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法深度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拟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探究如何建构语法深度学习。以商务英语课程为例,分析语法深度学习如何从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渗透核心素养。
[关 键 词] 學科素养;语法;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170-03
一、引言
2014年,我国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新概念,并要求将其作为课程改革深化的关键环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英语的教与学提出了新要求。
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法的学习为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进行交流奠定了基础。然而,中职学生因为英语语法薄弱,影响他们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准确性,而这种表达的不准确性进一步导致他们英语功能能力的失败,而这种功能能力的失败感又反过来引起他们对系统的英语语法学习缺乏兴趣与耐心,也就是说:英语语言功能能力失败感最后导致认知能力、策略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弱化,这是一种恶性循环。由此可见,语法教学始终是中职英语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开展英语语法教学成为任教英语课程老师的共同困惑。
本文拟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探究如何建构语法深度学习。文章以商务英语课程为例,分析语法深度学习如何从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渗透核心素养,希望能为新的语法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参考借鉴。
二、理论与界定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王蔷(2015)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英语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四大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组成。”
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写、看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
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包括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品质。
思维品质指辨析语言和文化表现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习能力指主动学习、积极调适、自我提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对实现英语学习目标、劝人发展和终身学习至关重要。
程晓堂教授(2017)认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都是与英语和英语学习有关联性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彼此关联,有些素养相互之间还可能有交叉和重叠之处”。
(二)语法深度学习
1.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最初是学习领域的一个术语,维基百科将其定义为:机器学习领域中一系列试图使用多重非线性变换对数据进行多层抽象的算法。
在1976年,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在《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一文中,首次阐述了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与浅层学习(surface learning)的概念。
我国学者何玲和黎加厚(2005)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与迁移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其融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美国的Eric Jensen和LeAnn Nickelsen在《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一书中,提出了深度学习路线(如图1)。
裴如雅和关世民(2017)从五个维度解析学生从浅层到深层学习的过程:(1)前结构水平;(2)单点结构水平;(3)多点结构水平;(4)关联结构水平;(5)抽象拓展结构水平。
2.语法学习
语法有两个含义,一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语法事实;一指语法学,是探索并描写语法结构的科学,是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的语法体系的认识和说明。在此研究中,作者更多关注语法结构规律本身。
语法在英语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语法教学的问题一直是大家的痛点。传统语法通常与规则联系在一起,认为语法就是构词造句的规则。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枯燥地套用语法规则,造成语法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而Diane Larse-Freeman(2003)认为,规则是对语言形式的静态描述或规定,而语法却不是静态的。
语法教学应设计科学、合理、有趣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在活动中加深对语法规则的认识,概括和归纳语言使用现象,主动发现规则以及意义的表达,逐步获得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冀小婷&代俊华,2018)
3.语法深度学习
语法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在语境和语篇中,发现语法现象、获取正确信息、梳理知识并归纳语法结构规律的学习过程,学习者基于理解与迁移,将新的语法知识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语法结构规律,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三、语法深度学习模式
结合语法学习的特点和深度学习的范式,本文以《商务英语听说》(Business Star-up 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册Unit 7 Meeting中的Lesson1 Appointment为例(如图2),组织语法深度学习,探究如何通过语法学习达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步骤如下:
(一)学前准备:预测与前测语法
1.营造积极学习文化
在课前,在学习平台上推送与话题相关的素材,视频中的Kate因搞错预约时间导致笑话百出。在轻松搞笑的氛围中,学生看到工作与生活中可能会遇见的问题,形成了“希望通过学习,能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对学习内容的预测,怀着求知的心态去预习,这是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
2.前测数据分析
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前测,一方面帮助教师分层教学,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不足。
(二)情境铺设:在情境中遇见语法
通过听对话填空,学生关注并感知表达时间短语中的介词搭配。在Making an appointment的对话中(如图3),频繁出现与时间搭配的介词。在语篇中感知并理解语言的表达,是浅层学习的重要环节,这也为深度学习奠定了语言基础。
(三)任务导向:在实践中探索语法
在上一环节情境铺设后,学生感知时间的表达与介词的使用密不可分。可怎么运用呢?此时无需急于向学生说明介词使用的规则,而是让学生带着疑问执行学习任务。教学也需要“留白”艺术——为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观察、摸索、思考、判断。这是深度学习的过程,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果老师总是包揽知识获取的全过程,学生就会产生依赖,缺乏学习兴趣与思辨能力。
因此,在本环节,老师布置实际的工作任务。学生被分派到公司的各个部门,部门之间需要商定一个合适的销售会议时间,学生代表各个部门负责协调和商定会议时间。这种身份角色的代入,对中职生来说,就是文化品格的塑造。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包括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品质。现代社会招商引资,不少企业是外商独资,或者中外合资,因此全球各国的文化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企业文化当中。学生在商务沟通中,必须注意沟通时的语气、态度、仪表等各个方面,因此这不单只是语言能力的体现,更是文化品格的展现。
在商务情境对话中,教师提供关键词汇(如图4),要求学生利用素材中的信息,运用含有介词搭配的时间短语。学生根据自己部门的工作安排,并参考课本中的对话范本,思考并商定会议时间。在生生互动中,各个部门的时间信息不一样,形成了信息沟,信息交互中学生必须以交际为目的,准确表达时间方能与对方达成一致。
(四)点拨与反思:在反思中学习语法
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学生在反思中对语法进行分析纠错,这种自省也是深度学习的必经阶段。由于学生完全投入整个探索过程,因此自省也会特别深刻,对语法知识已经不只是停留在识记和理解的浅层学习,而是达到深度学习的应用与分析层面。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观察记录,收集学生探索过程中的“错”,然后通过学生自己纠错、生生互评、老师点拨等手段,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学习。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才会不断进步,学习能力才会得以提升。
(五)系统梳理:在梳理后迁移语法
课本的章节内容有限,往往出现的语法都比较零碎。如果学生不懂得梳理,知识就很难迁移。语法规则能有效帮助学生梳理零碎知识,形成体系。零碎的语法知识就像叶子,语法规则就像树干,只有同气连枝,才会生机勃勃。
本文不主张拿着语法规则的教程,照本宣科,但也不主张扔掉语法规则,天马行空。语法规则应该是让学生在探索与分析后总结归纳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手把手教给他们。比如,上面课例中介词引导的时间状语,课本只出现了in,on,at三个简单的介词。课后,老师在学习平台上推送学习资料,有课后练习、相关阅读文段、语法讲解的微课、过关测试、介词的思维导图样式等。学生通过学习,再次加深介詞的认识,最后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他们的介词语法知识。
这种知识的拓展,要求学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归纳、推理、评判等思维能力。同时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完成深度学习的全过程。
四、结语
语法学习不是枯燥的语法规则操练过程,而是有真实意义的语言深度学习过程。第一步,在预测与前测中看不足,主动求知,提升学习能力。第二步,在情境中感知语法,关注语法现象,理解语法在语篇中的意义,提升语言能力。第三步,在实践中探索语法,学会观察和关联相关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学会推论与判断,培养思维品质;带着真实任务进行听说训练,培养语言能力;商务情境下自信交流,融入企业文化。第四步,在反思中学习语法,通过反思,查缺补漏,提升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第五步,在梳理后迁移语法,利用思维导图归纳和梳理语法知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能力;扩充知识,提升语言能力;在新的情境下,评价和判断,正确使用语法,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D.Larsen-Freeman. 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M].Boston(Heinle),2003.
[2]Eric Jensen,LeAnn Nickelsen. Deeper Learning:7 PowerfulStrategies for In-Depth and Longer-Lasting Learning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程晓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J].中国考试,2017(5).
[4]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5).
[5]冀小婷,代俊华.“六要素”整合下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及其实践[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8(7).
[6]裴如雅,关世民.基于深度学习的英语学科素养形成途径研究[J].教育导刊,2017(8).
[7]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5(16).
[8]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
◎编辑 马燕萍
[关 键 词] 學科素养;语法;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170-03
一、引言
2014年,我国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新概念,并要求将其作为课程改革深化的关键环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英语的教与学提出了新要求。
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法的学习为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进行交流奠定了基础。然而,中职学生因为英语语法薄弱,影响他们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准确性,而这种表达的不准确性进一步导致他们英语功能能力的失败,而这种功能能力的失败感又反过来引起他们对系统的英语语法学习缺乏兴趣与耐心,也就是说:英语语言功能能力失败感最后导致认知能力、策略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弱化,这是一种恶性循环。由此可见,语法教学始终是中职英语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开展英语语法教学成为任教英语课程老师的共同困惑。
本文拟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探究如何建构语法深度学习。文章以商务英语课程为例,分析语法深度学习如何从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渗透核心素养,希望能为新的语法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参考借鉴。
二、理论与界定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王蔷(2015)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英语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四大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组成。”
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写、看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
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包括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品质。
思维品质指辨析语言和文化表现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习能力指主动学习、积极调适、自我提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对实现英语学习目标、劝人发展和终身学习至关重要。
程晓堂教授(2017)认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都是与英语和英语学习有关联性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彼此关联,有些素养相互之间还可能有交叉和重叠之处”。
(二)语法深度学习
1.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最初是学习领域的一个术语,维基百科将其定义为:机器学习领域中一系列试图使用多重非线性变换对数据进行多层抽象的算法。
在1976年,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在《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一文中,首次阐述了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与浅层学习(surface learning)的概念。
我国学者何玲和黎加厚(2005)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与迁移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其融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美国的Eric Jensen和LeAnn Nickelsen在《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一书中,提出了深度学习路线(如图1)。
裴如雅和关世民(2017)从五个维度解析学生从浅层到深层学习的过程:(1)前结构水平;(2)单点结构水平;(3)多点结构水平;(4)关联结构水平;(5)抽象拓展结构水平。
2.语法学习
语法有两个含义,一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语法事实;一指语法学,是探索并描写语法结构的科学,是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的语法体系的认识和说明。在此研究中,作者更多关注语法结构规律本身。
语法在英语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语法教学的问题一直是大家的痛点。传统语法通常与规则联系在一起,认为语法就是构词造句的规则。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枯燥地套用语法规则,造成语法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而Diane Larse-Freeman(2003)认为,规则是对语言形式的静态描述或规定,而语法却不是静态的。
语法教学应设计科学、合理、有趣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在活动中加深对语法规则的认识,概括和归纳语言使用现象,主动发现规则以及意义的表达,逐步获得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冀小婷&代俊华,2018)
3.语法深度学习
语法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在语境和语篇中,发现语法现象、获取正确信息、梳理知识并归纳语法结构规律的学习过程,学习者基于理解与迁移,将新的语法知识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语法结构规律,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三、语法深度学习模式
结合语法学习的特点和深度学习的范式,本文以《商务英语听说》(Business Star-up 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册Unit 7 Meeting中的Lesson1 Appointment为例(如图2),组织语法深度学习,探究如何通过语法学习达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步骤如下:
(一)学前准备:预测与前测语法
1.营造积极学习文化
在课前,在学习平台上推送与话题相关的素材,视频中的Kate因搞错预约时间导致笑话百出。在轻松搞笑的氛围中,学生看到工作与生活中可能会遇见的问题,形成了“希望通过学习,能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对学习内容的预测,怀着求知的心态去预习,这是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
2.前测数据分析
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前测,一方面帮助教师分层教学,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不足。
(二)情境铺设:在情境中遇见语法
通过听对话填空,学生关注并感知表达时间短语中的介词搭配。在Making an appointment的对话中(如图3),频繁出现与时间搭配的介词。在语篇中感知并理解语言的表达,是浅层学习的重要环节,这也为深度学习奠定了语言基础。
(三)任务导向:在实践中探索语法
在上一环节情境铺设后,学生感知时间的表达与介词的使用密不可分。可怎么运用呢?此时无需急于向学生说明介词使用的规则,而是让学生带着疑问执行学习任务。教学也需要“留白”艺术——为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观察、摸索、思考、判断。这是深度学习的过程,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果老师总是包揽知识获取的全过程,学生就会产生依赖,缺乏学习兴趣与思辨能力。
因此,在本环节,老师布置实际的工作任务。学生被分派到公司的各个部门,部门之间需要商定一个合适的销售会议时间,学生代表各个部门负责协调和商定会议时间。这种身份角色的代入,对中职生来说,就是文化品格的塑造。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包括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品质。现代社会招商引资,不少企业是外商独资,或者中外合资,因此全球各国的文化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企业文化当中。学生在商务沟通中,必须注意沟通时的语气、态度、仪表等各个方面,因此这不单只是语言能力的体现,更是文化品格的展现。
在商务情境对话中,教师提供关键词汇(如图4),要求学生利用素材中的信息,运用含有介词搭配的时间短语。学生根据自己部门的工作安排,并参考课本中的对话范本,思考并商定会议时间。在生生互动中,各个部门的时间信息不一样,形成了信息沟,信息交互中学生必须以交际为目的,准确表达时间方能与对方达成一致。
(四)点拨与反思:在反思中学习语法
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学生在反思中对语法进行分析纠错,这种自省也是深度学习的必经阶段。由于学生完全投入整个探索过程,因此自省也会特别深刻,对语法知识已经不只是停留在识记和理解的浅层学习,而是达到深度学习的应用与分析层面。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观察记录,收集学生探索过程中的“错”,然后通过学生自己纠错、生生互评、老师点拨等手段,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学习。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才会不断进步,学习能力才会得以提升。
(五)系统梳理:在梳理后迁移语法
课本的章节内容有限,往往出现的语法都比较零碎。如果学生不懂得梳理,知识就很难迁移。语法规则能有效帮助学生梳理零碎知识,形成体系。零碎的语法知识就像叶子,语法规则就像树干,只有同气连枝,才会生机勃勃。
本文不主张拿着语法规则的教程,照本宣科,但也不主张扔掉语法规则,天马行空。语法规则应该是让学生在探索与分析后总结归纳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手把手教给他们。比如,上面课例中介词引导的时间状语,课本只出现了in,on,at三个简单的介词。课后,老师在学习平台上推送学习资料,有课后练习、相关阅读文段、语法讲解的微课、过关测试、介词的思维导图样式等。学生通过学习,再次加深介詞的认识,最后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他们的介词语法知识。
这种知识的拓展,要求学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归纳、推理、评判等思维能力。同时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完成深度学习的全过程。
四、结语
语法学习不是枯燥的语法规则操练过程,而是有真实意义的语言深度学习过程。第一步,在预测与前测中看不足,主动求知,提升学习能力。第二步,在情境中感知语法,关注语法现象,理解语法在语篇中的意义,提升语言能力。第三步,在实践中探索语法,学会观察和关联相关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学会推论与判断,培养思维品质;带着真实任务进行听说训练,培养语言能力;商务情境下自信交流,融入企业文化。第四步,在反思中学习语法,通过反思,查缺补漏,提升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第五步,在梳理后迁移语法,利用思维导图归纳和梳理语法知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能力;扩充知识,提升语言能力;在新的情境下,评价和判断,正确使用语法,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D.Larsen-Freeman. 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M].Boston(Heinle),2003.
[2]Eric Jensen,LeAnn Nickelsen. Deeper Learning:7 PowerfulStrategies for In-Depth and Longer-Lasting Learning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程晓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J].中国考试,2017(5).
[4]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5).
[5]冀小婷,代俊华.“六要素”整合下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及其实践[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8(7).
[6]裴如雅,关世民.基于深度学习的英语学科素养形成途径研究[J].教育导刊,2017(8).
[7]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5(16).
[8]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