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左半结肠癌(LC)和右半结肠癌(R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长期预后的差异。
方法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行手术治疗结肠腺癌患者2 174例,排除横结肠癌、部位重叠、部位不明、复发癌、多原发癌、伴发其他恶性肿瘤、术前化疗、局部切除、临床数据不完善和失访者,最终纳入1 036例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中563例盲肠癌、升结肠癌和结肠肝曲癌患者纳入RC组,473例结肠脾曲癌、降结肠癌和乙状结肠癌患者纳入L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预后包括中位总生存期、5年总生存率以及肿瘤特异性中位总生存期(是指从手术日期开始至由于肿瘤进展导致患者死亡的时间)和肿瘤特异性5年总生存率(是指从手术日期开始到术后5年内,未死于肿瘤进展的患者占病例总数的比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继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的方法平衡两组的临床病理因素,SAS 9.3软件进行倾向评分匹配,将年龄、性别、大体类型、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9-9纳入倾向评分,然后按照评分的分值对两组进行匹配,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肿瘤远处转移率和CE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RC组相比,LC组男性[60.9%(343/563)比51.0%(241/473),P= 0.001]、溃疡型肿瘤[71.9%(405/563)比65.3%(309/473),P= 0.006]、高和中分化肿瘤[87.5%(493/563)比73.8%(349/473),P= 0.000]、T1~2期肿瘤[17.1%(96/563)比10.1%(48/473),P= 0.001]、TNM分期Ⅰ期肿瘤[13.3%(75/563)比7.8%(37/473),P= 0.000]、肿瘤直径< 5.0 cm[55.1%(310/563)比38.3%(181/473),P= 0.000]以及CA19-9 < 37 kU/L[68.4%(385/563)比62.6%(296/473),P= 0.022]的患者比例较高;而N0期肿瘤[53.3%(300/563)比62.4%(295/473),P= 0.013]患者比例较低。LC组与RC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82月和76月,两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8.3%和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8);中位肿瘤特异性生存期分别为84月和78月,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60.6%和52.9%,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3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位置并不是影响LC组和RC组患者总生存时间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的预后因素(分别P= 0.106和P=0.091)。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后,共成功匹配354对。两组倾向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58 ± 0.129比0.459 ± 0.129,P= 0.622)。LC与RC患者匹配后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4.0%和51.7%(P= 0.982),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56.4%和53.1%(P= 0.8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LC和RC患者临床病理各有特征,但预后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