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相关问题探析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254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相关研究现状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结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近年来国内已有许多地区、许多单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并已在不同程度上取得效果,其中有些效果还相当突出,很令人鼓舞。1994年,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立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领导,由何克抗教授、李克东教授等牵头组织了“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模式改革试验课题。“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把小学语文的识字、阅读、作文教学与计算机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做到“识字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计算机应用”四结合。该项目历经近10年,初步建构起全新的识字、阅读和作文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显著地提高了试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2000年8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正式发文将“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扩展到其他学科并要求原课题组将试验课题继续深入开展下去,课题负责人不变,项目名称则相应地改为“中小学各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此时,“四结合”的内涵相应变为“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运用”。目前,该项目试验学科由语文扩展到中小学所有学科,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2 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分析
  
  就物理学科本身来说,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有着严密的理论和逻辑体系、与数学方法密切结合的一门实验科学,从它早期的萌芽到近代发展,都以它丰富的方法论、世界观等充满哲理的物理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影响着社会思潮和社会生活,曾被称为“自然哲学”。物理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根基是实验,一切理论都要以实验作为唯一的检验者。
  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稿)》,可以看出高中物理课程设置的特点。
  2.1 基础性既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又要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教材的系统和结构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发挥主干知识的带动作用,在切实打好基础、强调重点的前提下,着重讲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材注重分析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讲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注意叙述中的铺垫和呼应,这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2.2 科学性现在的物理课程设置属于学科类课程,高中物理分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还分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课程设置比较科学。
  2.3 适应性高中物理课程设置不再是那种“统得过死”的课程安排,学生在必修和限选课的选择上有适度的灵活性和弹性,更能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
  2.4 开放性物理课程中加大开放性问题的研究力度,设了许多颇具开放性的问题。开放性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实践性物理学是一门与生活实践联系密切、应用广泛的基础科学,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强调物理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运用知识。联系实际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用学生在田径场的运动和玩垒球时跑垒的运动讲位移和路程的知识,学生会很感兴趣。至于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许多知识,如与阻力问题相联系的磁悬浮列车等,与实际联系非常密切,同时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
  2.6 发展性物理课程注意把物理学科对学生今后发展最有用的知识教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为今后的发展埋下伏笔,作好过渡。
  
  3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3.1 从硬件因素来看现在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在加大,而各级教育部门对现代教育都非常重视。近几年,大多数中小学都配有专用的计算机教室,通过ADSL接入互联网,配有多媒体教学控制系统;学生每人配1台多媒体电脑作为学生工作站,所有电脑均连接在学校的校园网上,成为自主学习的工具。
  3.2 从软件因素来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软件因素主要指学习资源是否丰富。现在的教育资源可以说是非常的丰富,市场上有许多的教学光碟出售,另外还有许多公司和网站制作的教学资源库,如k12教学资源库和中国基础资源库等。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也可以发布到校园网上,以供教学使用。网络资源库内有多媒体素材库、教学资料库、题库,它的建立为课程教学提供了资源保证。■
  (作者单位:宁夏海原县树台中学)
其他文献
美术教育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的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对此社会已形成普遍共识。然而,要真正将美术教育的本质功能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学校教育的落后状况,必须抓好旨在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美术教学工作。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与教师自身队伍的建设息息相关,因为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教育质量的好坏。笔者结合自身美术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美术教师的素质问题。    1 美术
结合自身实践经验,阐述怎样进行硬件设备建设,以摄制出高质量精品课程教学录像。
1前言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基础,是学习其余学科的“地基”,是“建房”的“砖”,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记忆、理解、想象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还能使学生在了解汉字的文化知识的同时
学生一般在遇到遵循的物理规律相同,但提供的物理情景新颖,信息陌生,物理过程独特一类物理问题时,就感到难度大,束手无策;而遇到物理情景较熟悉,物理过程似曾相识的一类问题,又往往因为审题不严,不注意题中所给条件的细微区别,而出现错误。前者,我们称之为“质同形异”类问题;后者我们称之为“形同质异”类问题。  对物理情景相异,但遵循的物理规律相同的“质同形异”类问题,要善于变通,找出所给的物理问题在不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