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滤水罗”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xiwe88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人编《全唐文纪事》卷四十六记:
  唐人白行简以《滤水罗赋》得名,其警句云:“焦螟之生不全,有以小而贵者;江汉之流虽大,盖可一以贯之。”灵一诗云:“滤泉浸月起,扫径避虫行。”滤水盖僧家戒律有此,欲全水虫之命尔。故滤而后饮。今蜀中深山古寺,犹有此规。白居易《送文畅》诗:“山宿驯溪虎,江行滤水虫。”
  这里讲滤水是为了保护水中小虫生命,系僧家戒律,但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已故馆员冯汉镛先生以为,其实乃是为保护或改善水质。他指出,山间溪水在流经地表时,常会遭到动物尸体、粪便以及腐烂植物的污染,以罗过滤之,则可还溪水或泉水的本色。而所谓“罗”,系指棕榈树皮而言。棕皮有网眼如罗纹,唐人爱用作滤水工具。倘再铺以河砂、卵石之类,则过滤效果更佳。冯汉镛先生指出,白行简所称的“滤水罗”装置,便是旧时四川各地茶馆及一些家庭所常备的滤水砂缸。它从唐以前便延续下来,成为历代人们特别是川人防止水污染、改善饮用水质的最方便适用的生活设施。
其他文献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关怀生命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和核心。文章围绕学校民族精神与生命教育的实践,就如何提高教育实效的策略、措施进行了探讨。
篆刻艺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三十余年中,其学习人数与创作发展速度是十分惊人的。它在成就一种艺术风貌和有价值地延续一种艺术样式的成功性上,在某种意义上说,超过了同时期的书
《华阳国志·蜀志》说,蜀地在蚕丛氏以后继之而起的是柏灌氏,然后为鱼凫氏。柏灌氏事迹不详。鱼凫氏,不少学者以为即《山海经》里的鱼妇氏。《山海经·大荒西经》说:
有宋一代,继唐以后,中国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继续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四川社会的经济文化在唐五代的基础上也达到极盛阶段。  宋朝统治者大多重文轻武,大倡文教,连续掀起了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兴学运动属于“庆历新政”的一部分,称为“庆历兴学”。第二次兴学运动则属于王安石变法(即熙丰变法)的内容,谓“熙丰兴学”。第三次兴学运动发生在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被视为“崇宁兴学”。后者是以好
中国歌剧的雏形,过去一般认为以20世纪40年代前黎锦晖的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为标志。它最初创作于1920年,1928年至1933年发行。其实,几乎同一时期,中央苏区为了向军民宣传推翻旧世界,创造工农红色政权,号召工农劳苦大众积极参加红军,也在进行歌剧创作的探索。从1920年到1949年短短的30年动荡岁月中,从农村到城市,从业余到专业,中国歌剧在跌跌撞撞、摸爬滚打中完成了华丽转身。  一
钱锺书先生《谈艺录》之三云:严几道《复太夷继作论时文》五古起语云:“吾闻过缢门,相戒勿言索。喻新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