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以下简称课标)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结合课标要求,我校将“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阅读拓展课,形成了“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珍视学生独特感受”的阅读课程。以下,笔者以群文阅读“东坡望月”的教学为例,说明“细分层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拓展课中的应用。
一、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细分层教学
细分层教学法以教学班为单位,要求学科教师在开展教学前,按照相应标准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学习要求、检测方法,并对相应层次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设计细分层教学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定标分层。教学“东坡望月”前,笔者遵循“学生分层,尊重个体”的原则,基于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首先设定了3个层次的分层标准:A层次,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成绩优秀;B层次,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覺,成绩中等;C层次,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弱,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然后由学生对照各层次标准申报自己所在的层次,教师结合学生的意愿和目前学习状况最终确定学生所在层次。
(二)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分层教学目标。教师按“目标分层,激活思维”的要求,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认知水平提高的可能性,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本课中,笔者设计了5个目标: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词;目标2,能利用注释、译文、题解理解诗词的意思;目标3,了解苏东坡,激发对苏东坡诗词的喜爱之情;目标4,感悟“月亮诗词”里的东坡情怀;目标5,能利用本课学到的方法自读自悟其他诗词。其中,目标1、目标2为全体学生均须完成的基本目标,目标1至目标4为B层次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目标1至目标5为A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
(三)着眼差异,分层施教。分层施教主要通过落实4个分层来实现:①学习内容分层,引导各层次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或是印象深刻的内容进行研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②学习方法分层,鼓励各层次学生灵活采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擅长的学习方法和表现方法进行独学,促使各层次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③提问分层,按照初读、细读、精读3个阶段分别设计对应的问题,初读阶段的问题由C层次学生回答,细读阶段的问题由B层次学生回答,精读阶段的问题由A层次学生回答;④练习分层,设计必做题“收集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或词语,选择背诵两三首有关月亮的诗”供所有学生必答,设计选做题“分析品悟《月下独酌》所描写的意境”供B层次学生选做、A层次学生必做。
(四)激励为主,分层评价。对各层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旨在帮助不同层次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通过将学生细分为不同层次,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二、细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我校在落实“细分层教学法”时提出,教师设计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先自问:学生能理解吗?学生知道如何思考并回答吗?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如此要求,目的在于突破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陪伴者。
(一)在“预习单”“学习单”中体现细分层教学
在本课中,为了真正做到“以学定教”,笔者根据课标提出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阅读教学要求设计了“预习单”(如表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群文,了解群文的大致内容,并借助工具书在文本中做好圈点勾画、旁批质疑。要求A层次学生完成“预习单”中所有题目,B层次学生完成题目1和题目2,C层次学生只需完成题目1。
在这份“预习单”中,笔者着重引导学生学会抓取诗词中的重点词句,学会利用课本中的注释和工具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文本,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完成“预习单”后,笔者及时检查完成情况,首先让学生齐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然后向学生呈现如下问题:①在这首词里,苏东坡望到了一轮什么样的月亮?②这首词写月亮的句子有哪些?③从这轮明月里你感受到苏东坡想表达怎样一份情感?④这一轮明月原来是一轮怎样的明月?⑤你还有怎样的思考和理解?是从哪看出来的?⑥我们是怎样体会苏东坡心中这份相思之情、肠断之意的?
在这一系列问题中,问题①②⑥安排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全部完成,问题③④主要由A、B层次学生完成,问题⑤主要由A层次学生完成。通过完成这些问题,学生总结出了诗词学习的方法:找诗眼→明诗意→解背景→悟诗情。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用这一方法合作学习另外三首诗词,并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如表2)。
(二)在合作交流中落实分层指导
分层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生命潜能,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学会自主提问、自主质疑、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个性化发展。然而,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可能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我校的“细分层教学”,还要求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情,以此为出发点顺学而导,有针对性地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行点拨、指导,并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主动感知、主动表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生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中发散思维,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提高阅读欣赏能力。
师:接下来我们将进入交流环节。请大家读一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这首词,看看在这首词中苏东坡具体写了哪些景物,写了一轮什么样的月亮,并说说你对这首词的看法。(生读,小组内合作讨论,由小组代表分享看法) 生1:词中有“疏桐”这个词语,从这个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梧桐树已经没有叶子了,只有稀稀疏疏的枝条,写出了一种幽独的环境。
师:萧条的梧桐树如同苏轼此时的心情,而且天上还有一轮残缺的月亮。所以,你们这一组把这轮月亮叫作什么?(学生上台板书:寂寞月)
师:这组的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大家可以聊一聊。
生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写的是“孤鸿月”。在“乌台诗案”中,苏东坡险些丧命,这让他的整个心境都变了。所以,我们觉得在“缺月挂疏桐”这句中残缺的不单是月亮,还有苏东坡的那颗心。
生3:我们认为,“孤鸿”这个词语表面的意思是指一只孤单的鸿雁,实际上是指苏东坡自己。(学生上台板书:孤鸿月)
师:你们这组真棒,能得出这么多、这么好的结论。确实是这样,这一轮缺月就是一轮“寂寞月”,就是一轮“孤鸿月”。谁能够读出苏东坡的孤单和寂寞?(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细分层,我们知道各层次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教师指导全体学生聚焦学习难点、品读文本内涵、学习阅读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等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要想有效解决这一困难,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多向互动交流的方式。因此,在本环节教学中,笔者始终以学生合作探究为基础,以教师主動设问、灵活点拨、合理归纳为保障,让生生间、师生间进行较为充分的讨论,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理解文意。经过多维度的合作和交流,学生很快找出了“寂寞月”“孤鸿月”这些关键词,逐渐读懂了“缺月”不仅是天上残缺的月亮,还有苏轼倦怠的心,对文本所表达的深层情感有了更深的领悟。
三、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适度延伸课堂教学内涵
帮助学生习得阅读策略,是阅读拓展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阅读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达到预期的阅读目标而使用的有意识的阅读方法。只有掌握了阅读策略,学生在阅读时才能举一反三,成为“卓越的阅读者”。统编版语文教材指出,小学阶段学生需掌握的阅读策略主要有预测、图像化思考、推论、联系上下文等。现阶段,我校学生对这些策略还比较陌生,如何在阅读课中落实阅读策略教学,就成了我校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引导学生有序完成“预习单”后,学生总结出了“找诗眼→明诗意→解背景→悟诗情”的古诗词学习方法,笔者顺势设计了简单的交流环节,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这一方法去理解《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这一方法上升为阅读策略,笔者以苏轼的另一首著名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为分析对象:首先让学生找出关键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初步感受苏轼在词序中所写的“怀子由”的情感;然后让学生回溯前文所写的内容,寻找支撑情感表达的关键句子中的景物和意象;最后让学生分析这些景物、意象与“怀子由”之情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习得推论的阅读策略。
在课堂的最后,笔者设计了课外作业:①收集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或词语,②选择背诵两三首有关月亮的诗词,③分析品悟李白的《月下独酌》所描写的意境,各小组在小组长带领下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相互配合、相互启发、相互质疑、相互补充。其中,C层次学生完成作业①,B层次学生完成作业①②,A层次学生完成所有作业。如此设计题目,能够有效引导各层次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综上所述,细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其以清楚认知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差异为基点,要求教师为不同层次学生量身定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准确定位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责编 蒙秀溪)
结合课标要求,我校将“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阅读拓展课,形成了“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珍视学生独特感受”的阅读课程。以下,笔者以群文阅读“东坡望月”的教学为例,说明“细分层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拓展课中的应用。
一、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细分层教学
细分层教学法以教学班为单位,要求学科教师在开展教学前,按照相应标准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学习要求、检测方法,并对相应层次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设计细分层教学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定标分层。教学“东坡望月”前,笔者遵循“学生分层,尊重个体”的原则,基于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首先设定了3个层次的分层标准:A层次,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成绩优秀;B层次,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覺,成绩中等;C层次,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弱,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然后由学生对照各层次标准申报自己所在的层次,教师结合学生的意愿和目前学习状况最终确定学生所在层次。
(二)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分层教学目标。教师按“目标分层,激活思维”的要求,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认知水平提高的可能性,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本课中,笔者设计了5个目标: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词;目标2,能利用注释、译文、题解理解诗词的意思;目标3,了解苏东坡,激发对苏东坡诗词的喜爱之情;目标4,感悟“月亮诗词”里的东坡情怀;目标5,能利用本课学到的方法自读自悟其他诗词。其中,目标1、目标2为全体学生均须完成的基本目标,目标1至目标4为B层次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目标1至目标5为A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
(三)着眼差异,分层施教。分层施教主要通过落实4个分层来实现:①学习内容分层,引导各层次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或是印象深刻的内容进行研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②学习方法分层,鼓励各层次学生灵活采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擅长的学习方法和表现方法进行独学,促使各层次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③提问分层,按照初读、细读、精读3个阶段分别设计对应的问题,初读阶段的问题由C层次学生回答,细读阶段的问题由B层次学生回答,精读阶段的问题由A层次学生回答;④练习分层,设计必做题“收集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或词语,选择背诵两三首有关月亮的诗”供所有学生必答,设计选做题“分析品悟《月下独酌》所描写的意境”供B层次学生选做、A层次学生必做。
(四)激励为主,分层评价。对各层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旨在帮助不同层次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通过将学生细分为不同层次,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二、细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我校在落实“细分层教学法”时提出,教师设计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先自问:学生能理解吗?学生知道如何思考并回答吗?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如此要求,目的在于突破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陪伴者。
(一)在“预习单”“学习单”中体现细分层教学
在本课中,为了真正做到“以学定教”,笔者根据课标提出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阅读教学要求设计了“预习单”(如表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群文,了解群文的大致内容,并借助工具书在文本中做好圈点勾画、旁批质疑。要求A层次学生完成“预习单”中所有题目,B层次学生完成题目1和题目2,C层次学生只需完成题目1。
在这份“预习单”中,笔者着重引导学生学会抓取诗词中的重点词句,学会利用课本中的注释和工具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文本,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完成“预习单”后,笔者及时检查完成情况,首先让学生齐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然后向学生呈现如下问题:①在这首词里,苏东坡望到了一轮什么样的月亮?②这首词写月亮的句子有哪些?③从这轮明月里你感受到苏东坡想表达怎样一份情感?④这一轮明月原来是一轮怎样的明月?⑤你还有怎样的思考和理解?是从哪看出来的?⑥我们是怎样体会苏东坡心中这份相思之情、肠断之意的?
在这一系列问题中,问题①②⑥安排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全部完成,问题③④主要由A、B层次学生完成,问题⑤主要由A层次学生完成。通过完成这些问题,学生总结出了诗词学习的方法:找诗眼→明诗意→解背景→悟诗情。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用这一方法合作学习另外三首诗词,并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如表2)。
(二)在合作交流中落实分层指导
分层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生命潜能,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学会自主提问、自主质疑、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个性化发展。然而,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可能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我校的“细分层教学”,还要求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情,以此为出发点顺学而导,有针对性地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行点拨、指导,并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主动感知、主动表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生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中发散思维,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提高阅读欣赏能力。
师:接下来我们将进入交流环节。请大家读一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这首词,看看在这首词中苏东坡具体写了哪些景物,写了一轮什么样的月亮,并说说你对这首词的看法。(生读,小组内合作讨论,由小组代表分享看法) 生1:词中有“疏桐”这个词语,从这个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梧桐树已经没有叶子了,只有稀稀疏疏的枝条,写出了一种幽独的环境。
师:萧条的梧桐树如同苏轼此时的心情,而且天上还有一轮残缺的月亮。所以,你们这一组把这轮月亮叫作什么?(学生上台板书:寂寞月)
师:这组的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大家可以聊一聊。
生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写的是“孤鸿月”。在“乌台诗案”中,苏东坡险些丧命,这让他的整个心境都变了。所以,我们觉得在“缺月挂疏桐”这句中残缺的不单是月亮,还有苏东坡的那颗心。
生3:我们认为,“孤鸿”这个词语表面的意思是指一只孤单的鸿雁,实际上是指苏东坡自己。(学生上台板书:孤鸿月)
师:你们这组真棒,能得出这么多、这么好的结论。确实是这样,这一轮缺月就是一轮“寂寞月”,就是一轮“孤鸿月”。谁能够读出苏东坡的孤单和寂寞?(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细分层,我们知道各层次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教师指导全体学生聚焦学习难点、品读文本内涵、学习阅读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等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要想有效解决这一困难,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多向互动交流的方式。因此,在本环节教学中,笔者始终以学生合作探究为基础,以教师主動设问、灵活点拨、合理归纳为保障,让生生间、师生间进行较为充分的讨论,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理解文意。经过多维度的合作和交流,学生很快找出了“寂寞月”“孤鸿月”这些关键词,逐渐读懂了“缺月”不仅是天上残缺的月亮,还有苏轼倦怠的心,对文本所表达的深层情感有了更深的领悟。
三、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适度延伸课堂教学内涵
帮助学生习得阅读策略,是阅读拓展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阅读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达到预期的阅读目标而使用的有意识的阅读方法。只有掌握了阅读策略,学生在阅读时才能举一反三,成为“卓越的阅读者”。统编版语文教材指出,小学阶段学生需掌握的阅读策略主要有预测、图像化思考、推论、联系上下文等。现阶段,我校学生对这些策略还比较陌生,如何在阅读课中落实阅读策略教学,就成了我校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引导学生有序完成“预习单”后,学生总结出了“找诗眼→明诗意→解背景→悟诗情”的古诗词学习方法,笔者顺势设计了简单的交流环节,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这一方法去理解《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这一方法上升为阅读策略,笔者以苏轼的另一首著名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为分析对象:首先让学生找出关键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初步感受苏轼在词序中所写的“怀子由”的情感;然后让学生回溯前文所写的内容,寻找支撑情感表达的关键句子中的景物和意象;最后让学生分析这些景物、意象与“怀子由”之情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习得推论的阅读策略。
在课堂的最后,笔者设计了课外作业:①收集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或词语,②选择背诵两三首有关月亮的诗词,③分析品悟李白的《月下独酌》所描写的意境,各小组在小组长带领下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相互配合、相互启发、相互质疑、相互补充。其中,C层次学生完成作业①,B层次学生完成作业①②,A层次学生完成所有作业。如此设计题目,能够有效引导各层次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综上所述,细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其以清楚认知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差异为基点,要求教师为不同层次学生量身定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准确定位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责编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