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偏远山区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存在着许多困难,如基础薄弱、缺乏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设备落后、缺乏后继学习动力等,严重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效果。教师应将英语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良好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英语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偏远山区学习英语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50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然而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和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偏远山区英语教学可谓是问题重重,其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问题,让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伤透了脑筋。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是偏远山区英语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偏远山区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的困难
有位教育学者曾经说过:“最有可能引起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是英语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不适合的英语教材编排、落后的社会经济、师生关系的不和谐、教学设施陈旧落后、健康状况不佳等问题。”这些因素在我国偏远山区也同样存在。偏远山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特殊性值得我们去探讨。
1.基础薄弱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动力和信心
基础是兴趣的源泉,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因此,偏远山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问题根源还是在其基础上。偏远山区学生的英语水平远远没有达到英语教学要求的标准水平。最底层的基础没有打好,上面再坚实也失去了它应有的稳定性。在教学测试中,发现很多学生的词汇量非常有限,对语法一知半解,导致了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困难重重,无法获得积极的成就体验,体会到的更多的是学习英语时的挫败感,从而导致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
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忽冷忽热
偏远山区生活的复杂性使很多学生难以养成持久
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是一门特别讲究学习持续性的学科。如果没有掌握好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持久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学习的效率是很低的。而偏远山区的学生缺乏的正是持久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死记硬背单词、词组,很少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不少学生上课容易走神,不善于归纳和总结,害怕犯错,胆小害羞,遇到问题不能主动求助,最终导致英语
成绩差而失去兴趣。
3.教学设备落后是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浓的重要因素
教学设备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标教材的全面普及,对教学设备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偏远山区中学相对于城市中学而言经费紧张,硬件设施较差,教学设备落后。
4. 应试价值观使学生缺乏后继学习动力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为了升学,为了考试,这种目标本位的学习价值观使学生更多地在英语学习上采取功利主义的学习方法,如做题等,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自主发挥、主动探究的精神和意识,学习英语的热情也就无从说起了。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学习就失去了兴趣和热情。
二、培养偏远山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
1.巧妙设计课堂,将英语教学生活化,消除学生对英语的陌生感和畏惧感
偏远山区学生认为英语是离他们十万八千里远的语言。这种最初的排外心理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产生了陌生感和畏惧感。同时他们认为学习英语平时也用不上,仅仅在课堂上用到,英语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课本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英语时,首先要从对英语文化的认识入手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在心理上消除对英语的陌生感和畏惧感。其次是要巧妙设计课堂教学,将日常生活的细节融入英语教学中来。比如,在完成课本教学任务的同时,加入学生日常对话,如食堂里的常用对话、宿舍里的日常对话、家里的日常对话,让学生时刻感觉到英语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而不是学了没有运用的地方。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双语交流的乐趣,从而消除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距离感”。让他们乐于学习,学以致用,将英语融入到生活当中,让他们更主动地运用英语,更能动地去探究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和欲望。
2.通过培养信心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偏远山区学生失去英语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自身英语知识基础差,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弱,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自信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为教学而教学,更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表现,及时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信心,鼓励学生勇于进取,勇于挑战,让他们有“没有什么是学不好的,只要用心”,“我相信,我能做到”等自我激励的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只有走出了这一步,偏远山区学生的英语学习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才能调动起来,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3.小组合作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偏远山区学生的学习交流能力普遍比较弱,遇到问题不能主动寻求同学或老师的帮助。他们平时学习上缺少交流、缺少合作,遇到学习上的困难选择避开不解决,问题就会越积越多,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也就越来越多。学习交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而这种交流却是偏远山区学生所缺乏的。因此,要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分组讨论学习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在小组讨论学习中,学生可以自由地、主动地去探讨问题,无意识之中培养了他们的交流能力,而有交流就能碰撞出学习的火花,学生自闭的心理状态就会得到解放。小组学习改变了偏远山区学生遇到问题埋藏在心里的弊端,避免了将问题积累下去的可能。而不断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也会慢慢地培养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情授课,拉近学生与教师的感情距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威信,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因为树立威信而使学生与教师的情感生疏,学生会因此而惧怕教师,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跃性和主动发言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对任课教师怀有惧怕的心理或不喜欢某个教师,他们就会对这一门课程不感兴趣或产生厌恶,上这一门课时,他们就会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动参与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之中,课堂失去活力,课堂效果低下,学生也没有学习兴趣可言了。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到尊重、关心学生,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学艺术、渊博知识感染学生,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获得学生的爱戴和信任。 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达成相互间的信任,从而使英语教学获得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 只有尽可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才能活跃起来,英语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龙立.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探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朗.高中英语兴趣教学的技能和技巧[J].中学英语之友(高三版),2009(3).
[3]薛小丽.西方近现代兴趣教学思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关键词]偏远山区学习英语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50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然而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和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偏远山区英语教学可谓是问题重重,其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问题,让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伤透了脑筋。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是偏远山区英语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偏远山区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的困难
有位教育学者曾经说过:“最有可能引起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是英语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不适合的英语教材编排、落后的社会经济、师生关系的不和谐、教学设施陈旧落后、健康状况不佳等问题。”这些因素在我国偏远山区也同样存在。偏远山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特殊性值得我们去探讨。
1.基础薄弱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动力和信心
基础是兴趣的源泉,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因此,偏远山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问题根源还是在其基础上。偏远山区学生的英语水平远远没有达到英语教学要求的标准水平。最底层的基础没有打好,上面再坚实也失去了它应有的稳定性。在教学测试中,发现很多学生的词汇量非常有限,对语法一知半解,导致了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困难重重,无法获得积极的成就体验,体会到的更多的是学习英语时的挫败感,从而导致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
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忽冷忽热
偏远山区生活的复杂性使很多学生难以养成持久
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是一门特别讲究学习持续性的学科。如果没有掌握好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持久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学习的效率是很低的。而偏远山区的学生缺乏的正是持久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死记硬背单词、词组,很少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不少学生上课容易走神,不善于归纳和总结,害怕犯错,胆小害羞,遇到问题不能主动求助,最终导致英语
成绩差而失去兴趣。
3.教学设备落后是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浓的重要因素
教学设备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标教材的全面普及,对教学设备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偏远山区中学相对于城市中学而言经费紧张,硬件设施较差,教学设备落后。
4. 应试价值观使学生缺乏后继学习动力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为了升学,为了考试,这种目标本位的学习价值观使学生更多地在英语学习上采取功利主义的学习方法,如做题等,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自主发挥、主动探究的精神和意识,学习英语的热情也就无从说起了。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学习就失去了兴趣和热情。
二、培养偏远山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
1.巧妙设计课堂,将英语教学生活化,消除学生对英语的陌生感和畏惧感
偏远山区学生认为英语是离他们十万八千里远的语言。这种最初的排外心理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产生了陌生感和畏惧感。同时他们认为学习英语平时也用不上,仅仅在课堂上用到,英语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课本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英语时,首先要从对英语文化的认识入手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在心理上消除对英语的陌生感和畏惧感。其次是要巧妙设计课堂教学,将日常生活的细节融入英语教学中来。比如,在完成课本教学任务的同时,加入学生日常对话,如食堂里的常用对话、宿舍里的日常对话、家里的日常对话,让学生时刻感觉到英语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而不是学了没有运用的地方。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双语交流的乐趣,从而消除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距离感”。让他们乐于学习,学以致用,将英语融入到生活当中,让他们更主动地运用英语,更能动地去探究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和欲望。
2.通过培养信心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偏远山区学生失去英语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自身英语知识基础差,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弱,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自信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为教学而教学,更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表现,及时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信心,鼓励学生勇于进取,勇于挑战,让他们有“没有什么是学不好的,只要用心”,“我相信,我能做到”等自我激励的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只有走出了这一步,偏远山区学生的英语学习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才能调动起来,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3.小组合作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偏远山区学生的学习交流能力普遍比较弱,遇到问题不能主动寻求同学或老师的帮助。他们平时学习上缺少交流、缺少合作,遇到学习上的困难选择避开不解决,问题就会越积越多,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也就越来越多。学习交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而这种交流却是偏远山区学生所缺乏的。因此,要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分组讨论学习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在小组讨论学习中,学生可以自由地、主动地去探讨问题,无意识之中培养了他们的交流能力,而有交流就能碰撞出学习的火花,学生自闭的心理状态就会得到解放。小组学习改变了偏远山区学生遇到问题埋藏在心里的弊端,避免了将问题积累下去的可能。而不断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也会慢慢地培养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情授课,拉近学生与教师的感情距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威信,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因为树立威信而使学生与教师的情感生疏,学生会因此而惧怕教师,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跃性和主动发言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对任课教师怀有惧怕的心理或不喜欢某个教师,他们就会对这一门课程不感兴趣或产生厌恶,上这一门课时,他们就会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动参与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之中,课堂失去活力,课堂效果低下,学生也没有学习兴趣可言了。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到尊重、关心学生,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学艺术、渊博知识感染学生,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获得学生的爱戴和信任。 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达成相互间的信任,从而使英语教学获得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 只有尽可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才能活跃起来,英语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龙立.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探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朗.高中英语兴趣教学的技能和技巧[J].中学英语之友(高三版),2009(3).
[3]薛小丽.西方近现代兴趣教学思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