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是时代的宠儿,代表年轻有活力一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其消费观念直接冲击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而对他们消费观念的塑造与培养直接影响其消费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正确的消费观也是必要的。此外,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中,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有着巨大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7-0013-02
一、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260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有效回收数据215份。调查对象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部分大五的学生,以及研究生。其中男生72人,占33.49%;女生143人,占66.51%。同时来自城镇的有48人,乡镇的有22人,农村的145人,由此可见我校大学生中,女生占主要人数,大部分大学生仍来自农村。
大学生消费来源呈现多元化,调查显示,大学生完全是一个纯消费者,父母的扶持与养育占主要地位。大学生月消费支出显示:大多数学生的消费趋势是大致相同的,呈现一种正态分布,即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只有少数学生消费在4000元以上。此外,在談及月消费情况时,大部分学生认为刚刚好,认为有盈余的学生占少数,认为有点不够用和远远不够用的学生占大多数。现象表明,多数大学生在月消费情况方面的自我分配能力较差,合理消费的意识淡薄,对自我消费的控制力不足,极易产生虚荣心而走上歧途。
(一)消费结构与消费状况:日常消费分配
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可以分为刚性消费与弹性消费。刚性消费是指维持学生基本生活的部分,弹性消费是指日常生活消费支出、考证和学习通讯、娱乐休闲、社交消费等。数据显示:伙食费87.91%,这个数据表面上说明学生消费主要用在吃方面,实质上伙食的消费不单单指一顿三餐,不仅仅局限于食堂。另有数据显示:学习方面仅占46.98%,大学是一个自由的空间,摆脱高中的压力后,一部分学生选择了安逸生活,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考证,利用课余时间报各种考证班,来充实自我的大学生活。通讯和娱乐方面两者之和达到85.1%,当代大学生经常出没于酒吧、迪厅等社交场所,绚丽的灯光、热闹的人群、刺激的感官视觉,促使他们沉溺其中无法自拔。生活费早已满足不了他们的心理消费水平,各种方式的借钱、借贷等现象层出不穷。由此可见,大学生消费能力低下,对金钱的理解不清晰,对各种提前消费方式存在误解。其余21.4%学生,投资在零食、约会、旅游等方面,这部分学生更看重个人的生理与心理需要,关注金钱消费的实用性,希望通过金钱消费来满足自我的精神需求。总的来说,大学生虽然是高学历的代表者,但在自我消费方面却是低能者,大部分学生对生活费的花销是五花八门,并未真正地把生活费落到实处,消费现象存在一种盲目、不合理、冲动、不自控等迹象。
(二)消费结构与消费状况:网购
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使人们的消费方式变得多样化,网购日益代替商场购物。在网购问题一栏中,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网购频繁,网购是他们生活的基本需要。现实中,许多大学生衣食住行都依靠网购,他们觉得网购实惠便宜,且可以省去逛街购物的时间。其实网上购物也是昂贵的,有的学生习惯了虚拟购物,银行卡的金额快速减少,存在一种资金安全隐患。网上卖家有时为了冲销量,在营业额和买家评价上大动手脚,以迷惑消费者,并借用双十一、双十二等特定日子开启大甩卖模式。这种现象透露出当代大学生消费的识别能力差,看问题存于表面,缺乏冷静思考能力,从众心理强。此外,问卷中谈到“是否为曾经买过的东西而后悔”,经常占9.77%,偶尔占80%,可以看出他们消费是一种非理性消费,很少看重商品的实用性。大学生喜欢跟随潮流,而潮流是永无止境的。大学生会考虑价格是因为他们的金额有限。
(三)消费结构与消费状况:理财观
理财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因为理财能力源于日常生活的习惯培养。问卷显示,经常消费超出预算的占16.28%,偶尔占63.72%,没有这种情况占20%。数据显示,我校大学生对如何规划消费是存在问题的,大部分学生选择视情况而定,呈现一种“有时狠着,没有时忍着”的趋势,且储蓄观念淡薄。此外,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主要标准”,50.23%学生选择经济实惠;40.93%的学生选择兼顾实惠和高标准;3.26%的学生选择追求高标准;其他占5.58%。衣食住行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我校大学生的衣食住行标准显示出,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但他们同时也存在一种不切实际的消费幻想,因为高标准和实惠难以平衡,且高标准是奢侈、时尚、高质量的代表。
二、大学生消费观偏差的原因
(一)家庭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所以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现如今,许多大学生都是家里的“公主与皇帝”。因为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爱只给予一个孩子,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是给最好的。这样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大学生是不会考虑如何理财,也不懂,因为他们从未缺过钱,更不会懂得如何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财务。可见家庭因素,如家长的生活理念与消费观念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二)学校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不能忽视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取得了重大进步,但受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因素的影响,对学生的教育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尚未形成,一切都还是按部就班的教学。 (2)“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的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展开,也难以达到目的。
(3)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校园中虽有勤俭节约消费观之类的标语,但也都是象征性的宣传,过一段时间就撤掉了,校刊上也很少有类似的新闻动态。
(三)社会
社会大环境,鱼龙混杂,尚未完全走出校园的大学生难以辨别什么场所是适合自己的。高校周围的环境,难免会有不健康、低品位的文化娱乐场所,大学生难以抵制其诱惑,往往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同时,市场文化对大学生也是开放的,提供的精神产品,难免带有社会的色彩,与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是不同的。而这些都会助长大学生养成不合理的消费习惯。
三、大学生消费引导对策
(一)家庭消费引导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心灵的港湾。作为家长,应该担负起自我的责任,养育与教育齐头并进,在生活中用点滴小事影响孩子,帮助孩子逐步改变错误的消费理念。一要对子女在校的消费情况给予指导,加强对子女消费方面的教育,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二要密切同学校联系,配合学校有关部门,有计划、有节制地给予子女各类正当费用,既保证其正常开支,又控制其不合理消费,培养子女的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意识;三要拒绝子女不合理的金钱要求,帮助子女明白处于何种消费是合理的。
(二)学校消费引导
(1)学校领导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给予一定的资金、人员、场所等供思政人员进行实践调查,形成科研风气,让思政教育者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2)加强“两科”教学,密切联系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等思想观念,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指导,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活动是重点。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校刊、校报等落到实处,定期举办“文明消费者、我是节约小能手”之类的消费观活动。让大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进而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定期开展消费知识大赛,让学生从深层次理解如何消费才是正确的。
(4)学校要加强消费道德教育,强调合理与适度消费,提倡有计划消费、勤俭节约消费、积极健康的消费、绿色消费、发展性消费,提高消费结构中的文化、教育含量,实现最大的消费效益,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此外,学校要定期邀请知名企业家、消费专家等进行知识讲座,成功人士的伟大成绩,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可以组织活动,让学生走进知名企业,观看企业的运作。
(三)社会消费引导
社会方面,首先要优化社会环境、风气,治理高校周围的环境,让学生远离那些低俗、不健康、低品位的文化娱乐场所,切实优化校园周围的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合理的消费环境。其次要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为大学生提供高品质、积极向上的精神产品,以满足大学生精神消费的需求,促进大学生逐步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消费方式逐步呈现多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加强学生的合理消费意识是很有必要的。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问题,实质上,消费心理、消费意识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因此,我校应积极倡导量力而行的理性化消费。并且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消费观问题,我校应积极制订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案,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这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 锐.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5):168-170.
[2]高宏利.“90后”大学生消费观及教育路径[J].当代青年研究,2013(2):47-51.
[3]孙倩倩.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调查与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5(3):90-94.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7-0013-02
一、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260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有效回收数据215份。调查对象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部分大五的学生,以及研究生。其中男生72人,占33.49%;女生143人,占66.51%。同时来自城镇的有48人,乡镇的有22人,农村的145人,由此可见我校大学生中,女生占主要人数,大部分大学生仍来自农村。
大学生消费来源呈现多元化,调查显示,大学生完全是一个纯消费者,父母的扶持与养育占主要地位。大学生月消费支出显示:大多数学生的消费趋势是大致相同的,呈现一种正态分布,即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只有少数学生消费在4000元以上。此外,在談及月消费情况时,大部分学生认为刚刚好,认为有盈余的学生占少数,认为有点不够用和远远不够用的学生占大多数。现象表明,多数大学生在月消费情况方面的自我分配能力较差,合理消费的意识淡薄,对自我消费的控制力不足,极易产生虚荣心而走上歧途。
(一)消费结构与消费状况:日常消费分配
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可以分为刚性消费与弹性消费。刚性消费是指维持学生基本生活的部分,弹性消费是指日常生活消费支出、考证和学习通讯、娱乐休闲、社交消费等。数据显示:伙食费87.91%,这个数据表面上说明学生消费主要用在吃方面,实质上伙食的消费不单单指一顿三餐,不仅仅局限于食堂。另有数据显示:学习方面仅占46.98%,大学是一个自由的空间,摆脱高中的压力后,一部分学生选择了安逸生活,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考证,利用课余时间报各种考证班,来充实自我的大学生活。通讯和娱乐方面两者之和达到85.1%,当代大学生经常出没于酒吧、迪厅等社交场所,绚丽的灯光、热闹的人群、刺激的感官视觉,促使他们沉溺其中无法自拔。生活费早已满足不了他们的心理消费水平,各种方式的借钱、借贷等现象层出不穷。由此可见,大学生消费能力低下,对金钱的理解不清晰,对各种提前消费方式存在误解。其余21.4%学生,投资在零食、约会、旅游等方面,这部分学生更看重个人的生理与心理需要,关注金钱消费的实用性,希望通过金钱消费来满足自我的精神需求。总的来说,大学生虽然是高学历的代表者,但在自我消费方面却是低能者,大部分学生对生活费的花销是五花八门,并未真正地把生活费落到实处,消费现象存在一种盲目、不合理、冲动、不自控等迹象。
(二)消费结构与消费状况:网购
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使人们的消费方式变得多样化,网购日益代替商场购物。在网购问题一栏中,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网购频繁,网购是他们生活的基本需要。现实中,许多大学生衣食住行都依靠网购,他们觉得网购实惠便宜,且可以省去逛街购物的时间。其实网上购物也是昂贵的,有的学生习惯了虚拟购物,银行卡的金额快速减少,存在一种资金安全隐患。网上卖家有时为了冲销量,在营业额和买家评价上大动手脚,以迷惑消费者,并借用双十一、双十二等特定日子开启大甩卖模式。这种现象透露出当代大学生消费的识别能力差,看问题存于表面,缺乏冷静思考能力,从众心理强。此外,问卷中谈到“是否为曾经买过的东西而后悔”,经常占9.77%,偶尔占80%,可以看出他们消费是一种非理性消费,很少看重商品的实用性。大学生喜欢跟随潮流,而潮流是永无止境的。大学生会考虑价格是因为他们的金额有限。
(三)消费结构与消费状况:理财观
理财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因为理财能力源于日常生活的习惯培养。问卷显示,经常消费超出预算的占16.28%,偶尔占63.72%,没有这种情况占20%。数据显示,我校大学生对如何规划消费是存在问题的,大部分学生选择视情况而定,呈现一种“有时狠着,没有时忍着”的趋势,且储蓄观念淡薄。此外,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主要标准”,50.23%学生选择经济实惠;40.93%的学生选择兼顾实惠和高标准;3.26%的学生选择追求高标准;其他占5.58%。衣食住行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我校大学生的衣食住行标准显示出,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但他们同时也存在一种不切实际的消费幻想,因为高标准和实惠难以平衡,且高标准是奢侈、时尚、高质量的代表。
二、大学生消费观偏差的原因
(一)家庭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所以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现如今,许多大学生都是家里的“公主与皇帝”。因为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爱只给予一个孩子,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是给最好的。这样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大学生是不会考虑如何理财,也不懂,因为他们从未缺过钱,更不会懂得如何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财务。可见家庭因素,如家长的生活理念与消费观念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二)学校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不能忽视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取得了重大进步,但受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因素的影响,对学生的教育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尚未形成,一切都还是按部就班的教学。 (2)“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的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展开,也难以达到目的。
(3)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校园中虽有勤俭节约消费观之类的标语,但也都是象征性的宣传,过一段时间就撤掉了,校刊上也很少有类似的新闻动态。
(三)社会
社会大环境,鱼龙混杂,尚未完全走出校园的大学生难以辨别什么场所是适合自己的。高校周围的环境,难免会有不健康、低品位的文化娱乐场所,大学生难以抵制其诱惑,往往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同时,市场文化对大学生也是开放的,提供的精神产品,难免带有社会的色彩,与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是不同的。而这些都会助长大学生养成不合理的消费习惯。
三、大学生消费引导对策
(一)家庭消费引导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心灵的港湾。作为家长,应该担负起自我的责任,养育与教育齐头并进,在生活中用点滴小事影响孩子,帮助孩子逐步改变错误的消费理念。一要对子女在校的消费情况给予指导,加强对子女消费方面的教育,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二要密切同学校联系,配合学校有关部门,有计划、有节制地给予子女各类正当费用,既保证其正常开支,又控制其不合理消费,培养子女的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意识;三要拒绝子女不合理的金钱要求,帮助子女明白处于何种消费是合理的。
(二)学校消费引导
(1)学校领导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给予一定的资金、人员、场所等供思政人员进行实践调查,形成科研风气,让思政教育者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2)加强“两科”教学,密切联系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等思想观念,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指导,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活动是重点。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校刊、校报等落到实处,定期举办“文明消费者、我是节约小能手”之类的消费观活动。让大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进而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定期开展消费知识大赛,让学生从深层次理解如何消费才是正确的。
(4)学校要加强消费道德教育,强调合理与适度消费,提倡有计划消费、勤俭节约消费、积极健康的消费、绿色消费、发展性消费,提高消费结构中的文化、教育含量,实现最大的消费效益,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此外,学校要定期邀请知名企业家、消费专家等进行知识讲座,成功人士的伟大成绩,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可以组织活动,让学生走进知名企业,观看企业的运作。
(三)社会消费引导
社会方面,首先要优化社会环境、风气,治理高校周围的环境,让学生远离那些低俗、不健康、低品位的文化娱乐场所,切实优化校园周围的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合理的消费环境。其次要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为大学生提供高品质、积极向上的精神产品,以满足大学生精神消费的需求,促进大学生逐步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消费方式逐步呈现多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加强学生的合理消费意识是很有必要的。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问题,实质上,消费心理、消费意识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因此,我校应积极倡导量力而行的理性化消费。并且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消费观问题,我校应积极制订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案,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这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 锐.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5):168-170.
[2]高宏利.“90后”大学生消费观及教育路径[J].当代青年研究,2013(2):47-51.
[3]孙倩倩.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调查与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5(3):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