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相关性的探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yn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从本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CAG)为冠心病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UA)和C反应蛋白(CRP),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包括心肌梗死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疾病程度的加重,患者CRP浓度也逐渐增加。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的U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和CRP可以联合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在冠心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上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血清尿酸 C反应蛋白 冠心病 相关性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18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165-01
  冠心病(CHD)是由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冠心病的发病趋于年轻化[1]。血清尿酸(UA)是肾功能检测一项常规指标,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能对机体炎症反应做出预测的敏感指标急性期相应蛋白,有研究报导CRP和UA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密程度密切相关。为探讨UA和CRP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我院对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尿酸、C反应蛋白的检测,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80名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6.7±6.2)岁。不稳定性心绞痛32例,稳定性心绞痛31例,心肌梗死17例,所有患者均无痛风、糖尿病、心肝功能异常、血液病及恶性肿瘤等病史。另选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ML,注入真空负压促凝管中,室温下静置1小时,经离心分离血清后于低温冰箱中保存,待检测。CRP的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仪器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IM-MAGE800特定蛋白分析仪,试剂由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原装配套试剂盒。UA使用日立公司74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浓度,采用尿酸酶法。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评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试,计数资料用X2检验比较,检验水准定为P<0.05。
  2 结果
  两组人员均经检测和对比其CRP和UA水平,发现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的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冠心病变程度的加重,CRP水平也逐渐增加。但在比较UA水平时,只有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性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冠心病组合对照组的CRP和UA水平比较
  注:*表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冠心病的产生是由于脂质过氧化及超氧自由基的损伤,造成冠状动脉内壁的斑块和粥样硬化[2]。过去认为造成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但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冠脉病变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本身涉及损伤炎症细胞的浸润过程有关,而且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炎症、感染(如肺炎、幽门螺杆菌、支原体感染等)也可导致冠脉病发生。有研究表明体内CRP水平越高,炎症聚及的血管范围越广,数量越多,造成的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可能形成的梗死面积越大。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加重,CRP的浓度也逐渐增加。说明CRP可作为冠心病的重要检测因子,这也与国内外[3]相关研究结果也相符合。
  UA是人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主要产物,75%从肾脏排出,其余在肝脏分解或随胆汁排出[4]。血清尿酸和冠心病相互影响的机理可能为:①尿酸结晶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可损伤动脉内膜,促进冠状动脉内血栓的形成;同时还可激活血小板,导致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增加,而出现心血管疾病。②高浓度的UA,促进氧自由基的生长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而炎症已被证实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③当患者出现严重心功能不全时,肾小球的虑过功能会明显降低,无法排除大量UA,导致血液中UA水平升高。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比冠心病变组和健康体检组UA水平发现,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的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稳定性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的UA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冠心病早期尿酸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加重,血清尿酸的浓度也逐渐增加,UA作为冠心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尚未得到研究证实。但UA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发生存在相关性。
  总之,UA和CRP可以作为冠心病病的一个危险因子,可与心血管病其它指标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上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少勇,幸丽娅.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2(2):82
  [2] Craig RG,Vip JK,So MK,et al.Relationship of destructive periodontal disease to the acute-phase[J].J Periodonto,2003,74(7):1007
  [3] 牟华明,庞小华,祝之明,等.脂蛋白(a)及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对冠脉病变程度的预测[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3):217-220
  [4] 卜令同,吴 桥,江荣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尿酸、胆红素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3):257-25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6月就诊我们院骨科择期行臂丛神经组织下上肢骨折手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3组,3组患者尽在臂丛阻滞前15分钟警醒静脉注射,甲组采用右美托咪定、乙组选用咪达唑仑、丙组选用生理盐水,观察比较手术中麻醉药芬太尼的使用剂量和不同时间段三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
期刊
摘要: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周期性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伤,患者发病时常疼痛难忍、饮食困难,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其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饮食、药物滥用、激素分泌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我们自2009年1月-2013年4月采用维生素B2片与甘草锌胶囊治疗口腔溃疡8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甘草锌胶囊 复合维生素B片 复发性口腔溃疡  D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调制中频电疗法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0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调制中频疗法结合针刺治疗。两组均以12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88%,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频电疗法结合针刺治疗面瘫疗效确切。  关键词:面瘫 中频电疗法 针刺治疗  Doi:1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动态脑电图在脑血管意外后癫痫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脑卒中后癫痫患者70例,使用常规脑电图及动态脑电图进行检查。结果:常规脑电图检查70例患者总异常率为42.85﹪,其中非特异性放电18例,癫痫样放电12例;动态脑电图检查70例患者总异常率为78.57﹪,其中非特异性放电20例,癫痫样放电35例,两种检查方法总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诊治的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地塞米松针剂静脉点滴治疗一天一次。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一天两次。疗程均为2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对照组患者48例,有效27例,无效21例,有效率56.2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或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A组)和替米沙坦+非洛地平组(B组)进行治疗,疗程8周。结果:第2周末,A组和B组的降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或非洛地平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耐受性好。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替米沙坦 氢氯噻嗪
期刊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血糖失控高出正常水平所造成的全身性进行性疾病,并发症多,且严重。由于病因的复杂性,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变得十分困难,并且引发了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除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掌握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加强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才能更好的防控疾病,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防治能力和生命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 临床特征 预防  Doi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780例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0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加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结果:治疗组的疗效(88.97%)大于对照组(72.5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如消炎、利尿剂、中药排石汤等进行治疗并让病人多喝水,多活动并做一些跳跃运动,饮食注意少食
期刊
摘要:目的:对儿童牙颌畸形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展开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牙颌畸形患儿,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牙颌畸形患儿接受矫正治疗后,对所有患儿进行5个月的跟踪随访,均没有出现异常畸形情况和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加强对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的培养,对牙颌畸形患儿采取早期治疗,积极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儿童 牙颌畸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期。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两年以来收治的98例采用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98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随访6-12个月,有效随访90例,平均生存时间为(24±21)个月,经过治疗后,脑瘤控制率为93%,半年的生存时间为78例(86.67%),一年的生存时间为5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