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峦舞峰跃的群山、潺潺不息的河水、万木争秀的树木、娇艳浓密的花草、四处飘香的硕果、干净整洁的街道、蔚蓝深邃的天空……太谷儿女用一双巧手在这片久负盛名的土地上描绘出了一幅幅油画般的美好景致。绿色,已成为太谷最醉人的底色,也是太谷儿女一直以来共同的期盼。当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的号角吹响,更激励着太谷儿女在由绘制蓝图到实践理想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太谷县位于山西省晋中盆地东北部,近年来,太谷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施生态兴省大战略,建设山川秀美新山西”战略目标,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生态建设最大化、景观效果最优化”的林业工作思路,坚持“增绿增收并重、造林造景并举、绿化美化同步、发展管护齐抓”的原则,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兴林富民为目标,按照城乡绿化一体化要求,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举全县之力,连续多年每年投资3亿元以上,全力打造山西中部生态强县,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荣获国家级“绿色小康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枣乡”和“山西省林业生态县”等荣誉称号。
科学规划 引领林业生态建设
“十二五”早期,太谷县就以《太谷县林业发展区划》和最新二类调查、林地落界数据为基础,制定了《太谷县“十二五”期间国土绿化规划》和《太谷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并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同时,对全县已划分的3个区域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区划,按照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林地经营历史、发展方向和经营措施的相对一致性,将全县划分为西北部平川农田林网及生态村镇建设区、边山丘陵苗木花卉林果观光休闲产业区、东南部后山水源涵养林区3个功能区。这些地域上连片、主导功能相对一致的若干个县级功能区科学指导着全县社会经济和林业产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围绕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太谷县确定了“一山、二园、三河、四线、五建、六业”的现代林业发展总体规划。一山,即连续三期实施南山生态修复工程,从2013年开始,每年完成一期工程,3年累计投资5亿元,植树600余万株,绿化面积5万亩;二园,即致力于打造集园林景观、生态、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棋盘山湿地公园和乌马河滨河公园;三河,即实施乌马河、象峪河、津水河滩涂绿化;四线,即实施两横两纵(108国道、南太线、太长高速、龙城高速)国省道通道绿化及农田林网建设;五建,即创建花园式住宅小区、花园式单位、绿色生态校园、生态型企业、园林村;六业,即积极发展干果经济林、种苗花卉、生态庄园、森林旅游、林下开发、林产品加工。通过多年来常抓不懈落实林业发展规划,全县铁路、公路、河流沿线绿化率达95.3%,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1.5%,28个单位达到“五创”标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占国土总面积达4.5%,80%以上村庄达到园林村标准,现代林业建设在太谷的开展步履铿锵。
“太谷县申报全国绿化模范县基于两点需求。一是持续发展的需求,太谷县作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承担了包含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在内的7项任务,如能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可为建设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提供一个更加有效的平台。二是绿色发展的需求,围绕建设‘山西中部最具发展活力、最具文化张力、最具和谐魅力的生态经济县和休闲度假区’的目标,太谷县确定了234发展战略,持续打造‘农业、文教、生态’三张品牌,做好做大‘菜篮子、构筑承接地、打造后花园、建设卫星城’四件大事,如能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可为太谷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一个更加有效的载体。”太谷县林业局武友林局长介绍说。
多元整合 营造全民绿化氛围
要实现绿色太谷的美好愿景,群众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太谷县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全民参与”的原则,健全绿化工作组织、投入、管护、考评四大保障机制,全面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群众投身到这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护林的民生工程中来,全民动手建设生态宜居美好家园的绿化热潮正在全城涌动。
太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将持续打造“生态品牌”列入全县发展战略,成立了由县长任主任、常务副县长任副主任,林业、发改、财政等部门组成的绿化委员会,并将绿委办正式纳入编制,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基础。此外,太谷县成立森林公安派出所,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森林巡逻检查等10余项制度,对林业生态建设重大决策、重点项目进行集体研究、重点推动;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类宣传媒体和信息平台加大国土绿化宣传力度;建立了从施工、栽植到管护的长效管理机制,彻底解决年年栽树不见树的状况;建立了分段施工、分段建设,采取统一租地、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招标、统一施工、统一管护的“六统一”模式,将造林绿化的建设责任、管护责任落实到工队和责任人,有效地提高了造林绿化的成活率、保存率、合格率。同时,为提高森林防火应急能力水平,太谷县对《森林防火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完善;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总投资750万元,组建了100人的专业森林消防队、210人的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和193人的乡镇护林防火专业巡查队伍;更新了高压细水雾、脉冲水枪等灭火装备;建立了2处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点;兴建110公里森林防火通道和10个防火检查站,森林资源管理和防火应急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尽管财政能力较为薄弱,但太谷县县委、县政府齐抓共管、大力扶持,始终将生态建设列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建立了“项目争、财政拿、企业出、社会投”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项目争,组织县级涉林部门,争取造林项目资金年均都在1000万元以上;财政拿,每年投入3亿元进行生态建设;企业出,组织企业捐资捐物进行造林绿化;社会投,如在凤凰山森林公园景点建设上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进社会资本,共同推进生态建设,累计筹集资金2亿元,有效地保障了造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每当万物复苏之时,太谷县都会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植树景象。干部群众干劲十足地奋战在造林现场,平场地、挖树坑、栽树、浇水……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片片新绿,建成了“五四”青年林、“三八”绿色工程林、军民共建林等31个义务植树基地,仅2015年就有11.5万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每年义务植树建卡率、尽责率均在95%以上,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88%以上。太谷县还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编制《古树采风》,对104株古树进行了建档及碑牌建设,植绿、爱绿、护绿、兴绿已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生态利民 优化林业空间布局
山上治本,营造绿色屏障;产业富民,做活产业文章;身边增绿,风景随处可见;创新理念,深化文化内涵。近年来,太谷县按照城乡绿化一体化要求,依托国家、省市各级生态建设工程,通过实施荒山造林、林业产业发展和景观林业三大战略,基本形成了“山上有体系、丘陵有基地、平川有园区、城乡有园林”的林业发展框架。
太谷县以国、省重点项目为依托,着力推进山上治本工程,以构筑生态屏障、恢复植被为重点,从2000年起全面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交通沿线荒山绿化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补贴和世行五期项目等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60余万亩,全县大面积荒山重披绿装,森林资源总量稳步提升,森林覆盖率较“九五”期末提高近10个百分点。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原本植被稀少、裸岩露土的荒山已呈现出“春季花开遍野,夏季绿树成荫,秋季果实累累,冬季松柏葱茏”的美景。
绿化是一项没有尽头的生态事业,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但生态与发展并不相悖,而是一体双翼、缺一不可的两个事物,在追求这项事业的道路上,太谷人不断用“生态”巧妙解答了“富民”这个命题,演绎了一首精彩的生态富民曲。为了实现靠山增收、依林致富的目标,把林业产业发展与老百姓的增收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促进农业、工业、服务业相融发展,让林业发展真正成为一项“民生产业、生态产业、致富产业”,太谷县不断延伸现代林业生产空间——一串串红枣挂满枝头、一颗颗核桃长势喜人、一株株苗木精神抖擞、一张张笑脸幸福甜蜜便是最好的见证。目前,太谷县干果经济林总面积达18万亩,其中红枣经济林15万亩、核桃经济林3万亩,育苗总面积达13万亩,形成了小白、北汪2个双万亩红枣园区,润月山庄、官寨山庄、美宝山庄3个“双千亩”核桃园区,白燕、南咸阳2个双万亩苗木园区。太谷县红枣产业触角探及新疆,经纪人达到100余人,加工企业达到11家;苗木产业不仅让苗农得到了直接售苗收入,而且产生了300余人的经纪人队伍、3000余人的常年起苗专业队和150余个有资质证的绿化工程队。与此同时,在山区相继建设的官寨山庄、润月山庄、美宝山庄等具备一定规模的10大生态庄园也推动了太谷县绿色经济的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太谷县流转经营土地规模达到7.5万亩,初步形成了王公、窑子头、东庄、浒泊(原4个山区乡镇)多元结合的四大生态旅游产业区,去年旅游人次首次突破300万,综合收入达13亿元。
如今,驰行于绿意葱茏的城乡干道,穿行在曲径通幽的凤凰山,信步于大气典雅的金谷广场,徜徉在波光潋滟的乌马河岸边……目之所及的绿色靓丽风景线,处处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一方水土养育的太谷人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和韧劲,匠心独运打造林业生态景观,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让群众酣畅淋漓地享受生态文明的累累硕果。目前,在“三园一岛、一大道四街区”及全城“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理念指引下,金谷广场、孟母广场和箕城公园已对外开放,太谷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4%,绿地率3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2m2。与此同时,为全面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太谷县实施了通道绿化及园林村、农田林网建设工程。2010年以来,高标准完成了县道南循环、省道南太线、108国道及大西高铁连接线等骨干道路的绿化工作,累计完成各级道路绿化537.41公里,栽植各类苗木90余万株;积极开展了园林村创建活动,目前已有158个村达到了市级以上园林村的标准;完成了对全县40万亩农田林网的新建、提档升级工程,实现了乡村绿化与城市绿化同步推进的目标。如今,来到太谷的人都说:“这里的空气变清新了,环境变好了,群众精神了,形象提升了。”
迎着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的绚丽曙光,太谷县在深沉的思考中谋划新的定位,旨在用文化底蕴沉淀太谷原生态的内在气质,将当地文化、民俗风情有机融入到造林绿化,赋予生态建设更多的精神内涵。金谷广场的晋商主题文化园分别种植白皮松、银杏、国槐、法桐4种树,反映“仁义志信”的晋商精神品质;乌马河滨河公园的孟母岛上分别种植银杏林、白杨林和雪松林,代表“仁爱而懂礼、慎行而思变和宁静而致远”的孟母精神;南山生态修复种植有针叶、乔木、灌木、彩叶树种以及宿根花草等5大类植物160多种。花草树木因地制宜、高矮搭配、错落有致、疏密相间,不仅让人赏心悦目,更展现着太谷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山山树木环抱,城乡面貌换新,林间瓜果飘香,人民安居乐业,处处彰显着太谷大地的绿意盎然、生机勃发。但奋进的脚步并没有停下,太谷县全体干部群众将满怀澎湃激情、高擎绿色希望,为实现全国绿化模范县的美丽梦想持续攻坚、持续发力!
太谷县位于山西省晋中盆地东北部,近年来,太谷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施生态兴省大战略,建设山川秀美新山西”战略目标,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生态建设最大化、景观效果最优化”的林业工作思路,坚持“增绿增收并重、造林造景并举、绿化美化同步、发展管护齐抓”的原则,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兴林富民为目标,按照城乡绿化一体化要求,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举全县之力,连续多年每年投资3亿元以上,全力打造山西中部生态强县,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荣获国家级“绿色小康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枣乡”和“山西省林业生态县”等荣誉称号。
科学规划 引领林业生态建设
“十二五”早期,太谷县就以《太谷县林业发展区划》和最新二类调查、林地落界数据为基础,制定了《太谷县“十二五”期间国土绿化规划》和《太谷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并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同时,对全县已划分的3个区域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区划,按照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林地经营历史、发展方向和经营措施的相对一致性,将全县划分为西北部平川农田林网及生态村镇建设区、边山丘陵苗木花卉林果观光休闲产业区、东南部后山水源涵养林区3个功能区。这些地域上连片、主导功能相对一致的若干个县级功能区科学指导着全县社会经济和林业产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围绕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太谷县确定了“一山、二园、三河、四线、五建、六业”的现代林业发展总体规划。一山,即连续三期实施南山生态修复工程,从2013年开始,每年完成一期工程,3年累计投资5亿元,植树600余万株,绿化面积5万亩;二园,即致力于打造集园林景观、生态、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棋盘山湿地公园和乌马河滨河公园;三河,即实施乌马河、象峪河、津水河滩涂绿化;四线,即实施两横两纵(108国道、南太线、太长高速、龙城高速)国省道通道绿化及农田林网建设;五建,即创建花园式住宅小区、花园式单位、绿色生态校园、生态型企业、园林村;六业,即积极发展干果经济林、种苗花卉、生态庄园、森林旅游、林下开发、林产品加工。通过多年来常抓不懈落实林业发展规划,全县铁路、公路、河流沿线绿化率达95.3%,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1.5%,28个单位达到“五创”标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占国土总面积达4.5%,80%以上村庄达到园林村标准,现代林业建设在太谷的开展步履铿锵。
“太谷县申报全国绿化模范县基于两点需求。一是持续发展的需求,太谷县作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承担了包含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在内的7项任务,如能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可为建设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提供一个更加有效的平台。二是绿色发展的需求,围绕建设‘山西中部最具发展活力、最具文化张力、最具和谐魅力的生态经济县和休闲度假区’的目标,太谷县确定了234发展战略,持续打造‘农业、文教、生态’三张品牌,做好做大‘菜篮子、构筑承接地、打造后花园、建设卫星城’四件大事,如能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可为太谷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一个更加有效的载体。”太谷县林业局武友林局长介绍说。
多元整合 营造全民绿化氛围
要实现绿色太谷的美好愿景,群众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太谷县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全民参与”的原则,健全绿化工作组织、投入、管护、考评四大保障机制,全面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群众投身到这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护林的民生工程中来,全民动手建设生态宜居美好家园的绿化热潮正在全城涌动。
太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将持续打造“生态品牌”列入全县发展战略,成立了由县长任主任、常务副县长任副主任,林业、发改、财政等部门组成的绿化委员会,并将绿委办正式纳入编制,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基础。此外,太谷县成立森林公安派出所,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森林巡逻检查等10余项制度,对林业生态建设重大决策、重点项目进行集体研究、重点推动;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类宣传媒体和信息平台加大国土绿化宣传力度;建立了从施工、栽植到管护的长效管理机制,彻底解决年年栽树不见树的状况;建立了分段施工、分段建设,采取统一租地、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招标、统一施工、统一管护的“六统一”模式,将造林绿化的建设责任、管护责任落实到工队和责任人,有效地提高了造林绿化的成活率、保存率、合格率。同时,为提高森林防火应急能力水平,太谷县对《森林防火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完善;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总投资750万元,组建了100人的专业森林消防队、210人的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和193人的乡镇护林防火专业巡查队伍;更新了高压细水雾、脉冲水枪等灭火装备;建立了2处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点;兴建110公里森林防火通道和10个防火检查站,森林资源管理和防火应急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尽管财政能力较为薄弱,但太谷县县委、县政府齐抓共管、大力扶持,始终将生态建设列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建立了“项目争、财政拿、企业出、社会投”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项目争,组织县级涉林部门,争取造林项目资金年均都在1000万元以上;财政拿,每年投入3亿元进行生态建设;企业出,组织企业捐资捐物进行造林绿化;社会投,如在凤凰山森林公园景点建设上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进社会资本,共同推进生态建设,累计筹集资金2亿元,有效地保障了造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每当万物复苏之时,太谷县都会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植树景象。干部群众干劲十足地奋战在造林现场,平场地、挖树坑、栽树、浇水……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片片新绿,建成了“五四”青年林、“三八”绿色工程林、军民共建林等31个义务植树基地,仅2015年就有11.5万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每年义务植树建卡率、尽责率均在95%以上,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88%以上。太谷县还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编制《古树采风》,对104株古树进行了建档及碑牌建设,植绿、爱绿、护绿、兴绿已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生态利民 优化林业空间布局
山上治本,营造绿色屏障;产业富民,做活产业文章;身边增绿,风景随处可见;创新理念,深化文化内涵。近年来,太谷县按照城乡绿化一体化要求,依托国家、省市各级生态建设工程,通过实施荒山造林、林业产业发展和景观林业三大战略,基本形成了“山上有体系、丘陵有基地、平川有园区、城乡有园林”的林业发展框架。
太谷县以国、省重点项目为依托,着力推进山上治本工程,以构筑生态屏障、恢复植被为重点,从2000年起全面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交通沿线荒山绿化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补贴和世行五期项目等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60余万亩,全县大面积荒山重披绿装,森林资源总量稳步提升,森林覆盖率较“九五”期末提高近10个百分点。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原本植被稀少、裸岩露土的荒山已呈现出“春季花开遍野,夏季绿树成荫,秋季果实累累,冬季松柏葱茏”的美景。
绿化是一项没有尽头的生态事业,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但生态与发展并不相悖,而是一体双翼、缺一不可的两个事物,在追求这项事业的道路上,太谷人不断用“生态”巧妙解答了“富民”这个命题,演绎了一首精彩的生态富民曲。为了实现靠山增收、依林致富的目标,把林业产业发展与老百姓的增收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促进农业、工业、服务业相融发展,让林业发展真正成为一项“民生产业、生态产业、致富产业”,太谷县不断延伸现代林业生产空间——一串串红枣挂满枝头、一颗颗核桃长势喜人、一株株苗木精神抖擞、一张张笑脸幸福甜蜜便是最好的见证。目前,太谷县干果经济林总面积达18万亩,其中红枣经济林15万亩、核桃经济林3万亩,育苗总面积达13万亩,形成了小白、北汪2个双万亩红枣园区,润月山庄、官寨山庄、美宝山庄3个“双千亩”核桃园区,白燕、南咸阳2个双万亩苗木园区。太谷县红枣产业触角探及新疆,经纪人达到100余人,加工企业达到11家;苗木产业不仅让苗农得到了直接售苗收入,而且产生了300余人的经纪人队伍、3000余人的常年起苗专业队和150余个有资质证的绿化工程队。与此同时,在山区相继建设的官寨山庄、润月山庄、美宝山庄等具备一定规模的10大生态庄园也推动了太谷县绿色经济的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太谷县流转经营土地规模达到7.5万亩,初步形成了王公、窑子头、东庄、浒泊(原4个山区乡镇)多元结合的四大生态旅游产业区,去年旅游人次首次突破300万,综合收入达13亿元。
如今,驰行于绿意葱茏的城乡干道,穿行在曲径通幽的凤凰山,信步于大气典雅的金谷广场,徜徉在波光潋滟的乌马河岸边……目之所及的绿色靓丽风景线,处处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一方水土养育的太谷人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和韧劲,匠心独运打造林业生态景观,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让群众酣畅淋漓地享受生态文明的累累硕果。目前,在“三园一岛、一大道四街区”及全城“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理念指引下,金谷广场、孟母广场和箕城公园已对外开放,太谷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4%,绿地率3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2m2。与此同时,为全面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太谷县实施了通道绿化及园林村、农田林网建设工程。2010年以来,高标准完成了县道南循环、省道南太线、108国道及大西高铁连接线等骨干道路的绿化工作,累计完成各级道路绿化537.41公里,栽植各类苗木90余万株;积极开展了园林村创建活动,目前已有158个村达到了市级以上园林村的标准;完成了对全县40万亩农田林网的新建、提档升级工程,实现了乡村绿化与城市绿化同步推进的目标。如今,来到太谷的人都说:“这里的空气变清新了,环境变好了,群众精神了,形象提升了。”
迎着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的绚丽曙光,太谷县在深沉的思考中谋划新的定位,旨在用文化底蕴沉淀太谷原生态的内在气质,将当地文化、民俗风情有机融入到造林绿化,赋予生态建设更多的精神内涵。金谷广场的晋商主题文化园分别种植白皮松、银杏、国槐、法桐4种树,反映“仁义志信”的晋商精神品质;乌马河滨河公园的孟母岛上分别种植银杏林、白杨林和雪松林,代表“仁爱而懂礼、慎行而思变和宁静而致远”的孟母精神;南山生态修复种植有针叶、乔木、灌木、彩叶树种以及宿根花草等5大类植物160多种。花草树木因地制宜、高矮搭配、错落有致、疏密相间,不仅让人赏心悦目,更展现着太谷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山山树木环抱,城乡面貌换新,林间瓜果飘香,人民安居乐业,处处彰显着太谷大地的绿意盎然、生机勃发。但奋进的脚步并没有停下,太谷县全体干部群众将满怀澎湃激情、高擎绿色希望,为实现全国绿化模范县的美丽梦想持续攻坚、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