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工业化步伐加大,城市人口数量剧增,由此产生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短缺问题更加突出。同时,国家对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有限投资远不能适应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致使城市涉水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水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本文针对当前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分析;对策
一、水务相关概念的界定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是指对所辖区域内城市和农村有关防洪、水资源、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用以及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等所有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管理的全新管理体制。水务一体化管理是一个上下机构、平行机构之间互动的管理过程,通过合作、协商和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城乡水务的管理,同传统水务管理模式不同,其权力维数是多元的、平行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
二、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
(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既定目标,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举措。城乡水务一体化可以实现城乡供水排水的统一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发展中基础设施不足、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的问题,在城乡提供同等一致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自来水的生产和销售以及污水的收集处理进行统一运行和管理,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设施的能力,减少分散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现象,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二)优化和节约水资源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目前存在缺水问题的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 万m3,年缺水量60 亿m3。北方缺水城市主要是资源型缺水,即城市发展的需水量超过当地水资源承受能力;南方缺水城市主要属于水质型缺水,即城市水源水质受到污染,影响水体的使用功能。
在缺水成为制约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的同时,我国又是一个粗放型水资源利用的国家,用水设施陈旧落后,效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对水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合理有序利用水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缺水形势,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三)促进区域环境改善
目前,多数地区污水处理设施普遍规模小、布置分散、缺乏統一运行管理,出水水质难以达标。打破区域界限,实施区域性一体化水务管理,对域内相关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统一建设和管理运行,保证地区科学、和谐发展,促进区域环境改善。
三、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职能分析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概念的形成在我国只有近十年的时间,大多数城市中负责城乡一体化水务管理的水务局是近两三年刚刚组建的,因此,管理部门基本上是将原来与水相关的职能单位挪过来,人员没有变化,职能也没有改变。在已经实施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单位中,水资源管理的职能和城市防洪管理职能实施情况较好;但行使节水管理职能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单位只有80%;对于城市生活与生产最敏感的供水管理,纳入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职能之中的单位只有68%,而对于与城乡水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密切关系的排水和污水处理管理工作,分别只有37%和28%的比例的单位纳入其中。数字表明城乡水务一体化实际管理的程度远没有达到设想的一体化管理状态,城乡水务管理的“一体化”水平有待提高。
(二)信息与激励问题
从现代产权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管理体制的有效性根本上依赖于两大因素:一是信息,能否有效克服水务管理上下级之间、平行部门之间、政府和事业部门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事业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激励,能否对与水相关的利益者提供有效激励,并使其激励相容。基于形式上的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显然不能够有效解决信息和激励问题。
(三)法制层面
现有法律法规不能满足新体制的要求。受水资源分割管理体制和行业立法的影响,涉及水管理不同部门的政策、法规不尽一致,水务工作缺乏系统的政策法规保障。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是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新旧体制交替中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很难完全避免的,这些问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逐步探索。
四、建立和完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对策
(一)政府职能转变是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关键
作为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政府部门,水务局要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根据现有的法规和技术标准及市场规则和企业服务标准,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和监督企事业单位运行方面来,对各类水事活动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市场化、行业监管法制化的运行机制。
(二)强化水资源综合规划,加大对水污染防治的治理力度
要对水资源重新做出科学的考察评价,进行统一规划。特别是要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水质、地层等方面的消极影响进行考察,为科学制定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开发水资源提供依据。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供水排水、防洪抗旱、水污染防治等专业规划的编制,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水务规划体系,为水务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加大对已污染河、湖的治理力度,进行标本兼治,维系河湖生命。
(三)加强取水许可管理,狠抓节约用水
严格实行取水许可证制度,对取水申请严把审查关。所有新增取水项目必须进行包括水源、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等内容的水资源论证,未通过水资源论证的取水项目,不予受理。同时,通过合理的水价制度,提高人们的水资源意识及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利用率。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积极推广使用节水新工艺和新技术,增强全社会和每个公民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意识。
结语
水务一体化管理是符合按照水资源的自然属性以及规律的客观要求进行的管理措施。开展水务一体化管理,不仅可以对水资源进行优化的配置和高效使用,同时还是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孔慕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02,11:71-73.
[2]陈莉.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今日科苑,2009,14:81.
作者简介:张弘(1997.03-),男,河北沧州人,学生,本科,单位:河海大学文天学院,研究方向:水务工程
关键词: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分析;对策
一、水务相关概念的界定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是指对所辖区域内城市和农村有关防洪、水资源、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用以及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等所有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管理的全新管理体制。水务一体化管理是一个上下机构、平行机构之间互动的管理过程,通过合作、协商和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城乡水务的管理,同传统水务管理模式不同,其权力维数是多元的、平行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
二、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
(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既定目标,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举措。城乡水务一体化可以实现城乡供水排水的统一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发展中基础设施不足、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的问题,在城乡提供同等一致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自来水的生产和销售以及污水的收集处理进行统一运行和管理,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设施的能力,减少分散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现象,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二)优化和节约水资源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目前存在缺水问题的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 万m3,年缺水量60 亿m3。北方缺水城市主要是资源型缺水,即城市发展的需水量超过当地水资源承受能力;南方缺水城市主要属于水质型缺水,即城市水源水质受到污染,影响水体的使用功能。
在缺水成为制约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的同时,我国又是一个粗放型水资源利用的国家,用水设施陈旧落后,效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对水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合理有序利用水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缺水形势,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三)促进区域环境改善
目前,多数地区污水处理设施普遍规模小、布置分散、缺乏統一运行管理,出水水质难以达标。打破区域界限,实施区域性一体化水务管理,对域内相关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统一建设和管理运行,保证地区科学、和谐发展,促进区域环境改善。
三、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职能分析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概念的形成在我国只有近十年的时间,大多数城市中负责城乡一体化水务管理的水务局是近两三年刚刚组建的,因此,管理部门基本上是将原来与水相关的职能单位挪过来,人员没有变化,职能也没有改变。在已经实施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单位中,水资源管理的职能和城市防洪管理职能实施情况较好;但行使节水管理职能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单位只有80%;对于城市生活与生产最敏感的供水管理,纳入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职能之中的单位只有68%,而对于与城乡水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密切关系的排水和污水处理管理工作,分别只有37%和28%的比例的单位纳入其中。数字表明城乡水务一体化实际管理的程度远没有达到设想的一体化管理状态,城乡水务管理的“一体化”水平有待提高。
(二)信息与激励问题
从现代产权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管理体制的有效性根本上依赖于两大因素:一是信息,能否有效克服水务管理上下级之间、平行部门之间、政府和事业部门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事业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激励,能否对与水相关的利益者提供有效激励,并使其激励相容。基于形式上的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显然不能够有效解决信息和激励问题。
(三)法制层面
现有法律法规不能满足新体制的要求。受水资源分割管理体制和行业立法的影响,涉及水管理不同部门的政策、法规不尽一致,水务工作缺乏系统的政策法规保障。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是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新旧体制交替中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很难完全避免的,这些问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逐步探索。
四、建立和完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对策
(一)政府职能转变是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关键
作为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政府部门,水务局要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根据现有的法规和技术标准及市场规则和企业服务标准,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和监督企事业单位运行方面来,对各类水事活动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市场化、行业监管法制化的运行机制。
(二)强化水资源综合规划,加大对水污染防治的治理力度
要对水资源重新做出科学的考察评价,进行统一规划。特别是要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水质、地层等方面的消极影响进行考察,为科学制定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开发水资源提供依据。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供水排水、防洪抗旱、水污染防治等专业规划的编制,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水务规划体系,为水务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加大对已污染河、湖的治理力度,进行标本兼治,维系河湖生命。
(三)加强取水许可管理,狠抓节约用水
严格实行取水许可证制度,对取水申请严把审查关。所有新增取水项目必须进行包括水源、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等内容的水资源论证,未通过水资源论证的取水项目,不予受理。同时,通过合理的水价制度,提高人们的水资源意识及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利用率。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积极推广使用节水新工艺和新技术,增强全社会和每个公民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意识。
结语
水务一体化管理是符合按照水资源的自然属性以及规律的客观要求进行的管理措施。开展水务一体化管理,不仅可以对水资源进行优化的配置和高效使用,同时还是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孔慕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02,11:71-73.
[2]陈莉.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今日科苑,2009,14:81.
作者简介:张弘(1997.03-),男,河北沧州人,学生,本科,单位:河海大学文天学院,研究方向:水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