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华资本董事长、头头是道基金创始人曹国熊是一名“老派”投资人。
他麾下的普华资本成立于2004年,经历了几轮周期与风口的此起彼伏,普华资本最初关注TMT到硬科技,2015年又开始在医疗行业深耕。
看到自媒体红利到来,头部自媒体聚拢了一拨具有相同属性的人群,狮享家基金早早“捕获”了几大领域最頭部的自媒体,其后升级为头头是道基金,在泛文化领域形成了系统性、矩阵化的布局。
进入2019年,资本市场整体趋冷,投资机构投出去的项目、资金体量明显减少。但在曹国熊看来,经济寒冬对于有经验的投资机构可能利大于弊。寒冬之下,资本进一步向头部机构集中,做决策的不确定性因子也减少了,也便于梳理已投资的项目。
很显然,曹国熊已经做好了应对经济寒冬的准备,形成了自己的打法。
“未来世界经济面临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必须管控好自己的欲望,回得多投得少,风险控制住 ,大问题就不会有,我们要能够给LP比较好的回报,让内心感到踏实。“曹国熊说。
我们有普华资本、头头是道基金。普华资本关注硬科技、医疗;头头是道是从内容切入,目前已经由内容延伸到新消费。不管内容还是新消费,背后的人群是共通的。
2019年我们总共投了近五十个项目,我们的中台建得比较强,有12位财务及数据支持,6位法务、8位风控。自己建了一个系统。投资团队分了三个大组:硬科技、医疗、文化消费 ,每组10多名成员。
我们又新成立了PE小组,投资一些数额比较大、中后期的项目。在这之前我们投资中后期项目主要是追投,现在成立了单独的成长型基金。
我们在海外募集了资金,专门投资英国的技术创新公司,并且把英国好的公司引入中国市场。
我们已投资了近20个英国的公司,引入到国内落地的项目有3个。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与英国当地非常头部的产业团队与资本建立了很好的关系。
大家都说2019年是资本寒冬,且未来会更冷,我认为资本寒冬对于我们可能利大于弊。
首先,江浙一带民间资本发达,在寒冬,资本会进一步向头部机构集中,普华已经成立十五年了。只要你投得靠谱,资金就有机会进一步向你集中。这样我们新设的基金速度加快、规模增大,口袋深度深了,射程远了。
第二,冬天,投机型的创业者少了,没想明白也不会轻易创业了,寒冬敢出发都是牛逼的创业者。寒冬也有助于我们对原来投资的公司、团队做更全面的判断,应对复杂的环境下往往最能看出一名创业者的综合素质。
没有哪个企业一直会顺风顺水,这是成为优秀企业的成人礼。你可以把我们投资公司也看做是创业公司一样。
寒冬对于投资人,实际是把做决策的很多因子降低了,决策不好做,就是因为有各种不确定的干扰因子。
第三,这次科创版 注册制推出,是个很大的制度性红利,对往后很多年的投资 、创业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任何时期都会遇到寒冬,这一次寒冬持续时间可能比较长,我们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心态,作好了应对寒冬的准备,这样的心态应该是有利的。
我们看好的项目,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是按照自身规律生长,在经济下滑的时候最能看出谁最坚挺。还有很多水下的隐形冠军,需要我们去寻找。
我们人手比较充分,投资团队共有近五十人,入库的项目很多,一年下来我们累计会看近万个项目。
我们非常清楚,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给了我们太多机会,我们感恩。
未来世界经济面临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这时我们必须管控好自己的欲望。在投资项目方面,我们不盲目扩张,要争取每年总体投资退出款大于投资款,风险控制住,大问题就不会有,我们要能够给LP比较好的回报,内心就感到踏实。
这样的做法对于成立不久,处于投资期的机构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已经经历了两轮多周期,应该去做到。投资金额越多,我们背负的责任也越大。
我们的投资管理要求是专业、谨慎、投管并重。投了项目还要管,要管的内行。我们对于行业的认知都建立在这里面,我们需要把行业研究中台建得强一些。
投消费,我们怎么投?
我们有两条线,一是投供应链驱动的平台,我们投资消费平台不能仅仅是流量驱动,这个平台要做得足够大足够深,有了平台之后也要有内容;另一条线是品牌,投资品牌有个标准,核心还是要有匠人精神。
我们投资的品牌不能是单纯的网红品牌或者流量品牌,还是要对供应链有一定的熟悉。
我们关注新匠人,随着新中产的崛起,人们对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商品的必须行让位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当这一趋势形成以后,所有的行业都值得重新做一遍,所以新匠人是个非常有投资价值的赛道,它属于新型制造业,是国家实体经济复苏的新势力。
借着这个思潮,我们联合搞新国货大赛的评选。有的风口(机会窗口)是可以自己鼓起来的。
我们总体的投资策略是全球化视野、围绕重点细分赛道布局,深耕产业,构建企业生态,使被投企业之间产生协同效应。科技细分领域,包括芯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新制造、航空航天、物联网、ARVR等。医疗赛道则聚焦创新药、医疗器械、工业医药服务等。
随着投资的深入,我们对产业的了解进一步加深,我们抗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加了,也看到了更多行业未来的东西。
我们开始做孵化,我们在内容、科技、医疗每个投资小组都有自己孵化的项目。前期我们对于孵化项目是控股的,中后期会逐渐退出,退到占股30%到40%为止。
以前我们是做猎人,现在开始我们要做农夫,在产业里深耕,最后连接在一起形成小的生态。
我们自身也在成长,我们希望稳定地增长而不是暴涨。我们现在在一定体量下希望做得持久一些,我们做投资需要踏踏实实创造价值,给LP好的回报。不能自嗨,做井底之蛙。
在团队方面,我们每一个投资小组都有合伙人,合伙人是我们自己培养的,没有刻意外部去挖。有较好投资功底,给予开枪机会,培养4~5年时间,就能如鱼得水 迅速成长起来。
现在我们更加有信心了,有产业功底 即使零投资基础问题不大,只要勤奋、好奇,对自己有要求,有规划。什么样的人适合在中国的环境下做投资,我们对此的认知也在不断提高。
他麾下的普华资本成立于2004年,经历了几轮周期与风口的此起彼伏,普华资本最初关注TMT到硬科技,2015年又开始在医疗行业深耕。
看到自媒体红利到来,头部自媒体聚拢了一拨具有相同属性的人群,狮享家基金早早“捕获”了几大领域最頭部的自媒体,其后升级为头头是道基金,在泛文化领域形成了系统性、矩阵化的布局。
进入2019年,资本市场整体趋冷,投资机构投出去的项目、资金体量明显减少。但在曹国熊看来,经济寒冬对于有经验的投资机构可能利大于弊。寒冬之下,资本进一步向头部机构集中,做决策的不确定性因子也减少了,也便于梳理已投资的项目。
很显然,曹国熊已经做好了应对经济寒冬的准备,形成了自己的打法。
“未来世界经济面临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必须管控好自己的欲望,回得多投得少,风险控制住 ,大问题就不会有,我们要能够给LP比较好的回报,让内心感到踏实。“曹国熊说。
未来中国经济将面临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必须管控好自己的欲望,回得多投得少,风险控制住大问题就不会有,我们能够给LP比较好的回报,内心感到踏实。
以下为普华资本董事长、头头是道基金创始人曹国熊口述:
我们有普华资本、头头是道基金。普华资本关注硬科技、医疗;头头是道是从内容切入,目前已经由内容延伸到新消费。不管内容还是新消费,背后的人群是共通的。
2019年我们总共投了近五十个项目,我们的中台建得比较强,有12位财务及数据支持,6位法务、8位风控。自己建了一个系统。投资团队分了三个大组:硬科技、医疗、文化消费 ,每组10多名成员。
我们又新成立了PE小组,投资一些数额比较大、中后期的项目。在这之前我们投资中后期项目主要是追投,现在成立了单独的成长型基金。
我们在海外募集了资金,专门投资英国的技术创新公司,并且把英国好的公司引入中国市场。
我们已投资了近20个英国的公司,引入到国内落地的项目有3个。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与英国当地非常头部的产业团队与资本建立了很好的关系。
大家都说2019年是资本寒冬,且未来会更冷,我认为资本寒冬对于我们可能利大于弊。
首先,江浙一带民间资本发达,在寒冬,资本会进一步向头部机构集中,普华已经成立十五年了。只要你投得靠谱,资金就有机会进一步向你集中。这样我们新设的基金速度加快、规模增大,口袋深度深了,射程远了。
第二,冬天,投机型的创业者少了,没想明白也不会轻易创业了,寒冬敢出发都是牛逼的创业者。寒冬也有助于我们对原来投资的公司、团队做更全面的判断,应对复杂的环境下往往最能看出一名创业者的综合素质。
没有哪个企业一直会顺风顺水,这是成为优秀企业的成人礼。你可以把我们投资公司也看做是创业公司一样。
寒冬对于投资人,实际是把做决策的很多因子降低了,决策不好做,就是因为有各种不确定的干扰因子。
第三,这次科创版 注册制推出,是个很大的制度性红利,对往后很多年的投资 、创业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任何时期都会遇到寒冬,这一次寒冬持续时间可能比较长,我们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心态,作好了应对寒冬的准备,这样的心态应该是有利的。
我们看好的项目,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是按照自身规律生长,在经济下滑的时候最能看出谁最坚挺。还有很多水下的隐形冠军,需要我们去寻找。
我们人手比较充分,投资团队共有近五十人,入库的项目很多,一年下来我们累计会看近万个项目。
我们非常清楚,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给了我们太多机会,我们感恩。
未来世界经济面临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这时我们必须管控好自己的欲望。在投资项目方面,我们不盲目扩张,要争取每年总体投资退出款大于投资款,风险控制住,大问题就不会有,我们要能够给LP比较好的回报,内心就感到踏实。
这样的做法对于成立不久,处于投资期的机构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已经经历了两轮多周期,应该去做到。投资金额越多,我们背负的责任也越大。
我们的投资管理要求是专业、谨慎、投管并重。投了项目还要管,要管的内行。我们对于行业的认知都建立在这里面,我们需要把行业研究中台建得强一些。
未来世界经济面临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这时我们必须管控好自己的欲望。在投资项目方面,我们不盲目扩张,要争取每年总体投资退出款大于投资款,风险控制住,大问题就不会有。
投消费,我们怎么投?
我们有两条线,一是投供应链驱动的平台,我们投资消费平台不能仅仅是流量驱动,这个平台要做得足够大足够深,有了平台之后也要有内容;另一条线是品牌,投资品牌有个标准,核心还是要有匠人精神。
我们投资的品牌不能是单纯的网红品牌或者流量品牌,还是要对供应链有一定的熟悉。
我们关注新匠人,随着新中产的崛起,人们对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商品的必须行让位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当这一趋势形成以后,所有的行业都值得重新做一遍,所以新匠人是个非常有投资价值的赛道,它属于新型制造业,是国家实体经济复苏的新势力。
借着这个思潮,我们联合搞新国货大赛的评选。有的风口(机会窗口)是可以自己鼓起来的。
我们总体的投资策略是全球化视野、围绕重点细分赛道布局,深耕产业,构建企业生态,使被投企业之间产生协同效应。科技细分领域,包括芯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新制造、航空航天、物联网、ARVR等。医疗赛道则聚焦创新药、医疗器械、工业医药服务等。
随着投资的深入,我们对产业的了解进一步加深,我们抗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加了,也看到了更多行业未来的东西。
我们开始做孵化,我们在内容、科技、医疗每个投资小组都有自己孵化的项目。前期我们对于孵化项目是控股的,中后期会逐渐退出,退到占股30%到40%为止。
以前我们是做猎人,现在开始我们要做农夫,在产业里深耕,最后连接在一起形成小的生态。
我们自身也在成长,我们希望稳定地增长而不是暴涨。我们现在在一定体量下希望做得持久一些,我们做投资需要踏踏实实创造价值,给LP好的回报。不能自嗨,做井底之蛙。
在团队方面,我们每一个投资小组都有合伙人,合伙人是我们自己培养的,没有刻意外部去挖。有较好投资功底,给予开枪机会,培养4~5年时间,就能如鱼得水 迅速成长起来。
现在我们更加有信心了,有产业功底 即使零投资基础问题不大,只要勤奋、好奇,对自己有要求,有规划。什么样的人适合在中国的环境下做投资,我们对此的认知也在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