VP”、“难免(不)”、“险些(没)”
举例如下:
(8)a.小心感冒了。
b.小心别(不要)感冒了。
(9)a.这女孩这么单纯,当心被人骗了。
b.这女孩这么单纯,当心别(不要)被人骗了。
(10)a.难免被人误解
b.难免不被人误解
a.难免被人说长道短
b.难免不被人说长道短
(11)a.险些被发现
b.险些没被发现
a.险些失败
b.险些没失败
a.初次见面,难免不熟悉
b.初次见面,难免熟悉
“难免”是形容词,表示不容易避免,不管后面的成分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表示某事不容易避免。“险些”是副词,不管后面的成分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表示后面的动作几乎实现但是实际上没实现。这两个词语后面一般只跟消极性成分,故(14)b中“难免熟悉”不成立。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可以通过不同句式里否定和肯定形式的对比,让学员从中寻找规律、发现规律,找出句式对立和意义的关联。在以上句式中, a式和b式分别是肯定和否定形式,但语义表达却相同。如例(3)中,当“果不(其)然”作为和副词“果然”平行的固定短语用时,其语言表现形式上虽然相反,但是却都表示事实和所预料的完全相符。因此,副词“不”在这里不再是否定标记和句子的焦点,否定意义虚化,从而成为羡余。 (三)复杂的悖义现象
上述悖义现象是句法形式和语义表达的单一相悖:无论语言结构形式上是肯定还是否定的,语义都只有一种结果。而这里所谓复杂的悖义现象,是指句法结构的句法形式和表达意义冲突的情况相对较为复杂,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1.“差点儿(没)”和“几乎(没)”
举例如下:
(12)a.差点赶上火车
b.差点没赶上火车
c.差点摔倒
d.差点没摔倒
(13)a.几乎赶上
b.几乎没赶上
c.几乎摔倒
d.几乎没摔倒
“差点儿”是颇受关注的一个句式。正如朱德熙所说,a、b、c式在语言结构形式和意义上的冲突存在着整齐的对应关系:如果语言结构形式上是否定的,则语义是肯定的,反之亦然。但d式的出现打乱了a、b、c式之间完美的对应关系,使得形式和意义原本就矛盾的关系更加复杂。”
朱先生曾就此提出“企望”说:凡是说话人企望发生的事情,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凡是说话人不企望发生的事情,不管形式如何,意思都是否定的。尽管“企望”说在解释力上面临一些问题,但从教学语法的角度讲,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几乎”作为一个副词,不但在语义上和“差点儿”是近义词,在句式表现上也有a、b、c和d式,这点和“差点儿”是一致的。
2.“好(不)+A”
“好+A”和“好不+A”句式内部更为复杂,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类:“好+A”≠“好不+A”
(14)a.好懂事
b.好不懂事
(15) a.好容易
b.好不容易
第二类:“好+A”=“好不+A”
(16)a.好热闹
b.好不热闹
第三类:“好+A”=“好不+A”或“好+A”≠“好不+A”
(17)a.好自在
b.好不自在
(18)a.好痛苦
b.好不痛快
第一类中,句式在形式和语义上肯、否定保持一致,这类是一般的肯、否定语言表现形式。第二类里,句式b中的否定词意义虚化,从而使得句式a和b语言形式相反,语义内涵却相同,造成了b形式和意义的相悖。第三类里,句式b形式上是否定的,但语义是肯定还是否定,要看具体语境。以“好不自在”为例:
(19)b1.这种恐惧心理使得他夜不成寐,心里好不自在,早晨五时就醒了。
b2.一家四口三代人茶余饭后围在电视机前,悦目赏心,好不自在。
在b1中,“好不自在”表示很不自在的意思,这时,a式和b式的语言形式和意义保持一致,相当于第一类。在b2中,“好不自在”表示很自在的意思,a式和b式的语言形式和意义相悖,相当于第二类。因此,第三类兼具第一类和第二类的特征。
而在第一类里,“好容易”本身也非常复杂,肯、否定意义也要看参考语境。比如:
(20)a.这道题好容易,他一会儿就做出来了。
b.记者好容易才挤进车厢,站稳了脚跟。
三、第二语言教学中悖义现象的引入
双语教育虽已在新疆全面推行,但比起对外汉语,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还显得薄弱。目前的培训又极力淡化语法知识的讲授,这种做法造成了学员语法意识薄弱,语法知识贫乏;而相应的培训教材大多着眼于实用性,语法编排显得零散且不成系统。对于悖义现象,教材只以生词的形式零散介绍过“差点儿、好不容易”等个别词,民族学员对其认识也仅仅停留在单个词语的用法上,意识不到这些表面上孤立的词语其实可能是有内在联系的,碰到“险些(没)被发现”这样的表达时判断失误也就成为常态。
而事实上,“语法绝不是一种语言学的束缚,而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灵活的体系,它可以帮助高水平语言学习者以一种与语境、与说话人期望的自我表现方式和表达角度一致的方式表意。”[1]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如果奉行拿来主义,根据学员的汉语水平和接受能力,把悖义现象研究理论作为语法研究的一个整体引入教学,通过对这类有共性的语法问题的梳理和归纳,让学生明白词语、句式之间具有的共同特性及内在联系,他们就不用仅仅机械记忆孤立单词的用法。如果能根据少数民族语法偏误,把汉语语法难点形成专题,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有效的语法教学,对于在认知、理解方面远优于儿童的成年民族学员来说,这种学习方式将更为有效和实际,也能使语法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
就悖义现象,还可以对常见句式进行分类归纳,讲明各句式的肯、否定句中存在的对应关系,让学员寻找各个句式之间的联系和共同规律,并指出对悖义现象中的否定句式来说,其表达否定的标记性成分“没、不”不是理解句子的核心所在,也不再是句子表达的焦点,这是区别于一般肯定否定句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悖义现象中的肯定和否定句式在使用频率上存在着不对称性,肯定句式出现的频率远远超过否定句式。据统计(2),“差点儿(没)VP”中,90%的句子是“差点儿VP”。在被统计的“差点儿没VP”句子里,99%的是表示否定的,只有1%的句子是表示肯定的。根据语言的经济原则,省力简洁成为下意识的或本能的语言行为原则这种简洁的语言形式是常态的或无标记的,而羡余现象则是非常态或有标记的。因此,悖义现象中的肯定形式可以看做是常态的或无标记的,否定句式是非常态的或有标记的。而学员之所以对这类现象感到迷茫,就在于他们对该类现象中非常态的否定句式缺乏认同感。
4.悖义现象引发的思考
(一)关于名称的探讨
悖义现象一直受到语法学界的关注,特别是“差点儿、好不+VP”等句式更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由于研究的出发点不同,所提及的句式和名称也不相同:有些专家学者称之为歧义现象[2];有些人认为是一种否定羡余[3];还有人称为动词内隐性否定[4]。 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在这里用“悖义现象”来指称。原因如下:
首先,该类现象中,各句式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意义在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上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作为一个语法整体,更多的是体现了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相悖和矛盾,常规和非常规,体现了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如果说是“否定羡余”,则只能指称该类现象中的部分否定形式,不能涵盖语言现象整体。另外,像“中国队大胜(大败)日本队”类句式、“好容易、差点儿+VP”的分化等这些问题也并不仅仅是否定羡余。
其次,对于悖义现象中的否定词,虽然不再是否定标记,但也并不是完全的累赘和羡余,否定功能虽弱化,但在语言表达上还是有其作用的。正如石毓智所说,纯粹的羡余否定词是没有的,它们都有一定的作用,最常见的是加强否定语气[3]。
(二) 悖义现象的语言共性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悖义现象并不是汉语特有的,在法语、英语、意大利语等许多语言中都有这样的现象。比如在法语中,ne表示否定意义,但在某些句子里,ne出现不出现都表示同样的意思。如[5]:
(21)Je crains que la police ne vienne trop tard.(我担心警察来得太晚)
(22)On va maintenant et vite avant que nos inspecteurs ne nous trouvent.(在咱们的督学找到咱们之前现在立即就去那儿。)
在以上例句中,句子形式上出现或缺失ne ,对句子的成立和表达的意义不产生影响,也造成了形式和意义的相悖。
在英语中,也有用形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相同意思的例子。例如“in和out”在词汇意义上是相反的,但在有些词组中,“in+名词”和“out of+名词”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这些现象和汉语中的悖义现象不谋而合,表现了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上的某种共性。这种语言共性的规律是什么,是否仅仅是某些学者认为的羡余性否定,如果是,那么对这些羡余信息的删除和保留会不会消弱语义内容,会不会影响句子的可接受性,特别是会对语言交际产生何种影响;如果不是,悖义现象应该涵盖更为广泛的范围,其背后的制约机制又是什么,人类思维的共性又是如何通过这种语言现象得以体现的,这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Diane LarsenFreem.语言教学:从语法到语法技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5-75.
[2]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88.
[3]石毓智.对差点儿类羡余否定句的分化[J].汉语学习,1993,(4):14-18.
[4]袁毓林.动词内隐性否定的语义层次和溢出条件[J].中国语文,2012,(2):99-113.
[5]王助.现代汉语和法语中否定赘词的比较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6):418-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