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唐山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工矿城市,目前正处于转型期,而开平作为唐山的老城,在震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逐步发生了蜕变。全国这类城市很多,开平的案例表明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一个过去的城郊区在城市扩展、产业转型、结构调整、形态整合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如何重新深入挖掘开平新城的城市特色空间结构,关系着城市发展的契机。
【关键词】转型;城市边缘区;特色空间结构
一、城市特色空间结构概念
1.1 城市特色空间
城市特色空间指能够体现城市特色的城市空间,是一个城市独特的,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空间气质。这种特色反映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
在物质层面上,城市特色空间表现为个性化的城市形态特征和视觉特征。城市形态的独特性包括土地使用,建筑结构,地块模式,街道模式四个方面;而视觉特征包含静态的城市街道,广场,建筑,街道家具等的形状,比例,尺度,色彩,材料,质感等;以及动态的城市空间韵律,节奏,秩序等。在精神层面上,城市特色空间是空间所具有的地域性的社会文化内涵在物质层面的积极映射。其表现可能是外显的,即城市物质空间中所发生的具有特征的城市活动和事件;也可能是内涵的,即物质形态使人产生联想和地方认同感。
需要强调的是,城市特色空间同城市特色一样,是能够让大多数市民产生归属感、自豪感,让外来人赞叹、羡慕的城市空间。其内涵不同于城市空间的艺术性和城市空间的可意象、可识别性,而类似于场所和文脉。
1.2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严格的说是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城市空间结构专指城市地理学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是研究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的地理学角度的内在机制;而广义的城市空间结构则不仅有地理学内涵,还有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的内涵。
广义的城市空间结构内涵更加丰富。建筑学中的城市空间结构是研究城市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和组织原则。在城市规划学中,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从城市土地功能和空间发展的视角,研究空间和土地整体以及各部分和各个子系统要素的空间构成与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和组织原则。景观生态学中的城市空间结构具有生态学特征,主要研究城市生态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与组织原则。而城市社会学则从社会的视角研究空间要素分布的特征及其规律。
可见,广义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的形态结构、功能结构结构、生态结构以及社会地理结构等多种结构的叠合。
1.3 城市特色空间结构
从前面关于结构的整体性特征和广义空间结构的多视角特征的探讨可以看出,城市特色空间结构研究,就是“城市特色空间”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要素的空间分布方式和组织关系。
因此,城市特色空间结构,是能够体现城市特色空间的各种空间要素和空间结构要素的时空分布、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这种机制是城市特色空间形成的保障,是城市特色空间的本质属性。
二、开平新城特色空间结构
唐山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将带来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新型工业化道路将以高技能的劳动者为主,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和精神追求将大大提升。他们对城市的要求不再是提供简单的生活保障,而且要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唐山需要从一个工业城市转变为建设一个能够吸引高端人群居住的宜居城市,在未来的工业化后期,历史文化以及优质的生态环境成为最为关键吸引要素。
开平新城北至唐马路,西至市环线,东至规划路,南至唐古路,总用地面积10.22平方公里。该区地势平坦,城市建设程度较高。开平新城历史悠久,是唐山的发源地、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唐山市的每个历史时期都在开品新城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因此,我们对开平新城不是建设一个全新的城市,而是遵循“拼贴城市”的理念,在尊重过去的基础上理性的展望多元化的未来。
2.1 开平新城特色空间结构提炼的三种原则
通过对特色空间要素与结构要素的阐述,规划从历史、生活与生态三种思维研究东部现代商住区的特色之处。
(1)历史的原则
开平区作为历史上的“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其历史意义受到外来人和本地市民的高度认可。十九世纪末,我国第一座煤矿、第一条铁路在此诞生。可见开平在人们的心目中,开平的工业文明历史非常的重要。因此在城市空间特色的塑造中强化这一理念成为必然。强化包括三方面含义:其一,保护好历史特征实物;其二,在空间上展示城市的历史特征。其三,今天的开平区应该创造出可以留给后人的“历史”,延续开平历史。从空间结构的意义上讲,应该对具有历史特征且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影响意义的空间实体进行塑造,强化其空间的特质,以体现开平的历史。这类要素包括铁路、清真寺、道清观等。
京东四大名镇的历史同样令开平人津津乐道。开平古城是京东四大古镇之首,也是通往京津的交通要道,被誉为“填不满的开平城”。
(2)生活的原则
生活的原则包括对于现代城市生活的理解和现代城市空间建设的理解。在城市建设问卷调查中,选择开平区未来的城市形象时,“现代化新城形象”位居第一,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认同;而在未来的开平区文化形象中,兼而有之的多元文化,是广大市民的第一选择。开平新城灿烂的近代工业文明史,宝贵的古城历史文化,和广大市民迫切希望的未来现代化新城交织在一起,形成多元的文化生活底景,如何使他们有机的结合,是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
(3)生态的原则
目前开平老城内公共绿地严重不足,缺乏整体性。但规划中东湖郊野公园、陡河生态廊道、地质断裂带生态廊道即将在东面和北面包围开平老城。面对这样的情况,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性调整至关重要。生态廊道的建设,生物多样性的考虑等都是城市特色空间结构的重要思考方面。
从历史的,生活的,生态的原则的思考中,我们能够看出,开平新城城市特色空间结构的特色提炼标准,其核心思想就是对“多元空间、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塑造。这是开平新城“特色提炼标准”的核心,也是我们进行城市空间特色整体性塑造的思想源泉。
2.2 开平新城特色空间结构
开平新城的空間结构为两轴两带双廊。(图1)这一结构的重要特征是,多元融合被作为开平新城的特色空间结构的核心思想提出,将铁路线、古城等历史要素有机的融入现代新城中,成为在空间上贯通整个新城空间的纽带;在生活上,它成为多元文化生活的焦点,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转型;城市边缘区;特色空间结构
一、城市特色空间结构概念
1.1 城市特色空间
城市特色空间指能够体现城市特色的城市空间,是一个城市独特的,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空间气质。这种特色反映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
在物质层面上,城市特色空间表现为个性化的城市形态特征和视觉特征。城市形态的独特性包括土地使用,建筑结构,地块模式,街道模式四个方面;而视觉特征包含静态的城市街道,广场,建筑,街道家具等的形状,比例,尺度,色彩,材料,质感等;以及动态的城市空间韵律,节奏,秩序等。在精神层面上,城市特色空间是空间所具有的地域性的社会文化内涵在物质层面的积极映射。其表现可能是外显的,即城市物质空间中所发生的具有特征的城市活动和事件;也可能是内涵的,即物质形态使人产生联想和地方认同感。
需要强调的是,城市特色空间同城市特色一样,是能够让大多数市民产生归属感、自豪感,让外来人赞叹、羡慕的城市空间。其内涵不同于城市空间的艺术性和城市空间的可意象、可识别性,而类似于场所和文脉。
1.2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严格的说是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城市空间结构专指城市地理学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是研究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的地理学角度的内在机制;而广义的城市空间结构则不仅有地理学内涵,还有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的内涵。
广义的城市空间结构内涵更加丰富。建筑学中的城市空间结构是研究城市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和组织原则。在城市规划学中,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从城市土地功能和空间发展的视角,研究空间和土地整体以及各部分和各个子系统要素的空间构成与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和组织原则。景观生态学中的城市空间结构具有生态学特征,主要研究城市生态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与组织原则。而城市社会学则从社会的视角研究空间要素分布的特征及其规律。
可见,广义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的形态结构、功能结构结构、生态结构以及社会地理结构等多种结构的叠合。
1.3 城市特色空间结构
从前面关于结构的整体性特征和广义空间结构的多视角特征的探讨可以看出,城市特色空间结构研究,就是“城市特色空间”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要素的空间分布方式和组织关系。
因此,城市特色空间结构,是能够体现城市特色空间的各种空间要素和空间结构要素的时空分布、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这种机制是城市特色空间形成的保障,是城市特色空间的本质属性。
二、开平新城特色空间结构
唐山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将带来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新型工业化道路将以高技能的劳动者为主,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和精神追求将大大提升。他们对城市的要求不再是提供简单的生活保障,而且要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唐山需要从一个工业城市转变为建设一个能够吸引高端人群居住的宜居城市,在未来的工业化后期,历史文化以及优质的生态环境成为最为关键吸引要素。
开平新城北至唐马路,西至市环线,东至规划路,南至唐古路,总用地面积10.22平方公里。该区地势平坦,城市建设程度较高。开平新城历史悠久,是唐山的发源地、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唐山市的每个历史时期都在开品新城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因此,我们对开平新城不是建设一个全新的城市,而是遵循“拼贴城市”的理念,在尊重过去的基础上理性的展望多元化的未来。
2.1 开平新城特色空间结构提炼的三种原则
通过对特色空间要素与结构要素的阐述,规划从历史、生活与生态三种思维研究东部现代商住区的特色之处。
(1)历史的原则
开平区作为历史上的“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其历史意义受到外来人和本地市民的高度认可。十九世纪末,我国第一座煤矿、第一条铁路在此诞生。可见开平在人们的心目中,开平的工业文明历史非常的重要。因此在城市空间特色的塑造中强化这一理念成为必然。强化包括三方面含义:其一,保护好历史特征实物;其二,在空间上展示城市的历史特征。其三,今天的开平区应该创造出可以留给后人的“历史”,延续开平历史。从空间结构的意义上讲,应该对具有历史特征且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影响意义的空间实体进行塑造,强化其空间的特质,以体现开平的历史。这类要素包括铁路、清真寺、道清观等。
京东四大名镇的历史同样令开平人津津乐道。开平古城是京东四大古镇之首,也是通往京津的交通要道,被誉为“填不满的开平城”。
(2)生活的原则
生活的原则包括对于现代城市生活的理解和现代城市空间建设的理解。在城市建设问卷调查中,选择开平区未来的城市形象时,“现代化新城形象”位居第一,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认同;而在未来的开平区文化形象中,兼而有之的多元文化,是广大市民的第一选择。开平新城灿烂的近代工业文明史,宝贵的古城历史文化,和广大市民迫切希望的未来现代化新城交织在一起,形成多元的文化生活底景,如何使他们有机的结合,是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
(3)生态的原则
目前开平老城内公共绿地严重不足,缺乏整体性。但规划中东湖郊野公园、陡河生态廊道、地质断裂带生态廊道即将在东面和北面包围开平老城。面对这样的情况,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性调整至关重要。生态廊道的建设,生物多样性的考虑等都是城市特色空间结构的重要思考方面。
从历史的,生活的,生态的原则的思考中,我们能够看出,开平新城城市特色空间结构的特色提炼标准,其核心思想就是对“多元空间、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塑造。这是开平新城“特色提炼标准”的核心,也是我们进行城市空间特色整体性塑造的思想源泉。
2.2 开平新城特色空间结构
开平新城的空間结构为两轴两带双廊。(图1)这一结构的重要特征是,多元融合被作为开平新城的特色空间结构的核心思想提出,将铁路线、古城等历史要素有机的融入现代新城中,成为在空间上贯通整个新城空间的纽带;在生活上,它成为多元文化生活的焦点,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