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教师在历史试题命制中由于一些思考不到位、经验主义,或者为了增加新颖,稍有疏忽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试题命制过程中只见教材;或命制试题时有假设性情景“臆想”,造成结论不科学;或出现试题命制中过于重视教材的语言叙述,而忘记了人文学科、历史学科的特性等问题。本文就近年来见到的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略作阐述。
关键词:选择题;问题;教材;史实;客观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100
用选择形式的试题方式测试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是考查教师教学成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掌握理解程度的一种手段,而且是现今教育考查评价机制中非常重要的不能或缺的手段。历史教师、从事历史教育的工作者一般都从不同程度上研究过历史试题命制,一线的历史教师肯定多次命题,甚至还参与中考、高考的命题,而这两大考试的命题更是关系到学生的前途。作为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应该高度警惕,想方设法命制出一套科学试题来。但是由于一些思考不到位、经验主义、或者为了增加新颖、难度,稍有疏忽,往往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问题一:只见教材,不见整体,一叶障目。
例(2011.莱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对此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胡适 D. 鲁迅
题目考查新文化运动主要人物的贡献,胡适、鲁迅二人能够很快排除。纠结在于陈独秀和李大钊。
这道试题有明显的疏忽并产生一些不良后果的问题。
第一,该题答案所给A选项李大钊,疏忽了陈独秀在新文化后期在宣产马克思主义是的作为,有一叶障目之嫌。从命题人的答案看,其答案来源仅依据教材讲述,因为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关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介绍了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陈独秀的相关贡献没有进行介绍。
第二,该题所给答案结论的思路很容易让学生形成不科学的认识观:教材中叙述介绍某个人物的贡献了,那么同时期其他人的贡献就不如教材所叙述人的贡献大。
第三,把当时号称“南陈北李”并列的二人,在新文化运动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贡献“突出性”上,不能简单类比。也不好得出谁的贡献大小。
由于历史问题,对陈独秀的宣传、陈独秀的作品书籍较少。只有在做出具体的研究后,才能得出相应地结论来。
比较二人在马克思主义宣传上的事迹: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选传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之一。 而陈独秀在此时也没有闲着。其中《每周评论》是陈李二人共同创办的。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陈独秀不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1920年3月李大钊创办“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之后,陈独秀在1920年5月也创办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作为“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李大钊早,但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1920年陈独秀在各种报刊上发表了约20篇关于工人运动的文章。瞿秋白在评论陈独秀关于马克思主义宣传中有这样一段话:“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当中,只有陈独秀同志在革命的实践方面,密切地与群众的社会运动相联结,……力求应用马克思主义于所谓的中国国情”从这里,不难得出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对马克思主义宣传的贡献。怎么能对比出陈李二人的贡献谁突出不突出?
问题二:情景随意,设问不严,答案“臆想”。
例2009年湖北荆州历史中考第13题:《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 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 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D.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该题所给正确答案为D选项。
相信较多的学生、甚至中学历史教师也能通过一番时间、事件以及逻辑推理得出这个答案,从而认定答案的合理性,这个答案给的很有道理。
但是仔细推敲这道选择题,我们能发现两个问题:
1. 此类情景式假设性设问试题本身逻辑有问题,“可能出现”本就是不确切的结论。也就是说所给选项与问题题干中有关的事件、词语等都有可能出现。
以此道试题为例,在A、B选项不是很合理的情况下,得出正确选项D,是不是就正确?大部分学生在思考、回答这道题时,首先运用的是排除法,A、B选项依据教材内容,学生学习程度,基本能够予以排除。
关键处在于C、D选项。部分对于教材知识掌握较好细节把握准确的学生从一五计划完成的时间(1953-1957)(一五计划任务中,既有发展工业的计划、也有进行三大改造的内容),加以推理,1958年元旦社论会对上年度的工作成绩大量宣传,很容易得出C选项,而且从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正式提出这一已有知识,把命题人所给的正确答案D选项排除掉。失分可惜啊。
从历史思维的角度去审视这一道选择题正题,1958年日民日报社论,必然涉及上年度社会生产、政治发展、人民工作、人民生活等总结、本年度工作设想。C、D选项都有可能出现。从逻辑思维推理上讲,这道选择题本身“可能出现的词汇”所给答案争议性就很大。学生选出C项,不能说学生就错了。
从史实的角度去求证,首先在正史叙述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的时间和事件都定于1958年五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这是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 查阅人民日报1958年人民日报社论,大量出现的词汇,实际就有“一五计划”,“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内容)等词语,相较于散见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更多、更明显。
该文十个自然段落,论述中涉及“社会主义革命”词语见第五自然段,尤其涉及“一五计划”词语则更多,6、7、8、9自然段都有。恕不列举。
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实际上散见于第9、10段。
“1958年是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我们应该……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根据勤俭建国的方针,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进行各项建设工作,为第二个五年计划创造一个胜利的开端”;“如果我们善于接受教训,那末,我们首先就必须彻底纠正那种落后于客观实际的思想状态,就必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充分发挥革命的积极性创造性,扫除消极、怀疑、保守的暮气。”(出处网站:语文·教育·研究历史瞬间1958年元旦社论《乘风破浪》)
对比之后,让真正阅读过1958年人民日报社论的人去选择,也有可能出现选择错误。
2. 容易产生经验性错误认知。
此题所给题意要求(情景设问)和结论(答案)的逻辑推理,很容易让学生陷入一个不正确地经验主义错误。同样的道理,我们能不能依此得出1956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点主要词汇?1978年人民日报元旦的主要词汇?臆想式历史因果错误就难免了。
事实上,在这个思路下,个别历史教师在没有调查取证史实的情况下,就编写过这样的题目:
如:(2012年合肥市包河区模拟)语汇出现的频率高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国家政治经济的主题。1952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是( )
A. 大字报、红卫兵、“造反有理”
B. “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土改完成
C. 解放军、西藏和平解放、合作社
D. “大跃进”、“一大二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答案:B。但是你如果去读1952年元旦社论的话,“最可爱的人”一词就没有,何谈高频率!!
违背客观史实、妄下结论的情景会造成学生更多的认识错误和非科学的史实观。命题人出类似题目时一定要查证事实、语言叙述严谨。
问题三:叙述性语言,结论性答案,限制学生思维
例一:(2012吉林中考历史试题四综合探究18题)(1)根据年度尺完成下列表格。
答案所给:
此试题从学生回答以及事件顺序(年代尺)上看,难度不大。问题在于所给条件叙述、对应的事件答案完全依赖教材语言所述,限制学生发散性思维,不适应历史教学中新课标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中对中共成立叙述为“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遵义会议叙述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出题人在这里仅依据初级中学历史教材各版本的叙述,在旧的教材观下,“不自觉地形成了对历史认识的思维定势”,“将开天辟地和中共诞生,生死攸关和遵义会议,当家作主和新中国建立等同起来”把历史事件名称和纯语言叙述定性在一起,没有从历史发展、历史事件本身隐含意义的角度、更没有从学生思维去考虑。这样的测试,很容易让学生思维定格在“中共一大”就是“开天辟地”、“遵义会议”才是“生死攸关”、“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认识上,同类历史事件语言性叙述上一个词都不能改!
所以在命制试题中,强调的是依据教材,高于教材,不应该是局限于教材。
基于此,命题人在命制试题中一定依据要科学性原则、史实求证原则,保证试题准确,叙述严谨,逻辑明晰,不出似是而非和随意臆造的试题,试题选材符合实际,也要符合学生实际水平。
以上问题与争鸣,限于笔者水平,不妥处,敬请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爱知中学 710003)
关键词:选择题;问题;教材;史实;客观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100
用选择形式的试题方式测试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是考查教师教学成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掌握理解程度的一种手段,而且是现今教育考查评价机制中非常重要的不能或缺的手段。历史教师、从事历史教育的工作者一般都从不同程度上研究过历史试题命制,一线的历史教师肯定多次命题,甚至还参与中考、高考的命题,而这两大考试的命题更是关系到学生的前途。作为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应该高度警惕,想方设法命制出一套科学试题来。但是由于一些思考不到位、经验主义、或者为了增加新颖、难度,稍有疏忽,往往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问题一:只见教材,不见整体,一叶障目。
例(2011.莱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对此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胡适 D. 鲁迅
题目考查新文化运动主要人物的贡献,胡适、鲁迅二人能够很快排除。纠结在于陈独秀和李大钊。
这道试题有明显的疏忽并产生一些不良后果的问题。
第一,该题答案所给A选项李大钊,疏忽了陈独秀在新文化后期在宣产马克思主义是的作为,有一叶障目之嫌。从命题人的答案看,其答案来源仅依据教材讲述,因为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关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介绍了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陈独秀的相关贡献没有进行介绍。
第二,该题所给答案结论的思路很容易让学生形成不科学的认识观:教材中叙述介绍某个人物的贡献了,那么同时期其他人的贡献就不如教材所叙述人的贡献大。
第三,把当时号称“南陈北李”并列的二人,在新文化运动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贡献“突出性”上,不能简单类比。也不好得出谁的贡献大小。
由于历史问题,对陈独秀的宣传、陈独秀的作品书籍较少。只有在做出具体的研究后,才能得出相应地结论来。
比较二人在马克思主义宣传上的事迹: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选传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之一。 而陈独秀在此时也没有闲着。其中《每周评论》是陈李二人共同创办的。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陈独秀不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1920年3月李大钊创办“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之后,陈独秀在1920年5月也创办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作为“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李大钊早,但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1920年陈独秀在各种报刊上发表了约20篇关于工人运动的文章。瞿秋白在评论陈独秀关于马克思主义宣传中有这样一段话:“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当中,只有陈独秀同志在革命的实践方面,密切地与群众的社会运动相联结,……力求应用马克思主义于所谓的中国国情”从这里,不难得出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对马克思主义宣传的贡献。怎么能对比出陈李二人的贡献谁突出不突出?
问题二:情景随意,设问不严,答案“臆想”。
例2009年湖北荆州历史中考第13题:《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 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 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D.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该题所给正确答案为D选项。
相信较多的学生、甚至中学历史教师也能通过一番时间、事件以及逻辑推理得出这个答案,从而认定答案的合理性,这个答案给的很有道理。
但是仔细推敲这道选择题,我们能发现两个问题:
1. 此类情景式假设性设问试题本身逻辑有问题,“可能出现”本就是不确切的结论。也就是说所给选项与问题题干中有关的事件、词语等都有可能出现。
以此道试题为例,在A、B选项不是很合理的情况下,得出正确选项D,是不是就正确?大部分学生在思考、回答这道题时,首先运用的是排除法,A、B选项依据教材内容,学生学习程度,基本能够予以排除。
关键处在于C、D选项。部分对于教材知识掌握较好细节把握准确的学生从一五计划完成的时间(1953-1957)(一五计划任务中,既有发展工业的计划、也有进行三大改造的内容),加以推理,1958年元旦社论会对上年度的工作成绩大量宣传,很容易得出C选项,而且从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正式提出这一已有知识,把命题人所给的正确答案D选项排除掉。失分可惜啊。
从历史思维的角度去审视这一道选择题正题,1958年日民日报社论,必然涉及上年度社会生产、政治发展、人民工作、人民生活等总结、本年度工作设想。C、D选项都有可能出现。从逻辑思维推理上讲,这道选择题本身“可能出现的词汇”所给答案争议性就很大。学生选出C项,不能说学生就错了。
从史实的角度去求证,首先在正史叙述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的时间和事件都定于1958年五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这是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 查阅人民日报1958年人民日报社论,大量出现的词汇,实际就有“一五计划”,“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内容)等词语,相较于散见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更多、更明显。
该文十个自然段落,论述中涉及“社会主义革命”词语见第五自然段,尤其涉及“一五计划”词语则更多,6、7、8、9自然段都有。恕不列举。
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实际上散见于第9、10段。
“1958年是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我们应该……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根据勤俭建国的方针,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进行各项建设工作,为第二个五年计划创造一个胜利的开端”;“如果我们善于接受教训,那末,我们首先就必须彻底纠正那种落后于客观实际的思想状态,就必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充分发挥革命的积极性创造性,扫除消极、怀疑、保守的暮气。”(出处网站:语文·教育·研究历史瞬间1958年元旦社论《乘风破浪》)
对比之后,让真正阅读过1958年人民日报社论的人去选择,也有可能出现选择错误。
2. 容易产生经验性错误认知。
此题所给题意要求(情景设问)和结论(答案)的逻辑推理,很容易让学生陷入一个不正确地经验主义错误。同样的道理,我们能不能依此得出1956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点主要词汇?1978年人民日报元旦的主要词汇?臆想式历史因果错误就难免了。
事实上,在这个思路下,个别历史教师在没有调查取证史实的情况下,就编写过这样的题目:
如:(2012年合肥市包河区模拟)语汇出现的频率高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国家政治经济的主题。1952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是( )
A. 大字报、红卫兵、“造反有理”
B. “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土改完成
C. 解放军、西藏和平解放、合作社
D. “大跃进”、“一大二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答案:B。但是你如果去读1952年元旦社论的话,“最可爱的人”一词就没有,何谈高频率!!
违背客观史实、妄下结论的情景会造成学生更多的认识错误和非科学的史实观。命题人出类似题目时一定要查证事实、语言叙述严谨。
问题三:叙述性语言,结论性答案,限制学生思维
例一:(2012吉林中考历史试题四综合探究18题)(1)根据年度尺完成下列表格。
答案所给:
此试题从学生回答以及事件顺序(年代尺)上看,难度不大。问题在于所给条件叙述、对应的事件答案完全依赖教材语言所述,限制学生发散性思维,不适应历史教学中新课标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中对中共成立叙述为“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遵义会议叙述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出题人在这里仅依据初级中学历史教材各版本的叙述,在旧的教材观下,“不自觉地形成了对历史认识的思维定势”,“将开天辟地和中共诞生,生死攸关和遵义会议,当家作主和新中国建立等同起来”把历史事件名称和纯语言叙述定性在一起,没有从历史发展、历史事件本身隐含意义的角度、更没有从学生思维去考虑。这样的测试,很容易让学生思维定格在“中共一大”就是“开天辟地”、“遵义会议”才是“生死攸关”、“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认识上,同类历史事件语言性叙述上一个词都不能改!
所以在命制试题中,强调的是依据教材,高于教材,不应该是局限于教材。
基于此,命题人在命制试题中一定依据要科学性原则、史实求证原则,保证试题准确,叙述严谨,逻辑明晰,不出似是而非和随意臆造的试题,试题选材符合实际,也要符合学生实际水平。
以上问题与争鸣,限于笔者水平,不妥处,敬请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爱知中学 7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