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依法治国的丰富内涵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依法治国战略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本文从依法治国概念的提出和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两个角度对依法治国战略进行了阐述,体现依法治国战略伟大意义。
  关键词 依法治国 中国共产党 人民群众
  作者简介:何立涛,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2.068
  依法治国方略顺应历史方向,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需要和维护国家长久治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产生深远历史影响。《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规定:“实施依法治国战略,提出创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宏伟目标,正式把依法治国战略作为引领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并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这一伟大战略写进党的文件和国家根本法中去,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制建设。”
  一、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
  依法治国战略经历了一个长期形成的发展过程,邓小平同志曾就民主制度化这一问题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治国方针,并且在以后的几次讲话中都提到法制化建设目标。邓小平同志这种法治思想,极大推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于法制建设的重要性,使法制建设制度深入人心,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规划了总体布局。而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法制建设就是指实行依法治国战略。1840年以来,我国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自由平等发展做出了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为创建自由民主共和的国家付出了不懈努力。1949年,我国取得战争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了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实现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新章程,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先提高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化、制度化发展,对社会主义法制进行完善,坚持贯彻实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治国方针基础上,开始实现从“人治”到“法制”的质的转变,同时,在1992年,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遵循法治经济建设的原则,把市场经济法制体系的建立作为法治建设的要求提出来,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不竭动力。党的十五大再次重申依法治国战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方面发展层次性,依法治国战略作为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战略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得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以及人们生活各个方面将迈入正确的制度化、法律化轨道。 实现了从“法制”走向“法治”根本性的转变,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已经步入新的历史征程。党的十六大指出,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得以实践发展,引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为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加快创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发展方向。 党的十七大提出,依然践行依法治国方略,在十六大基础上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战略目标,推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国家建设,依法行政、司法公开和立法为民等各项制度建设得到显著成效。在十八大和三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治理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高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旗帜,重视依法治国战略内在含义,把它作为我国党领导人民及其治理国家各个方面的治国方略,重视发挥法治在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中国梦中的伟大作用,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引领我国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基本职能,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
  二、依法治国战略的内涵
  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是以新一届领导集体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提出治国理政的基本战略,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的内在动力,是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法律保障,为推进国家法治体系建设、保障人民公平公正权益和创建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指明了发展方向。
  (一) “依法治国”的实质是全面贯彻党的领导路线、政策
  全面贯彻党的领导路线体现出依法治国战略的实质,党领导的路线与法治是相互体现的,路线政策决定法治的建设,法治反作用于路线政策落实,依法治国有利于政策方针的落实,有利于提高党的领导。而不是脱离党领导以及在党领导与法之间进行一个高低选择,显然这与依法治国政策的思想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其次,把政策与法理解为一致性,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就可以相互替代,把政策作为法律执行,把法律定位成政策践行,这是典型的错误认识。以前我们也犯过类似错误,实践证明出这种做法完全是违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领导人民群众参与和管理国家事务,是一种法治体现,不能代替人民当家做主的政策,更不能强迫人民做违背意愿的事情。在党的政策向法律转化中,表现出人民群众在遵循党的政策基礎上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意愿,进一步完善党的政策建设,有利于创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整性。党领导的政策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政策的贯彻实施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如此,我国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律制度,首先领导者必须严格尊法守法,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这样才能获取广大人民的同意和信任,依法治国战略才能得到有效发展,推动我国法治国家建设步伐。
  (二)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管理国家事务、管理文化事业及其社会事务中。” 保证人民群众享有公平的权利和自由,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依法治国战略的建立,实质上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整体力量,确信实现人民群众整体意志的一种建立在自我约束基础上的治国制度,在一定性质上,它要求一切国家领导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依照法律规定办事,无论违反法律条例的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将受到法律相应制裁,追究其法律责任。实施依法治国战略,体现出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本质,人民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和前提,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当家做主,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正是我国宪法建设的核心内容,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实现途径和依法保障。既然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群众,那么可以把依法治国说成人民依法治国,不仅凸显出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更彰显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会因领导注意力和主观看法而发生改变,任何组织和公民都必须坚持宪法和法律准则活动。有效保证公民民主权利和各项权利运行,防止部分组织利用国家赋予人民的权利妨碍社会正常发展。
其他文献
煤矿企业发展中基层单位党支部通过充分发挥党的战斗力,党支部通过以人为本,以制度为保障的人性化管理,积极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以党员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
针对分布式发电重要作用,在介绍其与电网接入的要点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以分布式发电为核心的配网超前规划意义、方法和措施,为配网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行政诉讼法》修改直指诉讼顽疾2014年II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这
本文从目前高校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入手,对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方法加以研究,力争能对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根据对招标投标的立法实践和我公司的经验总结,现针对《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提出以下修改建议.rn一、综合分析几个已取消资质认定部门的做法,实行代理资格网上登记制度
期刊
2-3年之前,Dell计算机公司是世界计算机产业的“老大”,近年来,在2004年Kevin Rollins担任公司CEO之后,业绩下滑,落在了HP的后面,成了“老二”.今年1月31日,Dell的奠基人Mich
实现中国梦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一届党和政府全力以赴追求的目标,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中国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必须在法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清晰地描绘了我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思想、新目标,为招标投标行业的工作指明了今后的前进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
期刊
当前,虚拟空间作为一种新型人类生存空间已成为多数人的选择.德育若想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扩展虚拟空间德育阵地是其首要的选择.如此,我们要加紧对虚拟空间德育环境建设的步