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舍侬索堡是法国卢瓦尔河谷最富浪漫情调的古堡,它凌空飞建在卢瓦尔河的支流察尔河(Cher)的粼粼波光之上,中间由60米长的五孔廊桥相连。古堡与鲁尔河(Ruhr)严谨地依着同一轴线对称布局,体现出秩序性的美感。建筑的外形与其内部空间相呼应,功能和造型恰到好处地体现出来。如今许多新人都愿意选择在这里举行婚礼,留下浪漫温情的重要一刻。
在建筑装饰上,可以看出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对舍侬索堡的影响,对称的立面、巨大的室内阶梯等都扬弃了中世纪时期哥特式建筑的风格,将希腊、罗马和哥特式传统交融在一起。
和富有阳刚气息的香博堡比起来,舍侬索堡则显得阴柔。也难怪法国人常常把香博堡封为法国古堡里的“国王”,而把舍侬索堡封为“王后”。实际上,这种格调的产生源于设计初衷的不同,香博堡是法兰西斯一世的狩猎宫,自然应该贴近主人的品位,展现出皇家的气派,而舍侬索堡最初却是法兰西斯的财务大臣托马斯•波义耳(Thomas Bohier)的府邸,因此在建筑风格上也含蓄了许多。
舍侬索堡是一座迷人的城堡,最初由法国建筑师劳尔麦(R•Orme)等人设计,是法国早期文艺复兴建筑之一。劳尔麦对于文艺复兴建筑的理解不是盲目的,他的大多数设计作品都继承了一定的法国民间传统和旧的宗教观念,同时汲取了文艺复兴的表现形式,因此从外形上看去,舍侬索堡更具个性。
舍侬索堡的建造离不开六个女人的关照,这也是它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最早是1512年,波义耳从债务缠身的马可家族那里买下这个地方,那时这个地方还是略显荒凉,只有一座马克塔。三年后,波义耳的夫人凯瑟琳•波义耳(Catherine Briconnet)协助丈夫监督了河左岸要塞的建造,并按照文艺复兴的风格进行了装饰,形成了舍侬索堡的雏形。巧合的是,舍侬索堡形成现在这个样子,也是在一个称作凯瑟琳的女人的监督下完成的,她就是后来亨利二世的皇后凯瑟琳•美第奇。
据说,城堡建成不久的1539年,法兰西斯一世巡视到这里,对这座建筑非常感兴趣,于是就逼迫波义耳把他一心打造的府邸转给他作为狩猎行宫。波义耳见状,虽然心里老大不愿意,但是迫于法兰西斯的地位和威望,不得不答应下来。
亨利二世于1547年继承王位以后,他的情人黛安娜•波提尔(Dianne de Poitiers)以爱人的身份获赠舍侬索堡。这座古老的城堡因此交织了亨利二世和两个女人的爱恨情仇。亨利二世对于黛安娜的爱恋是炽热的。直到今天,人们也弄不明白,亨利二世为什么对一位年长自己19岁的女人如此爱恋。早年丧夫的黛安娜接近宫廷权力核心后,被法兰西斯一世钦点充当调教儿子亨利二世的老师。在法兰西斯和亨利之间,黛安娜扮演了一个无往不利的角色。她与亨利二世的忘年之恋成为艺术家们珍贵的创作素材,在他们看来,黛安娜就是罗马女神黛安娜的化身。她的传记作家曾经这样描述到:黛安娜具有俊美的面孔、隆起的乳房和修长的双腿,前额开阔光洁、鼻如悬胆、嘴唇细薄,很难用言语描述她的美丽。但是,即便如此,黛安娜又如何做到让亨利二世只钟情于她一个人呢。她从亨利二世“最完美的朋友”到“永远的情人”,始终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即使是亨利二世举行的重要典礼,代表皇室出席的仍然是黛安娜,可见黛安娜是亨利心中真正的皇后,凯瑟琳却成了陪衬。也难怪有传言说,凯瑟琳为了弄明白这个女人的魅力,在舍侬索堡的天花板上挖了个洞,常常偷看她的行为。
事实上,黛安娜的确要比凯瑟琳美丽许多。而且她很注意保养自己,有节制饮食的习惯,而凯瑟琳却被形容为是一个好吃、肥胖、不洗澡的女人。实际上,作为一国的皇后,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至于亨利二世为何钟情于黛安娜一生,后人的确难以参透。亨利二世不但赐予她许多头衔、丰厚的年俸及其产业,而且还将舍侬索堡赐予她。为了将这座“心爱之物”建成法国宫廷生活最灿烂、最耀眼的中心,黛安娜加建了跨桥部分,以连接要塞和河对岸的桥。
亨利二世是一个顽固的天主教徒,在位期间对法国国内的新教徒进行了无情的迫害。1559年4月,随着《卡托—康布雷西条约》的签署,法国与西班牙之间为争夺意大利而进行的长期战争终于结束。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亨利二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西班牙国王菲力普二世和萨伏依公国的埃曼纽尔•菲利贝尔。他在一场马上比武大赛时,被苏格兰卫队长蒙哥马利刺死。失去了亨利二世的黛安娜被迫将舍侬索堡拱手相让,自己却躲进了卢瓦尔河畔的肖蒙特城堡(Chateau de Chaumont)中。从此,凯瑟琳以正牌皇后的名义将舍侬索堡占有。
凯瑟琳对于舍侬索堡的最大贡献就是在桥上加建了两层房屋,并且修建了大花园。至此,舍侬索堡形成了现在的模样。整座建筑由三部分组成:15世纪城堡最早的主人马克家族遗留下来的马克塔、河岸附近五孔廊桥相连的主体建筑和闻名于世的大花园。
这座建筑在原来哥特式建筑构架的基础上,加上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装饰,给人以梦幻、奇妙的感觉。由于古堡在建造中因地制宜,与周边自然景观结合的天衣无缝,难怪福楼拜也曾被舍侬索堡所倾倒,夸赞它是一座“漂浮在空气与水面上的古堡”。城堡的内部拥有典雅的房间、精致的家具和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连接城堡三层的楼梯是那个年代城堡建筑的创举,传统的螺旋式楼梯被直上直下的建筑方式代替。因为螺旋式楼梯的柱轴会影响到处于下方的人用剑,而直楼梯则没有了这种妨碍,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舍侬索堡的建造不再以防御为目的,而是为了享用的需要。
入住舍侬索堡的凯瑟琳在城堡中演绎的故事显然要比黛安娜丰富的多。从外表来看,凯瑟琳肥胖、矮小、毫无可爱之处,实际上她却是一个城府很深的宫廷女性,被法国人看做是法国历史上最为狡诈、最为精明的皇后之一。她之所以对亨利二世和黛安娜的“私情”保持冷静,甚至在黛安娜患病期间,也能拉下面子前去照料,实际上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她在私下里多次对这种“小三”干政的行为表示过愤怒。
亨利二世去世当年,他和凯瑟琳的儿子法兰西斯二世(Francois I)继承王位,可惜这个未满18岁的孩子还没在王位上坐稳屁股就于继位次年英年早逝了,将后事留给了母后凯瑟琳。“无冕女王”凯瑟琳牢牢控制着王室政局,成功地将儿子查理九世(Charles IX)扶上了王位。据说,她常常在舍侬索堡中大宴宾客,趁机毒死朝廷中的异己分子。后来,人们在凯瑟琳用过的书房中发现了一个夹层书柜,书柜上有二百多个隐秘的小箱柜,主要用来藏匿珠宝、机密文件、药剂和名贵的香水等。法国之之所以成为香水的国度就是源于凯瑟琳,当时法国的王公大臣们虽然披金戴银,但是都有一个不敢启齿的毛病,就是不爱洗澡,身上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凯瑟琳在随身带的“嫁妆”里,专门带去了法国人尚未见识过的香精制品。从此,香水在法国上层贵族之间流行开来,法国民间也开始出现了香料工匠,香精制造业逐渐兴盛。
1574年,凯瑟琳目睹了她的第二个儿子查理九世离世,当时他只有23岁。同样,在凯瑟琳的控制下,比查理九世小一岁的亨利三世(Henry III)登上了王位。亨利三世是一个不争气的儿子,他的身边总是围着一群“可爱”的男士。他们最大的乐趣是穿着镶满蕾丝花边和插着艳丽羽毛的盛装在巴黎街头招摇过市,十分醒目。每逢节日庆典,亨利三世的打扮更是出格,他身披绫罗绸缎,仿佛一个珠光宝气的洋娃娃,从远处看去,俨然像一个女王。
狂热信仰天主教的凯瑟琳为了保住王族的权力,冷酷无情地投入到争权夺势的斗争当中,并且成功地控制着自己儿子的生活。对于亨利三世奢靡的生活方式,她相当纵容;对于亨利三世喜爱男宠的行为,她也表现的“相当开明”。此时的法国国家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主张“信仰得救”、追求简化、纯洁的宗教仪式的新教徒们(法国称胡格诺教派)让凯瑟琳感到“厌恶”。除此以外,西班牙人的入侵以及国库的空虚也让她越来越感觉到执政乏力。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她把女儿伊丽莎白嫁给信仰新教的西班牙国王,并试图撮合儿子阿朗松公爵和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
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圣巴托罗缪(St. Bartholomew)之夜”惨案就是发生在凯瑟琳摄政时期。在大国博弈当中,凯瑟琳为了拉拢夹在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一个小国——纳瓦尔,把自己最漂亮的女儿玛戈(la Reine Margot)嫁给了波旁家族的表哥,即纳瓦尔国王亨利。这桩婚姻是为凯瑟琳的政治目的服务的,婚礼举行后,凯瑟琳组织了针对新教领导人的一次暗杀。当时,大批新教教徒们被召集到巴黎参加玛戈公主和纳瓦尔国王的婚礼。这场事件最终演变成为了臭名昭著的“圣巴托罗缪之夜”惨案,2000多名新教教徒为这场婚礼殉葬。可想而知,玛戈公主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她虽然有天仙般的美丽,但是婚姻生活却像生活在地狱里一样。她不但被丈夫疏远,而且也被专断的王兄亨利三世欺负。为了填补感情的空缺,玛戈公主找过几个忠实于她的情人。其中一名叫做奥比亚克的军官对玛戈公主一往情深,凯瑟琳发现以后,要求亨利三世将奥比亚克斩首。行刑的时候,还让玛戈皇后到场观看,让其铭记教训。
1589年,机关算尽的凯瑟琳离开了人世,时年70岁。她把心爱的舍侬索堡留给了她的侄女、也就是亨利三世的妻子路易丝(Louise de Lorraine)。凯瑟琳死后不久,亨利三世也被刺身亡。身为孤家寡人的路易丝为了寄托哀思,在舍侬索堡宽大的长廊四壁上挂满了缝合着头骨和交叉腿骨的黑色挂毯。如今我们还能看到,在路易丝用过的床上面挂着黑色的天鹅绒挂毯,象征着死亡。没了奢华生活的路易丝终日与城堡为伴,度过了余生。
至此,瓦卢瓦王室只剩下了玛戈公主一人。按照法国法律规定,玛戈作为女性无权继承法国王位,所以王位只能由玛戈最近的男性亲属来继承。她的貌合神离的丈夫纳瓦尔国王亨利四世捡了个便宜,成为了新的法国国王,法国开始了波旁王朝统治时期。由于他们二人没有子嗣,经过协商,玛戈同意了亨利四世提出的离婚要求。随后,亨利四世娶自己的情人加布里埃尔•德伊奇斯(Gabrielle d’Estrees)为妻,她也因此成为舍侬索堡的第五位女主人。
加布里埃尔算得上是一位规矩的情人兼爱人,她出生在1571年,20岁的时候成为亨利四世的情人。1595年,亨利四世封她为旺多姆公爵夫人,她与原配丈夫的婚姻就此中止。加布里埃尔对亨利四世的帮助甚大,正是在她的劝说下,亨利四世改变了信仰,从一个新教教徒转变成了一个天主教教徒,这在天主教人口占大多数的法国是非常重要的。
加布里埃尔总共为亨利四世生了三个孩子。也许是造化弄人,1599年10月,加布里埃尔在分娩时因疼痛而逝。当时亨利四世正在枫丹白露宫办公,闻听此讯后匆忙赶了回来。但是,最终这对恩爱的夫妻没能见最后一面。从此,舍侬索堡在接下来的100多年中遭到了抛弃,变得荒凉不堪。
1720年,舍侬索堡被一位富有的公爵买下。几经辗转之后,城堡的地产最终归克劳德•杜蓬所有。克劳德的妻子路易丝•杜蓬夫人(Madame Louise Dupin)让这座城堡重新焕发了青春。她重新整修了这座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被严重毁坏的城堡,以便在举行沙龙聚会时,好好地款待卢梭、孟德斯鸠等人。
1864年,一位苏格兰人因为安装穿越整个巴黎的煤气灯而发了横财,将舍侬索城堡买下。他破产以后,这座城堡又被卖给了一位美国人。1913年,舍侬索城堡终于找到了它最后的主人——法国著名的巧克力制造商默尼耶(Menier)家族。在默尼耶家族的精心呵护下,舍侬索城堡才得以历久弥新。
在建筑装饰上,可以看出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对舍侬索堡的影响,对称的立面、巨大的室内阶梯等都扬弃了中世纪时期哥特式建筑的风格,将希腊、罗马和哥特式传统交融在一起。
和富有阳刚气息的香博堡比起来,舍侬索堡则显得阴柔。也难怪法国人常常把香博堡封为法国古堡里的“国王”,而把舍侬索堡封为“王后”。实际上,这种格调的产生源于设计初衷的不同,香博堡是法兰西斯一世的狩猎宫,自然应该贴近主人的品位,展现出皇家的气派,而舍侬索堡最初却是法兰西斯的财务大臣托马斯•波义耳(Thomas Bohier)的府邸,因此在建筑风格上也含蓄了许多。
舍侬索堡是一座迷人的城堡,最初由法国建筑师劳尔麦(R•Orme)等人设计,是法国早期文艺复兴建筑之一。劳尔麦对于文艺复兴建筑的理解不是盲目的,他的大多数设计作品都继承了一定的法国民间传统和旧的宗教观念,同时汲取了文艺复兴的表现形式,因此从外形上看去,舍侬索堡更具个性。
舍侬索堡的建造离不开六个女人的关照,这也是它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最早是1512年,波义耳从债务缠身的马可家族那里买下这个地方,那时这个地方还是略显荒凉,只有一座马克塔。三年后,波义耳的夫人凯瑟琳•波义耳(Catherine Briconnet)协助丈夫监督了河左岸要塞的建造,并按照文艺复兴的风格进行了装饰,形成了舍侬索堡的雏形。巧合的是,舍侬索堡形成现在这个样子,也是在一个称作凯瑟琳的女人的监督下完成的,她就是后来亨利二世的皇后凯瑟琳•美第奇。
据说,城堡建成不久的1539年,法兰西斯一世巡视到这里,对这座建筑非常感兴趣,于是就逼迫波义耳把他一心打造的府邸转给他作为狩猎行宫。波义耳见状,虽然心里老大不愿意,但是迫于法兰西斯的地位和威望,不得不答应下来。
亨利二世于1547年继承王位以后,他的情人黛安娜•波提尔(Dianne de Poitiers)以爱人的身份获赠舍侬索堡。这座古老的城堡因此交织了亨利二世和两个女人的爱恨情仇。亨利二世对于黛安娜的爱恋是炽热的。直到今天,人们也弄不明白,亨利二世为什么对一位年长自己19岁的女人如此爱恋。早年丧夫的黛安娜接近宫廷权力核心后,被法兰西斯一世钦点充当调教儿子亨利二世的老师。在法兰西斯和亨利之间,黛安娜扮演了一个无往不利的角色。她与亨利二世的忘年之恋成为艺术家们珍贵的创作素材,在他们看来,黛安娜就是罗马女神黛安娜的化身。她的传记作家曾经这样描述到:黛安娜具有俊美的面孔、隆起的乳房和修长的双腿,前额开阔光洁、鼻如悬胆、嘴唇细薄,很难用言语描述她的美丽。但是,即便如此,黛安娜又如何做到让亨利二世只钟情于她一个人呢。她从亨利二世“最完美的朋友”到“永远的情人”,始终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即使是亨利二世举行的重要典礼,代表皇室出席的仍然是黛安娜,可见黛安娜是亨利心中真正的皇后,凯瑟琳却成了陪衬。也难怪有传言说,凯瑟琳为了弄明白这个女人的魅力,在舍侬索堡的天花板上挖了个洞,常常偷看她的行为。
事实上,黛安娜的确要比凯瑟琳美丽许多。而且她很注意保养自己,有节制饮食的习惯,而凯瑟琳却被形容为是一个好吃、肥胖、不洗澡的女人。实际上,作为一国的皇后,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至于亨利二世为何钟情于黛安娜一生,后人的确难以参透。亨利二世不但赐予她许多头衔、丰厚的年俸及其产业,而且还将舍侬索堡赐予她。为了将这座“心爱之物”建成法国宫廷生活最灿烂、最耀眼的中心,黛安娜加建了跨桥部分,以连接要塞和河对岸的桥。
亨利二世是一个顽固的天主教徒,在位期间对法国国内的新教徒进行了无情的迫害。1559年4月,随着《卡托—康布雷西条约》的签署,法国与西班牙之间为争夺意大利而进行的长期战争终于结束。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亨利二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西班牙国王菲力普二世和萨伏依公国的埃曼纽尔•菲利贝尔。他在一场马上比武大赛时,被苏格兰卫队长蒙哥马利刺死。失去了亨利二世的黛安娜被迫将舍侬索堡拱手相让,自己却躲进了卢瓦尔河畔的肖蒙特城堡(Chateau de Chaumont)中。从此,凯瑟琳以正牌皇后的名义将舍侬索堡占有。
凯瑟琳对于舍侬索堡的最大贡献就是在桥上加建了两层房屋,并且修建了大花园。至此,舍侬索堡形成了现在的模样。整座建筑由三部分组成:15世纪城堡最早的主人马克家族遗留下来的马克塔、河岸附近五孔廊桥相连的主体建筑和闻名于世的大花园。
这座建筑在原来哥特式建筑构架的基础上,加上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装饰,给人以梦幻、奇妙的感觉。由于古堡在建造中因地制宜,与周边自然景观结合的天衣无缝,难怪福楼拜也曾被舍侬索堡所倾倒,夸赞它是一座“漂浮在空气与水面上的古堡”。城堡的内部拥有典雅的房间、精致的家具和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连接城堡三层的楼梯是那个年代城堡建筑的创举,传统的螺旋式楼梯被直上直下的建筑方式代替。因为螺旋式楼梯的柱轴会影响到处于下方的人用剑,而直楼梯则没有了这种妨碍,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舍侬索堡的建造不再以防御为目的,而是为了享用的需要。
入住舍侬索堡的凯瑟琳在城堡中演绎的故事显然要比黛安娜丰富的多。从外表来看,凯瑟琳肥胖、矮小、毫无可爱之处,实际上她却是一个城府很深的宫廷女性,被法国人看做是法国历史上最为狡诈、最为精明的皇后之一。她之所以对亨利二世和黛安娜的“私情”保持冷静,甚至在黛安娜患病期间,也能拉下面子前去照料,实际上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她在私下里多次对这种“小三”干政的行为表示过愤怒。
亨利二世去世当年,他和凯瑟琳的儿子法兰西斯二世(Francois I)继承王位,可惜这个未满18岁的孩子还没在王位上坐稳屁股就于继位次年英年早逝了,将后事留给了母后凯瑟琳。“无冕女王”凯瑟琳牢牢控制着王室政局,成功地将儿子查理九世(Charles IX)扶上了王位。据说,她常常在舍侬索堡中大宴宾客,趁机毒死朝廷中的异己分子。后来,人们在凯瑟琳用过的书房中发现了一个夹层书柜,书柜上有二百多个隐秘的小箱柜,主要用来藏匿珠宝、机密文件、药剂和名贵的香水等。法国之之所以成为香水的国度就是源于凯瑟琳,当时法国的王公大臣们虽然披金戴银,但是都有一个不敢启齿的毛病,就是不爱洗澡,身上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凯瑟琳在随身带的“嫁妆”里,专门带去了法国人尚未见识过的香精制品。从此,香水在法国上层贵族之间流行开来,法国民间也开始出现了香料工匠,香精制造业逐渐兴盛。
1574年,凯瑟琳目睹了她的第二个儿子查理九世离世,当时他只有23岁。同样,在凯瑟琳的控制下,比查理九世小一岁的亨利三世(Henry III)登上了王位。亨利三世是一个不争气的儿子,他的身边总是围着一群“可爱”的男士。他们最大的乐趣是穿着镶满蕾丝花边和插着艳丽羽毛的盛装在巴黎街头招摇过市,十分醒目。每逢节日庆典,亨利三世的打扮更是出格,他身披绫罗绸缎,仿佛一个珠光宝气的洋娃娃,从远处看去,俨然像一个女王。
狂热信仰天主教的凯瑟琳为了保住王族的权力,冷酷无情地投入到争权夺势的斗争当中,并且成功地控制着自己儿子的生活。对于亨利三世奢靡的生活方式,她相当纵容;对于亨利三世喜爱男宠的行为,她也表现的“相当开明”。此时的法国国家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主张“信仰得救”、追求简化、纯洁的宗教仪式的新教徒们(法国称胡格诺教派)让凯瑟琳感到“厌恶”。除此以外,西班牙人的入侵以及国库的空虚也让她越来越感觉到执政乏力。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她把女儿伊丽莎白嫁给信仰新教的西班牙国王,并试图撮合儿子阿朗松公爵和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
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圣巴托罗缪(St. Bartholomew)之夜”惨案就是发生在凯瑟琳摄政时期。在大国博弈当中,凯瑟琳为了拉拢夹在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一个小国——纳瓦尔,把自己最漂亮的女儿玛戈(la Reine Margot)嫁给了波旁家族的表哥,即纳瓦尔国王亨利。这桩婚姻是为凯瑟琳的政治目的服务的,婚礼举行后,凯瑟琳组织了针对新教领导人的一次暗杀。当时,大批新教教徒们被召集到巴黎参加玛戈公主和纳瓦尔国王的婚礼。这场事件最终演变成为了臭名昭著的“圣巴托罗缪之夜”惨案,2000多名新教教徒为这场婚礼殉葬。可想而知,玛戈公主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她虽然有天仙般的美丽,但是婚姻生活却像生活在地狱里一样。她不但被丈夫疏远,而且也被专断的王兄亨利三世欺负。为了填补感情的空缺,玛戈公主找过几个忠实于她的情人。其中一名叫做奥比亚克的军官对玛戈公主一往情深,凯瑟琳发现以后,要求亨利三世将奥比亚克斩首。行刑的时候,还让玛戈皇后到场观看,让其铭记教训。
1589年,机关算尽的凯瑟琳离开了人世,时年70岁。她把心爱的舍侬索堡留给了她的侄女、也就是亨利三世的妻子路易丝(Louise de Lorraine)。凯瑟琳死后不久,亨利三世也被刺身亡。身为孤家寡人的路易丝为了寄托哀思,在舍侬索堡宽大的长廊四壁上挂满了缝合着头骨和交叉腿骨的黑色挂毯。如今我们还能看到,在路易丝用过的床上面挂着黑色的天鹅绒挂毯,象征着死亡。没了奢华生活的路易丝终日与城堡为伴,度过了余生。
至此,瓦卢瓦王室只剩下了玛戈公主一人。按照法国法律规定,玛戈作为女性无权继承法国王位,所以王位只能由玛戈最近的男性亲属来继承。她的貌合神离的丈夫纳瓦尔国王亨利四世捡了个便宜,成为了新的法国国王,法国开始了波旁王朝统治时期。由于他们二人没有子嗣,经过协商,玛戈同意了亨利四世提出的离婚要求。随后,亨利四世娶自己的情人加布里埃尔•德伊奇斯(Gabrielle d’Estrees)为妻,她也因此成为舍侬索堡的第五位女主人。
加布里埃尔算得上是一位规矩的情人兼爱人,她出生在1571年,20岁的时候成为亨利四世的情人。1595年,亨利四世封她为旺多姆公爵夫人,她与原配丈夫的婚姻就此中止。加布里埃尔对亨利四世的帮助甚大,正是在她的劝说下,亨利四世改变了信仰,从一个新教教徒转变成了一个天主教教徒,这在天主教人口占大多数的法国是非常重要的。
加布里埃尔总共为亨利四世生了三个孩子。也许是造化弄人,1599年10月,加布里埃尔在分娩时因疼痛而逝。当时亨利四世正在枫丹白露宫办公,闻听此讯后匆忙赶了回来。但是,最终这对恩爱的夫妻没能见最后一面。从此,舍侬索堡在接下来的100多年中遭到了抛弃,变得荒凉不堪。
1720年,舍侬索堡被一位富有的公爵买下。几经辗转之后,城堡的地产最终归克劳德•杜蓬所有。克劳德的妻子路易丝•杜蓬夫人(Madame Louise Dupin)让这座城堡重新焕发了青春。她重新整修了这座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被严重毁坏的城堡,以便在举行沙龙聚会时,好好地款待卢梭、孟德斯鸠等人。
1864年,一位苏格兰人因为安装穿越整个巴黎的煤气灯而发了横财,将舍侬索城堡买下。他破产以后,这座城堡又被卖给了一位美国人。1913年,舍侬索城堡终于找到了它最后的主人——法国著名的巧克力制造商默尼耶(Menier)家族。在默尼耶家族的精心呵护下,舍侬索城堡才得以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