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12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人们对于小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文化成绩这一层面,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发展能够符合时代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8-0155-01
  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
  (1)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落后
  在目前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还有一些数学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位于课堂的主体地位上,通过灌输的方式向学生讲解课程的内容,学生只能被动的从教师那里接收知识,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教学的内容枯燥乏味,导致课堂的氛围比较沉闷,很容易使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厌倦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都是很困难的,更别提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了。
  (2)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由于多年来,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一直采用的是应试教育模式,考试成绩对于学生的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数学科目占有的分值比例比较大。数学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就会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数学课程知识的讲解上,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學生的发展。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得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而且,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身心发育还不成熟,自制力比较弱,其注意力很容易被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数学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的教学中。比如,在学习算法的时候,将游戏应用到了课堂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将数字和数学算法的符号打印到一张张小卡片上,然后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按照接力的方式将数字或符号贴到黑板上并组成一个完成的算式,哪个小组用时最少哪个小组就取得胜利。在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快就被调动了起来,都积极的参与到了算式的计算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将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进行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将日常生活融入到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能够让学生知道数学课程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有用的,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课程知识。此外,将日常生活融入到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自己熟悉的事物,拉近了数学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自觉的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可见,将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进行联系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将日常生活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使用数学的手段解决生活中问题。例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在讲解完课程的内容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自己家每个月的用电量进行统计,并根据每个月的用电量制作出折线图。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使学生使用数学知识对实际生活中的事情进行分析,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地位
  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学生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但是,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基本上都是被动的从教师那里接收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因此,数学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地位,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和思考课程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例如,在教学比大小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使用大小符号对各自的年龄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使用这几个比较符号。
  3.结论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平时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要调整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 (下),2016(06):123-124
  [2]王淑娴.加强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教学的探讨 [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2):115-116
  [3]韩兵.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师,2015(27):18-20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创业教育在国内高校迅速发展。本文从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定位、创业教育的历史演进、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外部环境和创业教育课
摘 要:素质教育强调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一切教学活动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展开。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具有更强的美育功能,是推动素质教育目标落实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正是因为如此,音乐教育效果近些年来备受外界的关注。如何提升音乐教学质量成为诸多音乐教师致力研究的课题。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从教五年的音乐教学工作经验,就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小学音乐教学创新展开探究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也渐渐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学科和方面。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但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捷,而且使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主题班会变得更加充满活力和富有趣味性。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和帮助学生在主题班会课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让主题班会真正发挥其培养学生
摘 要:阅读教学作为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有效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素养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阅读教学的开展与实施,还要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促进教学质量与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1-0003-01  近些年,在语文
摘要:情绪作为心理过程的一种,本身就是由人而生的,可以对人的精神状态以及行为产生相应的影响。在如今的社会,情绪已经从之前的个体问题转变为整个社会的问题,是任何一个人在适应社会以及生存中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而高中生作为较为特殊的社会群体,高中阶段的学生本身的身心矛盾较多,也处于一种压力较大的环境中,学生在情绪稳定性较差的情况下,会导致其产生不良的情绪。再加之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文化多元化发展等
摘要: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德育教育工作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学生德育品质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来源于学校和教师所创造的教学环境。近年来,教育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有效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平时的教学工作当中,同时,也进一步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通过有效的结合学生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关键词:教育技术;德育;教学策略  【中图
西安是我国葡萄栽培最悠久的地区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起,先后建成了长安白香蕉葡萄基地、灞桥巨峰葡萄基地、长安滦镇藤稔葡萄基地。由于当时西安葡萄的产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有意识地加強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小就形成良好的语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所在,这对于让学生更好地去欣赏文章是十分有帮助的,也更加注重方式方法,使用新奇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对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和目标,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