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E学习模式”与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

来源 :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_ppp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5E学习模式”与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体现了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本文以研究性学习活动课《评价郑和下西洋》一节为例,分析“5E学习模式”与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实践和策略。
  [关键词]5E学习模式;历史研究性学习;郑和下西洋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3-0097-05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点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研究性学习从广义理解,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它可以贯穿在各种各类学习活动中;从狭义解释,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现象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以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体验知识、解决问题,并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其宗旨是“以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本文以研究性学习活动课《评价郑和下西洋》一节为例,着重探讨“5E学习模式”与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分析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和策略。
  1 “5E学习模式”的含义
  所谓“5E学习模式”具体指的是将学习过程分为5个紧密相连的阶段,即吸引(engagement)、探索(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加工(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因为这5个阶段在英文表述时都是以字母“E”开头,故被称为“5E学习模式”。
  吸引是指由教师引出学习任务,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任务上来。教师通过展示情境、提出问题或者是指出相互矛盾的事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学生过去的知识和学习活动与未来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将外在的事件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内在需要、兴趣、动机联系起来,促进学习。
  探索是指学生依据提供或者自寻的资料,围绕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通过与各种不同类型材料的接触,进行思考或活动。从中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学会新的思考和探究方法,并进一步质疑。
  解释是指在探究的基础上,给学生理解各类材料含义、阐释观点、说明疑点的机会。用各种方式将探究的结论呈现出来,结合探究的结论和现实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在探究的基础上提出可以继续探究的新问题。
  加工是指在有一定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将探究活动进一步深化,形成一定的结论或规律。同时对探究过程中应用的方法加以概括、总结,使学生得到更深刻、更广泛的理解,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和更恰当的技巧。
  评价既包括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从知识到能力、方法及情感上的自我心得,又必须有教师对学生探究活动中基本表现的反馈。评价的方式有许多,但基本上应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進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 《评价郑和下西洋》一课的教学设计
  2.1 基本设计思路
  1)研究任务:(1)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源,进一步学习与郑和下西洋相关的知识,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形成自己初步的观点;(2)小组成员进行形式多样的交流,并展开讨论,形成本小组一致的观点(组内观点不一致时,可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确定本组观点);(3)集中整合小组成员收集到的有效信息,制作成果展示所需的作品;(4)选择观点、作品较为成熟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5)师生共同评价参加者的成果与态度等;(6)个人和小组对活动进行总结;(7)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写一篇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小论文。
  2)研究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2 课堂实施及其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1)吸引:走近世界大航海时代的第一人——郑和。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看下面一幅图片:“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请问这幅图片上的人物分别是哪两个人?它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生:这是我国神舟6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后,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平安走出飞船、受到热烈欢迎的情景。神舟6号载人飞船的平安归来,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从此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世界已真切地听到“中国速度”的脚步声,中华民族的大发展时代指日可待。
  师:刚才,我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而骄傲。俗话说“上天入海”,那么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又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况呢?
  生:(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曾经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像航标灯一样闪耀在茫茫夜海整整600年。这个有如启明星般的名字,曾点燃15世纪的文明曙光,辉映和引领了一个时代的航路。这位航海先行者以智慧为舵、意志作桨,扬起和平的风帆,饮风餐浪二十八载,犁波耕澜数十万里,筚路蓝缕,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就是世界大航海时代的第一人——郑和。
  师:2002年3月15日,英国学者加文·盂席斯(GavinMenzies)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发表了令世界震惊的新观点: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的船队比哥伦布早72年到达美洲大陆,还可能比麦哲伦旱一个世纪进行了环球航行。1421-1423年间,是中国人首先“发现”了世界。有人说郑和下西洋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郑和下西洋提高了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把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国际贸易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是可以让所有中国人感到自豪的壮举。然而也有人说,西欧航海家的新航路开辟,靠着几支小小的船队,让西欧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道,可谓投小报大;而郑和下西洋投入“巨大”却并未促进中国进入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此后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郑和下西洋可谓高投入低产出,甚至可以说无产出,简直是糊涂之举。同学们的意见如何呢?今天我把所有的时间、空间和权利交给大家,由大家去畅所欲言和尽情发挥!   方法和策略:利用历史图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故事等与历史相关的材料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情境,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课堂一开始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入口。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入探究阶段,把学、思、疑、问联结在一起,在探究中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发挥其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其终身受益。
  2)探索:讨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动机、结果和作用。
  请同学们看下面一段影片:“郑和下西洋”片段(多媒体播放)
  师:(学生看完后,教师讲述)郑和下西洋比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早82年,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比世界上所有航海家的航海活动都早,可以说郑和是历史上最早的、最伟大的、最有成绩的航海家。但是郑和下西洋的千古绝唱与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影响却迥然不同,那么该如何全面评价郑和下西洋呢?下面请大家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分组讨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动机、结果和作用。
  教师提供的资料有:(1)参考文章:关于郑和研究的几点认识;海上史诗——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研究相关参考资料;郑和下西洋研究新动向。(2)部分相关网址如下:评孟席斯《1421》的宝船队航线http://www.sz.chinanews.com.on/zgzh/2003-08-13/71/266.html;伟大的郑和与开放的中国http://www.sz.chinanews.com.cn/zgzh/2003-07-16/71/232.html;七下西洋欲何求http://www.postl.com/home/haitang/zhenghe/re-asons.htm;“郑和发现美洲说”悬念解读http://w w w.
  s z.
  c h i n a n e w s.
  c o m.
  c n/zgzh/2003-07-06/71/218.html;郑和下西洋为何会成为“被遗忘的伟大航行”http://www.sz.chin-anews.com.cn/zgzh/2003-05-26/71/187.html。
  學生根据材料开始分组讨论,每个小组占有的资料类型、内容不同。小组成员在充分研究资料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并推选出发言人,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分析材料的方法和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引导学生利用材料深入思考。
  方法和策略:围绕某一个历史问题,将对此问题的思维实践、研究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使学生有一种研究的体验。这个学习过程以培养学习能力、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为基本目的,是一个既注重知识、结果,又注重知识获取的完整过程。
  第一,关于提出探究问题的策略:“只有既适合于学生又有意义的问题才能产生有所收获的探究活动。”探究的问题既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通过调查学生感兴趣并有疑惑的问题,或者由学生自己提出来。设计问题的原则是:问在有疑之处;问题难易适度;问题具有启发性;问题具有开放性。
  第二,关于选取材料的策略:典型性,给学生强烈的思维刺激并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多样性,如文献、地图、照片、图片、文字、原始的文字以及专家学者的记录等等;综合性,要使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合理的综合、分析考虑,使自己的结论更趋向于合理化、科学化。
  第三,关于小组研讨和合作学习的策略:学生有自由选择合作探究小组成员的权力;探究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讨论要求全体学生都平等地参与其中;在讨论中,要考虑并欣赏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
  第四,关于探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全体参与并重视应用;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导演”,是集管理者、倾听者、合作者和鼓励者于一身的重要角色。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收集相关资料或证实某种观点上。教师在恰当的时候以递进式、前后衔接、提问的方式进行点拨,可以对讨论起到提示和调节作用,但教师不要直截了当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那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3)解释:各组汇报经过探索后形成的相关结论和观点。
  第1小组的观点:郑和下西洋——见义忘利
  第2小组的观点:郑和下西洋——利弊参半
  第3小组的观点:郑和下西洋——“杨白劳”
  第4小组的观点:郑和下西洋——光辉里程碑
  第5小组的观点:失败的航行——郑和下西洋的反思
  第6小组的观点:和平的使者——郑和
  方法和策略:(1)在这一环节中要给予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时间和机会,使他们能够真正的畅所欲言;(2)教师要充分倾听学生对各种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在倾听的基础上,及时分析出学生问题的由来,并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交流,调整、修正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要对探究方法和过程进行引导;(3)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和观察学生的行为和反应,及时引导和纠错。教师要对课堂探究有预见性和生成性,能随机应变,及时改变方法,机智灵活地处理问题,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4)特别强调的是,在课堂引导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精彩的发言和精辟的观点要及时加以鼓励、概括、升华、引申和拓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争论,使学生可以得到对问题更全面、更正确的理解和结论。
  4)加工:郑和下西洋的启示。
  师:今天6个小组的演示活动内容丰富精彩、语言简洁生动、视角新颖独特。从这次活动的过程上看,同学们都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和精心的设计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活动效果。新课标要求历史教学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学生,而这次活动课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认识郑和、了解郑和、学习郑和。那么,今天通过这次评价郑和下西洋的活动,同学们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呢?
  生1:弘扬了开放的民族精神。开放与交流是郑和下西洋的核心,这种开放与交流的精神,是当今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生2:弘扬了勇于开拓的民族精神。郑和不畏艰险七下西洋,展示了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坚韧和刚强,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开拓的精神。
  生3:弘扬了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郑和的船队七次下西洋,未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郑和船队一路留下的是友好的欢声。当今我国领导人多次强调中国的和平崛起,正是这—精神的突出体现。
  生4:关注现实、关注海权。目前大家关注的钓鱼岛事件、中日东海之争、越南染指南海以及在争议海域进行石油开采、招标勘探等相关报道,要树立关注海权、强化海洋的国家意识。
  生5:正如19世纪末美国军事家马汉所言,谁控制了大海,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要立于世界之林,海洋意识必不可少。从上述报道看,“海洋圈地运动”正进逼我国海域。中国能不能在郑和下西洋600年后,再度认识海洋、拥抱海洋、称雄海洋,成为中国能否真正和平崛起的最大考验与关键。因此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至关重要。
  师:总之,郑和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一位杰出人物,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一个重要事件,他也被国际上公认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郑和下西洋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了不起的事件,凝聚并体现了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交滴,合作、经略海洋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这种精神和品德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动力。
  方法和策略:此环节是在对现有问题探究有了一定观点和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探究的过程。学生或教师可以在原有探究基础上生成可供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学生将已经形成的知识、解释和探究技巧、经验运用到新的相似情景中去。在深化探究中,使學生形成更深刻、更广泛的理解,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和技巧。教师与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探究的角度和结论是多样性的,可以留下进一步探究的空间。进一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历史思维能力等。
  5)评价:对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评价。见表1、表2、表3。
  方法和策略:评价的方法可采取档案袋、学习文档或日常学习评价表等形式呈现出来,根据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实际表现加以评价。评价的内容,重点应放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过程和方法上。例如:对问题的解读和理解;对各类材料的合理应用;阐述观点时的逻辑性、科学性;注意耐心倾听同伴之间相同和不同的观点、论述;利用资料和逻辑为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及时修正自己观点中的偏差、反思等。
  探究不是一次可以穷尽的,它需要不断深化、不断发展。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探究训练后,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探究方法并加以理论上的提高,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够提出并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这是研究性学习要达到的更高境界。
  3 “5E学习模式”与历史研究性学习有效整合的效果
  “5E学习模式”是一套相对比较完备、比较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学习程序和学习策略,具有可操作性、整体性、针对性等特点。通过其与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取得了以下效果。
  1)达到了以现代科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为基础的教学目的。通过整合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学科知识、概念、原理,还掌握了探究的技巧和方法,并形成了科学的态度与精神。
  2)充分展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动作用。学生在创设的一定历史情境下,将他们的能动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
  3)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的、他控的逐渐转变为主体的、能动的、独立的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4)促使教师角色、作用的重新定位。教师的作用由台前的“表演者”、知识的“灌输者”、教学管理的“统治者”变为幕后的“导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协助者、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它对教师专业学识的深度、知识的广博、敏感的问题意识、应变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相比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要高得多,研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学习方式之一。多思、多想、多问、多探究,不仅仅是对新时代青少年的要求,更是对新时代教师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1-05-31(4).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4.
  [4]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
其他文献
[摘 要] 人才培养方案关系到学生教学质量的提升,如何在林业院校更好地开展非传统优势专业,对提升学生就业情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西南林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自2002年开设以来,至今已有10年。通过对植物保护专业在校学生以及相关专业教师进行问卷调研及分析,结果发现,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理论课程安排、实践教学安排以及科研创新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植物保护专业培养
我的儿子布莱顿那年21岁,他是师范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将来毕业后,他想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每周都通好几次电话,每次都谈得十分投机。可是,有一次谈话却格外特殊。  我拿起话筒,儿子兴奋地对我说:“妈妈,我今天第一次实习教课了。”以下就是他给我讲的故事。  一开始,我十分紧张,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一位老教师,辛德勒先生,被指定帮助我开始我的教学生涯,他让我帮助几个小男孩补习数学。但我不知道的是,辛德勒先
[摘要]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地方本科院校近几年的改革实践,提出了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改革;应用型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6-00104-04  不可否认,
[作者简介]熊艳青(1991—),女,湖南安化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学习与发展。*[通讯作者]徐丹(1977—),女,湖南汉寿人。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学习与发展。  [摘要]为直观展现我国大学生就业研究态势,以2000~2019年CSSCI数据库相关文献为基础,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大学生就业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通过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展示我国大学
导读:  6月26日至29日,来自中科院、北京师范大学、军事科学院等单位的十余名优秀科学家走进貴阳市、遵义市余庆县和黔南州平塘县等地,从“无废社会”到海底奥妙,从生活中的运筹规划到基因打靶技术……科学家们用他们丰富的知识和人生阅历,用通俗化、生活化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前沿的科学。现摘录几篇,以供大家参阅。  “在中国科协“女科学家走基层一贵州行”活动科普报告会上,来自中科院的专家现场为你解读:什
在大航海时代,欧洲的航海家们流传有许许多多惊心动魄又怪异奇趣的轶闻。本文讲述的是美国杂志《海上救护》记者路易斯·马丁专程赴苏格兰著名旅游景点“百蛇墓”采访的航海传奇故事。    神色忧郁的意大利水手    1882年,荷兰“司白脱勃”号货轮在北海上起航,满载着货物,缓缓驶向苏格兰,该船船长密朗斯比是一位经验丰富、性格刚毅的人,曾在大海上度过了半个世纪的生涯。几十名船员,以荷兰人为主,还有一名意大利
[摘要]AR在教育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早期文献缺乏对非正式环境下科学教育教学的探讨,为了弥补这一空白,基于18篇国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了增强现实技术在非正式科学教育中对学习者的影响,以及不同场景下的教学策略。发现该领域主要探讨AR在营造沉浸体验感、提升认知水平、包容性别差异方面的优势,以及呈现出4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基于环境观察的综合学习模式、基于游戏叙事探究的角色扮演模式、基于探究教学的发现
影子里的父爱  文·感动    年夏天,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气温达到了37度,热得最凶那天,诊所里打着空调也抵御不了汹涌而来的热浪,小护士就不停地向地上撒水,以获得一点儿清凉。但我仍感觉透不过气来,就抱怨天气。小护士就指着窗外说:“看看那些进城来卖菜的农民吧,他们一直在烈日下晒着呢,你应该知足了。”正说话间,几个人抬着一个病人进来了。  当我穿上白大褂走进病房时,送病人来的几个人都离开了。病床上躺着
[摘要]混合式教学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使用SERU调查问卷,并利用SPSS统计分析工具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信息化教育学情进行了数据分析,获得以下三点发现:(1)学生的混合式学习倾向占比接近于传统课堂学习倾向,为30%;(2)当前课堂教学支持工具仍以office工具为主,而学生期望教师能够使用其他更加丰富的在线教学支持工具;(3)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影响混合式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因子
摘要 以教育部2009~2018年关于国家级教学成果的公示材料和立项文件为文本,选取涉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获奖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总体情况呈现出现以下特征:获奖区域分布不均衡;高水平大学获奖居多;获奖学科重理轻文倾向严重,尤为关注人才培养,但对其他重要领域的关注仍存在明显不足。为促进今后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和优化,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