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gish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特别是我县推行“四环节”课堂教学以来,有些语文课堂不再沉闷与乏味了,但是在热闹的背后,仍能看到浮躁与迷失。
  阅读理解与阅读教学是不同的,读懂了,阅读理解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而阅读教学就不同了,他是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打基础而进行的“教与学相结合”的活动,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学会学习。也就是说,阅读教学不仅要使学生阅读语言文字,理解内容,而且要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
  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体现语文味呢?
  一、语文课要重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小学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在这个基础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读与写的能力。这个能力不培养好,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就受到制约,甚至成了空中楼阁,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小学语文必须姓“语”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育是工具性质的教育,从这样的认识出发,语文课不仅要上得情意浓浓,而且还要上得扎扎实实。
  要把语文基本功训练作为语文课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安排足够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同时要加强指导,低起点,严要求,让学生从识字写字开始,遣词造句,读写结合,进行基本功的训练。特别是一些观摩课、研究课,要坚持正确的导向,把课上得真实、扑实、扎实,为广大教师做出榜样,而不要搞得花样繁多、华而不实。要注重自学指导的编写,即是说:找考点(考什么)、建体系(学什么)、寻方法(怎么学)、搭平台(能够学);围绕中心设计一、二个问题或思考题,同时要重视阅读教学中的练习设计。
  阅读教学中的练习设计大致可分为理解性练习、巩固性练习、运用性练习等等。练习设计要优化,要重视综合性、灵活性与创造性,但更要适用性、有效性,现在连必要的抄抄写写也废弃了,这是不对的。为什么达芬奇学画从画蛋开始,因为再高超的技能技巧的学习与掌握都是从最基本的训练开始的,基础打得越牢固越深厚,发展的潜力越大。当然,抄抄写写这样的练习也得创设喜闻乐见的形式,要搞得富有情趣。
  总之,在小学阶段,严格的字词句篇基本功训练,是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是语文学习永恒的主题。
  二、切忌淡化教学过程中的语文意识
  笔者所说的语文意识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具有清醒而明晰的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意念。始终不忘记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哪些情形是语文意识淡薄的表现呢?
  一是学生在个体阅读以后交流感悟体验的时候,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所说的内容是不是正确,是不是有创意,至于语言表达得如何就不计较了。有时还以“你懂是懂的,就是说不清楚”或“你想得很深呀,就是话没有说好”来原谅学生。二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拓展阅读的时候,有时文本的含蓄蒙胧处或空的地方,需要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诠释去补充,或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充盈去丰富,或引入课外的材料(包括网上的),进行对比交流。这些时候有些老师往往借口时间仓促,不容学生比较鉴别,分析归纳,探究不到位,拓展性阅读徒具形式。三是把上述口语交流的内容转化为书面文字的时候,以为思想正确就可以了,文字表达方面的评、议往往马马虎虎,甚至根本不评议。说完就算了,错别字、句子残缺也不订正。
  三、遵循“四环节”课堂教学规律,教学过程要具有语文味
  加强语文意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树立“无时不语文”的思想,时时处处都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
  首先,要有明确的语言表达训练意识。学生无论是口头说还是书面写,都是训练语言的表达。表达的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要想内容表达得清楚深刻,就得在语言上下工夫。语言中蕴含着思想,锻炼语言就是是锻炼思想,語言流畅了就是思想顺畅了,语言精炼了就是思想深邃了。
  第二,给学生充分的语言实践时间,自主、合作、探究、交流,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训练。阅读是表达的基础。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不断内化书面语言,不断充盈自己的语言库存。学过的词汇和句子在表达时,能及时显于笔下或口中,而不是一味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与吸纳书面语言脱离开来。在整个教学中,语文教师始终坚守“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坚守自己的“岗位”,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第三,教师对学生语言的生成与发展要有强烈的指导和辅助意识。教师应十分了解学生的语文发展水平以及表达的欲望与困惑,在师生共同参与中及时给予学生评价、表扬、鼓励和必要的点拨,使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由不准确到准确、不熟练到熟练。由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开发人类智力,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们奋进的一种教育工具却被教育者忽视了。教育改革已走过二十年的探索历程,但民族地区综合教育改革始终得不到健康协调的发展,因此,要下大力抓好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改革。  【关键词】民族地区   音乐  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最可行的方法就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而民族学校的音乐课,教育者忽视了音乐作为
【摘要】上好一堂生动的生物教学课,上好一堂切合西藏学生实际特点的生物课。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专研教材,还要不能拘泥于课本,更要对70%来自农村的学生实际状况有所了解,从而在对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上才能符合实际。  【关键词】高中生物 提问 练习 策略 语言 网络  高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目前,由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学生对高中生物教材的理解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教师既要围绕目标全
【摘要】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现状令人忧虑,身为历史老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笔者认为应从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农村中学教学资源,多与家长沟通,传播新的教学理念等方面加以改进,以促使农村中学历史教学走出困境。  【关键词】农村中学历史教学 兴趣 素质教育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语、数、英通常被认为是主科,政、史、地则被认为是副科,尤其是在农村中学,对历史学科学生不感兴趣,家长不重视,学校力不从心,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儿童富有好奇心,他们对一种语言的学习往往会产生强烈浓厚的兴趣.因些,在小学英语中,教师应该努力挖掘课程教材的兴趣点,寻找出学生爱好想学的兴趣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好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让兴趣点燃孩子们心中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英语教育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做到没有负担的学习,快乐而自信的学习.  笔者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不
期刊
摘 要:半个世纪以来,党中央先后三次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本文从深化学雷锋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入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剖析了蕴藏在学雷锋活动中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并以此阐述了坚持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战略意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学雷锋;意义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關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部署学雷锋活动的总体要求中强调了“三个着眼于
班主任的工作辛苦、琐碎,有时还不被人理解,然而这份工作又是愉快的,崇高的。这份愉悦和崇高的感受来自学生带给我的感动,它如蒙蒙细雨,湿漉漉地滋润种子的梦境;如融融春意,暖洋洋地慰藉着心灵。在学校教育系统中,班主任起中坚作用,骨干作用、纽带作用、协调作用和桥梁作用;在班级群体的形成、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班主任起主导作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班主任起引导保护作用。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其任务是无比艰
期刊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各科课程标准。其中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我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一年以来的教学实践感受颇深,受益非浅。接下来便谈谈我对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对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的认识     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
期刊
【摘要】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即要实施语文开放式教学。本文从三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的主要内涵。从而,明确了语文教学观,一种深入社会、渗透生活、跨越学科的语文教学观,一种鼓舞激励、培养能力、关注发展的语文教学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  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具有操作性,绝不是夸夸其谈的虚无理论。本文认为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要理解接受、贯彻实
期刊
目前,各级学校都建设了计算机机房。学校计算机机房中机器的数量也比较多,从几十台甚至上百台不等。计算机,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越来越受到学生和老师的重视,计算机房的使用频率也机器频繁。因此,如何搞好机房的维护,已经成为了广大计算机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1.系统的维护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能够使用的基础。如果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不能够正常工作那么整台计算机就等于废品。所以计算机系统的维护是计算机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