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来源 :生态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h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2006年夏季在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内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研究。通过9个样点的样方取样,分析了保护区内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种类、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保护区内共录得大型底栖动物6门10纲112种,其中热带、亚热带分布的种类62种,温带、文种46种,外来种4种;淡水生物22种,非淡水生物90种。(2)各样点生物量(以鲜表示)在1.31-346.05g·m^-2范围内,栖息密度为16-1136ind·m^-2,不同生境之间的差异极显著。(3)生境多样化、人为干扰小的
其他文献
电动机的混沌运动并不总是有害的,在某种特殊应用场合中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混沌运动是有益的,因此需要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混沌运动进行反控制。本文为了能够实现永磁同步电动机
在金融业的信息化进程中,新一代的业务处理系统大多采用数据集中存放、集中处理的大集中先进模式替代原有的多分区多中心、数据分散式存储和处理的方式,这种新模式对于加强账务
目的探索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达到功能治愈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纳入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斜视矫正术治疗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132例,进行术前Newcastle评分、远近Worth 4点灯,术前、术后1 d和术后6个月眼位,术前和术后6个月视功能分析仪(FVA)远立体视、Frisby Davis Distance(FD2)远立体视和Titmus立
随着银行业务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业务品种不断丰富,银行信息科技逐步从过去单一支持稳定运营建设转向支持集运营稳定、管控IT风险、推进产品创新、提供优质服务以及精细化管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主导——主体”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造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种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hUC-MSC-exo)对兔自身免疫性干眼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表型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